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状腺肿瘤是作为常见的内分泌腺肿瘤,在总人群中的发病率为6%~9%,大部分为良性,只有约7%为恶性。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现在主要有病史和体格检查,还有颈部B超、颈部CT平扫和I131同位素检查,但这些诊断手段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确诊特异性均不高。本文对甲状腺肿瘤进行术前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联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中副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的总结1例副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结合文献分析副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特点.结果:B超、CT可以对甲状腺的占位病变提供较可靠的依据,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可供依据,131I同位素检查可以对肿瘤的吸碘功能提供参考,术中的探查、冰冻及石蜡切片病理榆查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学及细胞学检查为副甲状腺腺瘤提供帮助,131I同位素检查可以对肿瘤的吸碘功能提供参考,术中探查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脾脏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脾脏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78年 7月至 1999年 6月手术切除的 2 5例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脾脏肿瘤男女发病率相似 ,临床表现以左上腹不适、疼痛及左季肋部肿物多见 ,辅助检查B超诊断率为 6 8% ,CT诊断率为 10 0 % ,良性肿瘤以脾囊肿最常见 ,恶性肿瘤以脾淋巴瘤最常见 ,良性肿瘤的治疗采用脾切除术或脾部分切除术 ,恶性肿瘤行脾切除或联合脏器切除辅以化疗。结论 脾脏肿瘤术前诊断依据CT、B超联合检查 ,最后确诊需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 ,脾脏肿瘤无论良恶性均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脾脏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手术治疗的脾脏疾病18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脾脏疾病发病无性别差异.②脾脏可发生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性恶性肿瘤、血管瘤、囊肿、血肿、瘀血性脾肿大以及脾脓肿等疾病.③首发症状:左上腹疼痛、包块、腹胀、乏力等症状,临床确诊率55.6%.④B超的确诊率为55.6%,CT对脾脏疾病确诊率为100%(7/7).⑤均行脾切除术或脾加联合脏器切除术.结论①脾脏疾病的术前诊断依据B超、CT的辅助检查诊断,二者联合检查确诊率高.②脾占位性疾病均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彤  伍晓汀  晏会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0):1474-1476
目的:探讨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159例急诊手术治疗的肿瘤所致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的诊断,手术处理方式及预后。结果:腹部CT检查在肿瘤性肠梗阻的病人中对梗阻的原因的确诊率为93.34%,明显优于X线及B超检查,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1%,死亡率为5.66%,肿瘤切除吻合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51%。结论:腹部CT检查对于肿瘤性梗阻的诊断在定位、梗阻的性质上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手术的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不同的处理,情况良好的病人在肿瘤根治的情况下,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68~ 1998年间收治的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2 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例患者 ,68.2 %的病人发现上腹部肿块或查体发现胰腺肿块 ,B超和CT检查肿块定位准确率分别为 80 %和 87 5%。肿瘤钙化率和强化率分别为4 3 8%和 83 3%。术前超声引导肿块穿刺活检 9例 ,8例 ( 88 9% )能定性诊断。结论 :B超、CT和术前超声引导肿块穿刺活检是发现本病的主要手段 ,应将病理检查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结合起来判定良恶性 ,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祝志川  张喜平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2):2412-2414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波检查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CT MRI及核素扫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作用有限,超声检查发现有特征性改变者,应尽量手术治疗。结论:B超检查显示的特征基本上能使大部分病例得到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是甲状腺微小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肿瘤伴肝转移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伴肝转移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胃肠道间质肿瘤伴肝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伴肝转移18例,其中12例位于胃,2例位于十二指肠,4例位于结肠。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出血(60%),腹部包块(25%),体检发现贫血(25%)。术前均行内窥镜、B超及CT检查,术前12例病理确诊(66.7%)。全组均行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其中局部切除3例,12例扩大切除 肝转移灶切除 淋巴结清扫。6例患者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辅助治疗。16例患者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为88.9%,3年生存率为48.6%。结论:GIST伴肝转移术前确诊率低,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确诊率。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最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恶性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86年1月至1998年6月间收治的11例恶性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6例,女5例,年龄11岁~75岁,平均42.5岁.肿瘤位于胰头部5例,体部及尾部各3例.肿瘤直径3cm~13cm,平均7.9cm.B超和CT检查肿瘤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2%(9/11)和90%(9/10).结论:B超、CT和术前超声引导肿块穿刺活检是发现本病的有效手段.术中应取得病理学诊断,治疗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6年来经手术治疗的 7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 .8%可触及腹部 (盆腔 )包块 ,5 0 .0 %出现腹痛和腹部不适 ,平均病程 8.2个月。 B超和 CT检查正确定位率分别为 83.2 %和 89.8%。总切除率 80 .2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 12 .1%和7.7%。