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朝生  李素频 《新医学》2000,31(7):415-4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损害的情况。方法:对9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原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MC)和α1微球蛋白(α1-MG)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客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结果:99例中上述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阳性患者达9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肾常伴肾小管损害。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管早期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管的早期损害。方法 高血压病组40例,其中I期10例,Ⅱ期21例,Ⅲ期9例。正常对照组27例,取第1次晨尿分别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Tamm-Horsfall蛋白(THP)和肌酐(Cr)。结果;除尿THP/Cr外,高血压病组尿RBP/Cr,β2-MG/Cr,α1-MG/Cr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尿β  相似文献   

3.
血、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 (DN)是危害糖尿病 (DM )患者生命的重要慢性并发症之一 ,虽然属于慢性疾病 ,但因为起病隐匿 ,从诊断DM到蛋白尿 ,一般需要 5~ 10a,此时肾脏的病理改变已不可逆转 ,而DN早期经过适当治疗是可逆转的。近年发现微量蛋白的检测对DM肾损害早期有诊断意义[1,2 ] 。本文采用联合检测血中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 (TRF)、α2 -巨球蛋白 (AMG)、β2 微球蛋白 ( β2 MG)和尿中微量白蛋白 (MA)、α1微球蛋白 (α1MG)、β2 微球蛋白 ( β2 MG) ,旨在探讨上述指标检测对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1 材…  相似文献   

4.
SLE患者尿微量蛋白和尿酶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松照  虞瑛姿 《临床医学》2000,20(11):43-44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和尿酶检测对狼疮性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1例SLE患者随机尿中的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终点比色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氏速率法测尿肌酐,并按尿蛋白定性分组比较。结果:SLE患者尿蛋白阴性组的尿Alb/Cr、IgG/Cr、α1MG/Cr、NAG/Cr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临床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8年9月确诊并行肾穿刺活检的原发性NS患者82例,观察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同时测定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指标——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尿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观察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NS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及尿RBP、α1-MG、NAG水平均不同(P〈0.05);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重的患者尿RBP、α1-MG、NAG明显增高(P〈0.05)。结论:原发性NS患者肾小管功能异常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密切相关,肾小管功能测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朱辟疆  周逊  赵华 《临床荟萃》2000,15(6):252-253
既往认为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是肾小球损害 ,以致尿蛋白排出增加 ,尿中大分子蛋白增高 ,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 ,因此临床上采用检查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盘状电泳及尿中补体C3 等大分子蛋白含量及比例 ,以及反映肾小球内凝血障碍的尿FDP等指标预测NS的疗效 ,但临床发现这些指标对预测NS疗效的敏感性并不高。近年来由于肾活检的广泛开展 ,认识到肾小球疾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损害 ,后者又使肾小球损害加重 ,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影响NS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原因[1] 。故我们选择反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肾小管标志蛋白尿β2 MG…  相似文献   

7.
姚坚坚  钱芸娟  林奇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405-1406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G)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诊断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速率比浊法检测54例老年糖尿病(DM)病人和27例正常老年人的尿α1-MG,β2-MG,24 h尿白蛋白及尿白蛋白/尿肌酐.结果:早期老年DN患者尿α1-MG、β2-MG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及无肾损害的老年DM病人.结论:老年DN早期已有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尿α1-MG及β2-MG是反映早期DN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敏感指标.提示其可作为早期DN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一直被认为是肾小球疾病,故肾小球硬化症成为DN的代名词,长期以来对DN的研究多着重其肾小球的病变,而忽略肾小管间质病变。近年研究表明,肾小球疾病包括一些经典肾小球疾病均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甚至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先于肾小球的损害[1,2]。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肾小管间质病变起着比肾小球病变更为重要的作用,并决定着肾脏疾病的预后转归[3,4]。尿α1-微球蛋白(α1-MG)是近年被认为是反映肾小管间质功能敏感和特异的指标[5,6]。我们对128例糖尿病(DM)尿α1-MG进行测定,探讨其在DN小管间质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1 …  相似文献   

9.
肾脏体外震波碎石前后微量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21001)王毅龙丙衡何岳清孙蓉对13例肾结石患者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前后血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氯(BUN)、血肌酐(SCr)...  相似文献   

10.
尿α1-微球蛋白测定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小管间质损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一直被认为是肾小球疾病,故肾小球硬化症成为DN的代名词,长期以来对DN的研究多着重其肾小球的病变,而忽略肾小管间质病变。近年研究表明,肾小球疾病包括一些经典肾小球疾病均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甚至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先于肾小球的损害[1,2]。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肾小管间质病变起着比肾小球病变更为重要的作用,并决定着肾脏疾病的预后转归[3,4]。尿α1-微球蛋白(α1-MG)是近年被认为是反映肾小管间质功能敏感和特异的指标[5,6]。我们对128例糖尿病(DM)尿α1-MG进行测定,探讨其在DN小管间质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姜全心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医医院257000刘景梅东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α1微球蛋白(α1MG)近年来作为评价肾功能的一个特异指标,而受到重视[1]。本文测定了5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α1MG、β2微球蛋白(β...  相似文献   

