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应用8mm直径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或)难治性腹水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术中应用8mm直径的ePTFE覆膜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进行定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IPS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3~32(14.6±7.6)个月,新出现肝性脑病或原有肝性脑病加重的发生率为0;再次出血率(3/19)15.8%;腹水改善及治愈率为66.7%;死亡率14.3%(3/21).结论 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8 mm直径ePTFE覆膜支架在保证有效分流量,提高术后分流道开通率的同时,可以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肝性胸水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法:对66例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性胸水发生率为8.5%,右侧78.8%,左侧占12.1%,双侧占9.1%。经治疗后胸水消退者30例,减少15例,无变化或增加者21例,其中死于并发症16例(24.2%)。死因中上消化道出血5例,肝性脑病5例,肝肾综合征3例,腹腔感染3例。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很常见,其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从美国引进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为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此,本刊特邀该院专家将引进的新技术一一介绍给读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是19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项介入技术,即通过右侧颈内静脉,用金属支  相似文献   

4.
肝性胸水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胸水的形成机理与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导致侧支循环形成(奇静脉高压)肝脏淋巴流量增加及流通受阻及隔肌缺损等因素。1 发病率 肝性胸水的发病率0.4%-30.3%因差异大,发病难以估计,乃至原因:(1)少量胸水无症状体征易忽略。(2)胸水产生速度不同以致大量胸水多数仍无相应症状。(3)大量腹水易掩盖胸水症状。(4)不伴腹水的单纯胸水易漏诊。(5)故强调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活动期)及肝硬化腹水患者,应常规查胸水体征(变换体位)并结合辅助手段加以证实。2 有关肝性胸水的形成机理2.1 右侧胸水多见且与腹水并存,常认为是由于横膈的细小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总结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意义。方法对本院7年来24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病变行肝段、叶切除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段)切除后,229例术后恢复良好;发生胆漏5例,膈下脓肿3例,胆道出血1例,切口感染8例;术后经T管造影以及BUS、CT检查证实结石取净者221例。术后随访217例,随访时间6个月-7年,肝内结石复发14例(5.8%),反流性胆管炎9例。结论正确的肝叶、段切除既能去除胆管狭窄、结石、毁损的肝组织,甚至肝脓肿,又能去除胆管癌的好发部位或早期胆管癌。研究结果表明: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近年来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的重要方法,成功率较高,术后有一定的肝性脑病发生率。由于TIPS形成门体分流,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肝性脑病预后差,始终作为TIPS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TIPS后肝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较多,文献对不同因素的意义有争论。以下就TIPS与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曾铭 《现代保健》2011,(30):19-20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10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完善检察、明确诊断后,采取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根据结石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肝切除术式,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及预后。结果108例患者治愈25例,治愈率为23.1%;术后并发症28例,发生率为25.9%,其中胆瘘11例(10.2%),切口感染9例(8.3%),膈下脓肿8例(7.4%),无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术后有结石残余13例,残石率为12.0%;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石复发21例,复发率为19.4%。结论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球囊导管闭塞下逆行性静脉栓塞术治疗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入组患者共70例,采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35例,对比组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试验组使用球囊导管闭塞下逆行性静脉栓塞术治疗,通过检验临床指标(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满意度、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间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针对对比组以及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并发症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球囊导管闭塞下逆行性静脉栓塞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切膈肌游离胃在手术治疗食管癌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在168例食管癌病人的手术治疗中均采用左胸入路,切开纵隔胸膜,吊起胸下段食管,切开贲门周围胸膜及腹膜反折,提出贲门,依次切开胃脾、肝胃、胃结肠、胃胰韧带及胃大弯网膜,清扫胃周淋巴结。结果165例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脾门组织出血打开3cm膈肌止血,1例因幽门淋巴结肿大打开3cm膈肌清扫淋巴结。术后病人呼吸平顺,咳痰有力,反流性食管炎减少,无胸胃潴留、膈肌裂孔疝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结论该术式避免切断膈神经分支,保留膈肌完整性,降低手术对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近期效果满意,生活质量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手术、肝动脉栓塞及硬化剂注射等方法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肝血管瘤治疗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所收治的47例(58个肝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和体会。结果:其中,肝切除术24例,血管瘤剜出术16例,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发生,仅有右侧胸腔积液和膈下积液各1例(2/40)。7例病人行介入下肝动脉栓塞治疗,治疗后病变大都明显缩小,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对于弥散分布或部位特殊的病变可选择肝动脉栓塞,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疗效不肯定。  相似文献   

