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律失常监护体会三明市第二医院王丽华急性心肌梗塞(下称心梗)可以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或多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而死亡。因此,严密的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心律失常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自1994年CCU病房开展工作以...  相似文献   

2.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05-1905
老年人的传导系统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有些老年患者虽然无明确的疾病史,但是无症状或亚临床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问题。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此,我们选择了102例老年患者,对老年心律失常的改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辛洁  李莉 《黑龙江医药》2002,15(2):160-160,F003
心律失常是心脏跳动的节律不正常包括频率及规则性,是心脏激动产生和传导的不正常状态,是心脏传导系统电重量功能异常的结果。1 心脏传导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所组成,产生激动控制心脏跳动的频率及规则性。1.1 传导系统的组成窦房结→房内传导阻滞→房室结→  相似文献   

4.
<正> 甲亢患者心率增快,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多,均基于心脏听诊或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记录。我们对一组甲亢病人进行连续24小时Holter监测,并与正常组对照,旨在了解患者昼夜心率、心律及抗甲亢对心率、律的影响。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心率振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远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对其心肌梗死后7~21d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分析TO、TS与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TO值越高,聪值越低(P〈0.05);TO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正相关(r=0.575,P〈0.05);TS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负相关(r=-0.589,P〈0.05)。结论HRT可能对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2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将7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和心率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27.81,P<0.001。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多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不良反应护理的综合护理,可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降低患者心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患者血红蛋白与脉搏血氧饱和度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贫血标准的CCU入住患者,按轻、中、重分3组,同期入选无贫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要求心功能分级相似或达到相似心功能,排除肺功能有障碍及影响检测仪监测者,使用指脉氧法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所有患者均在呼吸室内空气情况下进行.结果 对照组、轻、中、重贫血组SaO2均值分别为(95.4±0.8)%、(95.5±0.8)%、(97.2±1.0)%、(98.6±0.9)%,显示贫血越重,其脉搏血氧饱和度越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轻度组组间t检验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贫血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正常的患者高.贫血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不反映肌体氧供情况.重症监护病房心脏病患者血红蛋白值保持>90g/L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心电监护能随时掌握患者心脏的动态变化,为心律失常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1988—1990年对48例心律失常患者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①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由于缺乏心电监测知识,病人接受心电监测时情绪紧张,对疾病更加恐惧,常导致和加重心律失常。因此,必须向病人说明心电监测的有关知识,取得积极地配合。②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同外界接触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抗病信心。但重症心律失常病人心绪不宁易疲劳,在会客超过半小时或谈及稍有激动的事情时,心律失常加重。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保持病室的舒适,避免  相似文献   

9.
郭涛 《云南医药》2006,27(1):73-75
心电图作为一门为医学现代化立下汗马功劳的分支学科,走过了100多年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心电学理论和知识已经成为心内专科医师、内科医师、全科医师乃至全体临床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看家本领”。随着心电诊疗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越来越多有意义的心电现象被认识和应用,有力地保证了各级医疗机构诊断精度和疗效的提高,本文介绍其中几个进展。  相似文献   

10.
心率变异性(HRV)是评估人体自主神经功能常用的一种无创性定量分析方法,可作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功能的独立评价指标[1]。目前临床上主要依据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糖尿病患者的HRV,但因该检查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不能广泛应用。我们对进行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指式脉搏血氧仪再次检测其HRV,以了解脉搏血氧仪在检测HRV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跟踪检查,全面分析心律失常类型。结果:寞性心律失常最多,占62.5%,其它缺血性心律失常占37.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够全面反映心律失常类型,尤其是对绝大多数常规心电不易记录到,或者记录到但不能明确某一时段的发生频率及心肌供血情况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心律失常的患者展开全方位的护理,可以让患者获得极好的护理服务,而且要清楚的了解自我护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从而得到护理的一些经验。方法 9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对其展开药物治疗、心电监护而且要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的情况,做好一般用药、心理等基础护理。结果 90例患者都痊愈出院。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需要缜密的用药、心电监护、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让患者深刻的了解到疾病的预防工作与治疗相比更加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心律失常的不同表现及其所占比例。按照患者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种类包括室性心律失常63例(室性早搏55例,心室颤动3例,阵发性实行心动过速5例)和其他心律失常18例(窦性心动过速9例,窦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纤颤和房室传导阻滞各2例,房性早搏1例),其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死亡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的患者病死率为100%。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的患者(病死率5.2%)与非ST段抬高的患者(病死率13.0%)相比,病死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比较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并发不同种类的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最高,病死率也高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探讨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作用。方法 40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诊断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检查诊断阳性34例(85.00%),其中阵发性室上速20.00%(8/40),房室肥大15.00%(6/40),窦性停搏15.00%(6/40),阵发性房颤20.00%(8/40),缺血性ST-T异常改变15.00%(6/40);常规心电检查断阳性24例(60.00%),阵发性室上速15.00%(6/40),房室肥大10.00%(4/40),窦性停搏10.00%(4/40),阵发性房颤15.00%(6/40),缺血性ST-T异常改变10.00%(4/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 ,不仅诊断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而且还具有快速、无创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体会。方法将48例心律失常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心律失常患者45例经治疗28—50h心律失常得到控制,3例无效。结论通过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患者的活动耐力,能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减少了或避免了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医院心内就诊的72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各种异常心电图类型统计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75.3%)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检出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7.
翁梅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01-1702
目的 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情况,探讨其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设3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60例入组者的心率变异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与频域指标(HF、LF、LVF、LF/HF),分析对比两组心率变异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四个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频域指标HF、LF及LVF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3,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健康人,其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根据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可早期干预高血压患者以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1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各类心律失常的监测结果。方法:采动态心电图对147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24h监测。结果:监同室上性早搏为78.20%,室性早搏61.9%,窦性心动过速34.69%,窦性心动过缓31.29%,房性心动过速27.21%,心房颤动9.52%,右束支传导阻滞 4.76%,房室传导阻滞4.76%,窦性停搏2.72%,室性心动过速2.04%,窦房传导阻滞和左束支传导阻滞均为1.36%。与常规心电图112例比较,其中心房颤动高1.78倍,窦房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高1.5-4.76倍,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均高11倍。结论:对于一过性、暂时性和阵发性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常规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要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检出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要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效率高、重复性好等优良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24h 动态心电图( DCG )和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0月_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120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 ECG)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患者的不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出室性早搏48例,房性早搏59例,室早二联律18例,房早二联律20例,阵发房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停搏3例,心肌缺血51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出室性早搏26例,房性早搏30例,室早二联律6例,房早二联律7例,阵发房性心动过速0例,窦性停搏0例,心肌缺血32例,明显低于24h 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4h 动态心电图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过程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