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主要来自两侧的星状神经节,但这种神经支配存在着不对称性。左、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窦房结1心脏传导及心肌不应期的影响不同,甚至表现为相反的效应。阻滞单侧星状神经节将产生心脏局部心肌去交感神经支配作用。从而减弱阻滞侧的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心肌的收缩性,不同区域心肌的收缩性的差异将造成整个左室壁运动的不一致,并减弱其做功。阻滞左侧星状神经节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弱的程度均比阻滞右侧星状神经节后为大,这是因为在左心室的交感神经支配中,左侧较右侧占优势,虽然阻滞单侧星状神经节后左室功能的异常变化仍在代偿范围内,但在临床上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星状神经节阻滞因注射部位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如操作不慎或因病人不配合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意外,故应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的同时,对病人施以身心整体护理,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甚为重要。l临床资料1995年3月~1999年9月共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68例:男16例,女52例;年龄23~65岁。均主诉头痛,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其他疗法无效,经脑血流图仪检查,见双侧颈及(或)椎动脉血管功能异常。其中偏头痛32例,颅脑外伤性头痛17例,更年期血管头痛9例,丛集性头痛8例,紧张性头痛2例。2护理2.1心理护理疼痛病人的…  相似文献   

3.
蒋劲  张德仁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734-3735
目的 对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加以观察,并提出预防及处理的方法。方法 观察患有头面部,上肢,胸部及交感神经生疾病患526例,在2382例次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穿刺针损伤引起:一过性上肢麻木1.76%(42/2382),误穿血管,出血3.4%(82/2382),无气胸发生;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头晕,耳鸣7.8%(816/2382),寒战0.08%(2/2382);穿刺部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8.9%(212/2382),高位硬膜外腔阻滞0.04%(1/2382);其他相关的不良反应即并发症:声音嘶哑8.1%(192/2382,策蜕位疼痛3.0%)72/2382),异物感3.6%(86/2382),未出现感染。结论 熟悉相关解剖,准确定位,摸清并固定C6横突前结节,垂直进针,避免向内向上进针,使用少量有效的局麻药,备好急救设备,方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键  谢青  杨万同 《中国康复》2010,25(1):63-64
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痛时,误伤颈部交感神经,却取得意外的治疗效果。此后一直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断颈交感神经治疗某些疼痛性疾病。1920年开始采用非手术的方式——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随着研究的深入,星状神经节阻滞已成为一种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的疼痛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适应症广 ,疗效可靠 ,在疼痛临床中应用日趋增多。作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8月 ,应用SGB治疗380人次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尤其对颈椎病的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型 ;偏头痛 ;亚急性期肩周炎 ;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中 ,SGB产生良好的疗效。但因星状神经节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其周围神经血管错综复杂 ,在SGB过程中或治疗后 ,也遇到了不少并发症或副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6例 ,其中男性34例 ,女性62例。年龄在28~71岁之间 ,平均年龄48.3岁。病种 :颈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严重烧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中的作用,明确SGB可否成为改善严重创伤后的GR功能、抑制炎性反应过度的手段。方法:20%TBSAⅢ度烧伤小鼠分为单纯严重烧伤组(烧伤组)、严重烧伤后单侧颈部SGB治疗组(单侧SGB组)、严重烧伤后双侧颈部SGB治疗组(双侧SGB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巨噬细胞GR水平及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差异。结果:单侧及双侧SGB组腹腔巨噬细胞GR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烧伤组,单侧及双侧SGB组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的作用均显著低于烧伤组。严重烧伤后单侧SGB组及双侧SGB组间巨噬细胞GR蛋白水平及TNF-α、IL-1β、IL-6的表达释放无明显差异。结论:单侧或双侧颈部SGB均可成为改善严重烧伤巨噬细胞GR功能、抑制其过度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汉辉  郑素芬  曾荣  何小玲 《临床荟萃》2004,19(16):919-920
颈性眩晕是颈部病变引起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综合征,即椎基底动脉压迫综合征。压迫通过颈椎横突孔的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尤其在颈部转动或过伸时压迫更为明显。常规治疗是病因及对症:手法复位,牵引等理疗,配合药物治疗。星状神经节具有交感神经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作为疼痛治疗的一项基本技能,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以其广泛的适应症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临床。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临床诊疗技术,实则背后蕴藏很多机理和风险。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深入研究,特在此与大家一起梳理并展望,使其更精准和安全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交感神经节有颈上神经节(SCG)、颈中神经节(MCG)、椎动脉神经节(VG)、颈下神经节(ICG)。ICG和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的神经节称作星状神经节(SG)。我们在实体解剖中查得的MCG、VG、SG的位置用模式图显示为图1。SG位于最头侧(85·F·R,82·M·R),其上边在第7颈椎中部,其下边最尾侧(69·M·L)达第2胸椎高度。大部分位于第1胸椎水平,第1肋骨颈部(图2)。福田等术中观察星状神经节,用色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星状神经节如何被染色和发自星状神经节的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如何浸于染液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颜景佳 《临床医学》1997,17(2):11-12
我院镇痛科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周围性面瘫15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4岁。全部急性发病,来诊时多为面瘫已发生2~5天。 2 治疗方法 本法采用神经阻滞,即用气管旁人路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具体步骤为令病人仰卧,颈部后仰位。在环状软骨平面,用两手指将胸锁乳突肌推至外侧,  相似文献   