11.
梁松年  徐克 《中国医师杂志》2009,12(10):792-795
目的 评价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应用8mm直径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或)难治性腹水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术中应用8mm直径的ePTFE覆膜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进行定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IPS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3~32(14.6±7.6)个月,新出现肝性脑病或原有肝性脑病加重的发生率为0;再次出血率(3/19)15.8%;腹水改善及治愈率为66.7%;死亡率14.3%(3/21).结论 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8 mm直径ePTFE覆膜支架在保证有效分流量,提高术后分流道开通率的同时,可以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应用8mm直径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或)难治性腹水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术中应用8mm直径的ePTFE覆膜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进行定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IPS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3~32(14.6±7.6)个月,新出现肝性脑病或原有肝性脑病加重的发生率为0;再次出血率(3/19)15.8%;腹水改善及治愈率为66.7%;死亡率14.3%(3/21).结论 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8 mm直径ePTFE覆膜支架在保证有效分流量,提高术后分流道开通率的同时,可以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术中护理。方法选择我院介入室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患肝硬化门脉高压且行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患者4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伉总结分析。结果4例患者治疗效果理想,治愈出院。结论严格按照护理规程,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加强护理,大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33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tent shunt,TIPS)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至7月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指导进行总结。结论 TIPS是现阶段非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一种介入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着重加强对患者用科学的观点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肝性胸水6例报告安徽省六安地区人民医院(237006)沈维成肝性胸水系肝一肺综合征临床表现之一,国内已有多次报道,近几年发现肝性胸水6例报告如下。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其临床表现如下:(1)肝硬化并有反复发作史,其中5例为肝炎后肝硬化;(2)同时...  相似文献   

16.
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66例胸段食管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原位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共142例;对照组用全胃行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共124例。结果 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本术式重建消化道后更符合生理解剖的要求,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患者29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支架置入前后测量门静脉主干压力,术前术后分别测定门静脉内径及门静脉、分流道血流速度。结果分流术成功率100%,门脉主干压、门静脉内径、门脉主干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分流道血流速度(139.0±48.8)cm/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支架狭窄及闭塞。结论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控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8.
蒲昭和 《家庭医学》2008,(11):27-27
经期性肺科急症,是指包括月经性咯血、气胸、血胸及哮喘等有“肺病”表现特点的几种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理尚未明了,但多认为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经淋巴或血行播散),上行累及支气管、肺及胸膜、膈肌所致,或者是因月经期间前列腺素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dopathy,HM)是各种肝病晚期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痉挛性截瘫。1949年Leigh等首先报道了该病,1960年Zeive将其命名为分流术后脑脊髓病(shunt encephalomydopathy),后来又有人称其为:肝性截瘫(hepatic paraplegia)、分流术后脊髓病(postshunt mydopathy)、  相似文献   

20.
16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胸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治疗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16例贲门失弛缓症,经胸小切口微创非损伤肌肉开胸手术治疗经验,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覆盖术(简称胃底覆盖术)7例;改良Heller手术附加带蒂膈肌瓣反转术(简称带蒂膈肌瓣反转术)9例。结果 术后治愈13例(81.2%),好转2例(12.5%),无效1例(6.2%)。术后反流性食管炎2例(12.5%)。其中胃底覆盖术1例(14.3%),带蒂膈肌瓣反转术1例(11.1%)。结论 改良Heller手术附加抗反流术式疗效确切,带蒂膈肌瓣反转术优于胃底覆盖术,经胸小切口微创非损伤肌肉开胸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荐,但远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