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道勤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89-1491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2009年收治的11例直肠类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术前均行直、乙状结肠镜检查并活检,其中5例术前确诊为直肠类癌。11例肿瘤距肛缘均≤8 cm。肿瘤直径<1 cm者3例,均无肌层浸润;1~2 cm者3例,1例有肌层浸润,2例无肌层浸润;>2 cm者5例,均有肌层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1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10例嗜铬粒蛋白A阳性,4例囊泡突触素阳性。局部切除术及电灼术共3例,根治性手术7例。术后随访7~192个月,2例死于肝转移,其余均存活,最长存活时间为192个月。结论:直肠指诊和直、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类癌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时,除常规HE染色外,应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法。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是决定手术方式和预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中  曹云  肖乾虎 《四川医学》2002,23(1):19-20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方法:本文分析了45例直肠类癌的诊断要点,手术原则及手术方法。结果:45例病人中,39例得到随访,随访率86.6%,5年生存率43.8%。结论:直肠类癌症状无特殊性,诊断不易。>40岁有直肠肛管症状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并作常规肛指检查。有怀疑者应行病理组织检查,必要时切片作免疫组化染色以提高诊断率,手术应结合病变大小,浸润深度,个体化治疗。对于有肝转移应力急同时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其他类型的治疗(如化疗)可能会对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直肠类癌较为少见。笔者发现2例.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了40例直肠类癌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结果:40例病人中37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3%,5年生存率90%。结论:直肠类癌症状不典型,诊断不易。手术应结合病变大小、浸润深度及有无转移决定术式。对于有肝转移者应力争同时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其他类型的治疗(如化疗)可能会对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分析了29例直肠类癌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结果 29例病人中,27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3.1%,5年生存率89.5%。结论 直肠类癌症状不典型,诊断不易。手术应结合病变大小、浸润深度及有无转移决定术式。对于有肝转移者应力争同时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其他类型的治疗(如化疗)可能会对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我科近13年来诊治的5例直肠类癌患者,讨论分析直肠类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良恶性区别,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胸腺类癌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探讨其病理、诊断检查及治疗的特点。方法:采用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近20年来收治的7例胸腺类癌患者进行诊断,并进行手术、放疗、化疗治疗,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7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胸腺类癌,7例中,未手术及仅行活检术的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3年内死亡;5例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放疗,4例患者至今仍存活,最长达5年,随访未见复发;1例失访。结论:胸腺类癌是一突起见的胸腺肿瘤,确诊依赖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一经确定,应尽早行根治手术,并在术后行放疗。  相似文献   

8.
类癌也称嗜银细胞癌 ,90 %以上发生于胃肠道 ,以阑尾最常见 ,但国内报道直肠类癌高发于阑尾 ,直肠类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易被忽略或误诊。本文就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 1995~ 1998年收治的 6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类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病例中 ,男性 5例 ,女性 1例 ,年龄 4 3~ 75岁 ,平均年龄 57 3岁。1 2 临床表现 便血 1例 ,便血伴大便变细 1例 ,伴腹泻 2例 ,伴便秘 1例 ,大便变细伴便秘 1例。无 1例出现类癌综合征。1 3 肛检及结肠镜检 肛门指检有 5例发现直肠包块 ,质硬 ,无压痛。结肠镜检在直肠窥见质硬…  相似文献   

9.
