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9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血液标本先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而后接受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不同检验方式下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明显,P<0.05。各血液细胞镜检阳性符合率均较高,白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9%、红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8%、血小板镜检阳性率为99%、血红细胞镜检阳性率为99%、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镜检阳性率为98%。警报提示阳性结果:22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警报提示阳性标本中,经血涂片细胞学复检后,阳性有17例,占比77.27%。未警报提示阳性结果:未警报提示血液标本在镜检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在两种检验方式下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在两种检验方式下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血常规检查结果,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的报警信息与人工镜检复查结果,探讨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报警信息可信度的评价各类150 例,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液中的具体细胞.结果 150 例中,仪器分别在原始细胞、幼稚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核左移方面给出了警示,将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镜检真阳性率都比较高.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分类,当仪器提示有异常形态细胞时必须作显微镜复检,以防止误诊、漏诊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仪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诊断并接受治疗的血象异常的患者100例,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与血细胞形态学显微镜在报警信息和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可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并且提高了血常规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研究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形态学检验的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在这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中不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异常细胞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均能够检验出异常的细胞,但检验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果将两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促进检验准确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样本检验过程中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标准的设立。方法:对本院2016年经血液分析仪检测中存在问题的临床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后原因统计和分析。结果: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的占42.5%,血红蛋白<70g/L的占15.3%,血小板异常的占7.7%等。结论:当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白细胞总数高于20×10~9/L或低于4×10~9/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600×~9/L或<80×10~9/L时必须及时镜检,这样才会使仪器检测与传统镜检完美结合,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效用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先检测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后检测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血常规检测,观察组予以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对2组患者检测结果及预后评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2.00%、24.00%、2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在血液系统疾病中,贫血以红细胞异常为主,感染疾病以中性粒细胞异常为主,白血病、淋巴瘤均以淋巴细胞异常为主,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异常为主。以患者实际预后为准,观察组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与预后中应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的价值非常高,能够鉴别诊断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血常规检查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血液样本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阳性率为92.6%,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提示阳性率78.7%(P0.0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对于嗜碱性粒细胞的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自医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98例,分别对患者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与单独检验方式相比,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较高(P<0.05);两种方法检验不同血液学细胞相比,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对嗜碱性细胞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临床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的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值与显微镜镜检结果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2月15日至3月16日医院实验室迈克F81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值(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核左移、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缺铁贫)至少一项大于100的标本487例进行人工显微镜镜检,收集无报警值提示的100例标本作为对照组,统计相关报警信息与镜检标准的符合率。将报警值按100~200区间和201~300区间分组,分别统计各类报警信息与镜检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迈克F810血细胞分析仪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2.5%,核左移的阳性符合率为89.3%,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74.2%,红细胞碎片的阳性符合率为56.7%,血小板聚集的阳性符合率为60.4%,缺铁贫的阳性符合率为88.1%,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核左移,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对照组中无报警提示的标本镜检后发现真阴性97例,镜检出现2例血小板聚集,1例红细胞碎片;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聚集、缺铁贫3类报警提示与镜检结果的符合率在不同报警值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左移、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
崔丹 《现代保健》2009,(22):150-150
目的对血液自动分析仪筛查出的细胞异常血象,进行人工细胞形态镜检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对189例血象涂片后用瑞氏染色,进行人工细胞形态学镜检。结果189例异常血象中147例可检出异常的细胞形态,检出率达78%,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异常细胞,弥补仪器固定的局限。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虽然避免了人为的计数误差,使计数结果更加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只能起到初筛的目的,不能完全代替镜检,血液涂片作为形态学检查的基础,其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二者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浅析联合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检验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94例,均为2020年6月~2021年8月在本院行血常规检查者,采集血液标本后,分别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对指标检测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低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即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RBC、WBC、PLT阳性率分别为97.10%、98.55%、98.5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则差强人意,分别为63.77%、76.81%、31.88%,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此外,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检出情况上,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先进行仪器检测,再进行形态学复检,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价值。