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舒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将62例F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D临床疾病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明显改善,两组痰病复发率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舒肝汤可明显改善FD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降低FD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俞穴灌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腰俞穴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4%,有效率68%;对照组显效率8%,有效率33%,两组比较P<0.01.结论:腰俞穴灌注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辨证施治;对照组1 00例,口服吗丁啉、雷尼替丁.2组均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和7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施治F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柴平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餐前口服多潘立酮片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58.93%,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愈显率38.89%,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05).结论:柴平汤治疗F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对照组)50例用吗叮啉、西沙比利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50例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枳实消痞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6 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对照组。治疗组 86例口服中药四逆散合四君子汤 ;对照组 80例口服吗丁啉。 2组均以 4周为 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0 % ,对照组为 75 .0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疗F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背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叩刺背俞穴的治疗组和毫针刺法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该病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用莫沙必利、治疗组35例用莫沙必利和健脾和胃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3%、对照组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2例用中药、针灸、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对照组68例用多潘立酮及奥美拉唑治疗,疗程4周.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8%、对照组73.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治疗F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五脏俞为主治疗经行情志异常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注五脏俞治疗经行情志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经行情志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穴位注射(脾俞、肾俞、心俞、肝俞、内关为主穴)以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注五脏俞治疗经行情志异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较佳方法。方法:将10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57例)、西药组(47例)。穴位注射组予以VitB122000μg穴位注射,取穴以下关为主;西药组予以卡马西平口服。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愈显率为82.5%、有效率为98.2%,西药组愈显率为57.4%、有效率为80.9%,2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VitB12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口服西药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期残留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砚青  刘延青 《中国针灸》2006,26(8):566-568
目的评价针刺为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外溶解术后的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和偏振光治疗,针刺取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等穴;对照组仅服用西药迪克乐克75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5.0%,对照组愈显率为75.7%,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直观模拟标尺(VAS)评分2.28±0.96,对照组VAS评分3.49±1.4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3.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晓霁 《中国针灸》2007,27(7):509-510
目的:比较火针与毫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7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采用火针治疗,穴取太阳、攒竹、颧;对照组48例采用毫针治疗,取穴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4.6%、有效率92.4%,对照组治愈率45.8%、有效率8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火针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且疗效优于毫针针刺。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线为主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富 《中国针灸》2007,27(7):500-50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加小剂量舒坦罗与单用舒坦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穴位埋线加小剂量舒坦罗治疗,穴位主取大椎、中脘、天枢、肝俞、脾俞、肾俞等;对照组34例单纯用舒坦罗,两组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5.3%,两组比较,P<0.05;在治疗第1、2周末治疗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穴位埋线加小剂量舒坦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电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复视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展神经麻痹性复视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穴取球后、瞳子髎、丝竹空、太阳等;对照组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肌生注射液肌肉注射和三磷酸腺苷、乙酰辅酶A、细胞色素C静脉滴注,并采用遮盖单眼法.两组治疗前及40天后测定眼球运动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针刺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复视疗效确切,并优于常规用维生素和能量合剂等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脑性瘫痪合并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117例患儿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营养药、高压氧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穴取肝俞、脾俞、承泣等)及球后穴位注射(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0.2~0.3mL)。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行眼底和追视物体角度检查并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追视物体角度均明显增加(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结论:中西结合疗法是治疗脑性瘫痪合并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对慢性胃炎患者环核苷酸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36例)与针刺组(34例).主穴均为胃俞、中脘、足三里,分别进行埋线或针刺治疗,并观察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胃泌素(Gas)、P物质(SP)含量的改变.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针刺组76.47%(P<0.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血浆cAMP、cGMP、Gas、SP含量的改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埋线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有肯定疗效,通过调节环核苷酸和胃肠激素含量,从而改善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点灸特定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点灸与常规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点灸组(30例)采用周氏万应点灸笔点灸法,针刺组(2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取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治疗15次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针刺组的75.0%(P<0.05).结论:点灸治疗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9.
吕颖霞  单秋华 《中国针灸》2006,26(11):796-798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天柱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患侧天柱穴,先直刺,再依次向同侧的风池、风府及下方的颈夹脊、同侧枕骨粗隆方向透刺。对照组34例取患侧风池、天柱、率谷、头维、相应颈夹脊、后溪、阿是穴。行常规针刺手法。两组均每日针1次,6次为一疗程。结果:两组疗效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从针刺镇痛的起效时段上看,前者的即刻、第2次、第3次后的愈显率高于后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可以达到常规针刺的疗效,而且较常规针刺起效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He-Ne激光照射与西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激光组和药物组。针刺激光组55例采用针刺结合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取穴以地仓、颊车、四白、牵正、下关、迎香、阳白、鱼腰、翳风、合谷等为主;药物组4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静脉点注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和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肌肉注射VitB1、VitB12,同时口服谷维素、强的松。7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激光组痊愈率81.8%,药物组痊愈率45.2%,2组痊愈率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激光组有效率100.0%,优于药物组的83.3%(P〈0.01)。结论:针刺结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