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功久  杨跃伟 《人民军医》1997,40(6):318-319
1995年我们收治2例新兵训练发生"胫骨疲劳骨折"后演变为"骨坏死"的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19岁,1994年1月入伍。入伍后参加5kffi长跑训练,每HI次,偶h2次,1周后出现以侧小腿匕部隐痛,仍坚持Dll练,但越求越吃力,疼痛不断加剧。2月20H在单位摄X线片确定为"腔骨疲劳骨折",全休3周后继续参加训练,每ti行军2~3h,/J'腿上端内侧出现包块。l年来患处一直疼痛,活动多时疼痛加剧,因不能参加正常训练J'1995年1月住我院。入院诊断:双侧胜骨上段疲劳骨折。检查:双小腿中上1/3前内侧6cm'范围沿小腿纵轴方向梭形隆起,最高点…  相似文献   

2.
3.
士兵胫骨应力骨折的病因与生物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在对某部400名士兵的训练伤调查中发现,该部应力骨折的发病率为9.5%,其中胫骨应力骨折较多,占全部应力骨折的78%。发病部位多发生于胫骨上中1/3水平的后侧、内侧。此部位与文献报道长跑运动员应力骨折的部位不一样。为探讨士兵应力骨折的发病机理,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胫骨疲劳骨折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对27例胫骨疲劳骨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胫骨疲劳骨折发生于胫骨下段9例,胫骨中段6例,胫骨上段12例.CT表现:显示骨折线18例.27例均显示骨膜增生,16例呈局限性,11例呈包绕性.24例显示边缘均光整骨痂,其中17例呈丘形或梭形,7例呈不定形状或花边状.25例骨髓腔密度增高.20例周围软组织轻度肿胀.结论 CT对胫骨疲劳骨折的影像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疲劳骨折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兔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模型施以不同治疗方法的生物力学、放射学和组织学研究,发现中药有明显抑制骨膜反应的作用,运动后骨组织可以骨膜反应形式加强骨的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6.
7.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受损软骨细胞凋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关节内软骨细胞的急性改变及其与骨关节炎发生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对病程<2周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骨折复位时取少许受损关节软骨,利用透射电镜、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等方法观察受损软骨细胞的改变。结果 胫骨平台骨折后,遭受冲击创伤的软骨在2周内其部分其部分细胞发生坏死及凋亡。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后,关节内遭受冲击创伤的软骨细胞出现死亡,这可能是引起骨关节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后侧解剖型钢板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将25具新鲜冰冻成年尸体胫骨上端及匹配的股骨下端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1具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24具均造成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具,后侧分别采用胫骨平台后侧解剖型钢板(A组)、"T"形钢板(B组)、直型重建钢板(C组)固定,后两组为对照组,测试各组钢板的强度、刚度、扭转生物力学及失效载荷性能.结果 试验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强度和刚度超过N组(P>0.05),在扭转生物力学性能上接近N组(P>0.05);试验组在强度、刚度、扭转生物力学性能和失效载荷性能优于B、C组(P<0.05).结论 胫骨平台后侧解剖型钢板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在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及膝关节的稳定性较其他内固定材料好,是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固定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胫骨中下段骨折大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 ,开放性骨折发生率高 ,软组织损伤重 ,加上血运差、髓腔宽大、周围软组织少等解剖因素 ,治疗较困难。笔者结合胫骨髓腔解剖学特点和骨折内固定要求研制了塔形弹性髓内针 ,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一、塔形弹性髓内针的结构塔形弹性髓内针 (towerelasticintr amedullarynail,TEIN)由不同直径 (3~4mm)和长度 (2 6 0~ 4 4 0mm)的Ender针3~ 5根在上半部经氩弧焊接而成 ,直径6~ 12mm ,针的上 1 6~ 1 5处向前折弯18°~ 2 0°,下半部向各个方向散开 ,正侧面观…  相似文献   

10.
疲劳骨折是由于持续外力或长期积累性损伤所引起的一种慢性骨折。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笔者搜集的11例为不完全性骨折;1例为完全性骨折。其中3例手术病理证实,余9例发病部位及Z线表现均典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股骨髁部Y型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临床选择有效的内固定方式提供实验数据,作者采用成人新鲜尸体股骨髁部标本,按照AO/ASIF分类模拟Y型骨折模型,以5种常用内固定方式,置于WD-10E万能电子学实验机上测定其抗剪切、抗扭转强度,并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动力加压髁螺钉(DCS)强度最大,普通松质骨螺钉加骨栓固定强度最小,T型钢板加松质骨加压螺钉同L型钢板强度相近,二者均优于松质骨加压螺钉。  相似文献   

