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约占腹外疝的90%或占腹股沟疝的95%。小儿腹股沟斜疝多由解剖因素和(或)胚胎发育因素引起。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间共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247例,其中采用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移位术96例,占40.3%。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韩亚妹 《工企医刊》2014,27(5):1063-1064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腔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根据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切口疝、白线疝等.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占腹外疝的75%-90%[1].对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以预防术后复发及其并发症的产生极其重要,对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腹股沟疝指腹腔内脏或组织通过腹股沟区薄弱或缺损自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沟直疝两种。腹斜疝是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是由于胚胎发育的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至腹股沟管内环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疝囊隔离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经腹疝囊隔离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97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7例(480侧疝)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20min,未发生阴囊血肿水肿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31例,随访率58.2%,随访时间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经腹疝囊隔离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儿童腹股沟斜疝是一种最常见的腹外疝.它的发生主要是由先天性解剖异常和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等因素作用产生的.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外科治疗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文章对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多种外科治疗手段加以阐述,从而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合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小儿腹股沟疝为小儿外科最常见和多发的疾病,包括斜疝、直疝和股疝,其中腹股沟斜疝发生最多[1],多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疝囊从腹股沟管内环向内、向下进入腹股沟管所致。新生儿期即可发病,男性多见,右侧较左侧多2~3倍,双侧者少见,约占5%~10%[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高分子材料无张力修补老年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择60岁以上腹股沟疝患者44例先行疝囊颈结扎,然后采用Bard公司网状补片修补,伞状网塞固定于疝囊颈结扎处 ,成型片状补片平铺于精索后缝合固定于耻骨结节、联合腱、内环、腹股沟韧带。结果 修补腹股沟斜疝40例,直疝4例。男 41例,女3例,合并肝硬化腹水1例,一侧复发6次再次手术1例。全组均治愈,平均住院日7 天,平均术后12天拆线,术后随访1年,复发1例,旷置远端疝囊积液2例。结论应用Bard公司网状补片无张力修补老年腹股沟疝疗效肯定,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化,复发率低 ,适应症较广,基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倪晓兵 《现代保健》2010,(32):151-15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8例,手术证实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9例,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不明原因腹股沟区疼痛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超声显示腹股沟包块与腹壁之间在患者腹式呼吸时反向相对运动者38例。结论患者腹式呼吸时腹股沟包块与腹壁之间呈反向相对运动是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高频彩超对成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良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式,并对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6个月~12岁,单侧716例,双侧156例,不包括腹股沟嵌顿疝、复发疝和鞘膜积液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例选择耻骨结节上方腹横纹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牵拉睾丸辨别提睾肌位置以便准确寻找疝囊。对35例巨大疝术后用自制疝带包扎,无一例复发。全部病例复发3例,复发率3.4‰。结论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靠、简便的治疗方法,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滑疝是腹股沟疝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于各种腹股沟疝,但以腹股沟斜疝为多见,滑疝的发病率较低,滑疝在术前很难诊断(尤其在基层医院),多为术中发现确诊,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易损伤脏器,术前在收集病史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5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并经2~24个月随访;结果: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儿的切口均实现甲级愈合;另外,所有患儿全部临床治愈,无并发症及疝复发;结论: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威  刘翔  左伟  赵萍  陈晓莉  沈浩 《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2):1067-1067,1070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又称钳闭性腹股沟疝,是新生儿外科急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且极易并发肠管及睾丸坏死.为了探讨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笔者等对安徽省立儿童医院2005 - 2010年收治的67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及其在基层医院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回顾庐江县同大卫生院自2008年6月到2011年12月共采用巴德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36例,腹股沟直疝6例;双侧斜疝2例,复发疝2例,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性肺气肿,前列腺增生等合并症11例.结果:本组42例病例全部治愈.术后仅轻微疼痛,无张力性牵扯痛,修补确切,无异物感.平均住院时间为4~6天,未发生补片感染.有4例老年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阴囊水肿,1例切口感染,清创换药后愈合.结论:该术式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操作简便及创伤小;不广泛分离解剖腹股沟管,补片用可吸收微乔线固定,降低感染几率;不增加局部张力,符合解剖学原则;加强整个耻骨肌孔及腹股沟管后壁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7年元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老年腹股沟疝134例,其中嵌顿疝60例。现结合此总结老年腹股沟嵌顿疝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36例反复性腹股沟疝修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均为男性,年龄38—72岁,平均55岁。既往手术方法:采用Bassini法传统疝修补28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8例。结果传统方法疝修补再次复发与手术者的经验及患者本身并存有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存在密切相关,8例无张力疝修补后再次复发与术中放置网塞及网片位置的固定不当有关。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应作为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几乎所有小儿腹股沟疝都是斜疝,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被认为是治疗小儿疝的基本方法,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但腹腔镜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在降低疝复发率方面无明显改善,存在1.5%田左右的复发率。我院自2003年1月开始开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修补治疗小儿疝,并与传统手术进行对比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这就是疝。疝最多发生于腹部,又以腹外疝最为多见。小儿由于腹壁强度低和腹内压力高等特点,常易发生脐疝和腹股沟疝。现结合病例谈谈小儿腹外疝的保守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患儿,男,1个月。因脐部及左侧腹股沟处包块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儿自出生后于脐部及左侧腹股沟处发现可复性包块,向外突出,随哭闹而明显。查体:脐部1.0cm×1.0cm大小包块,腹股沟处2.0cm×2.0cm大小包块,质软、压之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患儿无明显不适。诊断为脐疝、腹外斜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提高腹股沟复发疝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1年3月应用充填式补片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5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2例局部有轻度疼痛,经过热敷理疗而消失,出现尿潴留2例,其余无任何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50 min,术后平均1 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 d,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减少复发率,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疝囊内口旷置腹膜外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经腹疝囊内口旷置腹膜外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手术指标,同时比较2组患儿的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疝囊内口旷置腹膜外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操作简单,创伤较小且手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经腹股区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人体的任何脏器和组织如果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突破人体的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和缺损、间隙进入另一部位,即为疝。例如在胸腔有膈疝,脑部可出现脑疝等。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壁薄弱区域突出体表形成包块称为腹外疝,是很常见的疾病。其中,腹股沟疝占腹外沿疝90%以上。它是由于腹腔内的器官组织通过腹股沟区薄弱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