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外胆管癌一般症状较隐蔽 ,且转移较晚 ,一经发现多属晚期 ,且常侵及门静脉 ,肝动脉 ,使手术受到限制 ,有时胆肠吻合内引流也难进行 ,常须用外引流解除胆道梗阻 ,以延长生命。外引流常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 ,且会丢失大量体液 ,造成电解质失衡。作者采用体外架桥达到内外引流相结合 ,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例 1:罗×× ,女 ,49岁 ,以全身进行性黄疸伴上腹胞胀 ,食减消瘦 ,全身搔痒 ,以肝炎在外治疗 2个月无效入院。B超提示 :胆总管内见高回声团块影约 2 .5cm× 1.8cm ,后方无声影。胆总管扩张 3cm ,提示 :胆总管占位性病变。剖腹探…  相似文献   

2.
肝门胆管癌姑息性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我们采用肿瘤部分切除、狭窄肝管形状记忆合金内支架植入、肝管空肠 Roux-en-Y 吻合、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药泵腹壁皮下埋置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应用的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1994年4月至1999年12月,我院外科胆道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共60例,其中20例采用我们设计的手术方法。男14例,女6例。年龄40~76岁,平均57岁。均以尿色  相似文献   

3.
<正>胆管癌近年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其中肝门胆管癌占60%~70%,美国每年新诊断的肝门胆管癌在3 000例左右,总切除率虽近年已有提高但也仅40%~60%,大多数病例仍需要有效的姑息性治疗,包括针对症状主要是解除黄疸的治疗和控制肿瘤生长的治疗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支架置入术,后者包括光动力治疗、放射治疗和射频治疗。1支架置入肝门胆管癌晚期主要症状是黄疸,解除黄疸的首选是支架置入后解除胆道梗阻完成胆汁内引流。  相似文献   

4.
姑息性胆汁转流治疗肝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其梗阻性黄疸采用姑息性内引流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1985-1995年肝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用姑息性内引流减黄治疗26例。用胆汁转流法,造成肝内胆管与胆囊间的内瘘,胆汁再经胆囊-空肠吻合口进入空肠。21例(80.77%)减黄效果明显,胆红素接近正常水平,瘙痒症状消失。1例黄疸消退一半。22例存活期2-38个月。4例死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15.38%。认为肝门胆管癌阻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HCCA)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黏膜上皮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然而,由于HCCA发生部位特殊、肿瘤局部浸润性生长,加之与肝门部重要血管的关系密切,故其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一般仅达三分之一,即使行根治性切除,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20%~35%。对于不能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外科专家们尝试了扩大切除、围肝门切除、姑息性切除等,但都各有其弊端,术后死亡率高,也难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胆管癌,特别是肝门部胆管癌,真正达到根治性切除者很难,根治切除率一般为20%~40%,患者终因局部复发率高而死于肿瘤的进展。姑息性治疗主要针对解除梗阻性黄疸,消除十二指肠梗阻与缓解疼痛,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胆管癌沿胆管壁纵轴扩散,导致复杂的肝门胆管狭窄,顽固性胆道梗阻,多数病例因细菌性胆管炎或肝功能衰竭死亡,不能切除的胆管癌,如不加处置,平均存活3个月,胆道引流可延长至4~6个月,加上局部消融治疗措施可改善姑息治疗的效果,如姑息性腔内近距离放疗,可平均延长存活时间至4.3~5个月,如再复合外照射治疗,平均存活时间可…  相似文献   

7.
胆管癌的姑息性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胆管。由于胆管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解剖部位特殊和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一直是外科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在临床上日渐增多,其预后已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手术179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对近 2 0年来 179例姑息性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病死率 10 1% ,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术后复发性胆管炎发生率 :胆肠Roux en Y吻合术组及桥式内引流术组 (15 1%及 10 0 % )显著低于PTCD(或ERBD)内引流术组及开腹 (或PTCD)外引流术组 (35 7%及 38 1% ) (P <0 0 1) ;术后生存期 :胆肠Roux en Y吻合术组 (9 2± 1 7个月 )与PTCD(或ERBD)内引流术组 (8 8± 2 1个月 )无显著差异 ,与桥式内引流术组 (6 5± 1 8个月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与开腹 (或PTCD)外引流术组(4 4± 2 1个月 )和单纯开腹探查术组 (3 2± 1 4个月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手术应首选胆肠Roux en Y术式 ,同时应用U型管做内支撑引流管并行内照射治疗 ,可明显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肝外胆管癌     
作者报道在1977年至1987年间治疗的胆道腺癌病人129例,平均年龄63岁,男女之比为1.5:1,按1988年美国癌症联合协会标准评定肿瘤级别。所有病人中转移的有33例,其中单纯手术组有23例,手术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姑息性胆道引流术对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老年肝门部胆管癌行姑息性胆道引流术的手术死亡率、早期并发症率及术后存活时间. 结果: 21例中,术后存活19例,1 w后黄疸明显消退者17例(占89.47%),手术前后的肝功能和胆红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1),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9.52%,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1个月,38.1%术后存活超过1年(包含1年),最长2例已达27个月. 结论: 对于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胆道引流术特别是T管外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4例姑息手术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4例姑息手术术式探讨广东省顺德医院外二科(528300)陈友权唐振民黄自琪余琦我们收集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我科作姑息手术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4例。本组中男18例,女6例。年龄46~74岁,平均56.6岁。按照Iwasa...  相似文献   

