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哺乳动物脑组织中神经节苷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分离猪脑、鼠脑组织中主要几种神经节苷脂GM_1、GD_(1a)、GD_(1b)、GT_(1b),在缓冲液中加入α-环状糊精(α-cyclodextrin,α-CD)来提高分离的选择性和效率,并对缓冲液的pH值、α-CD浓度和电压等变化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15.0mmol/Lα-环状糊精的2.5mmol/L磷酸级冲液(pH8.6)中,电压为25kV时能很好的分离生物样品。从猪脑提取物中分离出GM_3、GM_1、GD_(1a)、GD_(1b)、GT_(1b)和含唾液酸的其他糖脂类物质,鼠脑中分离出GM_1、GD_(1a)和GT_(1b),说明毛细管电泳可用于分离神经节苷脂,具有快速、简便、节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用CFU-GM半固体琼脂培养技术研究了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CD3单克隆抗体(McAb)对1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CFU-GM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16.7μg/mlATG或1:50抗CD3McAb,体外均可增加AA患者骨髓CFU-GM的集落数(P<0.05),两者的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2.ATG和抗CD3McAb对AA患者干细胞缺乏型和免疫介导型的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用此项技术对AA患者作药敏试验,并加测外周血CD8+、DR+细胞比值,可作为选择免疫抑制疗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体内刺激型及阻断型抗体共存情况,检测了427例Graves病(Graves′disease,GD)及106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ditis,HT)患者血中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及甲状腺刺激阻断抗体(TSBAb),结果:GD组及HT组TSAb,TSBAb的阳性率分别为91.6%,7.7%及14.2%,37.7%,GD患者TSAb及TSBAb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刺激抗体作为Graves病预后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高慧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4):218-220
以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为指标,观察了58例Graves病(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TsAb变化及其作为评估GD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TsAb活性治疗前显著高于治疗后,经药物治疗后,TsAb明显下降或消失;停止治疗时,TsAb阳性或TRH兴奋试验无反应者,GD复发率均为93%;对复发组患者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停药时TsAb阳性率与TRH兴奋试验不反应率分别为84%和45%,但二者间未能证实有相关关系;复发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未复发组。以上结果表明,抗甲状腺药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反映GD免疫紊乱的TsAb用于估计预后时优于TRH兴奋试验,治疗时间对复发与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EsD-PGM_1-GLOI同步电泳分型法,对云南省壮族人群的EsD,PGM_1和GLOI进行分型调查.结果:EsD_1、PGM_11及GLO_1的频率分别为0.6277,0.7409和0.1131.本次检测未发现变异型.文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及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壮族人群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ATG和抗CD3McAb对再障患者CFU—GM生长的体外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CFU-GM半固体琼脂培养技术研究了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CD3单克隆抗体对1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FU-GM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16.7μg/mlATG或1:50抗CD3McAb,体外均可增加AA患者骨髓CFU-GM的集落数,再者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疾病患者TsAb的阳性率调查李廷赵克明王玉凤辜晓萍沈守祥*(安丘市人民医院山东安丘262100*潍坊市人民医院)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包括阻断型抗体(TsBAb)和刺激型抗体(TsAb)两种亚型,TsAb是Grave's病(GD)发病的主...  相似文献   

8.
采用EsD一pGM1一GLoI同步电泳分型法以及EAp一ADA一AK1同步电泳分型法对云南省罗平县布依族人红细胞EsD,PGM1,GLoI,EAP,ADA和AK1作了分型调查,计算出这6种红细胞同功酶的基因频率分别是:EsD1.0.63l4,PGM110.6907(PGM610.0254),GLO10.1695,EApA0.2966,ADA10.9534,AK11.0000;根据这6种同功酶的表型频率计算出DP值分别为EsD0.6059,PGM10.6l06,GLO0.4442,EApA0.5733,ADA0.1658,AK10,累积Dp值0.9696;累积父权排除率为53.46%。  相似文献   

9.
Graves病(GD)是一种以甲亢、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突眼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研究着重从分子水平探讨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作用,并提示甲状腺刺激型抗体(TSAb)是导致GD的主要因子。本文简述这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1 GD的发病因素已得到公认的观点认为,GD与其它自身免病性疾病一样,是由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1]。亦即首先使免疫调节机制损伤,产生抗TRAb,从而导致GD发病。已确定与GD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包括:6P上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在1…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半定量测定正常人55例,初发60例,复发31例和31例缓解者血清TGAb,TMAb。同法测定35例Graves病人药物治疗前后TGAb,TMAb。对64例临床控制的Graves病人进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结果:(1)初、复发组TGAb、TMAb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P<0.001),复发组TMAb高于初发组(P<0.001),各组间TGAb,  相似文献   

