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α—昏迷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上病人呈昏迷状态,而脑电图显示类似于正常觉醒者的α节律,称之为α—昏迷(α—Coma)或α波型昏迷(Alpha patterncoma)。Loeb 1953年最先报道一例桥脑一中脑出血昏迷病人的脑电图显示α样节律。其后国外文献上有许多报道。现综述如下:α—昏迷的图型特征α—昏迷图型是从8—13HZZXA 节律为主,波幅一般为5—50μv,偶可达150μv。其分布广泛,但以额或中央区明显占优势,某些病例则以后头部明显。节律性α活动出现率较高,通常对声、光、有害刺激或被动开脸无反应。少数病例的α活动对外界刺激有反应。除上述节律性α活动外,有时  相似文献   

2.
三相波-昏迷的病因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上患者呈昏迷状态,脑电图显示广泛性三个位相的特殊波形称之三相波-昏迷(triphasic wave-coma),且一直认为是肝昏迷的特异波。然而,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三相波的临床意义重新评价,认为三相波是肝昏迷的重要波形但并非是特异波,亦可见各种疾患。本文回顾性分析53例脑电图显示三相波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图型特点,旨在评价此图形与昏迷病  相似文献   

3.
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表现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9例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临床结局作对照。结果:脑电图慢波型昏迷120例中死亡23例(19.1%);α昏迷型11例中死亡9例(81.8%);β昏迷型3例和纺儿锤昏迷型2例均存活;发作波型昏迷13例中死亡2例(15.3%);平坦波型昏迷20例中死亡17例(85%)。结论:脑电图可作为判断昏迷病人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平坦波昏  相似文献   

4.
α昏迷     
昏迷病人的脑电图(EEG)常呈现慢波性异常,亦可见到痫样放电、周期性脑波与电静息等。有的昏迷病人EEG呈类似正常成人清醒状态的α频率范围内的活动,称为“α昏迷”(“alpha coma”),又称为“α型昏迷”(“alpha pattern coma”)或“α样昏迷”(“alpha-like coma”)。现就α昏迷的某些问题作一综述。一、病因:自1953年Loeb与Poggio报告1例桥脑与中脑出血的昏迷病人EEG呈α图型以来,至今文献已有100余例记载,其主要病因有:①缺氧性脑病,几乎均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与/或呼吸骤停  相似文献   

