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清除颅内血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3例,39例作微创清除术后1—10d血肿基本或全部清除,病人意识和肢体肌力不同程度改善,存活出院。住院期间死亡4例,病死率9.3%。出院病例于术后3个月随访:ADL Ⅰ级9例,ADL Ⅱ级17例,ADLⅢ级10例,ADLⅣ级3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超早期手术的治疗原则及方法选择。方法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采用三种术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腔和脑室同时钻孔穿刺各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开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颞肌皮层贴敷术,后颅窝开颅术。手术时机均在发病后6小时内。结果全组226例,ADL评分1级38例,2级55例,3级60例,4级20例,5级5例,术后死亡48例。结论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清除颅内血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3例,30例作微创清除术后1-10天血肿基本或全部清除,病人意识和肢体肌力不同程度改善,存活出院。住院期间死亡3例,死亡率9.1%。出院病例于术后3个月随访:ADLⅠ级7例,ADL Ⅱ级13例,ADL Ⅲ级8例,ADL Ⅳ级2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及其利弊。方法: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i32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76例,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52例。结果:260例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术后恢复Ⅰ~Ⅲ级179例,Ⅳ~Ⅴ级50例,死亡31例,总病死率为11.9%。结论: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出血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能够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后7 h内)手术组66例,早期(出血后8~24 h)手术组40例及延迟(出血24 h后)手术组34例,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超早期手术组及早期手术组ADL Ⅰ到Ⅲ级比率明显高于延迟手术组(P<0.05);超早期手术组ADL Ⅳ、Ⅴ级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ADL Ⅳ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P<0.05);超早期手术组与早期手术组相比,ADL Ⅲ、Ⅳ级和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手术组与延迟手术组相比,ADLⅤ级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 8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急诊微创手术 ,清除血肿。结果 :全部病例血肿清除彻底 ,无再出血 ,术后死亡 16例 ( 18.7%) ,6月后随访ADL分级Ⅰ~Ⅱ级 2 5例 ,Ⅲ~Ⅳ级 42级 ,Ⅴ级3例。结论 :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降低病死率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及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7h)手术66例(A组),早期(出血8~24h)手术40例(B组)及延迟(出血24h)手术34例(C组);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而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或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等术式。术后平均随访2年,按ADL能力分级法评定患者生存状况。结果:按ADL能力分级法,A组及B组ADL达1~3级比率明显高于C组,死亡率明显低于C组(均P0.05);A组与B组比较,ADL达3、4级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ADL达5级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ADL分级:Ⅰ级9例,Ⅱ级24例,Ⅲ级10例,Ⅳ级7例,Ⅴ级3例,其中死亡7例。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微创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按CT确定血肿部位,选择距离血肿最近处为穿刺点,尽量避开大血管及主要功能区。行头部小切口3.0厘米,颅骨钻孔,剪开硬脑膜,脑针沿CT所示血肿方向穿刺,流出陈旧血液后,取出脑针,用多侧孔引流管置入血肿腔,抽吸血肿。如阻力较大可变换引流管位置和深度。一般抽出血肿量的20%~300%,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观察4—6小时后开放,可见部分陈旧血流出。复查CT,如血肿清除不满意后拔除引流。同时给予脱水药,止血,预防并发症治疗。结果:本组共46例,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6.25%,合并呼吸道感染衰竭死亡1例,存活45例,术后功能恢复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1级6例(13%)2级18例(39%)3级19例(41.3%)4级2例(4.3%)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28例。结论:应用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即可清楚血肿,又可避免传统开颅手术带来的损伤,有利于病人术后病人功能的康复,在早期清除血肿的同时,不仅能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同时可减轻血肿分解产生的毒性物质损伤。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头颅CT片选择血肿最大层面,采用简易定位尺定位,再复查头颅CT定位。在单人病房床头备皮,消毒,利多卡因局麻,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在电钻带动下锥颅、置管、抽吸,血肿冲洗液反复等量冲洗,至冲洗液清净,最后注入血肿液化剂2~4ml,闭管2~4h后开放引流管,每日冲洗1~2次,直至血肿大部分清除后拔出穿刺针。结果 治疗脑出血46例,年龄42~82岁,出血量15~105ml,首次血肿清除率20%~60%,穿刺针引流时间2~7d,平均4d,注入血肿液化剂3~10次,平均5次,存活37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19.5%,存活37例中,3个月后ADL1级9例,ADL2级20例,ADL3级4例,ADL4级4例。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方法简便,基本原理是应用特种穿刺针,即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它是电钻动力驱动下直接穿颅进取血肿代替开颅手术,并将针保留在血肿内,然后用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成液体经针腔排出颅外,达到清除及治愈血肿的目的,此方法有专用器械及血肿清洗液化技术,患者病程缩短,恢复快,可在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运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继发性脑窀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继发脑室出血患者经CT定位后,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作脑室穿刺引流术或血肿+脑室穿刺引流术。