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及生化指标的关系,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提供有效的探索.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30例健康对照组和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合并肾脏病变者90例)血清IL-18,并同时测定其它临床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8浓度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56;0.67;0.54,P<0.01).结论 IL-18的检测有助于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大鼠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去氧肾上腺素(nephrin)的表达情况,研究IL-18在DN中的意义及替米沙坦对IL-18和nephrin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大鼠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DN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周后,观察大鼠体重、肾重、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IL-18和nephrin祓达情况.结果 DN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加,肾功能下降,肾组织IL-18表达明显增多、nephrin表达明显减少(P<0.01),且均与24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明显相关(P<0.01);经替米沙坦干预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IL-18可能参与DN的形成;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减少nephrin损伤来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18在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8(interlenkin,IL-18)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博莱霉素模型组30只,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A5 5 mg*kg-1,分别于第1、3、7、14、28天各处死6只;阿奇霉素治疗组12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后2 h开始于胃管内给阿奇霉素(80 mg*kg-1*d-1,每周3次)治疗,分别于第7、28天各处死6只;对照组6只,气管内及胃管内均给生理盐水,第7天处死.对HE染色病理结果进行计算机灰度扫描半定量分析,用RNA酶保护实验的方法检测IL-18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IL-18在正常肺组织有一定水平的表达,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第1天开始迅速升高,至第7天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第28天时仍高于正常.经阿奇霉素有效抗炎治疗后,其表达明显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和间质单核细胞是IL-18的主要来源,某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纤维化严重区域的成纤维细胞也有表达.结论:IL-18是肺纤维化中重要的前炎症因子,不仅参与早期的肺损伤和炎症的维持、发展,也可能参与纤维化的形成.阿奇霉素可抑制IL-18在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炎性反应被认为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炎性因子可影响糖代谢障碍和血液循环。不同的炎性因子可分别引起肾小球肥大、增殖、肾周血管生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白细胞介素8是一种促炎因子,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对T淋巴细胞有趋化性并能刺激嗜碱粒细胞。白细胞介素10是抗炎因子,可抑制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参与的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了解这些炎性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将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他汀对糖尿病鼠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糖对大鼠动脉内皮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不同他汀药物的治疗作用。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只、糖尿病对照组12只、糖尿病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2只、糖尿病普伐他汀治疗组12只(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4周后取其主动脉,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动脉内皮细胞IL6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对照组IL6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糖尿病两治疗组IL6的表达量均低于糖尿病对照组;两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糖促进内皮细胞产生IL6,而他汀类药物能下调血管内皮细胞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表达。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1型糖尿病组(T1DM组)及2型糖尿病组(T2DM组),链脲佐菌素(STZ,50mg/kg)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高脂高糖饮食加STZ(25mg/kg)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于2周、4周末用ELISA法测血、尿IL-17水平;并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4周末用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印迹分析肾组织IL-17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鼠血、尿中IL-17升高(P<0.01);IL-17仅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中表达,且肾组织IL-17表达与尿中IL-17、UAER及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L-17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在糖尿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燕  苏琳  陈佩  李佳荃  岳锦春 《广东医学》2012,33(11):1563-156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SA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3例RSA妇女(RSA组)及50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组)绒毛组织中IL-6 mRNA和IL-18 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SA组绒毛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IL-18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RSA组IL-6与IL-18 mRNA两者之间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IL-6 mR-NA的表达水平与RSA患者流产次数无关,而IL-18 mRNA表达水平随着流产次数增多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较RSA患者绒毛组织IL-6水平高,当IL-6表达降低或IL-18升高时,可能导致RSA,其中IL-18水平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刘莉红  杨建新  范艳霞 《医学综述》2011,17(18):2834-283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IL-10、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71例糖尿患者根据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分为两组: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组(85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组(86例),另选9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血清IL-8I、L-10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RP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中IL-8、CRP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低于糖尿病无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水平接近。