11.
李妮 《广西医学》1997,19(1):29-30
将71例Graves氏病患者分为末治疗组(GDⅠ)和治疗组(GDⅡ),观察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同时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TT3、TT4。结果显示:GDⅠ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失调,GDⅡ组两者功能均有改善,但未恢复正常。提示(1)Graves氏病发病机制除T淋巴细胞功能失衡外,可能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也有密切的关系。(2)抗甲状腺药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3)甲  相似文献   

12.
第142期     
第142期邵循道主编西安医科大学(71006)READINGMATERIAL(阅读材料)(Forintensivereading供精读用)GoodDrug,DangerousDoses(Ⅲ)(好药与危险剂量)(三)NewWords(生词)1.real...  相似文献   

13.
AnAnalysisof100CasesofObstructiveJaundicebyCTScans¥HuangQinjuan,etal.ACTAACADEMIAEMEDICINAENANJING,1994,14(1):62-64Abstract: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庆大霉素(GM)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豚鼠20只,随机分为GM组GM+bFGF组各10只,GM组按每只80mg/kg·d^-1肌注GM17d,停药后继续注射生理盐水6d;GM+bFGF组在肌注GM的同中肌注2000U/kg·d^-1bFGF17d,停GM后继续注射bFGF6d。用药前、后称体质量,并做统计学t检验:断头处死动物后取肾皮质做光镜和电镜观  相似文献   

15.
五种生长因子mRNA在兔角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EGF、TGF-α、bFGF、TGF-β1和PDGF在兔角膜上皮和基质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角膜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兔角膜上皮和基质中EGF、TGF-α、bFGF、TGF-β1和PDGF mRNAR的表达。结果 EGF、TGF-α和PDGF mRNA仅在正常角膜上此细胞层表达,基质中未见表达;bFGF和TGF-β1 mRNA在正常角膜伤口和基质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6.
Flt-1、bFGFR、PDGFR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的关系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Fit-1、bFGFR、PDGFR在各期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Dukes分期将35例结肠癌标本分组,应用免疫组化Flt-1、bFGFR、PDGFR在肠癌中的表达。结果:Flt-1、bFGFR、PDGFR阳性表达率在DukesC2期组为71%、78%、64%和DukesD期组为71%、71%、57%,明显高于DukesB期组(40%、20%、40%)和DukesC1期组(22%、22%、33%),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结论:Flt-1、bFGFR、PDGFR阳性表达与结肠癌的转移行为有密切关系。术前检测Flt-1、bFGFR、PDGFR在结肠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对估计结肠癌的转移情况及指导手术决策以及估计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生长因子在浅Ⅱ度烫伤愈合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从分子水平研究了烫伤愈合渗出液细胞中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动态。在SD大鼠背部埋入海绵,于热烫伤浅Ⅱ度后6h和1、3、7、10、14d分别取渗出液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以βactin为内对照,计算TGFα、TGFβ1、PDGF和bFGF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伤后6h,TGFα、TGFβ1、bFGF均有表达;伤后3dTGFα、TGFβ1、PDGF均出现表达峰,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10dTGFβ1、bFGF出现表达峰,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它们在烫伤愈合的不同时期协同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人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人体慢性肝病纤维化发生机制。外科切除的肝细胞标本按病变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性、非活动性或轻度活动性以及对照组,以Northern分子杂交法测肝组织TGF-β1mRNA,以免疫组化法显示组织原位PDGF-BB,bFGF及其相关细胞,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1)肝病组织内TGF-β1mRNA含量随肝病活动程度而增高(P<0.01);(2)组织原位PDGF-BB、bFGF多肽定位及阳性细胞半定量显示,活动性肝病时两者均增高,阳性细胞所在部位与单核巨噬细胞以及胶原生成细胞一致,与Ⅰ、Ⅲ型胶原沉积也有密切关系。结论:本实验提示细胞因子TGF-β1、PDGF-BB、bFGF在人肝纤维化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丹皮总甙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丹皮总甙(TGM)的抗肝炎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结果TGM可降低CCl4和DGalN所致血清ALT、AST的升高,减轻CCl4和DGalN所致肝脏变性和坏死程度,预防给药效果优于治疗给药,其中以50mg·kg-1剂量组给药7天效果最佳。结论TGM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甲状腺瘤的发生分期bFGFs基因异常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人甲状腺及其肿瘤组织来源的bFGF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人正常甲状腺组织来源的bFGFs分子量为17KD和18KD,而人甲状腺肿瘤组织来源的bFGFs为14KD、17KD和18KD。结论:14KDbFGFs的出现提示人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bFGFs的基因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