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带血供胫骨外侧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胫骨中、下段骨不连接、骨缺损等病人的治疗提供一种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省的带血供胫骨外侧骨膜瓣移位术手术方法。方法:设计以胫前或胚后血管节段性向胫骨发出的骨膜支、肌骨膜支为蒂,作成带血供腔骨外侧骨膜瓣覆盖骨折端。结果:治疗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病人,其中骨不连接3例,2例伴骨缺损,陈旧性骨折3例,新鲜骨折4例。全部病例于12~21周骨愈合。结论:节段血供骨膜支为蒂的胫骨外侧骨膜瓣移位术可用来治疗胫骨中、下段骨不连接。  相似文献   

2.
大转子区筋膜骨膜血管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股方肌蒂大转子筋膜骨膜骨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4侧下肢标本上对大转子区筋膜和骨膜的形态特点及其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大转子区筋膜较厚,分浅、深两层,与臀大肌筋膜和大转子骨膜通过疏松结缔组织相连。筋膜和骨膜的动脉来源为多源性,来自旋股内侧动脉深支、臀下动脉大转子支、第1穿动脉升支、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横支。它们在大转子形成广泛的吻合。旋股内侧动脉深支管径为1.7±0.5mm,长3.3±0.7cm,其筋膜支和骨膜支是大转子的主要营养血管。臀下动脉大转子支管径1.4±0.5mm,长5.2±0.8cm,常与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吻合。结论:带筋膜血管的骨膜骨瓣比不带筋膜的骨膜骨瓣血供丰富。根据大转子区筋膜和骨膜的血管分布特点,可设计带筋膜血管的股方肌蒂大转子骨膜骨瓣。  相似文献   

3.
应用骨间前血管为蒂.桡、尺骨骨膜骨瓣移位治疗上肢骨不连或骨缺损38例,均获得成功。该术式与以桡、尺动脉为蒂的桡、尺骨骨膜骨瓣移位相比较,有不损伤前臂主要血管干、移位范围大、适应症较广和操作简便易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报道用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顺行移位修复尺、桡骨骨不连,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月骨不连与骨坏死。结果:临床应用19例,随访1年,在术后3~6月均达到骨愈合和骨坏死修复,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适合邻近骨不连、骨坏死修复。  相似文献   

5.
各种缺损的修复和整形,最常采用皮瓣、筋膜瓣、肌瓣、骨瓣、骨膜瓣和这些组织的复合瓣作为移植或移位的供区。这些组织瓣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关键性问题,概括起来有三: 一、血管蒂 为组织瓣能否成活的关键。保护或重建血供渠道,是手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胫后血管肌间隙支为蒂胫骨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骨缺损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胫骨内侧面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并设计以胫后血管肌间隙支为蒂的胫骨内侧骨膜瓣转位术。结果:通过解剖学研究,应用该骨膜瓣移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骨缺损12例,胫骨骨皮缺损1例,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术式解剖容易,血供可靠,适用于修复胫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  相似文献   

7.
以深筋膜为蒂的骨膜骨瓣移位治疗胫骨不连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以深筋骨膜为蒂的骨膜骨瓣移位治疗胫骨不连接8例,均获成功。该法与常知名血管的骨膜骨瓣比较,具有不损伤重要血管,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筋膜蒂骨膜骨瓣的手术设计及切取方法,重点讨论了筋膜蒂骨膜骨瓣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8.
以内踝前血管为蒂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内踝前血管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乳胶成年下肢标本,观测内踝前动脉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邻近吻合及胫骨远端内侧面的骨膜血管结果:内踝前动脉起于胫前动脉或足背动脉,紧邻胫骨前肌腱内侧行向前内,在楔骨内缘与足底内侧动脉浅支.或跗内侧动脉后行支形成吻合。动脉滞途发出3~6支外径为03~1.0mm的内踝骨膜支,分布内踝区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胫骨远端内侧而骨膜动脉相吻合。结论:以内踝前血管为蒂的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顺行移位可修复胫骨远端骨不连,顺行或逆行移位可用于修复距骨颈骨折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9.
为带蒂胸小肌喙突骨瓣移位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在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腔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胸小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分布特点。设计并应用胸小肌喙突骨瓣向上移位至锁骨修复肩锁关节脱位的新术式。临床应用8例,经1.5-2.5年的随访后,肩锁关节脱位未有复发,肩关节功能正常,证实该术式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膝降血管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股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疗法。方法:应用膝降血管关节支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移位术予以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1例,效果满意。结论:本骨膜(骨)瓣移位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安全、疗效可靠和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铅丹乳胶液动脉灌注,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分析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形成感觉皮瓣的可行性。结果:股外侧皮神经,股中间皮神经,股内侧皮神经解剖恒定,有内外两套血管系统,与皮下诸层次血管网互相沟通,构成股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结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设计不同形式的岛状皮瓣对会阴部组织器官缺损进行感觉性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用膝降血管髌下支蒂胫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膝关节面病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膝降动脉髌直支起始、位置、运载胫骨内侧面的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膝降动脉髌下支沿大收肌腱板和收肌结节前面下行,至膝关节间隙水平向前横行于关节囊表面,由此向下发2-5支胫骨骨膜支。这些骨膜支与膝下内侧动脉和稳动脉等动脉的胫骨骨膜支相互吻合,分支分布于胫骨内侧面。结论:以膝降血这髌下支为蒂的胫骨骨膜瓣移位可用于治疗膝关节面病损。  相似文献   