阑尾类癌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直肠类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分析(附3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 ,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34例直肠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中 ,男 2 1例 ,女 13例。病史 1周~ 4年 ,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 ,血便或黏液脓血便 ,临床无明显症状者 10例。肿瘤距肛缘 12cm以上者 3例 ,8~ 12cm者 9例 ,5~ 8cm者 11例 ,3~ 5cm8例 ,3cm以下者 3例 ;肿瘤直径 :>2cm 4例 ,1~ 2cm 2 3例 ,<1cm 7例。 34例均行局部切除术或局部扩大切除术 ,31例经肛 ,3例经腹。 34例中 2 9例获得随访 (85 3% ) ,2 4例得到 5年随访 ,5年生存率 95 8% (35 /2 4 ) ,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转移 ,1例在手术后 3年死于心肌梗死。结论 对每一位直肠类癌患者均应根据其肿瘤大小、浸润范围、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等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治疗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内镜下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内镜下诊治直肠类癌45例(直径0.3~1.0cm39例,直径1.0~1.5cm6例),病变隆起较明显者行EMR术(19例),病变隆起不明显者行EMRC术(26例);切除后标本送检病理。结果43例抬举征阳性,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回报:42例标本残端无残留;1例抬举征阳性,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回报残端有残留,补做外科手术;2例抬举征阴性,切下标本后,病理结果阳性,补做外科手术;本组病例内镜下诊断准确率100%,内镜下切除根治率93.3%。结论经内镜诊治直肠类癌准确率高,安全、微创、痛苦小、费用低,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膀胱类癌的诊治体会(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膀胱类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类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33~4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无面色潮红、心悸、腹泻等类癌综合征表现.均经膀胱镜下活检病理证实.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1例患者术后6月复发,再次手术后3月复发,最终死于肿瘤转移;1例术后随访1年复发,再次手术6月后原位复发,最终行膀胱全切术,术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和转移;1例随访3年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膀胱类癌发病率较低,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侵袭性强,预后差,播散和转移较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中注意切口及周围组织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沈书廷  牛忠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5):394-395,F004
目的:本文对颅内不同部位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治疗作一探讨。方法:对我科1999年8月以来治疗的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MRI影像上有些明显特点。3例脑内肿瘤完全切除,海绵窦内2例因大出血部分切除,1例丘脑肿瘤随访观察。结论:怀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有必要行MRI检查,不同部位海绵状血管瘤采用不同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类癌的疗效。方法:选择3例直肠类癌患者,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TEM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立体视镜和腔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将直肠类癌完整切除(黏膜下或全层切除),直肠创面行连续缝合。结果:3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随访8~16个月,平均11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TEM是治疗直肠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23例,结果:全组病人23例,均有黑色素斑及多发肠道息肉,行选择性段切除+肠壁切开息肉切除19例,单纯肠管切开息肉切除2例,经肛门行直肠出血息肉切除1例,术后22例病理证实为错构瘤性息肉。复发小息肉经肠镜电灼烧7例,复发肠套叠二次手术者8例,仍有间歇腹痛者5例,结论:Peutz-Jeghers综合征息肉为错构瘤性息肉,极少恶变,行选择性肠段切除+肠壁切开息肉切除,是目前Peutz-Jeghers综合征最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腺性腺胱炎诊治水平,方法:对30例腺性腺胱炎患者行抗感染,经尿道电切,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等。结果:30例随访6-45个月,其中治愈23例,3例病情无变化,2例好转者于6-12个月内复发,2例有恶变倾向,病检仍为腺性膀胱炎,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活检对腺性腺胱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是腺性腺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特性,探讨合理的手术指征及更好的综合治疗方式。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2例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典型类癌10例,非典型类癌2例,均未发现类癌综合征。临床表现与肺癌比较缺乏特征性。影像学检查中心型9例,周围型3例,病灶位于主支气管者均引起狭窄,位于段支气管以下者表现为分叶状球形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患者均行完全手术切除加淋巴结清除术,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明确诊断。结论典型类癌恶性程度较低,恶性程度介于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之间。典型类癌的治疗方式应采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即完全切除加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胆道出血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胆道出血患者中,手术治疗19例,选择性肝动脉栓塞5例,保守治疗13例,所有患者胆道出血均经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面得以控制.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正确的术中处理或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是胆道出血治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附10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报告101例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单纯药物治疗6例,2例治愈,4例再行电切术治愈。单纯电切术30例,术后复发2例,经再次电切治愈,电切术后加用膀胱灌注化疗63例,术后复发4例,均经再次电切及配合其它疗法治愈。膀胱部分切除1例,全膀胱切除1例。结论:对病变不太广泛,无结石,无前列腺增生的病例均可行电切术。对乳头状瘤样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保留植物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86例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为126±42min,术中失血平均235.30±189.50ml,发生吻合口瘘2例(2.33%)。术后拔尿管时间3~14d,平均6.23d。术后4周随访,保肛组67例中51例(76.1%)控便能力良好,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24.1%(14/58),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7.6%(16/58)。随访时间6个月~9年,平均46个月。发生局部复发2例(2.33%)。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和63.2%。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预防中低位直肠癌的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采用TME手术方法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