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罗桂根  王伴青 《医学争鸣》2004,25(13):F003-F003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是我院1993/2002年收治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尿路感染患者,118例诊断标准按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尿路感染标准[1]: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 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8/L; ②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F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作出诊断. 男50,女68例,年龄60~84(平均66)岁. 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为主要表现42例(36%) ;不典型表现76例(64%). 其中:血尿15例(13%) ,发热21例(18%),腹痛10例(8%),高血压4例(3%),浮肿6例(5%);因其他疾病住院尿检发现尿路感染者20例(17%). 上尿路感染92例(78%),其中:急性肾盂肾炎41例(44%),非复杂性35例(38%),复杂性6例(7%);慢性肾盂肾炎51例(56%),复杂性51例.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病人 2 3例 ,尿路感染治疗后 1年内至少发作 3次以上 ,每次发作时均有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和 (或 )白细胞尿 ,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 >10× 10 4 /L。 2 3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3~ 68岁 ,平均 45岁。临床症状 :除有尿路刺激征外 ,还有腰酸 ,腰痛 ,下身滞重感 ,发热等。尿路感染发作频率 :每年发作 3~ 4次者 14例 ,5~ 6次者 6例 ;另 3例最近 2~ 3个月来每停药 1~ 3周即发作。首次中段尿致病菌培养结果 :大肠杆菌 16例 ,变形杆菌与克雷伯杆菌各 4例 ,枸橼酸杆菌 2例 ,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各 1…  相似文献   

3.
老年期尿路感染常由于发病隐蔽 ,诊断不及时 ,抑或治疗失当及由于其它各种原因 ,病情反复造成难治性尿路感染。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自 1 994年 3月~ 1 997年 3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 32例 ,均为女性 ,年龄 60~ 76岁 ,平均65岁。病程 1年 3个月~ 5年。诊断参照全国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标准 :1清洁中段尿培养尿菌计数 >1 0 5/ml,1 8例。 2有尿路感染症状 ,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 >1 0个 /HP,2 0例。 3尿细菌数 1 0 3~ 1 0 5/ml,并有明显的尿路感染症状 ,或清洁中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岁以下婴幼儿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特点及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我科1年来的UTI住院患儿307例,其中≤2岁174例,>2岁133例,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C-反应蛋白、中段尿培养等检查,行肾脏和尿路超声(USG)、99锝-二巯基丁二钠肾静态显像(DMSA)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MCU)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VUR发病情况,并对≤2岁伴有VUR的患儿行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UTI住院患儿中以≤2岁的婴幼儿多见,占56.7%,男女比例为1.56:1,合并VUR 29例,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及VUR发生率与>2岁UTI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岁婴幼儿UTI中DMSA检查阳性76例,阳性率达50.8%,肾瘢痕11例,其中81.8%伴VUR.结论:≤2岁婴幼儿UTI以上尿路感染多见,症状不典型,常伴发VUR,伴发者易发生反复尿路感染,易形成肾瘢痕.影像学检查及定期随访是UTI进行早期规范治疗,防止肾损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 2年来收住 38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近 2年来我院住院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 38例 ,男 1 8例 ,女 2 0例 ,年龄 42~ 75岁 ,血糖 >1 2 mmol/L。 38例中有尿频、尿急、尿痛者 2 6例 ,同时伴有发热 7例 ,腰痛 5例 ;无尿频、尿急、尿痛者 6例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程为 1周至半月。2 诊断细菌培养结果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1清洁离心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超过1 0 8/L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超过1 0 /HP或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者。当 1 …  相似文献   

6.
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尿感灵冲剂治疗急慢性尿路感染共64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4例中,男6例,女58例;年龄20岁~70岁,病程3d~10年不等。其中急性尿路感染40例,慢性尿路感染14例,急性膀胱炎10例。症见尿频、尿急、尿灼热刺痛、少酸拘急、腹痛或肾区有叩击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等典型症状。尿镜检:蛋白+~+++、浓细胞+~+++,红细胞+~+++,血红细胞增多;清洁中段尿培养56例呈阳性,20例曾用过多种抗生素治疗而效不显。2治疗方法尿感灵冲剂由海金沙、金钱草、凤尾草、紫花地丁等组成,每次15g,3…  相似文献   

