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发生的CT表现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2-2013-09收治的626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H患者与非 PIH患者的CT 表现差异以及PI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IH组与非 PIH组首次CT 表现中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是影响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强因素。结论急性颅脑创伤后应尽快进行头颅CT检查,以便尽快确诊PIH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爆炸性武器冲击波原发效应致伤颅脑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1gTNT当量的球型爆炸源置于距右颞顶部不同距离(5mm、9mm、13mm)对犬的颅脑部引爆致伤,制造动物模型,伤后即时、6h后、12h后、24h行头颅CT冠状扫描,观察CT表现。结果伤后即时扫描发现了额窦积血、脑挫裂伤、硬膜下出血、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气颅及颅骨骨折等阳性表现,动态CT扫描追踪到了脑挫裂伤病灶的低密度范围扩大趋势。结论通过首次CT检查,可以确定颅脑爆炸伤的具体伤情,连续CT扫描可以追踪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病灶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而复查CT、MRI阳性的表现及原因。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但复查CT、MRI发现迟发性颅内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CT检查阴性但复查CT、MRI的阳性表现为迟发性血肿,脑干血肿,横窦沟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腔积液,弥漫性脑肿胀,弥漫性轴索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与检查时间,病变发展,受伤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对首次头部CT检查阴性结果者,应仔细行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复查CT、MRI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反复头颅CT检查诊断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重要性及其检查指征。方法回顾性总结7例发生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头颅CT检查情况。结果7例颅脑外伤患者均有明显的迟发性精神行为改变,发生时间为伤后4—52h,CT复查均发现了迟发的硬膜外血肿。有5例患者出现了颅骨骨折,5例患者有顽固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加重患者3例,偏侧瞳孑L扩大患者2例,意识障碍及抽搐患者各1例。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即使首次头颅CT扫描正常或轻度异常,若有颅骨骨折和(或)精神行为改变时,应复查CT以及时发现迟发性的硬膜外血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征象。方法通过对2012-05—2014-05我院进行治疗的79例外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经复查为外伤性迟发性脑挫伤出血,对照组患者经复发未表现出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观察比较2组患者首次CT征象,分析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特征。结果实验组患者局部脑占位效应、界面征、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脑占位效应、界面征、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均为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重要预警信号,患者在早期CT检查过程中若出现上述影像特征,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复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8例,在入院后行颅脑CT与MRI影像学检查。结果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行MRI与颅脑CT诊断的一致性较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中,CT扫描检出率较高;脑深部挫伤与脑叶挫裂伤诊断中,MRI准确性较好。MRI病灶检出率相比CT明显提高(P〈0.05)。结论 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准确性相比颅脑CT显著提高,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与原发伤的关系。结果血肿可发生脑内、硬膜外、硬膜下;有邻近型、远隔型、对侧型;血肿大部分发生在72h以内,少数72h以后;常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原发伤。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血肿。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10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与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血肿可发生脑内、硬膜外、硬膜下;有邻近型、远隔型、对侧型;血肿大部分发生在72h以内,少数72h以后;常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原发伤.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血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情明显恶化的轻、中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原因和机制。方法对手术救治的326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动态头颅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引起病情恶化的原因主要有迟发性血肿、外伤后脑水肿和脑肿胀,其中硬膜外血肿134例,硬膜下血肿95例,外伤性脑挫裂伤血肿32例,脑水肿和脑肿胀65例;②硬膜外血肿常出现于颅骨骨折的年轻患者,外伤性脑挫裂伤血肿常见于枕部减速伤的老年患者;③恶化距受伤时间:6h内54例,6~24h225例,24~72h33例,>72h14例。④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意识改变,剧烈头痛和频繁呕吐,尿失禁以及躁动等。术前瞳孔一侧略大于对侧35例,双侧散大12例。⑤GOS评分:良好278例(85.3%),中残32例(9.8%),重残7例(2.2%),植物生存3例(0.9%),死亡6例(1.8%)。结论意识变化是轻、中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应加强早期重症监护,及时复查头颅CT和手术,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病例CT检查阴性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痛例85例, 归纳各种导致急诊CT检查结果阴性的原因。结果 最后共查出颅骨骨折19例,脑挫裂伤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硬膜下 血肿13例,硬膜外血肿7例。结论造成CT检查阴性的原因可分为四类:一是CT操作员与读片医生经验不足;二是病人烦躁 不配合造成图像失真;三是CT本身的局限性;四是损伤早期征象细微或不典型。对急诊CT检查阴性的可疑颅脑损伤病例,一定 要将CT结果与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复查或留院观察以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病例CT检查阴性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病例85例,归纳各种导致急诊CT检查结果阴性的原因。结果最后共查出颅骨骨折19例,脑挫裂伤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外血肿7例。结论造成CT检查阴性的原因可分为四类:一是CT操作员与读片医生经验不足;二是病人烦躁不配合造成图像失真;三是CT本身的局限性;四是损伤早期征象细微或不典型。