12.
肾小管损害各种早期诊断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肾小管损害最佳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选择血清尿素、肌酐和尿常规检测均正常的3组病例和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LP)和微量白蛋白(mAlb),并对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Alb/RBP、mAlb/α1-MG和mAlb/β2-MG在3组病例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但长期服药组要高于其他2组病例.NAG和ALP在长期服药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亦明显高于高血压无临床肾病组和糖尿病无临床肾病组(P<0.05).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可选择RBP-NAG或α1-MG-NAG作为肾小管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黄文辉  倪安民 《临床荟萃》2004,19(7):365-368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调节蛋白(regulated on activation i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糖尿病(DM)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分别检测血清和尿MCP-1、RANTES,同时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及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DM各组患者尿MCP1、RANTE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而且随DN严重程度而明显升高,尿MCP-1、RANTES与尿β2-MG、α1-MG、NAG均呈正相关,尿MCP-1与病程、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尿RANTES与尿MCP-1呈显著正相关(r=0.558,P<0.001);各组血清MCP-1、RANTES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局部MCP-1与RANTES可能通过聚集和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共同参与了DN肾小管间质损害,尿蛋白、病程及收缩压可能是影响尿MCP-1升高的重要因素,在检测尿RANTES、MCP-1同时,联合检测尿β2-MG有助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以及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尿总蛋白(UTP)和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微量清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在早期肾损害患者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对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健康体检者及104例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病变但有疑似早期肾损害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尿UTP、NAG、mALB、β2-M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蛋白电泳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联合检测在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测定尿蛋白,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2-M.结果肾小管间质损伤组尿蛋白电泳出现管性蛋白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尿β2-M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0例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尿蛋白电泳出现管性蛋白44例,尿β2-M升高41例,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出肾小管间质性损害53例.结论尿蛋白电泳和尿β2-M联合检测,可作为肾小管间质损伤早期诊断敏感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放免分析法监测20例尸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内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肌酐水平,发现在移植肾功能损害情况下,β2-MG变化较肌酐早2~3天出现,恢复正常推迟3~5天。急性排斥反应以血β2-MG升高明显,环孢素A肾中毒及急性肾小管坏死以尿β2-MG升高明显,血、尿β2-MG同时持续升高,预后不佳。动态监测β2-MG,可作为早期发现和诊断移植肾损害程度,病因及治疗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患者β2—微球蛋白的测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免分析法监测20全尸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内血,尿β2-微球蛋白及肌酐水平,发现在移植肾功能损害情况下,β2-MG变化较肌酐早2-3天出现,恢复正常推迟3-5天。急性排斥反应以血β2-MG升高明显,环孢素A肾中毒及急性肾小管坏死以尿β2-MG升高明显,血,尿β2-MG同时持续升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测定尿肾小管间质标志蛋白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方法 同期测定215例2型糖尿病24h尿白蛋白(24hUAE)、视黄醇结合蛋白(RBP)、a 1-微球蛋白(a 1-MG)、B 2-微球蛋白(β2-MG)、Tamm-horsfall糖蛋白(THP)、尿糖(UG)和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1、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URBP、24hUal-MG和24hUβ2-MG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39.5%、45.1%、34.4%,且其排泄增高的发生率均随24hUAE的增加而增高;24hTHP排泄降低的发生率为40.0%;2、在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24hUal-MG增高亚组与正常亚组比较,Ccr明显降低,p<0.05;3、24hURBP、24hUa 1-MG、24hUβ2-MG和24hUTHP排泄与24hUG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除肾小球病变之外,肾小管间质病变亦相当常见,甚至早于肾小球病变,并参与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 (DN)已成为慢性肾功不全的重要原因 ,过去对DN的研究几乎都集中于DN的肾小球病变 ,但是DN时肾小管病变是客观存在的。肾小管病变可与肾小球病变同时发生 ,也可先于小球病变之前发生〔1〕。在 2型糖尿病(DM2 )患者中 ,多大比例的患者会先有小管病变 ?小管病变发生后转归怎样 ?这些都是有待临床研究的问题。临床实际中 ,要确诊DN的小管病变只有肾活检 ,但开展困难。因此我们选择目前公认的检测方法学成熟的肾小管病变标志物尿中α1-微球蛋白 (Uα1-MG)作为指标 ,观察它在DM2患者的动态变化 ,拟探讨上述问题。1 …  相似文献   

20.
马素丽  王燕  王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26-7827
目的 探讨血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对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80例为窒息组,按照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又将其分为轻度组(45例)和窒息组(35例).选取无肾功能损害的非窒息新生儿32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儿日龄3d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血胱抑素(Cys C)尿微量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清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的水平,比较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窒息组血Cys C、SCr、BUN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尿α1-M、Alb、β2-M较对照组显著增高,重度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用血Cys C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临床肾功能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