结论 IL-8I、L-10、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促进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IL-8、CRP和抑制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IL-10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8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91例伴糖尿病肾病)及105例正常对照组IL-6基因多态性,包括IL-6基因启动子-572C/G位点,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不伴肾病组和对照组(P〈0.01),IL-6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18倍(OR=1.618,95%CI:1.082~2.418),携带G等位基因的糖尿病肾病患者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361.71&#177;93.42pg/ml VS 343.03&#177;86.54 pg/ml,P〈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572 C/G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6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9(IL-9)、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将62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T2DM组)32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NC组)30名。常规方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尿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9、IL-17及TGF-1水平。分析3组血清IL-9、IL-17和TGF-1水平差异。结果:DN组IL-9、IL-17和TGF-1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和NC组(P<0.01)。结论:T2DM肾病中患者血清IL-9、IL-17和TGF-1水平升高,可能在T2DM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肥大,肾小球肾小管基膜增厚,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堆积以及肾小球硬化。生长因子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神经生长因子(N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在细胞肥大、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堆积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C组即正常对照组、M组为糖尿病未干预组、P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NF-κB活性抑制剂)干预组。每组20只,以链尿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及对肾脏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诱导大鼠糖尿病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治疗组(n=10),比较各组的血生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O-1 mRNA。用免疫组化检测HO-1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mAlb)排泄量较正常鼠增多,HO-1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上调。HO-1蛋白主要分布于肾小管、髓质的集合管及髓袢的上皮细胞中,肾小球表达极少。姜黄素治疗能明显降低Ccr,减少mAlb排泄量,诱导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HO-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CIN)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肾皮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CIN氧化应激和肾皮质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他46只作为糖尿病造模组。用腹腔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饲养8周后糖尿病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造影剂组(CM组);糖尿病+厄贝沙坦+造影剂组(ARB组)。注入造影剂48 h后收集血、尿标本,测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造影后第2天摘取肾脏左肾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右肾检测肾皮质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iNOS活性。结果:与DM组比较,CM组注入造影剂后Scr、NAG升高,Ccr下降,肾皮质MDA含量升高,SOD、CAT活性下降,iNOS活性升高;与CM组比较,ARB组注入造影剂后Scr、NAG下降,Ccr升高,肾皮质MDA含量下降,SOD、CAT活性升高,iNOS活性下降。结论:氧化应激参与了糖尿病CIN的发病过程;厄贝沙坦对糖尿病CIN有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之抑制CIN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羟苯磺酸钙对尿蛋白、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12周后,在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羟苯磺酸钙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明显降低[(176±28)μg/min比(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分别于4周、8周末,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脏PEDF的表达。结果:4周、8周末DM组肾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两组血脂无明显差别(P>0.05);DM组大鼠肾脏PEDF的表达较NC组明显减少(P<0.01);PEDF的表达与肾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均呈明显负相关(r=-0.896,P<0.01;r=-0.884,P<0.01)。结论:肾脏PEDF表达不足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内皮素1( E T1)及其基因在早期链脲 菌素 ( S T Z) 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作者采用免疫组化 A B 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24只早期 S T Z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 E T1及 E T1 m R N A 的定位及半定量表达。实验分为4组,每组6只。结果: E T1和 E T1 m R N A 的分布一致,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之中。髓质中 E T1和 E T1 m R N A 的表达高于皮质, 在糖尿病发生后1~2周, 二者在肾小球内均明显减少 ( P< 005), 但在4周时开始增高 ( P< 005), 而且在髓质中持续性增高。上述结果表明, E T1及 E T1 m R N A 参与了早期 S T Z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灌注及有关小管间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羟苯磺酸钙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24只成模大鼠均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T组),另设正常组(N组)。于第4、8周末比较各组大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尿液足细胞的排泄数目、肾小球正切面足细胞数目以及肾脏光镜电镜变化。结果:D组大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尿液足细胞的排泄数目明显高于N组(P<0.05),肾小球正切面足细胞数目明显低于N组(P<0.05),T组大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尿液足细胞的排泄较D组明显减少(P<0.05),肾小球横切面足细胞数目高于D组(P<0.05),病理变化也较D组明显减轻。结论:羟苯磺酸钙可以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减少足细胞的脱落。  相似文献   

19.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核因子κB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DM组)、氟伐他汀治疗组。以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饲养4周分别取出肾脏检测NF-κB的表达。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NF-κB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小球NF-κB表达较正常肾组织增高,治疗4周后,小剂量氟伐他汀对血糖、血脂水平无影响,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中NF-κB的表达,并减少蛋白尿。结论: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非依赖降脂的保护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与下调肾小球中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曲尼司特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病理的变化。应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肾组织硫氧还蛋白(Trx)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曲尼司特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减轻肾小球纤维化,糖尿病模型组肾组织中Trx表达下降,曲尼司特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Trx的表达上升。结论:曲尼司特可能通过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组织中Trx的表达,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