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100例拟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下行经阴道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RS组,n=50)和罗哌卡因单独应用组(R组,n=50),所有产妇均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即开始实施分娩镇痛,其中RS组先在蛛网膜下腔中注入由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的罗哌卡因3 mg和舒芬太尼2.5μg,R组先在蛛网膜下腔中注入由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的罗哌卡因3 mg。两组均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达到3分以上时经留置硬膜外导管实施由自控镇痛泵(背景剂量6 ml/h,负荷量6 ml,锁定时间15 min)引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药物为由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的罗哌卡因100 mg和舒芬太尼50μg。记录两组镇痛作用起效时间、首次给药后镇痛作用维持时间、特定不同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运动阻滞状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和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RS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组(P0.05),RS组首次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5),RS组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3 min、5 min、10 min、60 min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R组(P0.05),RS组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在首次给药后120 min、宫口扩张7~8 cm和宫口开全时的疼痛程度、运动阻滞状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3mg复合舒芬太尼2.5μg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能安全地用于分娩镇痛,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相比,它具有更快的镇痛作用显效时间、更长的首次给药后镇痛作用维持时间以及更好的产妇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蛛网膜下腔注射苏芬太尼5μg后60min.PCEA输注舒芬太尼0.2μg/ml+0.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按PCA 5ml/15min.于官口开全时停泵。同期同等条件非无痛分娩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副反应。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100%,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两组产程、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正常。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简便、安全,临床效果满意,是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异丙酚预防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复合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进行分娩镇痛引起的瘙痒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单胎足月的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异丙酚干预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P组在腰硬联合阻滞前给予丙泊酚20 mg静脉注射,C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在L2-3腰穿在蛛网膜下腔注入2.5μg/mL舒芬太尼5μg,注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行PCEA,硬膜外腔采用0.125%罗哌卡因与0.7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持续输注2 mL/h,自控镇痛每次给药5 mL,锁定时间15 min.结果: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镇痛效果均达到满意程度.两组产程、剖宫产率、胎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P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20 mg丙泊酚静脉注射可预防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复合PCEA进行分娩镇痛引起的瘙痒,且对产程和母婴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运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II级的健康产妇80名,随机分为两组,S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镇痛组)和E组(硬膜外镇痛组)。S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2 ml),硬膜外腔给予0.15%罗哌卡因5 ml。E组单纯在硬膜外腔给予0.15%罗哌卡因和5μg舒芬太尼混合液5 ml。30分钟后,用0.125%罗哌卡因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ECA),维持量为6ml/h。分别于镇痛前、给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60分钟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罗哌卡因用量、镇痛不良反应、镇痛满意程度以及血压、心率、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行宫缩和胎心监测。结果:镇痛期间两组的VAS评分降低(P<0.01),镇痛效果满意。S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组(P<0.01)。所有产妇的Bromage评分均为0分。产程、催产素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S组产妇的5分钟和10分钟时血压有一定的下降(P<0.05),出现的皮肤瘙痒明显多于E组(P<0.01),但均为轻度,无须特殊处理。两组各一名产妇改行剖腹产,其原因均为胎儿宫内窘迫,与分娩镇痛无直接关联。结论: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运用罗哌卡因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5.
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鞘内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初产妇180例,鞘内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随机分六组,剂量分别为3.0μg、4.0μg、5.0μg、6.0μg、7.0μg、8.0μg(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PCA).各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起效时间;鞘内给药后10、15、30、60、90 min时的VAS评分;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和5分钟Apagr评分与全程分娩镇痛的满意度;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时间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以S3组最慢.S3组在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比S5~S8组差,60min时S4、S5组的镇痛效果与S6、S7相似,但明显弱于S8组(P<0.05);S3组、S4组的维持时间明显短于S5~S8组(P<0.05).S3组、S4组满意度明显差于S5~S8组(P<0.05).各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瘙痒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鞘内注射4.0~8.0 μg舒芬太尼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但镇痛剂量以5.0~6.0μg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无阴道分娩和腰硬联合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随机等分为两组(n=50).A组在宫口开至1~2 cm时采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3 mg,硬膜外腔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液为0.5 μg/mL舒芬太尼+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鞘内应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 、B 、C 、D 、E 组。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鞘内注射的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各组剂量分别为6.0、7.0、8.0、9.0、10.0μg ;待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时启用自控 PCA 泵维持镇痛,各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为0.143%甲磺酸罗哌卡+0.3μg/mL 的舒芬太尼。观察记录镇痛起效时间、分娩镇痛的满意度、首次给药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分别测定脐带血血药浓度、新生儿血药浓度、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不同舒芬太尼剂量组镇痛起效时间、分娩镇痛的满意度、新生儿血药浓度、新生儿 Apga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新生儿体内血药浓度为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μg 剂量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为(233.93±62.624)min ,脐带静脉血血药浓度为(0.093±0.057)μg /L ,明显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结论为了取得最佳镇痛效果,确保母婴安全,分娩镇痛中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应7~8μg 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鞘内给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1~6月进行分娩的68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两组产妇均采用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方式进行分娩镇痛,A组产妇应用剂量为5μg,B组产妇应用剂量为8μ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产妇给药后的镇痛效果,对比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镇痛起效后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产妇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出现运动阻滞1例,发生率2.9%,B组产妇出现运动阻滞5例,发生率14.7%,A组运动阻滞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发生皮肤瘙痒3例,发生率8.8%,B组产妇发生皮肤瘙痒10例,发生率29.4%,A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较好,8μg可迅速达到镇痛高峰,延长镇痛持续时间,但5μg的安全性更好,产妇发生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建议临床斟酌使用。  相似文献   

9.
