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开展的现状。方法:用Excel对83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近半数的临床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太了解;超过40%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不太了解医疗器械上报的流程;77.11%的临床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培训。结论: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普及认识;促进相关法规的出台,制定规范及技术指南是促进监测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正确认识和理解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和评价了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现状和不足,从加强法规体系、构建技术规范及完善监测网络等环节,对建立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进行探索和研讨,并对实践经验展开交流。  相似文献   

3.
浅谈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管理体制建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提出了对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后如何进行监测与管理的看法。就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评价模式、分类和时间性,以及监测管理机构、技术人员队伍、制度法规建立进行了探索性叙述。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将为我国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医疗器械的更安全、有效、可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浅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涵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意义,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应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评价系统,实现对医疗器械病例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快速收集和及时处理,提升科室在使用医疗器械时的风险识别、分析、控制能力,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建立不良事件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基于Visual Studio 2008平台建立监测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在线报告、评价、分析及预警等功能.结果:通过监测系统实现对可疑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结论:使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包括对可疑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如何建立合理的监测网络,搭建畅通的信息传递平台,充分发挥监测网络的功效,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目的旨在实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建设的远景目标,建立一个具备监测新问题、预测发展趋势、干预不良事件、评价干预措施和政策效果能力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的法规和管理实践进行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保证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医务工作者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评价,探讨影响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因素及监管策略。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1897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监测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益处的评价持正向态度。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意向较为强烈,但存在阻碍因素。结论应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促使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以增强医务工作者的认识,提高对不良事件的发现能力和报告能力。  相似文献   

9.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的重要手段。各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均不相同,就美国、欧盟与我国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来源、报告时间、 不良事件数据库以及不良事件的反馈及控制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比较,探索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的改进策略,包括信息系统、上报机构、召回监管等。  相似文献   

10.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保障群众用械安全的重要举措,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指出宣传培训、健全机构、创新机制、修订法规是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水平,探索不良事件监测质控体系和方法的构建。方法:通过对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5年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现状,提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结果:本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结论:需加强医生、技师、工程师的参与意识,提高有源器械的可疑不良事件上报数量。  相似文献   

12.
对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联络员制度进行探讨并展望,以期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11年大连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数据分析,探讨监测工作开展的得失,为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加拿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旨在为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微波治疗仪不良事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不良事件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械提供有效信息。方法:对收集到的32份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讨微波治疗仪的安全性。结果:微波治疗仪不良事件临床表现主要为治疗部位的红肿热痛、水疱。可能原因为输出功率不稳定、患者自身体质等。结论:重视微波治疗仪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加强临床使用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以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PDCA的应用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现状为主要依据,从计划环节、实行环节、检查环节、处理环节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目的在于提升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PDCA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力求更好地开展公立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高患者就医安全。方法:运用麦肯锡7S管理模型相关理论,围绕构建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体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切实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促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潜在风险,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地使用,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结论:创新地借鉴麦肯锡7S管理理论,结合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研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管理工作的硬框架和软环境,可有效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