7.
笔者总结我院 1990~ 2 0 0 1年诊治的女性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患者 96例 ,对所有患者进行尿道外口、妇科及膀胱检查 ,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的尿路异常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与诊断标准 :96例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女性患者 ,年龄 2 1~ 74岁 ,平均年龄 5 2 .36岁。病程0 .3~ 38年 ,平均病程 7.4年。生育期妇女 5 8例 ,绝经期妇女 3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肾脏病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 ] :1正规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 10 5/ ml;2新鲜尿液离心沉渣 WBC计数>5个 / HP;3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刺激症状及排尿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尿路感染(UTI)及无糖尿病的单纯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5年T2DM合并UTI及同期无糖尿病的单纯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中段尿培养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症状菌尿率2型糖尿病合并UTI组显著高于单纯UTI组。两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要地位,其中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T2DM合并UTI组耐药率均较不患有糖尿病单纯UTI组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常规做尿常规检查;怀疑尿路感染的患者应做尿培养及药敏试验以合理选用抗生素;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无症状菌尿发病率高,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 对167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5.3%;且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占71.3%;其中男性患者发生率为2.7%,女性患者发生率为7.9%,女性发生率极显著高于男性。≥60岁者占79.3%;并发尿路感染者血糖水平控制较差;清洁中段尿培养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4.0%。糖尿病病程及并发症与UTI关系不显著。结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UTI。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对72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5.4%,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占72.3%,其中男性患者发生率为2.5%,女性患者发生率为7.5%,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60岁以上者占79.8%;并发尿路感染者血糖水平控制较差;清洁中段尿培养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5.3%。糖尿病病程及并发症与UTI关系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UTI。  相似文献   

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榆林市第一医院于2003-11~2007-12共收治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共126例,126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及类型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83岁,男性39例,女性87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5年.全部病例均常规留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分析≥105/ml,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并结合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其中无症性菌尿21例,尿道炎24例,膀胱炎58例,肾盂肾炎23例.首次出现尿路感染症状78例,继发性尿道感染症状27例,无症状21例.……  相似文献   

12.
热淋清颗粒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尿路感染是一种多发病,复杂的上尿路感染是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选用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的药物十分必要。我们用热淋清颗粒治疗尿路感染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0-69岁,病程2d-2个月。病人有尿道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或见血尿、腰痛、少腹疼痛、恶寒发热。中段尿常规,白细胞≥100/μl,或伴红细胞,少量蛋白。清洁中段尿培养,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万/ml。中医辨证为淋证:症见下焦湿热、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涩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78年1月~1981年9月收治前列腺肥大50例,其中作前列腺摘除术20例,余30例改作单纯双侧睾丸切除术,经随访认为疗效满意。现将后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56~92岁,其中70岁以上者23例,占76.6%。二、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次数增多者16例.排尿困难、踌躇、无力、淋漓者18例,血尿16例。尿潴留24例(急性9例、慢性15例).三、合并症:尿路感染18例,肾功能受损16例,血压在150/100~210/100毫米汞柱之间者10例,心功能不全者17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的方案有许多改进 ,其中单剂大量一次疗法和 2周疗法被广泛接受。然而此两种疗法有12 .3%~ 2 1.0 %的复发率。为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笔者 1995年 8~ 1998年 4月采用氟哌酸口服与穴位注射 2 0 %人胎盘组织液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 42例 ,取得满意结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具备 1985年 4月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复发性尿路感染诊断条件 :1经治疗症状消失 ,尿菌转阴后在 4周内症状再现。 2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 10 3/ m l,且菌种与上次相同者。在治疗开始…  相似文献   