5.
昏迷患者脑电图构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探讨昏迷病人脑电图构型昏迷程度及预程度及预后之间接关系。方法对过去 17上间84例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进行研究。结果脑电图显示广泛性慢波,弥漫性波一侧偏胜,β-昏迷,纺锤-昏迷、α-昏迷,三相波,平胆波,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慢波,周期性一侧痫样主电,爆发-抑制(1)例。结论:分析昏迷病人的脑电色型对确定昏迷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态脑电图在昏迷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动态脑电图表现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昏迷病人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随访3个月时病人的预后,将动态脑电图结果与病人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动态脑电图I级的患者27例中,11例死亡(41%);动态脑电图Ⅱ级的患者16例中,7例死亡(44%);动态脑电图111级的患者4例中,3例死亡(75%);动态脑电图Ⅳ级的患者7例中,5例死亡(71%);动态脑电图Ⅴ级的患者,12例全部死亡(100%)。结论动态脑电图可作为判断昏迷病人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α—昏迷是一种少见病例,自1953年Loeb与Poggio报告1例桥脑与中脑出血的昏迷病人EEG呈α图型以来至今国外只有100余例记载,国内仅报告1例。现把我们1例经病理及EEG证实的资料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部分脑死亡判定标准一、判定的先决条件(一)昏迷原因明确(二)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二、临床判定(一)深昏迷(二)脑干反射消失(三)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通气,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以上3项临床判定必须全部具备。三、确认试验(一)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显示双侧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二)脑电图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态脑电图(AEEG)对168例昏迷患者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动态脑电图分级与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呈负相关(r=-0.995,P=0.005),表明病情越重、昏迷程度越深、GCS评分越低、脑电图分级越高。其中,脑电图Ⅱ级者84例、预后良好74例(88.10%),Ⅲ级者53例、预后良好26例(49.06%),Ⅳ~Ⅴ级者31例、预后良好4例(12.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65,P=0.042)。动态脑电图监测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简便易行等优点,有利于昏迷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人头痛发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人头痛发作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410例脑囊虫病人头痛发作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及脑电图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0例脑囊虫病人头痛发作的病因为颅内压增高和脑膜炎。以青壮年为主(72.20%),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发病率最高(73.66%)。脑室型头痛(9.51%)以发作性为特点,伴有Brun’s征;脑膜型头痛(9.02%)以持续性头痛为特点,伴有发热;脑实质型头痛(62.93%)以颅压高性或非颅压高性头痛为特点;混合型头痛以颅压高性为特点。脑电图检查正常87例(21.22%),异常323例(78.78%)。异常脑电图中207例(64.09%)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活动,116例(35.91%)为局限性慢波活动,27例在异常背景上有散在或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结论头痛是脑囊虫病人常见症状,颅内压增高和脑膜炎是导致头痛的主要原因;脑电图表现以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1.
分析120例散发性脑炎的脑电图改变,除1例正常外,呈弥漫性(25%)、局部异常偏胜(65.8%)和局灶性(8.3%)异常,随访96例,恢复正常28例,好转56例,末见改善12例。认为脑电图在本病尚无特征性波型,但比临床体征更能反映病变的部位,脑电图异常程度明显者,昏迷较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腹型癫(癎)(dbdominalepilepsy)以发作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儿童,因临床较为少见,易造成误诊.但近年来由于脑电图(EEG)的广泛开展,其诊断又欠规范,临床常发现腹痛加脑电图异常就诊断为"腹型癫(癎)"的报导.本文将2000-08~2006-08应用脑电图(EEG)对临床诊断为腹型癫(癎)49例监测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脑电图(EEG)与头颅CT特点.方法 分析56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脑电图与CT资料.结果 DEACM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急性痴呆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脑电图表现异常率为100%,主要表现为α慢化或消失,弥漫性中高幅θ、δ波,以额或额颞部明显.昏迷时间越长EEG异常率越高,病情越重.头部CT表现为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大脑皮质病变.结论 本病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EEG、及CT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图周期性癫痫样放电(PEDs)的图型分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PED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型。结果:PEDs图型分类为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69例),一侧独立的PEDs(11例),双侧独立的PEDs(7例),多灶性PEDs(4例)。PEDs图型多见于急性破坏性脑病变(71例,78%)。85例患者(93.4%)伴有癫痫发作。MRI证实36例为皮层和皮层下灰质和白质病变,12例仅为皮层灰质病变,均未见单纯自质病变。结论:分析PEDs图型对确定病因、病变部位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昏迷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动态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昏迷病人行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并根据结果进行预后判断,与病人随访3个月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EEG+BAEP对预后的评估敏感性为92.3%,特异性95.5%,准确率93.8%,错误率为2.1%,Glasgow评分敏感性为76.9%,特异性77.7%,准确率77.3%,错误率为10.4%,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应用对昏迷病人临床顸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来,昏迷的概念已经更加深入细致,特别是出现有些关于伴有某些行为特征、并在EEG上显示α活动,即称为"α昏迷"现象的病人的报告.这个现象很大程度上限于两种病理状态,即缺氧后大脑皮层坏死和桥脑—中脑区的破坏性损害.关于桥脑损害方面,病人的反应能力有赖于被盖头端的完整性.如三叉前区有破坏而完全无反应者,常呈现有"α昏迷",而限于被盖尼端受累者通常仅残留有垂直性眼球运动来表示意愿,通常称为大脑-延髓-脊髓联系中断状态或"闭锁"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long-latency auditory-evoked potentia(lLLAEP)持续脑电图监测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m(c EE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α-MSH)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散发型克雅病(sCJD)的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影像学特点。结果 本组亚急性起病5例,慢性起病2例,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进行性痴呆、精神行为异常、视觉障碍、头晕、共济失调、肌阵挛、言语笨拙、锥体外系症状和锥体束征等; EEG检查均有异常,其中6例脑电图检查示典型的周期性三相波发放,1例患者入院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波发放,1月后复查脑电图发现周期性三相波; 7例均行颅脑MRI检查,T2加权序列(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 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皮质、尾状核、壳核等发现异常高信号,其中1例在DWI像上发现随着疾病进展尾状核、壳核、皮层信号先明显增高,后稍微下降; 6例行脑脊液14-3-3蛋白检测,其中4例为阳性,2例为阴性。结论 临床上对快速进展型痴呆的患者,应考虑克雅病的可能,尽早行脑电图、颅脑MRI以及脑脊液14-3-3蛋白检测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脑电图、颅脑MRI在疾病早期可无典型改变,则应短期内复查,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9.
作者观察了①口服胳胺(tyramine)对癫癎病人脑电图的作用,偏头痛病人在摄入②巧克力和③β-苯乙胺(β-Phenylethlyamine)后的脑电图变化。研究设计用的是安慰剂双盲对照。 (1)共15例癫癎病人(8例原发性癫癎,6例颞叶癫癎和1例乍克森氏癫癎),在服盐酸胳胺125mg或安慰剂4~5小时后各记录脑电图一次,所得二份脑电图间有差异的共14例。在此14例中有11例服胳胺后的脑电图比对照更为异常(p<0.01),也就是说胳胺对这11例原先存在的脑电图异常有增强作用。这些作用在过度换气中和过度换气后更显著,以至局灶性尖波和非典型棘慢波综合发作以及阵发性慢活动变得更显著,特别在颞区。背景活动很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脑炎临床表现、脑电图和头部MRI特点,探讨脑电图对判断疾病复发或波动的意义,以及与MRI病灶相对应的脑电图特点和各临床病程分期的脑电图特点。方法共23例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脑炎患者,根据临床病程分期分为上升期、极期、下降期和恢复期,记录脑电图背景活动、慢波分布范围、样放电和极度δ刷,分析其与疾病复发或波动的关系、与头部MRI表现的一致性,以及各病程分期的脑电图特点。结果 23例患者中19例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3例为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1例为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临床症状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精神症状或认知功能障碍、癫发作、意识障碍、言语障碍和运动障碍。发病30.50 d内6例脑电图背景活动为慢波,其中2例疾病复发或波动;5例背景活动为α节律,无一例复发或波动。有极度δ刷与无极度δ刷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首次住院时间(Z=-0.785,P=0.433)和疾病复发或波动发生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1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病程分期脑电图背景活动与头部MRI表现并不完全匹配。上升期和极期脑电图背景活动多为慢波,且慢波分布范围相对较广泛;自下降期开始,背景活动以α节律为主;恢复期慢波分布范围缩小。结论疾病早期脑电图背景活动可能与疾病复发或波动有关。各病程分期脑电图改变与头部MRI表现的不匹配提示应重视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查。不同病程分期脑电图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