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胃贲门癌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0例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至残胃贲门癌确诊时间为2-29年。术式包括残胃全切除并食管空肠Roux-y吻合5例、残胃部分切除并食管胃管吻合5例。结果:术后存活3年以上者占40%,2例存活已8年。资料显示:(1)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为残胃癌发病高峰期。残胃癌发生似匀首次术式有关,以BillrothⅡ式发病率高且发病间期较短;(2)合并肺转移者若有切除可能市应列为手术禁忌;(3)腹部入路有诸多优点,用残胄胃管重建消化道是可行的,且能简化手术。  相似文献   

2.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外科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报告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80年1月至2002年6月手术治疗30例残胃贲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病人。结果残胃贲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初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13.5年,70%为。BillrothⅡ式吻合者。30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论胃部分切除5年以上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应考虑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残胃贲门癌可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重建消化道具有储存食物、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功能,同时可以切除足够长度食管,防止癌肿残留。残胃食管癌切除后可采用结肠代食管。残胃贲门癌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残胃贲门癌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残胃贲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2例残胃贲门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胃大部切除至残胃贲门癌确诊时间为4~21年。行残胃全切除并食管胃肠Roux-Y吻合术10例,开腹探查术2例。结果 术后存活3年以上者5例,占41.7%(5/12),存活5年以上者3例,占25%(3/12)。结论 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为残胃贲门癌发病高峰期。残胃贲门癌发生似与首次术式有关,以Billiroth发病率高且发病间期短。早期诊断及时外科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连续46例贲门癌全胃切除,区域淋巴结清除,部分病例加脾,胰尾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端侧吻合术,与同期随机抽样贲门癌44例胃大部切除,区域淋巴结清除,食管胃吻合术进行比较,两组均随访1-10年。结果表明:全胃切除或胃大部切除其远期存活率无显著差别,生活质量相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治疗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胃大部切除术后距残胃癌确诊时间间隔平均11 a;此次主要的病变部位为吻合口处和贲门处,以腺癌多见。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者14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者9例。根治术后1 a的生存率为84.61%,3 a的生存率为46.15%,5 a的生存率为26.92%;施行姑息性手术切除者术后1 a的生存率为52.38%,3 a的生存率为23.80%,5 a的生存率为0%。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发生率较高,残胃癌常发生于BillrothⅡ式术后,因此应该严格掌握胃癌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术后需定期内镜检查,尤其10 a以上者更应注意,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术,可明显改善残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胃切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再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残胃大出血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我院7年来外科治疗的15例残胃大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残胃大出血中出血性胃炎12例,吻合口溃疡1例,平滑肌瘤出血1例,鞍部血管破裂1例。行残胃再次切除,Roux-Y吻合术后均治愈。结论 手术探查,残胃再次切除,Roux-Y吻合是治疗残胃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后残胃贲门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26例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后残胃贲门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除3例探查后不能切除外,其他23例均成功施行残胃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对端吻合手术,切除率为88.5%(23/26)。术后无吻合口出血、狭窄、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远期组出现返流性食管炎6例,肠粘连3例。术后1年生存率69.2%(18/26),3年生存率38.5%(10/26),5年生存率23.1%(6/26)。结论手术治疗是残胃贲门癌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吻合器的熟练使用,有助减少术后并发症。由于残胃贲门癌切除率、生存率与原发性贲门癌无明显差异.因此对残胃贲门癌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及下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 25例行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平均8.5年出现贲门癌或食管癌,其中贲门癌10例,下段食管癌15例,均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食管癌、贲门癌,将残胃连同脾脏、胰尾部移至胸腔,行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中均常规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不全2例,房颤、心功能不全1例.术后1.5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经内镜下扩张后狭窄解除.术后随访20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9%,31%.结论 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及下段食管癌患者,行残胃食管吻合术,是首选的手术方式.仔细、熟练的术中操作、积极处理合并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营养支持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11.
叶必鹏 《消化外科》2002,1(2):128-13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0年2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回顾。结果 19例患经稀钡造影及胃镜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并经对症处理3-7周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属非机械性梗阻,胃镜不仅对残胃无力有诊断作用,且有明显治疗作用,一经诊断明确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手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2.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月 ,在贲门癌的外科治疗中 ,我们采用胃瓣与食管吻合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10 2 8例 ,男 5 73例 ,女 45 5例。年龄 3 2~ 82岁 ,平均 5 1.4岁。均经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证实。术后病检示 :腺癌 987例 ,鳞癌 41例。术后联合化疗 912例 ,放疗者 2 17例。术后均随访 5~ 10年 ,失访者按死亡统计。 3年生存率 62 .7% ( 64 5 /1.2 8) ,失访率 1.3 % ( 13 /10 2 8) ;5年生存率 48.0 % ( 4 93 /10 2 8) ,失访率 2 .0 ( 2 0 /10 2 8) ;10年生存率2 1.7% ( 2 2 3 /10 2 8) ,失访率 2 .2 %…  相似文献   

