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面积反向截囊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鼓楼医院眼科李一壮,刘爱平,姚长秀,马赛芬后囊混浊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先天性白内障病例,其发生率几乎达100%[1],常影响视力的矫正,严重时需要再次手术或激光破囊。我们于1...  相似文献   

2.
高频透热截囊器在成熟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环形撕囊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前囊膜切开方法[1]。成熟期白内障由于缺乏红光反射,难以看清撕囊的边缘,不能很好地控制撕囊方向、大小、速度及形态。我们对75只眼老年性成熟期白内障选用高频透热截囊器截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老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透热截除后囊预防后发障的方法。方法:在常规的白内障手术的同时进行,即在白内障手术娩出晶状体核抽吸干净皮质后,注入粘弹剂,用高频透热截囊头在后囊正中作-2mm环形截后再植入人工晶状体完成手术。结果:术后近期远期均获得良好视力,无一发生后发障,结论:双截囊法是避免后发障发生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行一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30眼)幼儿先天性白内障采用一期后囊环形撕囊。结果术后术眼均达到视轴区透明。结论一期后囊环形撕囊可有效地预防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论高频透截囊在外伤性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52例外伤性白内障摘出术中采用高频透热截囊,观察术中、术后前囊切口、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攀固定情况。结果 38例(73.07%)获得完整类圆形前囊切口,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43例(82.69%)。结论 高频透热裁囊应用于外作性白内障摘出术中,能提高截囊质量,有利于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相似文献   

