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8例下颌磨牙半切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下颌磨牙半切术后行不同形式的同定修复,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3颗下颌磨牙,切除无法保存的病变牙根,对保留牙根行根管治疗后,根据每颗牙的牙体牙周状况、邻牙状况、对颌牙等因素行不同方式的固定修复,随访5年。结果:双端桥5年成功率93.1%;双基牙单端固定桥修复5年成功率89.3%;单冠(单基牙单端同定桥)修复5年成功率87.5%。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磨牙半切术后行冠桥修复能够最人程度保留患牙,较好的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但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3.
牙半切术治疗单个牙周病磨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牙半切术在治疗单个下颌牙周病磨牙中的应用。方法:2 7例成人患牙周病下颌磨牙2 7个,去除骨吸收较多的牙根及部分牙冠,对保留牙冠及牙根进行根管治疗后用固定桥修复。结果:经1~3年随访2 7个患牙,2 4个牙成功,3个牙失败。结论:牙半切术治疗单个牙周病磨牙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第一磨牙牙半切术后用金属烤瓷合金或全瓷进行联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54颗下颌第一磨牙行近中半切术后,依患者修复意愿分成2组,烤瓷组27颗患牙,对半切后的患牙和同侧第二前磨牙行金属烤瓷联冠修复;全瓷组27颗患牙,对半切后的患牙和同侧第二前磨牙行全瓷联冠修复。修复后24个月检查2组患牙牙周情况。结果烤瓷组牙周发生改变的17颗(62.96%),其中15颗患牙牙周发生轻度改变,2颗患牙牙周发生重度改变;全瓷组只有1颗(3.70%)牙周发生轻度改变,其余患牙牙周正常。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颌第一磨牙牙半切术后采用联冠修复,全瓷材料联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优于金属烤瓷联冠。  相似文献   

5.
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在我科就诊患者45例45颗患牙.年龄23-54岁,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均为下颌智齿阻生致第二磨牙远中根无法保留.其中第三磨牙水平阻生12例,近中阻生27例,垂直阻生6例.第二磨牙远中龋坏达根面以下20颗,第二磨牙远中牙周吸收至根尖1/3的29颗,第二磨牙远中龋坏致远中根根折6颗.保留患牙均具备成年人下颌非融合根第二磨牙;术前经X线片检查,欲保留牙根粗壮、根尖无明显阴影,牙周膜间隙无明显增宽,牙槽骨吸收不超过1/2,或经彻底根管、牙周治疗后达以上要求;下颌第二磨牙根分叉高度不低于近中根长度的2/3.  相似文献   

6.
牙半切术后与种植体的联合单冠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多根牙在半切术后的一种新的修复方方式。方法:对11例患者的下颌病变磨牙施行了牙半切术和随后术区进行了牙种植体植入术,半年后采用保留的半牙和种植体共同支持的设计方式对麻牙进行单冠修复,并对患者进行了1-3年的随访和临床观察。结果11枚种植体稳固,牙周及种植体周组织健康,修复体形态美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高。  相似文献   

7.
磨牙根折在临床并不罕见 ,其裂隙发生于牙根 ,涉及到牙髓、牙体、牙周组织 ,因此其诊断、治疗均较困难。作者对门诊遇到的 16例未曾行牙髓治疗患牙根折病例 ,采用牙半切术使患牙得以部分保存 ,为修复提供基础 ,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1 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折 16例 ,均为单根折。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4 0~ 6 5岁 ,下颔第一磨牙 10例 ,近中根根折 ;上颌第一磨牙 4例 ,近中颊根根折 ;下颌第二磨牙 2例 ,近中根根折。牙冠牙合面磨耗均较严重。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所有患者均因磨牙自发性痛 ,咬合疼痛就诊。其中 3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基牙受力的影响,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模拟7近中根拔除、远中根保留和远中根拔除、近中根保留后固定桥修复,同时建立了司联冠修复和司缺失单基牙固定桥修复作为对照.比较载荷状态下基牙的受力状况。结果保留7远中根、固定修复6与正常情况下受力趋势相似。应力值较大;保留7近中根、单端固定桥修复司应力明显增大且峰值出现部位由颈部转移到根尖,但较司缺失、以6为基牙的单端固定桥受力合理。结论保留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较保留近中根与第一磨牙联合修复后基牙受力合理:只要选择好适应症,保留近中根也是避免下颌第二磨牙缺失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牙半切术对磨牙根折的保存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晓燕 《口腔医学》2003,23(3):148-148
目的 探讨磨牙根折的保存治疗。方法 采用牙半切术截除折裂牙根及部分牙体组织,对保留牙根进行根管充填。3个月后选择邻牙作固定修复。结果 1年有效100%,3年有效87.5%。结论 对磨牙根折的病例采用牙半切术是行之有效的。固定修复后患牙能恢复良好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0.
磨牙半切术后的修复问题,是随着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也得到提高和进展。在国外如Frank、Weine、本南正夫、国岛康夫等人,均在新的著作中有关半切术专章论述。本文从1978年9月到1986年3月,开展了磨牙半切术后的修复,共作38例病员(其中1人两件)修复了39件修复体。于1984年元月到1986年7月,经过复查及验证疗效满意,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口腔医学》2015,(12):1056-1059
目的探讨下颌磨牙区种植体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安全间距的范围。方法选择临床上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距离小于2 mm的12例患者15颗种植体(包括软组织水平和骨水平种植体)测算出其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实际距离。记录种植体植入期间下牙槽神经有无阳性体征。结果 15例种植体末端距离下颌神经管上缘平均距离为(0.94±0.50)mm(0.24~1.52 mm)。1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短期下颌神经感觉麻木。结论在回顾分析了下牙槽神经损伤、下颌骨感染、种植体周围炎、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后,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我们考虑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安全距离可小于2 mm。  相似文献   

