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后镇痛,选择合理的镇痛方法处理术后疼痛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减少伤害性刺激,避免机体躯体性和内分泌不良反应,加速患者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术前给予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隆乳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8—2014-8间,选择ASA分级I~II级,静脉全麻下行硅胶假体隆乳需术后镇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术前给药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0例;A组术前30min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20μg/kg静脉滴注,B组术前给于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结果:A组患者手术后48h内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患者术后48h内PICA按压总次数、镇痛药用量、镇痛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术前给予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增强自控镇痛的效果,减少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镇痛的质量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术后疼痛和机体对手术创伤的过度应激反应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开胸手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能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效凋控机体机能,为胸科手术后镇痛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现对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胸科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骨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B组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比较2种镇痛方法的效果,并观察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种镇痛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硬膜外镇痛易发生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结论硬膜外和静脉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后的镇痛均能达到同样效果,但硬膜外镇痛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5.
胸科剖胸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应激反应强烈和术后疼痛明显等特点,因此需要良好的术后镇痛以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稳定呼吸、循环功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剖胸手术后镇痛采用芬太尼复合液经皮下病人自控镇痛(PCSA)和经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两种方法,今将观察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以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与比较不同超前镇痛时点应用帕瑞昔布钠对妇科手术后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6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以及术后12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而B组于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12h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观察术后12和24h患者PCA的总按压次数和PC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2、4、6、12和24 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满意程度(BCS评分)、镇痛的补救措施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12和24 hPCA总按压次数和PCA有效按压次数降低(P<0.05),术后2、4、6和12 h的VAS评分降低而BCS评分提高(P<0.05),而两组24 h疼痛强度和满意度以及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尤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手术超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法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将病情分级(ASA)Ⅰ~Ⅱ级妇科腹部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均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对照组术后使用单次肌注度冷丁的方法进行镇痛。采用疼痛评分法对48h内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提前,2组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法用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选取2015年6—11月我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术后给予瑞芬太尼镇痛)、超前镇痛组(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镇痛)以及观察组(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镇痛)。比较3组患者术后2、6、12及24 h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术后活动后疼痛明显高于超前镇痛组和观察组(P<0.01),其中超前镇痛组镇痛效果更佳。对照组不良反应率高于超前镇痛组和观察组(P<0.05)。氟比洛芬酯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地佐辛静脉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探讨地佐辛在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下肢骨折手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I组)及吗啡组(E组),观测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6h及术后24h血浆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术后4h、8h、,12h、24h、48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6h、24h多巴胺,术后24h肾上腺素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均较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良反应I组比E组恶心呕吐明显减少(P<0.05),I组比E组尿潴留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一样能减轻应激反应,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10.
烧伤是指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如火焰、热金属等,患者术后常常伴有剧烈的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加快患者恢复。地佐辛是具有阿片受体激动作用的药物,可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现将地佐辛用于烧伤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IA),观察其效果、不良反应并探讨  相似文献   

11.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双侧TAP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g/kg(R组)或等量生理盐水(S组).所有产妇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2、6、12和24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满意度.结果 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R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5),镇痛满意度较好(P<0.05).两组均未见TAP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结合自控镇痛宣教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60例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组(Ⅰ组)和普通电子镇痛泵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无线镇痛泵监控系统进行术后镇痛并选择多个时间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后镇痛宣教,Ⅱ组采用普通电子镇痛泵.记录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使用镇痛泵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麻醉医师被动回访率等. 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4、8、12、24 h的NRS评分均较低(P<0.05);麻醉医师被动回访率Ⅰ组3例占10%、Ⅱ组13例占43.3%(P<0.05);Ⅰ组通过远程数据监测发现报警信息8次,Ⅱ组接到病房反馈镇痛不足有13次,至病房进行有效处理的时间Ⅰ组(9±3) min、Ⅱ组(13±7) min(P<0.05);Ⅰ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Ⅱ组(P<0.05).结论 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结合宣教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可以为患者实施个体化镇痛管理,改善了镇痛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心脏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开胸心脏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3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250 μg/125ml;氟舒芬组(F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25μg+氟比洛芬酯150 mg/125 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0.2 ml/h,单次负荷剂量0.8ml.锁定时间10 min.观察两组镇痛开始时及开始后4、8、24、48 h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舒芬太尼组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纳布啡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12—2018-08间在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分别使用氢吗啡酮(对照组)和纳布啡(实验组)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术后记录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用药总量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 h实验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2组疼痛评分及用药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PCIA术后镇痛能够提供有效镇痛,并减少阿片受体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与曲马多单次静脉给药用于腹部手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使用舒芬太尼0.15μg/kg术后镇痛;B组使用曲马多1.5 mg/kg+氟哌利多1 mg单次静脉给药术后镇痛。观察2组患者的VAS评分,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1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VAS评分(1.45±0.32)低于B组(3.82±1.24),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1h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镇痛单次静脉给药中,舒芬太尼早期镇痛较曲马多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3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脂用于骨科手术时超前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Ⅱ级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5例。Ⅰ组术前15 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脂100 mg;Ⅱ组术前15 min静脉缓注生理盐水20 ml。分别记录术后1、2、4、6、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 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术后1、2、4、6 h VASⅠ组均低于Ⅱ组(P<0.05),术后24 hⅠ组的曲马多用量(275.8±45.5)mg低于Ⅱ组的(310.5±57.2)mg(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除尿潴留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镇痛结束后,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Ⅰ组与Ⅱ组在Ⅱ级和Ⅳ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脂用于骨科手术超前应用,能减少术后的曲马多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宫颈癌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50例全麻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TABP)+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研究组)及单纯PCIA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拔管即刻、2、6、12和24小时的VAS及Ramsay评分;第1次需求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术后24小时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及术后24小时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Ramsay镇静评分在T0和T1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第1次需求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24小时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及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及副反应,增加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塞来昔布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西乐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2005年住院手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西乐葆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西乐葆给药时间:一般于手术前8~12 h,即患者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手术后6 h患者可进食后再次给药,手术后3~5 d按手术大小及患者疼痛程度决定停药时间。给药剂量:西乐葆首次服用400 mg,大手术可加大剂量。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西乐葆的术后镇痛效果与镇痛泵相似,但发生不良反应比及患者总体满意度优于镇痛泵。[结论]西乐葆对手术后镇痛具有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适合于骨科围手术期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上腹部手术后硬麻外镇痛与静麻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术后硬膜外镇痛(A)组和术后静脉镇痛组(B)组。观察患者术后12、24、48、72 h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48、72 h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及B组均能有效控制上腹部术后疼痛,而A组较B组效果更平稳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后路脊柱胸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在病人术毕缝合皮肤前给予复合镇痛方剂(吗啡+肾上腺素+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椎旁肌肌注,B组为对照组,不予肌注.记录术后4、8、12、24、36、48 h病人刀口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调查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36、48 h刀口疼痛评分显著降低,镇静评分升高,且手术12h后差异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整体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而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补救镇痛次数.[结论]该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胸腰椎手术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