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一例报告张晓华患者男,54岁。因吞咽困难伴胸骨后不适20余年,加重2月于1993年8月24日入院。患者20年来一直自觉吞咽困难,只能进半流汁饮食。曾在外地医院作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未经特殊治疗。体检:消瘦,贫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引导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分为球囊扩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及Heller手术3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计分和钡餐检查中食管宽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胸痛和反流症状的计分以及食管钡餐检查食管最大宽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3组间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扩张组和Heller手术组各有1例发生食管穿孔并发症,肉毒杆菌毒素组无并发症发生,患者耐受良好。结论超声胃镜引导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食管动力的变化。方法对2001-01—2005-12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内镜直视下行球囊扩张治疗,并进行症状评分、食管钡餐造影及食管测压检查。结果经内镜球囊扩张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最大宽度明显减小(P<0·01);LESP及LESRP明显降低(P<0·01),LESRR明显升高(P<0·01),LESRR与LESP高低无关;食管体部均表现为无效低幅收缩,未恢复推进性蠕动波。结论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食管动力,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贲门失弛缓症病人1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气囊扩张。术后1周内行X线钡餐检查,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检查1次。结果 所有病人在术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明显缓解。随访结果表明,在3、6、12个月随访期内,症状缓解率依次为91.7%(11/12),90%(9/10)、83.3%(56)。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症状缓解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组病人扩张术后虽然有局部粘膜撕裂、渗血等并发症,皆可自行缓解,未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较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83岁。进食困难5年,胃镜检查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多次于当地医院行探条扩张术。近10d吞咽困难加重,不能进全流食,靠补液维持生命。食管钡餐检查示:食管中上段高度扩张,下端及贲门部呈锥样狭窄。选用美国Microvasive 35mm扩张气囊欲行扩张术。内镜观察:食管中下段高度扩张,距门齿37~41cm段逐渐狭窄,尤以42cm(贲门部)为著。  相似文献   

6.
我科完成一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Heller肌层切开术后复发的贲门失驰缓症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主因"间断吞咽困难12年"入院.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胸痛及上腹不适,伴间断呕吐,症状进行加重.8年前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并行Heller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胸痛、吞咽困难,反复发作.3年前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呛咳,影响睡眠.上消化道造影诊断:贲门失弛缓症.2年来体质量减轻约6kg.  相似文献   

7.
1988~1994年,我们收治贲门失弛症并发食管癌2例、贲门癌1例,贲门失弛症误诊为食管癌1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35岁。因吞咽困难14年,加重1个月,以贲门失弛症并食管中段良性肿瘤入院。经用贲门扩张器治疗无好转,后经食管镜检查并取病理诊为中段食管癌而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 例2:男,61岁。因吞咽困难12年,加重1年,诊为贲门失弛症入院。用贲门扩张器扩张治疗  相似文献   

8.
贲门失弛缓症贲门扩张前后食管测压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以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性收缩为特点的动力障碍性疾病。扩张疗法是主要治疗方法,从2 0 0 0年7月始,我们对1 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扩张治疗效果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一、资料和方法1 .对象: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住院患者1 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 9~5 7岁;病程3~1 2 0个月,平均(39 8±37 5 )个月。2 .治疗方法:采用探条扩张法或气囊扩张法。扩张器分别为Wilson Cook公司的Savary探条和专用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气囊。3.食管动力检查:扩张前1d及扩张结束后2d行食管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内镜下贲门扩张结合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的临床疗效、术后的食管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9例贲门失弛缓患者,经临床评估、内镜及食管动力学检测后,在内镜下对贲门进行水囊扩张,再于贲门四壁分4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密切随访,评估临床表现,检测相关的食管动力学指标,然后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处理,再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在内镜术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胸痛和呕吐,内镜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吞咽困难、胸痛及呕吐发生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12个月吞咽困难、胸痛发生率较术后1周、6个月组显著升高,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内镜术后下段食管的平均压力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较1个月显著升高.内镜术后1个月开始,与术前相比,下段食管的平均收缩间期显著缩短,下段食管的顺行性则显著改善.内镜治疗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较术后1个月则明显升高.内镜术后LES松弛率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6个月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较术后1个月则明显降低.内镜术后1个月开始食管顺行性收缩比例较术前显著升高,而非协调性收缩的比例则显著降低.内镜治疗术后食管体部收缩幅度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 内镜下贲门扩张及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能显著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食管动力学状况,但术后1个月开始临床复发率逐步升高、食管动力学异常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目的为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减轻梗阻,改善临床症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近年来开始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目的:通过分析手术前后食管动力的变化,评估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并接受POEM治疗的39例患者,对其手术前后食管液态测压和近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完成POEM和术后3 d食管测压。术后3 d LESP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LES松弛率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术前和术后3 d食管体部均表现为蠕动性收缩消失,同步收缩比例增加。术后1个月随访,LESP仍显著低于术前(P0.05),37例患者吞咽困难明显好转,有效率为94.9%。结论: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内降低LESP和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但对恢复食管蠕动功能作用有限。食管测压对贲门失弛缓症术后疗效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贲门失弛缓症(AC)作为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一种,以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功能受损、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年发病率为1/100 000~3/100 000,临床表现以吞咽困难最为常见。食管测压法为其诊断金标准,另外还有内镜检查、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等诊断方法。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可通过药物治疗、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气囊扩张术、食管支架植入术、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球囊扩张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5例,分为两组,其中18例行球囊扩张术(扩张组),17例行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球囊扩张术(联合组)。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评分,测量食管钡餐摄片的钡柱高及宽。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在术后1周、3个月两组的临床症状的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术后6、12个月联合治疗的临床症状缓解优于单独球囊扩张组(P〈0.05)。两组治疗后食管钡餐摄片观察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术后1周联合组和单纯扩张组间食管排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联合组和单纯扩张组间食管排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球囊扩张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远期疗效优于单独球囊扩张。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59岁,因间歇性吞咽困难 10个月,表现为进干食明显,此后症状加重,进流质亦感吞咽困难,并伴有食管反流、左侧胸痛,腹胀、黑便等症二十余天,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消瘦,贫血貌,锁骨上淋巴结阴性。 X钡餐:食管管径达 7cm,管壁不光滑,造影剂涂布不佳,贲门处狭窄,粘膜结构正常,意见:贲门失弛缓症。内镜检查:食管距门齿 20cm处,可见左前壁有新生物延伸至贲门,在中段可见结节样改变,其余部分粘膜光滑,色泽正常,肿物质地偏硬。诊断:食管巨大肿瘤。组织活检病理报告:镜下见规则的鳞状上…  相似文献   

