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朗读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脑卒中失读症患者4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 = 20)和观察组(n = 21),两组均采用Schuell刺激疗法,观察组加朗读训练,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失语商、阅读分数、朗读正确率均明显改善(t > 3.641, P < 0.01),观察组治疗效应量Cohen d值分别为0.45、0.68和0.85,均高于对照组的0.29、0.39和0.51。治疗师主观评分与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无显著相关性(P > 0.05)。 结论 基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朗读训练可更好改善患者的阅读和朗读障碍。治疗师主观评分与客观评分之间没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语言、认知、影像学角度对1例纯失读症患者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汉语版的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综合功能评定法(CFE)、其他认知能力评定法以及CT、MRI、SPECT等对纯失读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该纯失读症患者朗读、阅读理解、计算功能部分受损,抄写功能轻度受损。影像学提示左枕及左侧脑室后角旁损害。结论:左枕叶损害不伴胼胝体压部同时受损同样可导致纯失读症,症状和以往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表达系统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多媒体表达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功能的影响,对35例脑卒中失语患者(观察组)在传统方法训练的基础上,更注重进行多媒体表达训练,并与20例进行传统方法训练的同类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提示时应用多媒体表达训练系统是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早期康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手动作观察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揭示手动作观察训练对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1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训练,要求患者观察操作物体的手动作视频(第1、3周),或者是观察不同物体的静态图片视频(第2周)。观察手动作视频或静态物体的同时对所观察物体进行复述。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6次/周。每周训练前后进行60张国际标准图片命名检查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的失语商评定。
结果:3周的训练对患者的国际标准图片命名、WAB失语商均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然而,手动作的观察与静态物体图片的观察相比,命名正确率和失语商的提高更为显著(P<0.05)。
结论:手动作观察较静态图片观察训练更能改善该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该效应的机制以及此方法是否有助于其他类型失语症患者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以失语商(AQ值)为观测指标,比较音乐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音乐疗法参与治疗本病的意义。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音乐疗法与言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言语功能障碍,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言语训练。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AQ值进行评定,并对AQ值作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A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两组的AQ值水平都有显著增长(P〈0.05),但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A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的AQ值相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和单纯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治疗均有效,但音乐疗法结合言语训练的疗效优于后者,因此,音乐疗法能增强单纯言语训练的疗效,且音乐疗法无创,方法简单,参与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短期强制性诱导语言治疗对脑卒中后慢性失语症的疗效。方法30 例脑卒中后慢性失语症患者接受共30 h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n=15)为传统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组(n=15)为每天3 h 强制性诱导语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和交流能力问卷(CA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AB口语表达、命名及复述功能显著改善(P<0.001),听理解恢复不明显(P=0.066);对照组口语表达显著改善(P<0.001)。治疗后,治疗组CAL评分显著改善(P<0.001)。结论强制性诱导语言治疗可短期内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慢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旋律音调疗法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康复疗效以及脑功能改变。方法 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选取本院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言语治疗,音乐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以旋律音调疗法为主的音乐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定其听理解、复述、阅读、命名。两组各选3例患者,治疗前后行静息态fMRI,比较大脑半球局部一致性(ReHo)。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听理解(名词、动词、句子)、复述(名词、动词)、阅读(名词)和命名(动作说明)评分提高(t > 2.221, P < 0.05),音乐组听理解(名词、动词、句子)、复述(名词、动词、句子)、阅读(名词、动词)和命名(名词、动作说明)评分提高( t > 2.179, P < 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音乐组复述(名词、动词)评分增加更多( t > 2.299, P < 0.05),阅读(句子)评分有增加的趋势。治疗后,患者静息状态下左侧小脑、颞枕区的ReHo增强,双侧额叶、颞叶皮质ReHo降低。 结论 在言语训练基础上,联合旋律音调疗法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特别在句子阅读和单词复述方面。ReHo改变可能与脑损伤后神经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制诱导性语言治疗(CILT)对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失语症患者59 例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0),分别接受CILT和常规语言康复。于治疗前、治疗10 d和3 个月后,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评定(CADL)进行评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0 d 和3 个月后,在听理解、复述、命名、出声读、阅读理解和CAD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LT可促进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4.
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和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目的 用认知疗法指导心理护理并观察PSD(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SD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对符合CCMD-Ⅱ-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诊断的脑卒中患评定抑郁和认知障碍。入选41例患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期间两组患均给予帕罗西汀20mg每晨口服。实验组患采用认知疗法指导心理护理。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实验组临床痊愈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但实验组SDS评分治愈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用认知疗法指导心理护理对PSD患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性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针对性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108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54例,采用包括作业疗法的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54例,采用无作业疗法的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二等分线段、数字划销、临摹试验、填表盘测评对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测试的异常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作业组各项测试的异常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针对性作业疗法改善单侧空间忽略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汉语纯失读症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例左侧枕叶和胼胝体压部脑梗死所致的纯失读症患者进行语言和认知能力检查,并针对患者的失读特点设计详细的阅读检查任务。结果显示,纯失读症可能是由于字形系统(正字法)到字形输入词典联系的中断,导致患者不能从心理词典中提取字词的语音和语义所致。纯失读症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般视知觉加工障碍,但是否是文字阅读障碍的本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廖华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1):1061-10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作业疗法训练,红花醇并红外线照射患肢的要穴。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训练。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患手Fugl-Meyer的评分上优于对照组。结论作业疗法结合红花醇并红外线照射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理性情绪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理性情绪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理性情绪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时,应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BI)进行测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理性情绪疗法组患者的HAMD和BI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理性情绪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及手功能的作用。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存在偏侧感觉障碍的患者分为作业组(n=25)和对照组(n=25),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作业组通过针对性的作业疗法进行感觉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感觉评分以及手功能实用性评定进行评价。结果 2个月后,两组感觉评分和手实用能力均有改善,作业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侧感觉障碍,还能提高手的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