方法:现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检验科接受的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液样本118例分为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的对照组59例和加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实验组59例,对两组样本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不同方式对两组样本进行检查后,实验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具有直观、方便快捷等优点,但检出准确率不如联合血液涂片检查的检出准确率,因而可先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初步检查,再对阳性结果进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充分利用二者优点,尽可能缩小人工检验样本数量,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联合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诊断初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300例初诊发热患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单独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单独1组)、单独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单独2组)和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联合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联合组),以病原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检查结果诊断血常规及筛查血液系统疾病的阳性符合率。结果:单独1组、联合组的异常血小板、幼稚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诊断阳性符合率均比单独2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单独2组在筛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方面的阳性符合率均比单独1组更高,联合组在筛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方面的阳性符合率均比单独1组、单独2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与血细胞分析仪能够仔细观察初诊患者的血常规表现,有助于准确判断有无血液病、细菌感染等疾病,对于临床诊断初诊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XT-2000i检测无异常报警标本300例及异常报警标本285例,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分析仪器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的符合率。结果: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与人工分析阳性符合率为73.3%,仪器无异常报警时其分类与人工镜检基本一致,符合率为99%。结论:XT-2000i血液细胞分析仪作为异常细胞报警的初筛工具,灵敏度极高,白细胞分类无异常报警时结果可信,有异常报警及报单核细胞过高报警的标本应人工镜检复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方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0日本院收治的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诊断)、对照组25例(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组的检出率、检验结果、误诊率、漏诊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率80.00%(阴性5例所占比为20.00%;阳性20例、所占比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观察组患者嗜酸性细胞2例、中性粒细胞10例、单核细胞2例、淋巴细胞5例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嗜碱性细胞方面1例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16.00%、漏诊率4.00%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诊断与单纯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诊断比较,诊断效果显著,能提高检出率,明确患者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并符合血细胞形态学复检标准的标本220份作为实验对象,每份标本均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两种方式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中性粒细胞(NE)、嗜酸粒细胞(EO)、嗜碱粒细胞(BA)以及淋巴细胞(LY)、幼稚细胞/核左移(IG)、单核细胞(MO)以及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OTHER)阳性检出率。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可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在NE、EO、BA、LY阳性检出率上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P>0.05;全自动细胞分析仪IG、MO与OTHER阳性检出率略低于血涂片,但是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获得相对较为准确的数据指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血细胞数量的参数,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必要时可以与血涂片联合应用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外周血涂片检查简便、易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信息,也是进一步认识骨髓造血异常的窗口.对某些疾病,单独的外周血涂片即可以确立诊断.近年来,全自动血液计数仪已能提供愈来愈丰富的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方面的信息,但对于血液自动计数仪不能发现的细微的血液形态学改变,仍然要求对血涂片进行全面和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因此,无论检验人员还是临床医师,掌握外周血涂片的细胞形态改变,重视其辅助诊断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图文,重点讨论外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改变及其在血液系统和其它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11-912
目的比较分析BC-58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警示异常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BC-5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380份白细胞合格血液标本,以人工镜检作为"金标准",分析BC-58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警示异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380份白细胞合格血液标本中,221份(58.16%)经人工镜检明确诊断为白细胞异常,BC-5800血细胞分析仪诊断白细胞异常223份(5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5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灵敏度为87.78%,特异性为81.76%。血细胞分析仪警示异常白细胞中的幼稚细胞、核左移、异常中性粒细胞、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嗜碱性粒细胞经人工镜检复查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单核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C-5800血细胞分析仪在异常白细胞检测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警示异常白细胞行人工镜检复查能提高检测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天秋 《现代保健》2009,(34):154-155
目的通过三分群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细胞进行分类,对分类异常进行筛查,在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学人工观察,探讨异常血细胞形态学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异常分类进行人工细胞形态学观察,通过质控对照,排除血液分析仪的本身分类异常偏高,从而讨论异常分类相关疾病的主要细胞形态学特征并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人工观察异常分类中可检出异常的细胞形态阳性率达65%以上,弥补了仪器检查分类异常的局限性。结论血液三分群自动分析仪分类有偏高现象,自动分析仪对异常分类只能起到初筛的目的,人工细胞形态学分析能给临床提供较准确信息,二者结合,优势互补,可以减少疾病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血涂片在血细胞诊断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出现发热或三系异常现象的1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血涂片的制作、染色以及镜检等操作,认真观察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数量、形态、体积大小等,分析血涂片在血细胞形态检查中的作用.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30例确诊为细菌感染,血涂片提示中性的粒细胞出现中毒变化;4例为白细胞的假性降低,15例为急性期的白血病,5例为单核细胞的增多,16例为巨幼细胞的贫血,9例MDS,3例为骨髓的纤维化,11例为血小板的减少假象,7例为血小板的升高假象.结论 在血细胞的临床诊断中需重视血涂片的检查,同时制定有效可行的应对方案,以避免及减少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出现,减少病患的就诊时间与费用支出,从而为病患的及时诊断与治疗争取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