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PICC)因其置管操作简易,留置时间长,携带方便,留置安全,痛苦性小以及授权护士操作等优点,临床上已广泛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等患者~([1-3])。我院呼吸内科肺癌患者居多,PICC的使用较为普遍。但PICC置管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遇见各种问题与并发症,常见有导管异位(即尖端不位于上腔  相似文献   

2.
<正>超声引导下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技术较传统PICC置管技术在提高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和降低静脉炎、血栓、感染的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但由于解剖的原因,在置管过程中PICC极易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高达3%~37%~([2]),若不及时纠正,可增  相似文献   

3.
PICC留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周中心静血置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操作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但在PICC留置过程中,护理不当极易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导管阻塞等,甚至导致留置管失败.因此,加强PICC留置管的护理,成为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现就168例PICC留置管的护理情况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中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其操作方法简单,可床旁操作,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较少。具有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静脉化疗、胃肠外营养等患者,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的深静脉通道。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开展PICC置管术228例,现将置管患者常见并发症防治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临床上广泛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PN)、使用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家庭病床、早产儿、中心静脉压测量等患者。  相似文献   

6.
不同静脉置管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与PI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7.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胃肠外营养、手术室相关治疗、长期静脉输液、透析、化疗等领域~([2]),PICC引发的血液感染成为引起临床感染的重要因素~([3])。调查护士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及依从程度,评价SSI在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预防PISS血液感染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531例PI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2例PICC  相似文献   

8.
正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所输液体的渗透压不受限制等特点在临床已广泛开展,但并发症的发生也越来越多。拔管困难是拔管时最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1]),导管留置时间长和静脉壁黏附造成拔管困难~([2])。2019年5月我科为1例留置时间长达636 d的重症脑卒中病人拔管,虽然拔管过程中发生拔管困难,但是通过前期精心准备、参考文献、专家指导,操作中调整拔管角度等措施,一次性成功拔出PICC导管,现将拔管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2000~2002年,我们对16例患者实施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消化内科病房需静脉高营养患者较多,如AP、炎症性肠病、晚期肿瘤等,输液过程往往仅限于住院期间。选择合适的、性价比高的穿刺工具是静脉输液程序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在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肝切除术的7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置静脉导管的方式将其分为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36例)和CVC组(34例)。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次数、插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耐高压注射型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CVC组(中位数:14 d vs 7 d;z=-4.983,P <0.001),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1%(11/36) vs 41%(14/34);χ2=0.859,P=0.354]。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5例),而在B组中未观察到静脉炎的发生(χ2=3.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化疗的67例首发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经PICC导管进行化疗;对照组36例,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4个周期后,测量并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局部皮肤、血管等状况。结果两组化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臂围增粗、皮色改变、自觉不适症状、疼痛和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穿刺点感染和皮温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影响,能够降低老年患者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郑晖  郑淑萍 《传染病信息》1999,12(3):144-144,F003
严重肝病患者常伴凝血机制障碍,病程长,病情重,长期静脉输液,外周表浅静脉质量差且破坏严重,穿刺后易形成局部紫斑和渗漏、导致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选择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解决了外周静脉质量差,长期输液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治疗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通常为肘部静脉,然而有些患者肘部静脉条件差而无法进行穿刺置管。我们采用经颈外静脉行PICC穿刺置管作为肘部PICC置管的辅助手段,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方法弥补了肘部静脉无法穿刺或穿刺失败的不足,为PICC开辟了一个新的置管途径,为国内外首创。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的优势,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6\]。但作为一种有创操作,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本研究通过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具有操作安全、维护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的治疗途径,避免了因输入高渗透压液体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疼痛和局部组织坏死,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但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是最早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据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0%-32.3%,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感染病科重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解除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经外周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PICC),观察18例患者在PICC置管后的局部护理、管道维护、出院指导等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时间为7天~3个月,平均46.7天。其中10人带管出院,1人堵塞拔管,1人怀疑感染拔管,2人出现机械陛静脉炎经处理后恢复,其余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拔管出院。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给药途径,患者痛苦小,可以长期使用,有利于患者多次静脉输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控制各环节质量,确保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mC)术在肝病患者中的安全护理。方法对533例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结果HCC置管过程中的出血量控制在0-8ml,术后渗血率为10.13%,静脉炎的发生率为9.38%,感染率为0.75%,满意率为98.87%,无断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提高PICC置管人员资质,采用规范的导管使用和护理措施是确保PICC在肝病患者中安全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20.
我院老年病区住院患者多为高龄老人,患者多为脑卒中后遗症或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老年痴呆症等,病情复杂多变,病程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外周输液难度大,使用深静脉置管,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解决了穿刺困难问题。文献报道经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导管有发生血、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危险[1],股静脉留置管相对穿刺风险小,护理人员便于操作。为了探讨股静脉留置针在不同穿刺部位的留置效果,我们对老年患者股静脉留置针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