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6项指标联合预测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可行性,了解其预报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 对妊娠14~28w的446名孕妇进行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红细胞比容、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波形系数、体重指数共6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6项指标联合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8.14%;6项指标联合预测组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无创检测(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检测仪检测)联合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预测值为57.69%、阴性预测值为98.33%;无创检测联合红细胞比容阳性预测值为64.00%、阴性预测值为98.57%;无创检测阳性预测值为64.29%,阴性预测值为99.04%,无创检测联合单项指标未能提高阳性预测值,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应用检测仪即能较好的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检测仪筛查出来的阳性孕妇再增加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红细胞比容等6项指标联合预测,则可提高阳性预测值,更利于进行早期干预性治疗和围产期监护. 相似文献
3.
256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预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余姚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预防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56例孕妇进行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和翻身试验(ROT)检测,对检测阳性的高危人群实施心理疏导、饮食调节、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干预措施。结果:MAP和ROT联合应用较二者单独应用预测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经过上述措施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由7.47%下降为3.9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MAP和ROT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明显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实施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在本院产科就诊并进行登记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43例)给予一般常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进展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在合并症、产后并发症、剖官产、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实施早期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对于改善妊娠结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8例为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中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例数分别为20(58.8%)例,8(23.5%)例,6(17.6%)例,较对照组存在差异(X2=18.68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从孕期开始,建立个人档案,做好产前筛查工作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措施;同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通过各个环节的预防和护理,能极大地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并保证2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采取围生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护理方法,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难产、子痫和先兆子痫等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且新生儿的Apgar评分和体重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存质量,降低子痫等问题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60例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选实施产科产科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产后2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优质护理干预实施运用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于本院产科诊治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两组孕产妇均进行解痉、利尿、降压及镇静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产科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经干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围产期保健中使用MP妊娠期高血压监测系统筛查孕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病)预测阳性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妊娠期高血压监测系统对972例孕妇进行常规检测,163名预测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干预组76名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和干预治疗;对照组87名患者进行一般生活指导。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最终妊高病发生率分别是18.4%和41.4%,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中、重度妊高病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MP妊娠期高血压监测系统可有效筛查出妊高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治疗降低了妊高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FN)、血小板(PL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的变化,以探求F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7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正常非妊娠妇女25例及正常孕晚期妇女39例血浆中FN、PLT、PT及APTT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FN较正常孕晚期妇女显著升高(P<0.05),并且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均较轻度子痫前期显著增高(P<0.05),但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比较FN值无明显改变(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LT较正常非孕组及正常孕晚期组显著降低(P<0.01),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者PLT较轻度子痫前期皆显著降低(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T较正常非孕组及正常孕晚期组显著降低(P<0.01,P<0.05),但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APTT值变化不明显。结论:FN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监测病情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炎症状态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生的关系,初步筛选HDCP早期标志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601例HDCP患者和1 05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液系统白细胞参数,分析其在两组中的变化趋势;采用蛋白芯片筛选507种蛋白在1∶1匹配的8例妊娠20周前孕妇血浆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妊娠20周前,HDCP患者的白细胞参数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中有5类31种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GH升高外,血管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EG-VEGF和PIGF)、炎症反应因子(IL-1 sRⅡ、TWEAK、IFN-α/β、IL-2、IL-6 R、MIP-3β、RANK、CCR6、TLR4、OX40配体、趋化因子、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TNF-α)、生长因子(IGF-ⅡR、IGFBP-1、FGF-21、血小板反应蛋白-4、GM-CSF)、基质金属蛋白(MMP-11、MMP-1、MMP-10)和其他蛋白(食欲素B、TMEFF2、卷曲蛋白-6、XEDAR、抑制素-A和泛激素)表达降低。结论:证实炎症与HDCP发生有关,筛选出的31种蛋白可能是HDCP潜在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3月~2006年11月收集该院孕妇资料,孕10~14周时,抽取孕妇外周血,ELISA测定PLGF水平;孕20~24周开始,采用多普勒彩超监测两侧子宫动脉血流的S/D、RI、PI值。随访至产后3个月,共有200例入选,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高血压组)和正常组。结果:高血压组血清PLGF为(36.1±7.9)pg/ml,明显低于正常组(51.6±9.2)pg/ml(P<0.01)。高血压组平均S/D值为2.69±0.33、RI0.58±0.11、PI1.27±0.31,与正常组平均S/D值1.81±0.30、RI0.44±0.09、PI0.82±0.21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各项指标综合评分≥4分时,可获得最好的临床预测效果。结论:PLGF表达异常和多普勒彩超显示子宫血流动力学变化,都与HDP的病理过程有密切联系,可以作为妊娠期间的综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CG、INH-A与妊高征的发病关系及对妊高征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125例孕14~20周孕妇的妊娠结局,其中发生妊高征者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INH-A与β-HCG。结果:妊高征组血浆INH水平(412.24±50.14)n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308.34±68.25)ng/L(P<0.05),重度妊高征患者INH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妊高征组孕妇β-hCG水平(1563.25±320.48)mIU/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245.85±296.56)mIU/ml(P<0.05),妊高征组INH-A水平与HCG水平呈正相关(r=0.714,P<0.05)。结论:INH-A、β-HCG水平均能敏感预测妊高征,且妊高征时INH-A和HCG的量呈同步增长,HCG与INH-A联合应用动态检测两者的变化更有利于早期预测妊高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59例正常妊娠和183例HDCP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比较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胎儿宫内发育的影响。结果:①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各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子痫前期组全血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白细胞、红细胞、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或P<0.05);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血浆黏度、血红蛋白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合并FGR的子痫前期患者全血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较无FGR的子痫前期患者显著增高(P<0.05或P<0.01),其余血液流变学参数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全血黏度增高,血液浓缩,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可能影响胎儿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孕28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孕28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28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26例,轻度子痫前期26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以28周以后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相应的对照组。结果: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分别有69.2%、77.7%发展成重度子痫前期,3组严重并发症:子痫、心衰、肾功能衰竭、HELLP综合征、眼底出血。胎盘早剥的总发生率分别是26.9%,42.3%,50%,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值<0.05);胸腹水、低蛋白血症、24 h尿蛋白定量>5 g、血小板减少、血粘度增高的发生率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值<0.05)。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分别是15.4%,42.3%,53.3%,FGR总发生率为37.8%,与对照组比较,FGR的总发生率明显升高(P值<0.05),围产儿死亡率分别是23%,57.7%,83.3%,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值<0.01)。结论:发生在28周以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结局不良,早期诊断和治疗,开展预测和预防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35例住院分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并与120例正常妊娠分娩产妇比较,分析其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案选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8.01±3.82)周和(3017.63±428.82)g,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的(38.93±4.36)周和(3782.64±486.29)g(P<0.05)。观察组(HDCP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胎盘早剥和产妇并发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病情越重,母婴预后越差,严密的监护和合理的治疗措施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胎盘组织白血病抑制因子和hCG的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基因在胎盘组织的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技术,对37例子痫前期患者、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8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胎盘组织进行LIF-mRNA和hCG mRNA的检测,分析目的基因与β-actin拷贝数的比值。结果:①子痫前期组LIF mRNA的表达较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情的加重,LIF mRNA表达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LIF mRNA的表达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CG mRNA的表达水平均按照正常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依次升高,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G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子痫前期组LIF mRNA的表达量和hCG mRNA的表达量相关系数为-0.57,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HDCP患者胎盘中LIF表达下降和hCG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影响细胞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而影响血管床的发育,共同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