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造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近 10 年来行十二指肠造瘘术 4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其中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 20 例, 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 27 例。结果47 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手术死亡。其中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有并发症4例, 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术无并发症,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与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相比, 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或十二指肠瘘的疗效确切, 不增加手术操作难度, 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及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接受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及十二指肠残端瘘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瘘的愈合情况及治愈天数。结果 13例患者中,8例患者接受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营养支持及穿刺引流后治愈,治愈的天数为术后32~78 d,平均(51.75±14.96)d;5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于胃癌术后23~45 d,平均(37.00±8.37)d。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吻合口及十二指肠残端瘘后,首选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3.
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方法,提高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89年10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血清清蛋白的变化。结果:本院手术治疗的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均效果良好,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和氮平衡指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胃次全切除术后的十二指肠残端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胃部手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我院在近十年中共收治胃部手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14例。其中胃残端瘘2例、胃空肠吻合口瘘4例、十二指肠残端瘘8例。本文重点对预防和处理胃十二指肠瘘做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消化道内出血再手术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华  程寿连 《河北医药》2005,27(3):208-209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消化道内出血再手术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对本院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消化道内出血再手术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寻找其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消化道内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全组胃大部分手术后消化道内出血再手术9例中,行胃壁切开缝扎止血6例,行扩大胃部分切除术2例,行十二指肠残端切除重新缝合1例。结果 9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消化道出血再手术病人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及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出院后随访6个月-1年未见有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 对胃大部分切除病人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要提高手术的基本技巧及水平方能有效预防和杜绝,胃切除术后消化道内出血病例的发生。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再手术病人应根据各种情况选用不同方式才能治愈。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胃肠生理功能和营养支持的研究进步,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病死率仍在5%左右。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实施胃癌手术3162例,其中35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我们应用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探讨处理困难十二指肠残端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改良Nissen法处理困难十二肠残端病人36例的临床效果,其中择期手术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急诊手术21例,并出血急诊手术8例.结果 无1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及医源性胆管损伤.结论 改良Nissen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困难十二肠残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治愈20例,遗留并发症1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可降低残端瘘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来作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的成功经验,分析其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方法.结果53例手术病人,除1例术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其余无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结论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术后严重并发症,只要作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有优良的操作技能,选择适当的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方法,十二指肠残端瘘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0.
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俊 《江苏医药》2008,34(11):1158-1159
目的 探讨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效果.方法 16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在一般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并给予营养支持,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体重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腔引流液量即显著减少(P<0.05),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增加、血清白蛋白、体重在变化差异不显著,所有患者均治愈,未行手术治疗.结论 胃肠减压、维持内稳态、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给予生长抑素等的综合治疗,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内环境稳定,促进瘘口的恢复,有效地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进行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预防性引流组(包括长胃管经输入襻置入十二指肠降部引流或行Braun吻合、十二指肠造瘘、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率与非预防性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残端瘘重在预防,科学、有效的引流是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是普外科常用的手术。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时必须游离及切断十二指肠,而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是该术式中关键步骤之一。处理得当,患者很快恢复,反之,可能产生十二指肠瘘。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行胃大部切除术十二指肠残端“U式”关闭126例,无1例发生残端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20例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全面精心的护理后19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结论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十分危险,在坚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术后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痊愈,对于手术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患者50例,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包括原吻合口切除后再吻合23例,残胃切除后食道空肠吻合15例,十二指肠溃疡血管缝扎后残端造瘘7例,十二指肠溃疡腔外置后残端造瘘5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分析患者再次手术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再次手术后出血均停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00%,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例患者死于癌细胞广泛转移,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死亡率为4.00%;其余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再次出血现象。结论再次手术是治疗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5.
胃切除术十二指肠残端瘘防治教训与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八九医院(043014)周全胜我院自1993年7月以来,共收治院内外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予以分析如下。1病例摘要例1:女,48岁。因上腹隐痛半年间断呕吐20天入院。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再手术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机械性肠梗阻77例,上消化道出血25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1例,胃空肠吻合口瘘11例,短肠综合征3例。结论胃切除术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有的需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护理体会安溪县官桥医院廖秀箴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临床上并不少见。在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护理配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治疗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我院近年出现1例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周到的护理获得痊...  相似文献   

18.
1970年6月—1974年12月,我院外科共施行胃大部切除术220例,其中8例发生了与手术有关的近期严重并发症如:术后胃小弯侧残端大出血、总胆管损伤、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输出段综合征及胃小弯侧残端再度穿孔等。本文对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再次手术所见及处理等问题进行讨论。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该8例中有2例死亡。1例为十二指肠残端破裂,1例为总胆管损伤。讨论一、术后大出血:胃大部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原因有三。(一)胃肠吻合口出血;(二)胃小弯侧残端出血;(三)旷置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61~1983年收治小肠瘘30例,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本院发生9例,外院转来21例。肠瘘发生原因;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8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术后瘘7例(其中3例因蛔虫钻出十二指肠残端致瘘),腹腔其它手术误伤小肠致瘘10例,嵌顿疝术后肠瘘2例,肠穿孔或肠切开缝合术后瘘2例,总胆管切开取石误伤十二指肠致缕1例。分型:高位小肠痰16例,低位小肠赓14例。  相似文献   

20.
马本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73-174
目的:分析和总结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十二指肠残端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该病的成因、诊断和治疗。结果:采取非手术治疗患者20例,手术治疗38例。手术过程中,有9例发现残端漏,17例没有明显的漏口。有8例行单纯的十二指肠残端安置引管,11例行十二指肠的腔内引流,7例行Roux-Y吻合术。结论:十二指肠残端漏一旦确诊,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治疗方法的适宜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