董文明  时佳  康力  吕东森  刘华 《大医生》2022,(19):44-4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的合适浓度。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12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收治的105例足月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5例,予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B组(35例,予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和C组(35例,予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镇痛采用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模式。比较3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显效时间、镇痛总时间及第一、二、三产程时间,观察不同产程产妇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产妇运动阻滞评估(Bromage)评分、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新生儿评分量表(Apgar)评分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以及显效时间短于C组(P<0.05);A组和B组产妇镇痛总时间长于C组(P<0.05);A组和B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显效时间以及镇痛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3组产妇VAS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ASA Ⅰ~Ⅱ级初产妇分为两组:Ⅰ组(n=50)0.075%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0.2μg/ml;Ⅱ组(n=50)0.075%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0.2μg/ml,均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剂量-PCA量(LCP)的给药模式,参数设置分别为:溶液总量100 ml、负荷剂量15 ml、背景输入量4~5 ml/h、PCA剂量8 ml、锁定时间10 min、4 h限量50 ml.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行走功能的评定.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镇痛效果,镇痛后Ⅰ组96%产妇均能下床行走,而Ⅱ组仅70%产妇能下床行走,两组达到0级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98,P<0.05).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0.075%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0.2μg/ml混合液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优于0.075%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0.2 μ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5pg舒芬太尼行腰一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无椎管内禁忌证,无产科病理因素,ASAⅠ~Ⅱ级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硬膜外麻醉组(B组);无分娩镇痛组(C组)。A组在珠网膜下腔注5μg舒芬太尼后硬膜外置管,接电子输注泵。B组只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接电子输注泵,泵内药液都为0.1%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0mL。C组不做镇痛,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VAS评分),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畀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间的催产素使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B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鞘内注射5μg舒芬太尼行腰一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硬膜外镇痛组,两者都不延长产程,对母儿的影响小,且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分娩镇痛应用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无痛分娩的足月产妇1500例,产妇进入分娩潜伏期时行L2-3椎间隙穿刺成功后,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A组给予舒芬太尼2.5μg+0.125%盐酸罗哌卡因1.5ml;B组给予舒芬太尼5μg+0.125%盐酸罗哌卡因1.5ml;C组给予舒芬太尼8μg+0.125%盐酸罗哌卡因1.5ml。观察所有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PCEA用药量情况以及运动阻滞评分,第一产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着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A、B以及C三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逐渐缩短,C组时间最短,镇痛持续时间逐渐延长,C组时间最长,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运动阻滞评分均为0,A、B、C三组之间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PCEA使用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出现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应用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复合2.5-5μg舒芬太尼,可快速安全有效地进行分娩潜伏期镇痛,且瘙痒副作用较少,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娩时给予硬膜外罗哌卡因(0.1%)复合舒芬太尼(0.5ug/ml)镇痛,对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分娩的16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进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观察组进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过程中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及药物总量、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后10min、30min、60min、120min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全时,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及药物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中,起效快,镇痛效果强,维持时间长,且不影响分娩结局,对新生儿也未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分娩结局(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缩宫素使用情况等)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芬太尼组各100例。