15.
蛲虫性尿路感染1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在小儿中较常见 ,以细菌感染为主 ,蛲虫所致者较少见。由于认识不足 ,易致反复误诊误治。现将 16例蛲虫引起的尿路感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7月本院就诊患儿 ,均为女性。年龄 3~ 11岁 ,平均 5 6岁。 12例来自农村 ,4例来自城市。病程 :14天~ 3个月。本组患儿首诊均误诊为细菌性尿路感染。1 2 临床表现 :尿频 16例 ,尿急 8例 ,尿痛 6例 ;阴道分泌物增多 8例 ;反复脐周痛 6例 ;外阴肛周红肿瘙痒 6例。1 3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作尿常规、血常规、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查 ,清洁中段尿培养。嘱…  相似文献   

16.
骨囊肿是好发于青少年的一种良性骨病,可与单发性纤维异样增殖症、巨细胞瘤等疾病相混淆。本文总结近10年来我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20例。一、临床资料 1.年龄、性别:男15例,女5例。年龄1(1/2)~10岁7例,11~20岁7例,21~35岁6例。 2.病变部位及例数:股骨颈2例,大粗隆2例(与股骨颈同时受累1例),上端3例,中段2例,下端1例;肱骨上端3例,下端1例;桡骨远端1例;腓骨中段1例;胫骨上端2例;距骨1例;跟骨1例。 3.病程及外伤:从症状出现至我院治疗时间,最短者1月,最长6年,平均约半年。病史中有明显扭伤者2例,有过骨折者3例。 4.X线诊断:在我院门诊初次诊断为巨细胞瘤者3例,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良性骨肿瘤2例,其余均与术后诊断相同。 5.术中所见:大致归纳为三类:①骨皮质  相似文献   

17.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病 ,90 %以上患者是女性 ,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2 % ,其中绝大多数是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氧氟沙星 (OFL)是一种较新的喹诺酮类抗生素 ,我们运用该药治疗 10 0例急性膀胱炎。现将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0 0例均无全身症状 ,而均有下尿路症状群 (尿频 ,尿急 ,尿痛或膀胱区疼痛 )。 10 0例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 2 4~ 6 4岁。膀胱炎诊断按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标准[1] 。正规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 >10 5/ml,清洁离心尿沉渣内细胞数 >10 /HP ,亚硝酸盐试验阳性 ,尿细菌定量培养有真…  相似文献   

18.
<正> 小儿尿路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故本特点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1989~1991年收治的40例小儿尿路感染病例分析如下。 一般情况 各组共观察10例病人,其中男12例,女28例。男女之比为1:2.33,年龄最大14岁,最小6个月,平均7.3岁,<2岁者13例,<5岁者7例,<10岁者16例,≤14岁者4例。其中入院时以上呼吸道感  相似文献   

19.
闵立贵 《新疆医学》2000,30(2):122-123
尿路感染是女性常见病,发病率2%。本文用东北制药总厂生产的复安欣冲剂治疗女性尿路感染2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20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25—50岁,均有尿频、尿急、下腹不适,尿常规WBC ~ H/HP,中段尿细菌培养≥10~5/ml。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给药方法:病人随机分两组:复安欣组10例,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首要表现的尿路感染(UT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05-2012-10感染科住院的FUO病例,对其中最终诊断为UT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FUO病例共计2 450例,最终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60例(2.40%).60例UTI患者中,女49例(81 70%),男11例(18.30%);40岁及以上者52例(86.70%),其中男9例(15.00%),女43例(71.70%);40岁以下患者8例(13.30%).存在基础疾病者47例(78.30%),有免疫系统疾病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史者18例(30.00%),有泌尿系畸形、尿路梗阻17例(28.30%),糖尿病12例(20.00%)、有UTI史10例(16.70%).病原学检查阳性者32例(53.30%).间歇性发热者53例(88.30%)、中低热43例(71 70%).血液病原学培养无阳性病例,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率16.70%(32/192),共培养出菌株37株,包括大肠埃希菌8株(21.60%)、粪肠球菌7株(18.90%)、肺炎克雷伯杆菌7株(18.90%),念珠菌5株(13.50%)、结核分枝杆菌2株(5.40%).结论 以FUO为特征的UTI患者占FUO比例约2.40%,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免疫系统疾病及相应免疫抑制剂使用史、泌尿系畸形及尿路梗阻、糖尿病、UTI史等基础疾病为其高危因素.间歇性发热或持续低热是UTI常见临床表现,但病原学培养阳性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