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所以,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1针刺伤的危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  相似文献   

2.
妇产科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职业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伤(含锐器)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事故,如不慎被污染的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缘性疾病的传播。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加强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分析,以更好地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问卷调查154名留床护理人员过去1年内发生针刺伤情况。结果护理人员66.23%被刺伤过,未上报率89.21%。结论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院护士针刺伤不良事件分析对预防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干预。方法2012年每季度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汇总全院护士针刺伤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比较每季度发生的人群分布特点、发生的根本原因、发生的时间段,然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全院护士针刺伤不良事件分析后,2012年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下降,与201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全院针刺伤不良事件分析能有效减少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穿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其中穿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后果严重,是直接导致医务人员发生主要因素,我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次左右被针刺伤,给护士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1针刺伤的预防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真实情况。方法采取问卷法对547名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的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主要环节、针刺伤后的处理。结果被调查的547名护士有82.08%发生过针刺伤,且主要发生在针头套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及注射等操作环节上。护士在针刺伤发生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局部处理,上报率较低。结论临床护士针刺伤防范意识薄弱、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方法欠妥。因此,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是当前职业防护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7.
祝雪  孙波  周红叶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93-1894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找出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护士进行操作时预防针刺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该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发生的27例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临床护理人员缺乏规范的、持续性的防护教育,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违反操作规程,人力资源缺乏以及工作繁忙等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技术操作规程,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保证护士安全,维护身心健康,远离针刺伤害。  相似文献   

8.
<正>护士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自从1981年就有针刺伤对医务人员危害的报告[1]。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80%~90%的健康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是由针刺伤所致,最常见和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1984年发现世界首例由针刺伤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2],注射针刺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自身防护和感染管理。1造成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重视以及工作繁  相似文献   

9.
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而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最主要的途径,是危害和影响护士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针刺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意外针刺伤临床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外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正确处理使用过的针头、规范护士操作行为等对预防意外针刺伤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工作中如果发生了意外针刺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发生。1临床资料1·1资料2002年1月~2004年1月,医院15个临床科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技术操作。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被针刺伤是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医院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口。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群体。因此,为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状况,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提供对策,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笔者于2004年12月对临床护士做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分析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防护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预防针刺伤的方法。方法:对我院4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45名护士半年中发生过针刺伤15例,而发生针刺伤后只有1例报告、跟踪检查。结论:进行针刺伤教育,提高临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完善管理措施对预防护士针刺伤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针刺伤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医疗处置及废物处理过程中由针头及缝合针等所造成的急性伤害,是医院工作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我院是传染病医院,主要收治肝炎、肝硬化、艾滋病、手足口等传染性疾病,因此,针刺伤职业损害而引发的血源感染潜在的危险日趋增大,同时,针刺伤暴露给医务人员带来的心理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笔者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大庆市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发生,并上报到医院感染监控科的针刺伤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此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降低针刺伤的发生,避免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15.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发生率较高。英国医学会(BMA)对针刺伤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HBV)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做过调查,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1/200;而HBV传染性更强,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另外针刺伤还可以传播一些其它疾病,如: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戒毒所是一个特定的医疗场所,  相似文献   

16.
自1981年McCormick等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卫生人员的危害以来,国外学者对此展开了较多的研究,不但证实了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1,2],且在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针刺伤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却尚未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倍增的趋势,医院又是此类疾病的聚集地,增加了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性,故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更为迫切。现就护士针刺伤危害及防护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疾病科是收治内、外、妇等各种类型疾病的综合科室,工作环境和性质给护士造成很大压力,针刺伤在护理工作中常见,尤其感染科护士易直接暴露于细菌、病毒、寄生虫之中,如何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感染科管理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消除或减少职业暴露,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危险因素。现就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1针刺伤的原因1.1缺乏防护意识: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由  相似文献   

18.
<正>护士因工作的原因,经常与缝针、刀、剪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接触,这使护士经常暴露于职业性危险因素当中,尤其是利器损伤。而输液中心的护士因其工作的性质,最易发生利器损伤,特别是针刺伤。针刺伤指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  相似文献   

19.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士被针刺伤的现状,以更好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对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2007至2009年28护士发生针刺的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07年护士发生针刺伤5人,2008年护士发生针刺伤9人,2009年上升至14人,且74%的针刺伤由自己造成,84.8%的被针刺伤者在操作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结论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的现状并寻找原因与对策。方法院内感染科和科室感染小组对本院7例发生针刺伤护士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发生,主要原因为针刺伤的护士心理素质不稳定、防护意识薄弱、违反操作原则、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缺乏、不良的工作环境。针对相应原因进行分析,作出对策,来预防针刺伤的发生。结论护士通过提高对针刺伤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认识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为其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保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