常规组给予产科常规分娩处理,舒芬太尼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两组分娩结局(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h阴道出血量、缩宫素使用情况等)、疼痛程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舒芬太尼组自然分娩率、缩宫素使用情况均高于常规组,剖宫产率、产后2h阴道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用时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用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舒芬太尼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可有效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母婴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时产妇宫缩疼痛程度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宫口4cm,无产科并发症产妇590例,根据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将其分为3组:L(1~4分)组、M(5~7分)和H(8~10分)组。产妇均于腰2~3或腰3~4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行硬膜外镇痛者硬膜外腔给予实验剂量1.0%碳酸利多卡因5mL,待阻滞平面出现后给予负荷剂量0.1%罗哌卡因复合5μg舒芬太尼混合液10mL,观察30min无不良反应后连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行CSEA镇痛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隙注入0.1%罗哌卡因复合3μg舒芬太尼混合液3mL,90min后连接PCEA。观察并记录行镇痛前产妇的NRS评分;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结果:3组间镇痛后30 min NRS评分、宫口大小、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时产妇的宫缩疼痛程度对剖宫产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分娩镇痛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指标、疼痛程度、新生儿出生质量以及母婴安全情况。结果 麻醉后15 min、分娩后2 h,观察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中,可缓解产妇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应激反应,降低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且保障了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产妇分娩时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宫口扩张3 cm时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组(S组),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PCEA组(F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S组硬膜外注射0.1%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5 ml,随后以0.1%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行PCEA。F组混合液中则以2μg/ml芬太尼替代0.5μg/ml舒芬太尼。另外未要求行任何镇痛处理的60例产妇为对照组(C组)。三组胎儿娩出后行血气分析,记录新生儿1和5 min Apgar评分和出生后1~5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s,NBNA)评分。结果:三组间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与F组间PCEA用量、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和F组产妇使用催产素的构成比明显高于C组(P<0.01)。三组间器械助产、剖宫产率和新生儿1和5 min 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第1 d,F组的NBNA1显著低于S组和C组(P<0.05)。三组间NBNA2、NBNA3、NBNA4和NBNA5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时应用舒芬太尼0.5μg/ml或芬太尼2μg/ml复合0.1%罗哌卡因均能提供满意且安全的分娩镇痛,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发分娩的产妇采用机械泵持续性硬膜外注射(CEI)和电子脉冲泵间歇性硬膜外注射(PIEB)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9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学会(ASA)健康评级为Ⅰ级或Ⅱ级、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37周)产妇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CEI组和PIEB组,每组各40例。CEI组产妇首先硬膜外腔注射8 ml 0.1%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0.4μg/ml舒芬太尼的初始加载剂量进行首剂剂量,再以2 ml/h的速度进行CEI; PIEA组产妇接受10 ml/h(10q60)的0.1%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0.4μg/ml舒芬太尼进行PIEB镇痛。分娩过程中间隔20 min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麻醉剂用量,统计新生儿Apgar评分并记录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整个分娩期间平均疼痛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PIEB组额外使用的麻醉剂用量(31.274±9.615 mg)明显低于CEI组(50.440±12.783mg),差异有显著性(P=0.001); PIEB组产妇满意度评分(2.151±0.848分)相明显高于CEI组(1.715±0.96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8);两组产妇分娩中的Bromage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以及Apgar评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程序化的PIEB镇痛相较于CEI镇痛可改善分娩镇痛效果,缩短产程,减小分娩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第一产程分娩镇痛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妊娠≥36周的初产妇20例,宫口开至2-3 cm时于L2-3间隙行CSEA麻醉,分别注入2 ml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均复合舒芬太尼3μg/ml)溶液。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上一产妇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产妇所用的罗哌卡因药液浓度,各组初始均为最高阶梯0.0015%。结果: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00 81%(95%CI,0.00069%-0.00096%)。结论:蛛网膜下腔复合使用舒芬太尼能降低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后硬膜外自控镇痛(CSEA+PCEA)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A SAⅠ-Ⅱ级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n=30)待宫口开至2-3 cm时行L2-3间隙穿刺,向蛛网膜下隙注入0.2%舒芬太尼3-5μg(1.75 mL),硬膜外腔头向置管4 cm,10 m in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输注0.1%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1.5μg/mL,单次剂量4 mL,锁定时间15 m in,背景剂量4 mL/h。B组(n=30)常规分娩处理,未实施分娩镇痛。观察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A pgar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量及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 in的A 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PCEA镇痛效果明显,无运动阻滞,不良反应较少,对产程有一定抑制,但对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