14.
背景:贲门失弛缓症是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气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探讨食管压力测定在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中的作用。方法:予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前后行食管压力检测,分析食管下括约肌(LES)和食管体部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扩张后,21例患者的吞咽困难和反流症状消失。与扩张前相比,扩张后LES长度无显著差异,LES静息压和LES残余压显著降低(P〈0.01),LES松弛率显著升高(P〈0.05)。扩张后食管体部同步收缩波和吞咽蠕动波消失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无显著差异,继发性收缩波和食管体部静息压高于胃内静息压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气囊扩张术能显著提高LES松弛率,降低LES静息压、LES残余压、食管体部静息压和继发性蠕动波的发生率,迅速缓解患者症状。食管压力测定对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食管后壁内镜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食管后壁行POEM,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的积分、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变化、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入选研究,其中26例患者顺利施行经食管后壁的POEM,平均手术时间68.8 min,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手术并发症.26例患者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较术前平均降低16.37 mm Hg(1 mmHg =0.133 kPa),术后1个月Eckardt评分均分较术前降低6.69分,仅1例患者仍有吞咽困难,Eckardt评分为4分,总有效率96.1% (25/26).1例患者术后出现反流症状.2例患者因贲门部严重疤痕形成而未能完成POEM手术.结论 经食管后壁POEM能即时有效地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短期疗效满意,其并发症尤其是气胸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华西医大附一院收治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105例,其中男性56例(53%),女性49例(47%),平均年龄34.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及体重减轻等。通过临床表现,X线钡餐可明确诊断。气囊经胃镜下导丝置人,压力5~10 PSI,维持30~60s,间隔2~3min后再扩张共2~3次。结果:105例病人显效95例(90.3%),有效10例(9.6%),无效0例。术后无1例穿孔,其他并发症轻。复发后重复扩张仍有效,较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及Hellsr’s肌切开术有更多优越性。结论:气囊扩张术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85例,术后定期观察病情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85例患者行扩张治疗2周后,除4例患者因进食梗阻再次进行扩张外。余81例患者逐一随访临床分级均为0级,患者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全部消失,治疗有效率为95.3%。扩张2月~1年后复查,又有5例又出现吞咽困难,临床分级为Ⅰ级,余病例均无复发,临床分级为0级,治疗有效率为89.4%。结论球囊扩张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内镜下短期放置特制可回收防反流支架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12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气囊扩张组63例;特制可回收食管支架组6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有效率、吞咽困难症状评分、食管宽度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期间吞咽困难症状较前均明显改善(P〈0.05),气囊扩张组治疗1个月、6个月、1年后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100.0%,96.7%,91.5%,食管支架组治疗后同期有效率为100.0%,98.0%,97.1%.(2)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两组吞咽困难评分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食管支架组吞咽困难评分改善程度优于气囊扩张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最狭窄处均较前明显增宽、食管最宽处均较前明显缩小(P〈0.05),且食管宽度变化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气囊扩张组1例发生食管穿孔,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食管支架组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肉芽组织增生,2例发生支架移位,1例患者发生支架脱落.(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支架组住院费用高于气囊扩张组(P〈0.05).结论 与内镜下气囊扩张比较,特制可回收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疗效与其相似,但远期疗效更优,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治疗前后食管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前后进行食管测压,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扩张疗效的关系。方法: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7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钡餐、内镜和食管测压确诊,并在确诊后行气囊扩张。17例扩张治疗前、治疗后3天以内及3月,10例治疗后1年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测压指标。结果:(1)扩张后患者的下状明显改善,且持续1年(P〈0.01)。(2)扩张后3天及3月LESP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吞咽时不能充分松弛,严重影响食管排空,目前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扩张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一、对象:选择1997年8月~1999年12月我院消化专家门诊诊断,并经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证实贲门失弛缓症39例,男24例,女15例。男女之比1.6:l,年龄18~70岁,平均40.05±10.l岁,随机分组。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外科组19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