6.
高频透热连续环形截囊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高频透热连续环形截囊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王文清杨冠宁文捷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各种截囊方法中,连续环形撕囊术是目前公认最理想的截囊方法。但是这种撕囊技术掌握比较困难,即使训练有素的眼科医师对于外伤性、儿童先天性、成熟或过熟期、小瞳孔性白内障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撕囊仪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手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52例(92只眼)的临床资料。手术中采用电子撕囊仪环形撕开前囊膜。对于机化混浊的后囊膜使用电子撕囊仪环形撕后囊,再行玻璃体切割。观察手术中及术后晶体囊膜情况。随访时间6~17个月。结果 92只眼(100%)使用电子撕囊仪成功完成前囊膜撕开,未改用其他撕囊方法。83只眼一次性形成光滑的前囊圆形切口。9只眼在撕前囊时出现放射状撕裂,立即反方向进行撕囊,均完成撕囊。撕前囊膜成功率90.2%。13只眼一次性形成光滑的后囊圆形切口,撕后囊膜成功率100%。术后1个月,术眼囊膜边缘呈不同程度的机化、变白。术后6个月,所有术眼囊膜边缘呈瓷白色,囊袋发生不同程度皱缩。结论对于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囊膜的处理,电子撕囊仪与手法撕囊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截囊、撕囊联合应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8600例(8600只眼),均采用了截囊撕囊联合应用,在晶状体前囊右上象限采用截囊(用1ml注射器的5号针头弯钩),于12点位开始环形撕囊至9点位截囊位置,观察术中核易娩出,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8600眼均在联合截囊撕囊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8593只眼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6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内,1眼二期植入;术中后囊破裂5眼,占0.058%;悬韧带断裂改行囊内摘出术1只眼,占0.01%。角膜水肿、内皮浑浊30只眼,占0.3%。后弹力层脱离3只眼,占0.03%。术后虹膜反应3只眼,占0.03%。术后高眼压11只眼,占0.12%。术后矫正视力:0.8~1.0者2900眼,占33.7%;0.4—0.6者4218只眼,占49.0%;0.2—0.3者1050只眼,占12.2%;0.1以下者432只眼,占5.1%。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截囊撕囊联合应用,特别是Ⅳ-Ⅴ级核者,水分离时较易分离出囊袋,游离至前房,不会因单纯撕囊而造成核娩困难,而致悬韧带断裂,也不会因单纯截囊而造成囊袋裂开,人工晶状体不能植入囊袋。截囊撕囊联合应用方法简便易行,易操作,不需特殊医疗器械,对眼内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年龄7个月。以“出生后左眼瞳孔发白”为主诉收住院。入院后眼部检查:右眼视力,能注视物体。角膜透明,虹膜纹理清晰,瞳孔圆形,直接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视力:遮盖健眼后,左眼不能注视物体,但能追随灯光。角膜透明,虹膜纹理清晰,瞳孔圆形,直接对光反应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方形截囊术在皮质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形截囊术对32例(35眼)皮质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三月散瞳后通过房角镜观察人工晶体的固定位置。结果 术中33眼(94.3%)成功完成方形截囊,2眼(5.7%)失败改为开罐式截囊。术后有30眼(85.7%)人工晶体的双襻均在囊袋内。结论 方形截囊术为皮质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提供了一个边缘光滑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剪开法前囊截囊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23例(23眼)。进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术中采用剪开法进行前囊截囊。术后随诊6~24个月,平均10.5个月。结果手术中均未出现晶状体脱离范同扩大或玻璃体脱出增加,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2眼(8.70%),≥0.5者7眼(30.43%),〈0.5者16眼中:2眼为视网膜色素变性、7眼为眼挫伤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挫伤、2眼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2眼为玻璃体浑浊(陈旧血性)、1眼为外伤性黄斑孔、2眼为≥-10.00D高度近视。结论应用剪开法前囊截囊术进行晶状体半脱位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截囊仪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60例(60只眼)分别采用超声截囊仪和手工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术,处理过程进行比较.结果 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分别为96.67%和70.00%,X2=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率分别为3.33%和16.67%,X2=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率分别为96.67%和73.33%,X2=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截囊仪在成熟期白内障前囊膜切开中操作相对容易掌握,而且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过熟期白内障等特殊类型白内障行弧形线状截囊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7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2 0例 ,年龄17~ 87岁 ,其中过熟期白内障 36例 ,虹膜炎后虹膜后粘连白内障 5例 ,外伤后瞳孔固定性白内障 3例 ,虹膜发育不全、瞳孔不能散大者 3例。1.2 手术方法 常规球后麻醉 ,压迫眼球降眼压 ,剪开球结膜 ,作板层巩膜瓣 ,于透明角膜内 1m m穿刺入前房 ,有虹膜后粘连者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 ,用自制截囊针入前房于2~ 10点呈弧形截开上方前囊膜 ,如晶状体核较大 ,可向 3~ 9点方向延伸 ,水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意义。方法 50例(79眼)年龄2月~8岁先天性白内障施行摘出手术(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21例(31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Ⅰ组),29例(48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6~3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及后囊浑浊的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Ⅰ组11眼(35.48%),Ⅱ组31眼(64.58%);视力0.3~0.4者,Ⅰ组14眼(45.16%),Ⅱ组14眼(29.17%);视力≤0.2者,Ⅰ组6眼(19.35%),Ⅱ组3眼(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后发性白内障(后囊浑浊≥3级者),Ⅰ组9眼(29.03%),Ⅱ组2眼(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均未出现眼底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方法:采用小切口先天性白内障单纯囊外摘除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58例9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使晶状体后囊中央形成约3~5mm的囊膜缺损区,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以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结果: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50眼:术后1mo矫正视力≥0.6者18眼,0.5以下42眼;术后3mo矫正视力≥0.6者20眼,0.5以下46眼;术后6~12mo矫正视力≥0.6者21眼,0.5以下50眼。术后lmo第1次复查,无1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3mo周边部后囊膜浑浊40例,撕囊区清亮。6~12mo16眼发生新生膜,10眼少量玻璃体脱出于前房,玻璃体轻度浑浊,瞳孔不圆18眼,人工晶状体偏位10眼,无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止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能配合激光治疗的儿童,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后囊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嵌顿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36只眼)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区后囊口嵌顿术,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结果 36只眼均将人工晶状体攀植入囊袋,光学区嵌顿于后囊口。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3者33只眼(91.7%),≥0.5者22只眼(61.1%)。后囊中央部混浊0级者27只眼(75.0%),1级者4只眼(11.1%),2级者3只眼(8.3%),3级者2只眼(5.6%),未出现4级混浊的病例。无眼底并发症。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术中,行后囊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区后囊嵌顿术,能有效阻止中央部后囊混浊的发生,有助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晶状体囊染色剂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是Gimbel等[1]在1984年发明的,现已广泛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术撕开晶状体前囊。CCC的优点是(1)保证前囊开口边缘光滑完整,避免囊碎片或呈瓣膜状的前囊干扰手术,使囊袋内的超声乳化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超声乳化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唐勇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2):2143-2145
目的:探讨舌状截囊方法在过熟期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80 眼过熟期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采用舌状截囊方法,术后观察及随访其疗效。

结果:所有患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d,0.1以下85眼(22.4%),0.1~0.3者162眼(42.6%),0.4~0.6者87眼(22.9%),0.6以上者46眼(12.1%)。术后1mo 0.1以下33眼(8.7%),0.1~0.3者152眼(40.0%),0.4~0.6者117眼(30.8%),0.6以上者78眼(20.5%)。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悬韧带断离16眼(4.2%),后囊膜破裂25眼(6.6%), 角膜水肿53眼(13.9%),人工晶状体偏位12眼(3.2%)。

结论:舌状截囊方法容易掌握,手术的安全性更好,更适合在援非过熟期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截囊针旋转晶状体核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在96例(108眼)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截囊针完成晶状体核旋转到前房。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108眼用截囊针将晶状体核顺利旋转至前房。术后视力0.5以上者82眼,0.3-0.5者16眼,0.1-0.25者6眼,0.1以下者4眼。术中后囊破裂6眼。术后角膜水肿12眼,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截囊针旋转晶状体核的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