13.
高位胆管癌(胆管上段癌及肝门胆管癌)常累及肝门部血管,根治切除机会很少。大多数病例只能行姑息性治疗。我院自1975~1993年间共收治高位胆管瘤89例,其中行姑息性治疗43例(48.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3例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20~69岁,平均52.3岁。胆管瘤累及肝总管及左右肝管23例,肝总管及三管汇合处6例,1。型5例,回。型4例,累及全部肝外胆管伴周围淋巴结转移3例,胆囊癌转移至肝门部2例。全部病例均合并梗阻性黄疽,血清总胆红素为1068~376.spmol/L,因系晚期病例,故均行姑息性减黄手术。本组…  相似文献   

14.
报告34例晚期肝外胆管癌临床治疗结果。其中施行胆管空肠吻合术2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PTCD)9例,经PTCD放置内置管8例,剖腹探查9例,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3例,未治3例。出院后随访发现,放置内置管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作者认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胆管癌,在条件适合时采用经PTCD内置管效果较好,该法损伤小,又无PTCD的许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16.
因雨霖教授肝门部胆管癌多为高分化的腺癌,表现为生长缓慢和远处转移较少的生物学特性。不能切除的病例多半死于因阻塞性黄疽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及胆管炎,仅少数因肿瘤扩散而死亡。胆道引流是解除和预防胆道内压异常升高、有效的改善肝功能及控制胆管炎,对于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胆道引流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非手术与手术方法的内、外引流术,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及技术条件选择适宜的方法。门)非剖腹手术的外引流术适用于术前减黄、控制胆道感染,不适合手术治疗或难以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  相似文献   

17.
报告34例晚期肝外胆管癌临床治疗结果。其中施行胆管空肠吻合术2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PTCD)9例,经PTCD放置内置管8例,剖腹探查9例,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3例,未治3例。出院后随访发现,放置内置管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作者认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胆管癌,在条件适合时采用经PTCD内置管效果较好.该法损伤小,又无PTCD的许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姑息性治疗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3月,对21例失去切除机会的HCCA,先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1周后在DSA透视下行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将PTCD的外引流转为胆道支架内引流。结果 21例HCCA血清总胆红素(TBIL)从术前(290.29±155.98)μmol/L术后1周降至(103.01±53.83)μmol/L(t=7.00,P=0.00);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从术前(199.46±128.73)μmol/L术后1周降至(45.71±25.99)μmol/L(t=6.19,P=0.0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术后1周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平均生存时间10.2月,95%置信区间7.74~12.69月。结论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是姑息性治疗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HCCA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简便、创伤小、安全、可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姑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 (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在肝外胆管癌中处理困难 ,预后较差 ,是目前胆道外科面临的一个难题。虽然根治性切除是治愈 H-CC的唯一方法 ,但因其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及早期发生淋巴和神经途径的转移 ,并侵犯周围血管及邻近的肝组织 ,使多数病例无法切除 ,或在切除后存在肉眼或镜下癌组织残留。另外有文献报道 ,未行外科治疗的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仅为 3个月 ,主要死因为胆道梗阻而致的胆管炎和肝功能衰竭[1] 。因此 ,外科姑息性治疗仍在 H- CC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 ,H- CC的诊断水平有所提高 ,…  相似文献   

20.
肝外胆管癌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2年-1999年收治肝外胆管癌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上、中、下及全段胆管癌分别为68,12,18及2例。结果 首发症状为上腹不适隐痛、腹胀、乏力,明显消瘦及进行性黄疸等。B超、CT或MRI是无损伤的诊断方法,若显示肝内胆管扩张或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则应进一步行PCT(本组13例)或ERCP(本组42例)。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及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上段手术切除25例(36.8%),其中Ⅰ型行胆管癌局部或“骨骼化”切除15例,Ⅱ型行胆管癌切除加尾叶切除9例,Ⅲb型行胆管癌切除加尾叶及左三叶切除1例;中段手术切除9例(75%);下段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77.8%)。上、中段均行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胆道重建术。本组总切除率为48%。有35例得到随访,5年生存率为58%。未切除者52例中有32例得到随访,均于1-1.5年死亡。结论 B超、CT及MRI是早期诊断肝外胆管癌的首选方法,必要时选用PTC或ERCP对进一步诊断更有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外胆管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