13.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为该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使用24侧上肢标本和5具新鲜整尸标本,通过大体解剖、铸型和动脉造影等方法,研究前臂后皮神经及其 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规律。结果 前臂后皮神经起自桡神经,至前臂部主要分 为两支,分布于前臂后部桡侧2/3,其营养血管平均为7.2支,其中第一支最粗,并伴行最远,并和其他营养动 脉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吻合。结论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筋膜皮瓣,可用于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 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15.
犬肋骨膜肌瓣食管成型术的应用解剖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带血供的骨膜肋间肌瓣食管成型术提供解剖学和形态学基础。方法:取10条犬的肋骨膜肌瓣标本,将其上的第7肋间血管灌注后观察分布情况。手术先切除部分第7肋骨,然后将保留的骨膜和上下肋间肌修整成一个带血管蒂的骨膜肌瓣。瓣上8.5~12.5cm,宽4.5cm,以此肌瓣修复1/2直径4cm长的食管缺损。结果:带蒂的骨膜肌瓣由肋间动脉的两条主干分支供血,具有良好的血运。尽管处死犬检查手术修复部位轻度狭窄  相似文献   

16.
逆行岛状V型腓骨肌皮瓣修复后足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为以逆行岛状Ⅳ型腓骨肌皮瓣修复跟骨及后足大面积软组织缺失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侧下肢标本、40块跟骨上对腓骨肌皮瓣的血供、血管蒂旋转点的设定及跟骨内骨小梁的分布情况等进行了观测。结果:(1)腓动脉沿途发出7.6支肌皮支,分布到腓骨及其邻近软组织,该动脉下端与胫关、胫后动脉有丰富而粗大的吻合,完全可提供逆流供血;(2)跟骨内骨小梁的分布在不同的矢状切面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与其负重时的应分分  相似文献   

17.
骨膜血供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动脉灌注,对成人尸体肢体42侧(上肢6侧和下肢36侧)的骨膜血供进行了研究。骨膜血供主要有骨膜固有血管、肌骨膜血管和筋膜骨膜血管,附加的有皮质毛细血管吻合。在骨的非关节面外周,骨膜的血管组成一连续的骨膜血管网。通过此网与肌、筋膜和骨的血管相连,使骨膜获得血供。对骨膜血供的临床意义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下颌骨的血供,为有关下颌骨的外科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6例墨汁灌注的新鲜下颌骨标本制作成透明标本,对其血供系统的分布、走行及吻合情况进行观测分析。结果:下牙槽动脉自上颌动脉发出后,由下颌孔进入下颌骨,走行于下颌管内,营养下颌骨体部和下颌孔以下的升支部分。每侧下牙槽动脉共发出6条分支来营养牙齿和牙周组织。下颌骨表面骨膜内有大量的血管网,以嚼肌及翼内肌附丽部分最为丰富。下颌孔以上升支部分,包括髁突和冠突则完全由来自于骨膜的血管网营养。结论:下颌骨血供主要由下牙槽动脉以及骨膜动脉网分布,两者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为下颌骨炎症扩散以及口腔癌的下颌骨骨转移提供了血管途径;骨膜动脉网的存在亦是正颌外科中下颌骨游离骨段的营养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