恶性肿瘤切除率为 6 9.5 % ,复发率 40 .0 %。结论  B超检查和 CT扫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术中活检应非常慎重和小心。首次手术完整切除对降低复发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31I-全身显像(131I-WBS)、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及颈部B超检查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随访中的意义.方法:3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中行甲状腺吸131I率、颈部B超、131I显像及甲状腺球蛋白测定.结果:治疗剂量131I-WBS较诊断剂量131I-WBS多发现3例转移灶;64人次Tg与131I-WBS检查结果:Tg与131I-WBS均阳性者19/64,均阴性者35/64,Tg阳性而131I-WBS阴性者5/64,Tg阴性而131I-WBS阳性者5/64;B超发现颈部淋巴结增大者为80.6%.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效果突出,131I-WBS、Tg测定与颈部B超在其随访中联合应用可以相互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复习1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和不同影像学诊断的敏感性.结果:B超、CT及SPECT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0.8%、33.1%和40.8%.结论:B超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像检查在甲状腺肿瘤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658例甲状腺肿瘤的术前彩超、ECT、CT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对比,讨论各项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彩超符合率76.0%, ECT符合率75.1%,CT符合率55.6%。结论 彩超、ECT对甲状腺肿瘤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常规检查。CT对较大肿块的诊断及分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意义,可做为较大肿块及腺外浸润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159例急诊手术治疗的肿瘤所致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的诊断,手术处理方式及预后。结果:腹部CT检查在肿瘤性肠梗阻的病人中对梗阻的原因的确诊率为93.34%,明显优于X线及B超检查,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1%,死亡率为5.66%,肿瘤切除吻合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51%。结论:腹部CT检查对于肿瘤性梗阻的诊断在定位、梗阻的性质上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手术的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不同的处理,情况良好的病人在肿瘤根治的情况下,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GA6FA1.5;年龄17~73岁,中位年龄50岁.胰岛素瘤患者临床上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血糖0.81~2.79 mmol·L-1,同时12例(80.00%)患者胰岛素水平>10 μIU·mL-1,8例(53.33%)患者胰岛素释放指数>0.4,9例(60.00%)患者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100.影像学检查中行B超检查9例,3例(33.33%)阳性;行增强CT检查14例,12例(85.71%)阳性;B超、CT检查均阴性的2例患者经超声内镜进行诊断均为阳性.15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确诊后均转至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 胰岛素瘤确诊需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胰岛素水平测定及胰岛素释放指数定性诊断,增强CT检查阳性率高于B超,胰岛素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波检查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CT MRI及核素扫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作用有限,超声检查发现有特征性改变者,应尽量手术治疗。结论:B超检查显示的特征基本上能使大部分病例得到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是甲状腺微小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肠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详细询问消化道出血等病史 ,综合应用X线、B超、内镜等辅助检查 ;结果  18例均确诊 ,术后随访 12例 ,3年内死亡 8例 ,健在 4例 ;结论 胃肠平滑肌肿瘤以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胃肠梗阻为主要症状 ,X线、B超、内镜等检查配合应用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手术乃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详细询问消化道出血等病史,综合应用X线、B超、内镜等辅助检查。结果 18例均确诊,术后随访12例,3年内死亡8例,健在4例;结论 胃肠平滑肌肿瘤以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胃肠梗阻为主要症状,X线、B超,内镜等检查配合应用可提高诊断阳性率;手术乃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 12例 ,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 ;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 ;确诊良性肿瘤 8例 ,恶性 4例。除降部 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 ,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 :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 5 / 7、81 8% ( 9/ 11)、8/ 9及 83 3 % ( 10 / 12 ) ;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 2 5h ( 1 5~ 4h)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 5 5h( 4 5~ 6 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 18d( 12~ 2 3d)。随访时间 3 0 ( 3~ 48)个月 ,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 ,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 ,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 ,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陶四青 《肿瘤学杂志》2011,17(2):150-151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甲状腺癌(T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36例患者均行甲状腺抗体及B超检查,9例患者行FNAC检查,5例行ECT检查。2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服用优甲乐。[结果]B超提示结节钙化率为73.1%(19/26),沙粒样钙化率为53.8%(14/26)。随访结果显示25例未见复发,1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行二次手术。[结论]CLT合并TC术前诊断较困难,对于合并甲状腺结节,B超提示结节合并钙化者应行手术治疗,手术范围不宜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