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刚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598-600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将73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予支气管舒张剂及祛痰治疗外,给予胸腺肽a1 1.6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3个月,对照组仅予常规予支气管舒张剂及祛痰治疗,两组均随访9月,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控制表现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血清IL-2和IFN-γ水平。结果胸腺肽α1组患者在症状控制表现上优于对照组,需住院治疗人次亦减少(P<0.05);胸腺肽α1组患者3个月后外周血CD4+、CD4+/CD8+比例上升(P<0.05),IL-2和IFN-γ浓度升高(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胸腺肽a1通过增强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可减少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急性加重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ECOPD患者的用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间6月间收治的AECOPD患者96名,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祛痰药、支气管扩张药、抗生素治疗,其中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16名患者排除,另外80名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观察组给予胸腺肽静脉给药2周,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差异,对胸腺肽治疗AECOPD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均有提升,观察组的FEV1和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FEV1/FVC之比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患者CD4+、NK细胞水平以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胸腺肽治疗AECOPD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升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可广泛应用于AE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对肠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与效果的影响。方法肠结核患者6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抗肠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接受胸腺肽-α1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等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结核患者接受胸腺肽-α1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陈杨  李兵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8):1437-1440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见发病原因有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随着对纤毛结构、功能研究的深入,纤毛异常与支气管扩张症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深入了解纤毛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对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的了解和其诊断及控制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白细胞介素Ⅱ活性及水平显著减低,免疫功能紊乱。我们试用重组白细胞介素Ⅱ(rIL-Ⅱ)单用和联合胸腺肽、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rIL-Ⅱ单独或联合用药均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rIL-Ⅱ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组中,胸腺肽组的远期疗效优于α-干扰素组或单磷酸阿糖腺苷组。rIL-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协调免疫功能持久抗病毒,改善肝功能,纠正免疫功能紊乱的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红细胞免疫及调节因子与胸腺肽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机理。方法 按照郭峰与刘景田等建立及改进方法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并用胸腺肽治疗。结果 尖锐湿疣治疗前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明显降低,而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明显升高。经胸腺肽治疗后以上指标趋于正常。治疗后3个月未复发者31例。结论 提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肽治疗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免疫治疗是结核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重症、难治结核病患者因其免疫功能低下,常规的抗结核药物常难以奏效,需用免疫制剂来调整,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达到增强治疗效果的目的,胸腺肽是众多免疫制剂中应用较广的一种。为了观察胸腺肽对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对肺结核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  相似文献   

8.
陈瑶舟 《内科》2008,3(4):652-653
胸腺肽是胸腺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目前国内使用的胸腺肽制剂都是由动物(小牛或猪)的提取物制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淋巴细胞生成,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它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肿瘤、重型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胸腺肽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胸腺肽过敏反应报道日趋增多,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胸腺肽伍用阿苯达唑治疗对旋毛虫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感染旋毛虫后,其免疫功能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旋毛虫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并观察使用胸腺肽伍用阿苯达唑治疗后对临床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 68例旋毛虫病患者均为大理地区住院病人,并经临床诊断及腓肠肌病理切片检查确诊旋毛虫幼虫感染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15-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间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方法 治疗组采用阿苯达唑和胸腺肽(TP)联合治疗,阿苯达唑由湖北泞阳制药厂提供(批号:850326),每片100mg,分2次口服,7d为一疗程,必要时给予第二疗程;TP制…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扩张症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均有所增加,但其异质性较强,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对这一疾病还有待进一步认识.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有免疫失调及细菌定植两个方面.近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费湘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76-2277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老年急性肺脓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胸腺肽α1 1.6 mg皮下注射,隔日一次(qod),疗程2~3周,观察两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二重感染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TLC、CD4+、CD8+、CD4+/CD8+明显改善(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提高、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缩短、二重感染率低(P<0.05);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能改善老年急性肺脓肿患者的免疫功能,是老年急性肺脓肿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国产胸腺肽α1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合成的胸腺肽α1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国内外用于肝炎和恶性肿瘤的治疗已取得满意的疗效[1,2].本文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胸腺肽α1(迈普新)治疗,观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胸腺肽α1是一种功能确切的免疫增强剂。本文主要探讨胸腺肽α1对≥80岁老年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的改变。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加安慰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CD+4/CD+8比值以及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使用胸腺肽α114d后CD+3、CD+4百分率,CD+4/CD+8比值较用药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RP、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结论 ≥80岁老年人的基础免疫功能是低下的,而胸腺肽α1可提高重症肺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胸腺肽对老年肺结核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肺结核是一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慢性传染病。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其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肺结核的慢性消耗,免疫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我们将8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大剂量胸腺肽对老年肺结核的辅助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在我国发病率最高 ,其发病机制既有病毒的直接作用也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当前常应用干扰素、病毒唑 +胸腺肽进行病原治疗 ,但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对干扰素、病毒唑 +胸腺肽治疗HFRS患者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均为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HFRS住院病人 ,共 90例。其中男 5 4例 ,女 36例 ;年龄最小14岁 ,最大 6 9岁 ,平均年龄 36 7岁。诊断均经血清学特异性抗体证实 ,均符合 1996年全国HFRS专题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邓斌  戴永江  曾慧明  林岷格 《山东医药》2008,48(14):133-133
近年研究表明,白癜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我们自2005 年以来应用局部照射窄谱UVB配合肌注胸腺肽治疗白癜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红专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241-2242
目的 探讨舒利达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给予支扩常规治疗;试验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利达,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肺功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肺部功能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利达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能够显著改善气流受限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组织长期受炎症的影响,导致了支气管壁的肌肉及弹力支撑组织破坏,引起支气管进行性和不可逆的扩张,临床以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及反复咯血为特征,其病程长,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会引起窒息而严重危及生命。目前垂体后叶素仍是治疗大咯血的首选药物,但部分患者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院联合硝普钠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扩张症是慢性炎症性支气管疾病的一种,病理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支气管的永久性扩张。非囊性纤维化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往往与反复感染、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也有相当一部分呈特发性。细菌定植、气道炎症和气道结构损伤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其中气道炎症承前启后,是整个恶性循环的关键,因此研究气道炎症的免疫调节机制对理解其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指导支气管扩张症的药物研发。本文着重讨论了与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密切相关的细胞与分子免疫调节机理,并阐述了细菌慢性定植的机理,还结合免疫调节讨论了支气管扩张症的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扩张是慢性气道损伤引起支气管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导致的一组支气管不可逆性扩张.其发病率在3.9/10万到52/10万左右,不发达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我国,支气管扩张被当做气道的一般化脓性炎症来治疗,但其病因、发病机制、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均研究甚少.文中结合目前的文献及2010年英国胸科学会的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对非囊性纤维化性支气管扩张的诊治最新进展作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