11.
周易  余朗 《华西医学》1998,13(2):227-228
报告20例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静滴利多卡因和丹参的经颅多普勒脑血和扩张及血管弹性的临床观察。方法为检测单侧单次SGB及静滴利多卡因和丹参后的双侧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的血流均速及加速度,3天内每天1次。观察到阻滞侧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的血流均速及血速度,阻滞当天与第3天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未阻滞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均速和椎动脉的加速度亦然,但大脑中动脉阻滞当天的血流均速反高于第3天。  相似文献   

12.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痉挛性斜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痉挛性斜颈(ST)病人的临床效果。资料及方法:3例病程4个月~2年的ST患者,1例为头颈部持续向右旋转,2例为了阵挛性转头动作。其中2例经多得药物治疗或针灸治疗未能控制。用2%利多卡因(5ml/次)行SGB治疗,每日1次连续2周,然后隔日1次连续2周;最后,1周2次连续2周。用Tsui评分价疗效。结果:3例病人经SGB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两周后症状明显改善,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盲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300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病例资料,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A、B、C、D、E 5组,每组60例,从各组霍纳征出现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治疗效果。结果:A、B组的霍纳征出现率明显低于C、D、E组(P<0.05),A、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C、D、E组(P<0.05)。结论:盲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学习曲线约为120例。  相似文献   

14.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旭  刘慧 《华西医学》2005,20(1):173-174
星状神经节是由第6,7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  相似文献   

15.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就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进行了临床观察。共观察14例慢性痛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0次后分别采静脉血5ml、肝素化1ml,检测淋巴细胞转换率(LTT)T淋巴细胞计数(ANAE)、IgA、IgG、IgM、IgD、补体C3、C4、血清B因子(BF)及循环免疫复合物(IC)共10项指标。结果发现:14例患者经S.G.B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四例神经性头痛的  相似文献   

16.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4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96年起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因颈椎病变引起的头痛48例,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颈源性头痛诊断依据为1988年2月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选择我院疼痛门诊中颈椎病病人并发头痛者为研究对象。病人总数48例,男25例,女23例。病史1个月~12年,平均3年,年龄40~57岁,平均49岁。所有病例均局限于一侧颈枕痛或枕顶痛,同时伴有酸、胀不适感。其中疼痛放射至前额、眼眶者10例。治疗后随访半年~2年,平均10个月。治疗方法采用前侧入路穿刺法(李仲廉主编:临床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前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方法 :16例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均采用气管旁接近法 ,药物用 1%利多卡因 8~ 10ml,每日治疗一次 ,2 0次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免疫球蛋白 ,结肠镜检和VAS评分。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普遍较高 ,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后有显著的降低 (P <0 .0 1) ,症状明显减轻 ,大便次数减少 ,腹痛缓解 ,结肠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或痊愈。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免疫球蛋白有明显的变化 ,治疗效果显著。提示用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为临床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外伤后功能障碍康复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对脑外伤术后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脑外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功能障碍的改善。结果经过2个疗程(60天)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由9±21,35±15升至65±22,85±2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7±9降至8±5,对照组相应评分改善均不如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吞咽功能评分治疗组由3.50±0.73升到5.51±0.81,对照组由3.67±0.34升到5.01±0.62,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83,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对脑外伤后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后肩痛也称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omeshs,SHS),是脑血管疾病后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约为12.5%~24.0%~([1]),且缺血性卒中的SHS发生率较出血性卒中发病率要高~([2])。SHS常因剧烈疼痛而影响上肢功能的康复训练,而且疗效不确定。循证医学研究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某一种疗法如针灸、理疗等对SHS的疗效。本文探讨早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  相似文献   

20.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