12.
ARRIF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新型简便的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方法:用6具新鲜健康成年人胸_(11)~腰_3椎体标本,分别制成屈曲压缩骨折模型及屈曲牵张型损伤模型,将6副ARRIF分别固定于胸_(12)~腰_2椎弓根内,测试标本承受轴向压应力、左右侧弯应力、屈伸应力和左右旋转应力的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结果:ARRIF能承受5000N的压应力,1000N的屈伸应力,500N的侧弯应力,及较好的抗旋转能力。结论:ARRIF具有确实的三维固定作用,对于脊柱骨折具有稳定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种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三种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及生物力学分析。方法:1994-07-2001-02,我院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72例,分别采用三刃钉、动力髋钢板(DHS)、多根空心螺纹钉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状况,其中6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多根空心螺纹钉组并发症最少,髋关节功能最佳。结论:(1)早期良好的复位,使用合适的内固定器,大多数患者(约70%-80%)可获得满意的结果。(2)对股骨颈骨折,三根空心螺纹钉的固定较为确实,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均较低,髋关节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腰椎活动节段的力学模型,并着重分析了椎弓峡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椎弓峡部在人体直立位、屈曲位和伸展位时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其中以后伸位时的应力水平最高。作者认为,椎弓峡部裂实质上主要是由局部应力增高而引起的疲劳骨折,而腰椎后伸与其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超宽二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生物力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前臂的解剖特点及尺、桡骨干双骨折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要求,设计了超宽二夹板固定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对超宽二夹板固定后构成的力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固定能获得持续有效分骨力、抗弯矩的力和抗扭矩的力,并且能将环形多向力系变为掌背侧相向力系;因此,完全能够满足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后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要求。此法是治疗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理想的外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不同实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运动疲劳与乳酸,运动疲劳与Ach以及乳酸与Ach的相互关系,指出疲劳时肌肉中的Ach量的堆积可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作者认为,Ach堆积与乳酸增加的并存。是疲劳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7.
腘绳肌腱与髌腱骨重建ACL不同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材料与固定方法对髌腱骨 (B PT B)和绳肌腱重建ACL抗拉强度和稳定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猪膝关节 35个 ,模拟交叉韧带重建 ,实验分为 :骨 髌腱 骨两端界面螺钉固定法 (n=11) ,股骨端单纯肌腱结 (n =13)和肌腱结骨栓 (n =5 )嵌压固定法 ,胫骨端固定采用肌腱编织缝合后骨桥上打结固定法(n=7)、肌腱端编织缝线界面螺钉固定法 (n =6 )和不带缝线肌腱界面螺钉固定法 (n =5 ) ;猪正常膝关节 (n =6 )ACL作为实验对照组。生物力学实验包括最大载荷拔出、抗拉刚度和位移 ,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最大载荷 :绳肌腱结和绳肌腱结骨栓嵌压固定 >B PT B界面螺钉固定 ,前者可以满足正常生理强度需求 ;胫骨固定最大载荷 :绳肌腱编织缝线骨桥打结固定 >肌腱端编织缝合 >无缝线肌腱界面螺钉固定 ;抗拉刚度 :猪正常ACL >B PT B界面螺钉固定 >绳肌腱结和绳肌腱结骨栓固定 ;最大位移 :猪正常ACL 0 1) ,在其他参数上前者优于后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股骨端绳肌腱结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人体双足简化为一承受体重的悬臂梁结构,将跖骨简化为受悬臂弯曲的杆件;取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跖骨16个,在2H型悬臂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实验。实验确定了跖骨发生应力骨折的极限范围,即在0.906kg/mm~2应力作用下,循环次数为5.6×10~5次。文章还对疲劳断口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报道用闭合复位Ender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0例。随访40例,随访时间1~4 1/2年,其中优良者33例(82.5%),可2例(5%),差5例(12.5%)。此法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失血少、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本组无一例死亡与感染,发生股骨头无菌坏死与骨不连各2例。  相似文献   

20.
海星提取液对运动人体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结果证实,海星提取液对保持有氧运动能力,促进运动后恢复有明显作用,对调节因运动不适应而引起的免疫球蛋白改变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