对急诊CT检查阴性的可疑颅脑损伤病例,一定要将CT结果与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复查或留院观察以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飞黄腾达这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8例,远隔型12例,对侧型9例;发生在脑内9例,硬膜外12例,硬膜下7例。脑室内1例;1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中有9例可见颅骨骨折;9例术后脑内血肿中有7例可见脑挫裂伤。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膜或皮质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影响不同类型血肿的形成,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冲性脑挫裂伤CT复查时机及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315例,其中43例对冲性脑挫裂伤在伤后24h内行头颅CT复查,发现颅内病变有明显变化。现对43例CT证实的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的首次CT与复查CT影像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复查CT的最佳时机及对预后的影响,以利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11—2013-11诊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42例,根据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分为2组,95例患者未发生脑血管痉挛为对照组,47例发生脑血管痉挛为观察组,分析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患者。脑挫裂伤与硬膜外血肿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下血肿和颅骨骨折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越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Fisher分级Ⅱ级/Ⅲ级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Fisher分级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损伤类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分级均是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性脑积水2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8 -0 8~ 2 0 0 4-0 3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 2 6例 ,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 5 % ,均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6例重型颅脑损伤 ,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 10~ 68岁 ,平均 3 8岁。其中减速性损伤致硬膜下、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 18例 ,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 10例 ,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3例 ,合并颅底骨折 15例 ,原发脑干伤 2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 4例 ,开放性损伤 8例 ,闭合性损伤 18例。术前均做头颅CT检查 ,入院时首次术前GCS(5 12± 1 5 5 ) ,均有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复查头颅CT,了解是否存在迟发性出血,并分析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未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161例,占89.44%;出现颅内血肿19例,占10.56%;其中21.05%发生时间术后8h,63.16%发生于术后8~24h,10.53%发生于25~72h,5.26%发生时间72h。迟发性颅内血肿组GCS评分、Babinski征阳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APTT、TT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项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CS评分为3~5分、Babinski征阳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TT是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常发于与术后8~24h,其中GCS评分为3~5分Babinski征阳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TT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42例DTICH.32例经头颅X-线检查发现颅骨骨折23例,全部病例均经CT复查证实为DTICH,其中17例在伤后12h内经CT证实为DTICH,12~24h 14例,24~72h者8例,72h以上者3例.42例DTICH占颅脑外伤住院病人的5.3%,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清除血肿33例.总死亡率为11.9%,致残率为16.7%,良好率为71.4%.DTICH好发于伤后24h内,占73.8%;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DTICH发生的基础.正确认识DTICH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是提高DTICH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比较CT和MRI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均在入院后4.5 d内行CT和MRI检查,两者间隔在2 h以内。结果 CT对颅骨骨折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但CT在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0.05),尤其对脑深部组织的小损伤灶的检出率。结论 将MRI检查应用到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可弥补CT的不足,提高确诊率,且对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征。方法将我院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6h内的头颅CT影像表现进行相应观察,100例预后良好的患者与100例预后不良好患者,分别为甲组与乙组。对其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将结果进行对比,以求找到CT影像较好的特征。结果对2组进行观察发现,2组轻-中度的局灶性脑损伤与环池-基底池受压、重度弥漫性脑损伤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进行多重原因分析过程中发现,预后独立相关的头颅CT影像表现为重度弥漫性脑损伤,也就能够推断出环池-基底池闭塞或者受压、硬膜外血肿为预后独立相关头颅CT影像学特点。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头颅CT表现和预后的效果关系密切,进行长期的总结与相应的实践,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1岁。因施工中坠落致头部外伤伴昏迷10h入院。入院时头颅CT示: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伴中线向右移位,枕骨粉碎性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神志呈浅昏迷,GCS评分8分,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后枕部有一约4cm大小头皮血肿。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彬斯基征(+)。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左额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枕骨粉碎性骨折、头皮下血肿。在全麻插管下行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经过顺利。术后第2天神志清楚,复查CT示: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已手术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