13.
保留幽门,胃窦粘膜—残胃全层吻合的胃大部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幽门、胃窦粘膜-残胃全层吻合的胃大部切除术马建国王嘉毅李风英胃大部切除术后常会出现胆汁返流性胃炎、倾倒综合征、吻合口瘘以及远期发生残胃癌等多种并发症[1,2]。为此,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保留幽门、胃窦部粘膜-残胃全层吻合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4.
贲门癌切除术后残胃功能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Liu J  Wang Q  Tian Z  Cao F  Zhao X  Zhang Y  Gu G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2):82-85
目的 观察贲门癌术后残胃功能变化,以探讨改善贲门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7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次全切除附加幽门托约肌“捏断”术。术中在幽门托约肌“捏断”前后分别行幽门测压。术后第5天抽取胃液测定总胆汁酸含量,第18 ̄20天行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并与单纯近端胃次全切除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1)近有次全切除后,幽门收缩压高于正常(P〈0.01),幽门括约肌“捏断”后低于正常(P〈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本研究采用一种保留部分残胃的手术方法,即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残胃贲门癌,经10例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贲门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在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Shao QS  Chen XR  Zou SC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0):738-740
目的 研究贲门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在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调查施行根治性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46例贲门癌病例,采用全胃切除根治术或全胃切除根治联合胰脾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者27例。近端胃切除根治术(D2以上)者19例。分析贲门癌的Borrmarm分型,癌肿浸润深度(pT)、生长方式,各组、站淋巴结转移的频度和术后5年生存的关系。结果 46例患者中BorrmannⅢ型占76%(35例),5年生存率40%(14/35);Ⅳ型占18%(8例),5年生存率为0;Ⅱ型占6%(3例),5年全部生存。pT2占31%(14例),5年生存率64%(9/14),其中淋巴转移10例,占71%(10/14);pT3占15%(7例),5年生存4例,淋巴结转移6例;pT4占54%(25例),5年生存率12%(3/25),其中淋巴转移率92%(23/25)。癌肿呈浸润性生长者占87%(40/46),5年生存率28%(11/40);呈膨胀性生长者占13%(6/46),5年全部生存。结论进展期贲门癌应行全胃切除的D2以上根治术,必要时行联合脾、胰体尾切除的扩大根治术为宜。  相似文献   

17.
残胃复发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残胃复发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前切除率的估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5 年2 月至1998 年4 月22 例残胃复发癌进行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 根治性切除6 例(27-3% ),姑息性切除7 例(31-8 %) ,残胃空肠吻合4 例(18-2 %) ,空肠造瘘2 例(9-1% ),单纯探查3 例(13-6% ),无手术死亡。单纯探查和减状手术患者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 个月和11-4 个月;切除的13 例中随访9 例,5 例分别于1 年、2 年、3 年(2 例)和5 年内死亡。4 例健在,分别满1 年、2 年(2 例) 和3 年。结论 影响残胃复发癌早期诊断的主要原因是医患对本病早期症状认识不足。对于术后数月或数年又出现上腹不适,疼痛等症状或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者特别要警惕,尽早作胃镜检查及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术前估计残胃复发癌能否行手术切除,主要依据首次手术的基本情况和本次B超、CT检查结果等诸因素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0年2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回顾。结果19例患者经稀钡造影及胃镜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并经对症处理3-7周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属非机械性梗阻,胃镜不仅对残胃无力有诊断作用,且有明显治疗作用,一经诊断明确者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手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BillrothⅡ式)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防治体会。方法确诊后行十二指肠残端瘘口及瘘口附近置管引流,营养支持等,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11例,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对十二指肠残端关闭不良患者采取主动造瘘术可有效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  相似文献   

20.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手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emptying,FDGE)又称胃瘫、残胃排空障碍、残胃无力等,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诊治FDGE患者1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