12.
丁存善  王荃  徐小红 《口腔医学》2015,35(5):386-388
目的 探讨牙半切除术后与邻牙联冠修复保留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3例患者,共52颗患有个别牙根折裂、个别牙根严重的根尖周病或牙周病的磨牙,行牙半切除术后进行根管治疗及牙周治疗,3个月后根据保留牙体的缺损情况,髓腔内树脂充填或制作纤维桩核,与邻牙行联冠修复。2~3年随访,进行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 52颗患牙行半切除术并与邻牙联冠修复后均咀嚼功能良好,修复体稳固,冠边缘密合,牙周组织健康状况良好。X线片示有新生骨形成或无渐进性骨吸收,随访期内成功率100%。结论 牙半切除术在保留患有个别牙根折裂、个别牙根严重的根尖周病或牙周病的磨牙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通过与邻牙联冠修复可以很好的恢复形态及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下颌磨牙即刻种植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0颗下颌磨牙经微创拔牙后,不翻瓣植入特定形状的种植体和愈合基台,无须植入人工骨或覆盖胶原膜,种植体采用穿龈愈合方式。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常规印模,完成上部结构修复。种植体完成修复后随访3-24月。结果:所有的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周软硬组织保持完好,美学效果令人满意。随访期内所有种植牙正常行使功能。结论:下颌磨牙不翻瓣即刻种植方法简单易行,临床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次数,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颌磨牙区植入的种植体尖端与下牙槽神经管上缘之间的安全距离。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23例患者全景片中的30颗下颌磨牙区种植体长度,除以对应的种植体实际长度,计算全景片中下颌磨牙区垂直放大率(vertical magnification factor,MF);选择种植体尖端至下牙槽神经管上缘间距离小于2mm的8例患者的全景片,测量片中12颗种植体尖端至下牙槽神经管上缘间的距离,除以对应种植体的垂直放大率,计算其实际距离;记录该8例患者有无下唇和(或)颏部感觉异常。结果:①全景片中下颌磨牙区垂直放大率为1.27±0.02;②12颗种植体尖端距下牙槽神经管上缘之间的距离为(1.19±0.33)mm(0.69~1.89mm);③8例接受种植体植入的患者,无一例出现下唇或颏部感觉异常。结论:下颌磨牙区植入种植体的尖端与下颌管上缘之间保存完整的骨壁,是防止损伤下牙槽神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Clinical evaluation of dental implant treatmen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运用种植支抗技术压入伸长磨牙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种植支抗压入伸长磨牙,为缺失区种植修复提供空间.方法:选择临床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21~49岁,平均31岁.上颌磨牙由于对颌牙长期缺失,咬合在对侧牙槽嵴粘膜上,无法正常修复.利用种植支抗,使用弹性牵引力根向压人伸长的磨牙.结果:5例患者的缺牙区均获得了足够的义齿修复垂直耠间隙,成功进行种植牙修复.结论:上颌磨牙伸长可通过种植支抗技术予以安全有效地压人,为缺失牙修复创造足够的义齿修复空间.  相似文献   

18.
The occurrence of supernumerary teeth in the lower molar region is rare. A prevalence of less than 2% of cases occurring in this region has been estima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sent a clinical case of a 7-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had a supernumerary tubercular tooth between the distal root of the primary mandibular left second molar and the impacted permanent mandibular left first molar. Treatment consisted of surgical removal of the supernumerary tooth and case follow-up until the permanent molar's eruption, which occurred in 13 months.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iagnosis,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and recommended preservation. Thus, it is possible to prevent or reduce complications, simplifying the case outcome.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价自攻型微种植支抗钉治疗下颌磨牙舌倾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8例下颌磨牙舌倾的正畸患者,应用自攻型微种植支抗钉牵引11颗舌倾的下颌磨牙。分别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前和取出后拍摄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皱及模型测绩分析。结果8例患者所植入的自攻型微种植支抗钉在矫治过程中均保持稳定;舌倾的磨牙均得到有效的直立,矫治后下颌磨牙间宽度增加4.5mm,与矫治前相比下颌磨牙宽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磨牙高度降低1.2mm,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平面角(MP—SN)及面下高与全面高之比(ANS—Me/N—M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攻型微种植支抗钉可有效地直立舌倾的下颌磨牙,避免磨牙伸长,磨牙咬合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