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目前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进展,主要对射频电极、治疗方式、并发症及防治进行介绍,为规范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奠定基础。射频消融术作为肝血管瘤重要的微创技术,其规范化有助于临床应用推广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8例行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患者,血管瘤直径5~8.2 cm,其中7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射频消融时间为10~26 min,术后复查超声造影。结果 9个病灶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10~60 mL,术后8例患者均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增高、发热,无胆瘘、出血、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腹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13个肝血管瘤开腹后采用输出功率为150 W的射频发生仪行射频消融治疗,血管瘤平均直径6.2(4.6~8.2)cm,射频消融时间5~28 min,平均16.5min.术后复查超声造影.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胆漏、膈肌损伤、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患者复查超声造影13个病灶血流完全消失.随访11例,随访期5~2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开腹射频消融治疗较大肝血管瘤足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肝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是否需要治疗及如何治疗主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射频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肝肿瘤的坏死范围及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射频联合全身化疗和单独射频治疗肝肿瘤的坏死范围及安全性。分析 6 3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 ,其中 2 8例接受经射频联合全身化疗治疗 ,另外 35例接受单独射频治疗。两组治疗疗效均由治疗后一个月的螺旋CT增强扫描评估。相对大肝癌组中联合化疗和单独射频两组的坏死范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各组的安全性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射频治疗肝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与单独射频毁损治疗相比较 ,联合全身化疗后射频毁损治疗在治疗相对大肝癌时能增大肿瘤坏死范围 ,并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管瘤剥脱术与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的疗效,并评估两种术式对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肝血管瘤患者,其中31例接受血管瘤剥脱术治疗,27例接受肝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血管瘤剥脱术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共22个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分层多点或多次叠合消融治疗55点,平均每例行2.9点。结果 19例患者随访6~96个月,平均随访(44±28)个月。经一次治疗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3例,缓解率(CR%+PR%)达100%。病灶直径平均缩小79.8%(80.2%~92.1%),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8天。结论应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等特点,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比较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插管栓塞(TAE)治疗肝血管瘤(HCH)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2例HCH患者,其中56例接受TAE治疗,另46例接受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 TA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日分别为(49.2±14.6)min、(13.4±3.7)mL和(3.4±1.6)d,而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组分别为(57.5±18.9)min、(7.5±1.9)mL和(1.5±0.5)d,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TAE治疗组瘤体容积分别为(49.2±22.5)mL和(31.4±15.7)mL,与RFA治疗的(49.1±22.3)mL和(31.2±15.5)m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瘤体缩小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TAE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显著高于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组的6.5%(P<0.05)。结论 采用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HCH患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两组方法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以射频消融(RF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已成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肝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适应证为肿瘤单发、直径≤5 cm;或者肿瘤2~3个、最大直径≤3 cm。数个临床研究表明射频治疗小肝癌的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当,国内外多个肝癌临床治疗指南已经将射频与手术切除一样,并列为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临床上RFA常常与手术切除、血管介入、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生物治疗等方法联合应用,在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精准肝切除巨大肝血管瘤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在巨大肝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8-01/2010-12手术治疗26例巨大肝血管瘤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行精准的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术治疗,术中出血100-2600(平均775±132)mL.术中输血0-2200(平均为384±123)mL.4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胆漏1例,胸腔积液和(或)腹腔积液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短期治愈.全组无死亡.结论:对于基本占据肝叶及多肝段的巨大血管瘤可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行精准的肝段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射频(RFA)是肝癌治疗的一种新手段,疗效确切。临床研究发现,对于直径大于5cm的恶性肿瘤治疗不彻底是RFA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采用射频联合亚砷酸局部治疗兔肝VX2肿瘤,通过观察肿瘤体积、转移和荷瘤兔存活时间的影响探讨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肝癌的介入疗法中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目前多种肝癌局部微创治疗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方法,对肝癌的治疗已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1射频消融治疗原理体外实验已证明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对热更敏感,因此,在相同温度下,正常组织可不受损伤或受损伤较小〔1〕。射频消融治疗是肿瘤局部透热治疗的一种,通过一带鞘针,在超声、CT的引导下经皮插入瘤体内,通过针尖的单个或多个电极发出的射频波,激发组织细胞中离子相互碰撞,产生80℃~100℃高温,从而杀死肿瘤细胞。RFA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凝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肝血管瘤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例、文献报道1例肝血管瘤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病因学相关性.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理论上具有导致形成肝血管瘤的病因基础.此2例肝血管瘤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起初均表现为难以解释症状的肝血管瘤.此2例患者均经过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后好转.结论 临床工作者遇到难以解释症状的肝血管瘤时应警惕肝血管瘤并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肝血管瘤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宜采用手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Ⅱ期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9例不能手术切除的TNMⅡ期肝癌患者中,38例行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术后配合化疗或无水乙醇注射(PEI)等综合治疗;20例行以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射频治疗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胸腔或腹腔积液13例、低热29例;TACE治疗者术后出现低热15例,轻微腹痛8例。本组1、2、3 a生存率分别为89.7%、67.2%、39.7%。其中射频治疗者分别为92.1%、73.6%、44.7%,TACE治疗者分别为85.0%、55.0%、30.0%。结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精确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设5~6个共面或非共面固定照射影靶区剂量3000cGy,单次剂量300~500cGy,6~10次,两周内完成治疗。结果4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无1例发生放射性肝损伤或死亡,CR+PR为100%。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唐风霞  郝全 《山东医药》1998,38(11):24-25
近年来,我们收治肝血管瘤患者37例,其中手术治疗17例,效果满意。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22例;年龄30~68岁。患者多无临床表现,部分有右上腹不适感,上腹扪及包块,均经B超、CT或MRI检查确诊。肝血管瘤直径<5cm者2...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是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肝癌综合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RFA治疗肝癌的原理是通过射频产生热能,使局部达到高温而杀死肿瘤细胞.相对于其他局部消融治疗方法,RFA在消融范围、消融形态、调控方式、电极针种类以及安全性方面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1],是临床应用最广的局部消融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及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小肝癌患者,以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射频组(n=43),以采用开腹手术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手术组(n=43);分析比较术后2组的住院天数、肝功能变化、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1)射频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射频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手术组,尤其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射频组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肝功能损害小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相近,在临床上可替代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  相似文献   

19.
对无症状并不靠近肝脏边缘的巨大非肝血管瘤暂不做特殊处理,进行定期复查和动态观察,依其发展决定治疗方案,对小而有症状的肝血管瘤采用栓塞治疗,对巨大肝血管瘤采用直接手术切除或先栓塞再手术,以后者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56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综合治疗,并于同期单纯行TACE治疗的病人60例作对照。结果两组病人的肝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ATP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R和PR有显著性差异(P〈0.01);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AFP转阴率、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