结果微创手术方法有效清除了脑窜内积血和血肿,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ADL1 1例,ADL2 8例,ADL3 11例,ADL4 7例,ADL5 1例。结论微创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引流脑脊液、血肿疗效可靠,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患者46例,根据不同病情采用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方案,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钻孔引流术,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ADL能力分级。结果:46例患者中痊愈36例(78.26%),轻残3例(6.52%),中残3例(6.52%),重残2例(4.35%),植物生存、死亡各1例(2.17%),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所有患者ADL能力分级1级36例(78.26%),2级4例(8.70%),3级、4级及5级分别为2例(4.35%)。结论:术前根据影像检查及临床症状对硬膜下血肿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外科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方法、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cT的引导下,依据血肿的形态、大小及部位,选择适宜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在头皮表面划好进针的标志线,选用YL—Ⅰ型直径3mm,不同长度规格的微创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穿刺碎吸。结果通过CT复查,血肿清除情况满意。60例患者,出院51例,死亡9例。45例随访6个月至3年,正常及生活自理者(ADLⅠ级+ADLⅡ级)达64.5%(29/45)。结论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较大程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出血后的并发症,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选择适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2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CT引导定向血肿清除术和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碎吸术的治疗经验。结果442例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评分评定疗效分为:5分4例,4分149例,3分275例,2分1例,1分13例。结论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积极有效方法,要根据具体的病人年龄和脑出血部位、形态、出血量、病情轻重、脑萎缩状况情况进行评估,选择手术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微创手术清除血肿。方法:采用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34例中死亡6例,存活28例。术后3个月根据ADL分级法结果如下: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10例:Ⅳ级6例:Ⅴ级1例。结论:手术效果满意。优点:(1)手术简便易行;(2)手术创伤小;(3)手术快捷。  相似文献   

16.
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小时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15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Ⅰ级16例(占10.4%),Ⅱ级36例(占23.4%),Ⅲ级38例(占24.7%),Ⅳ级22例(占14.3%),Ⅴ级4例(占2.6%),死亡38例(占24.7%)。结论对条件适合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急诊科开展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各类颅内血肿 2 3例 2 4次 ,其中脑内血肿清除术 2 0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 /积液引流术 3例。结果 :根据ADL评分标准 ,脑血肿组治疗效果为基本痊愈(ADL1级 ) 2例 ,显著进步 (ADL改善≥ 2级 ) 6例 ,进步 (ADL改善 1级 ) 6例 ,无改变 1例 ,死亡 5例 ;超早期治疗的 3例效果最好。 3例硬膜下血肿 /积液均治愈。本组并发术后出血 2例 ,切口脑脊液漏 1例 ,无其它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窥镜手术创伤小 ,直视下操作 ,并发症少 ,病人康复快 ,为脑出血、慢性分隔型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值得在急诊科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外科手术(包括开颅手术及锥颅手术)清除血肿减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结果:术后3月按ADL分级,Ⅰ级16例,Ⅱ级29例,Ⅲ级25例,Ⅳ级4例,Ⅴ级2例,死亡11例,死亡率12.6%。结论:外科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选择好手术时机及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定位下颅内血肿超早期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CT片简易三维立体定位后用YI—L-型一次性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靶点进行抽吸、冲洗及应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对血肿进行冲刷、融碎、液化、引流达到血肿清除及治愈病人的目的。结果40例中好转治愈35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87.5%,病死率12.5%,对存活的35例,3个月后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ADL—Ⅲ级者28例,治疗良好率高达80%,重残率20%,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微创术以发病后6—24h组再出血率低,存活者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损伤小,便于操作,尿激酶对血凝块溶解效果确切,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微创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佳方法,微创术实施最佳时机是发病后6—12h。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各种微创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微创手术适应证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手术方式(软通道穿刺、硬通道穿刺、锁孔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小骨窗内镜下血肿清除、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等)进行微创手术,观察疗效。结果 56例患者术后再出血4例,再出血率7.14%。随访3~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24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4例(包括3例因经济及对预后不良难以接受原因放弃治疗),恢复良好率87.50%,死亡率7.14%。结论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发病时间短等情况有其特殊性,对符合手术适应证的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微创手术方式进行干预,使得取得良好预后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