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2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采用理疗、牵引、电脑中频治疗配合整体康复护理。结果:经过14~21 d的治疗,显效220例,有效44例。结论:临床上常规的康复治疗配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罗婵清  郭惜珍 《现代护理》2006,12(11):1077-107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腰椎牵引基础上结合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对症处理等方法治疗2周,同时,配合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调节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是一种较佳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0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LDH)123例,现将非手术治疗康复护理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23例中男73例,女50例,年龄20~71岁,平均42.6岁,病程10d~13年。均经CT确诊,其中L3、4椎间盘突出3例,L4、568例,L5S139例,>2个节段突出13例。100例为单侧型,23例为中央型。平均住院时间32d。1.2 方法(1)采用屈曲的卧位,减少骨盆倾斜和腰椎前弯,或轻度屈膝的半坐位。如因疼痛不能取这种卧位,可取侧卧位屈髋屈膝的腰椎穿刺姿势卧位,感到疲劳时,可以两种卧位交替使用。如果疼痛不剧烈,可采取一般仰卧位,卧床休息。(2)2~3…  相似文献   

5.
整体康复护理结合物理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涛 《中国康复》2007,22(4):279-279
2004年1月-2006年12月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30例,男320例,女310例;年龄16—70岁,平均(43.6±2.7)岁;病程5d~25年,平均2.4年;均有明显腰腿痛症状。6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20例和对照组310例,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针对不同病情给予牵引、中频电疗、红外线、超短波、针灸推拿或中药熏蒸等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急性期绝对卧硬板床做牵引治疗(以骨盆牵引法为主);慢性期注意劳逸结合及腰部活动幅度,红外线照射以活血消肿;康复期注意腰肌、背阔肌功能锻炼。结果42例病人中急性期绝对卧硬板床结合牵引治疗〉60d者10例,随访6个月治愈率达100%,绝对卧床41-60d有7例,治愈6例(86%);绝对卧床21~40d有14例,治愈10例(71%);绝对卧床〈20d有11例,治愈5例(45%),6例暂时症状消失或疼痛减轻,复发经久不能根治。结论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经绝对卧硬板床结合牵引治疗足够的时间,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方法: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并配合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按Nakai评分,优良率95.8%。结论: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对促进术后康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胡保红  翟红敏 《中国康复》2004,19(3):187-188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14例 ,分为 2组 ,均给予健康宣教及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同时进行正确卧位指导、按摩、功能锻炼、理疗等康复护理。结果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87.3%、71% ,P <0 .0 1) ;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 ,刺激或压迫硬脊膜及相应部位的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1病因病理椎间盘缺少血供 ,成年后椎间盘发生退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 ,而人体在站立和劳动时椎间盘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旋转应力 ,这是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突出的内在原因。腰部急、慢性损伤 ,特别是弯腰负荷时 ,髓核向后移动 ,可使后方纤维环受到强大挤压而破裂。由于下腰椎负荷、活动范围大 ,故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L4 —L5和L5—S1,偶见于L3 —L4 或两个椎间盘同时突出。因椎间盘向后突…  相似文献   

11.
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汤治中 《中国康复》2002,17(3):151-152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及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均行针灸、腰椎牵引及推拿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腰腹肌及下肢肌肌力训练。结果:2组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及预防复发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腰椎牵引、推拿、按摩、硬膜外腔药物注射、突出椎间盘髓核胶原酶注射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优良率为91.8%。综合性康复治疗为不愿接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索出一条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负担轻、治疗痛苦小、效果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间盘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或加椎板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临床疗效评价优28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腰背肌锻炼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冯德荣  莫通  谢春锐 《中国康复》1995,10(4):173-175
采用传统疗法加“飞燕点水式”或“拱桥式”腰背肌锻炼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复发,并与传统疗法进行对照研究。2组患者各31例,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29±10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6±15d,出院后治疗组继续坚持腰背肌锻炼。出院3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LIDP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为19.4%(P<0.05)。提示腰背肌锻炼对预防LIDP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成角旋转快速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成角旋转快速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将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分为A组126例,运用成角旋转快速牵引配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B组126例,运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对比分析,A组疗效优于B组,痊愈天数较B组短,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不同年龄及病程的患者,2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对A组的影响更明确(A组P〈0.01,B组P〈0.05)。〉55岁或病程〉1年的患者2组  相似文献   

16.
影响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因素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骨盆牵引疗法治疗,每次牵引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200例患者显效58例、有效78例、好转34例、无效30例.结论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相应的适应证,不加选择地应用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谢爱凤 《护理研究》2003,17(16):946-94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三维多功能床快速牵引的护理。方法 :对行牵引治疗的 16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了连续护理和跟踪随访。结果 :根据Macnab疗法评价 ,优良率达 92 .5 %。结论 :全程护理可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及不安的心理 ,增加病人治病的信心 ,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症,与提高手术有效率。方法:将2175例患者分为开窗法、半椎板法与全板椎板法三组观察适应症,通过随访观察有效性。结果:通过3个月-13年随访,除15例无效外,均恢复工作,有效率为99.3%(98.85%-99.61%)。结论:严格执行手术适应症,冲洗、植骨、控制感染等应很好地针对性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3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急性期78例、亚急性期287例,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消除局部水肿和无菌性炎症;亚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恢复生理或代偿平衡,松解粘连,消除神经根及局部相关组织的炎性刺激。结果急性期患者治愈60例(76.9%)、好转18例(23.1%)、未愈0例;亚急性期患者治愈186例(64.8%)、好转101例(35.2%)、未愈0例,总有效率99.7%。结论保守治疗对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