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阻抗微分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6年 Kubicek 应用直接式阻抗仪进行心输出量测定并建立定量计算公式以来,引起了各国生物阻抗工作者的很大兴趣,作为一种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法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根本性问题有待研究改进。我们在心阻抗图原理的基础上,将阻抗图及其微分图同时显示于示波器 X—Y 轴上,获  相似文献   

2.
基于胸部生物阻抗技术开展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准确计算的前提是心阻抗微分信号特征点的准确识别。为提高心阻抗微分信号特征点识别的准确率,本文首先设计了自适应集合经验模态和小波阈值降噪技术相结合的信号预处理方法,然后根据自适应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果,结合差分法和自适应分段技术定位了心阻抗微分信号中的A、B、C和X点。本研究以临床上采集到的30例病理性心阻抗微分信号为例,对本文所提算法的特征检测准确度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对信号特征的准确识别率总体可达99.72%,进一步保证了基于胸部生物阻抗技术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心血流阻抗微分图和心缩间期为指标,观察中老年人口服活力苏后对心功能的影响。受试者共65例,分为两组。一组服活力苏,对照组服安慰剂。连服三个月,服药前、后作同项心功能检查对照。全部受试者用RM——46型四导生理记录仪和ScZw——IA型血流阻抗微分仪同步描记  相似文献   

4.
利用心阻抗微分信号的特征点可计算出多个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而判别心功能状态,因此特征点的准确提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应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开发的KF_ICG型无创心功能检测仪采集了健康人和重庆市大坪医院22例患者数据,应用小波阈值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对降噪后的信号采用bior3.7小波进行6层分解后定位特征点。结果表明,该法无论对健康人还是存在诸多噪声干扰的临床患者数据都能有效实现特征点的精确定位,有助于实现阻抗法无创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生物阻抗测量原理的新型双导阻抗、导纳血流图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产品名称为 XL2 0 0系列血流图仪 ,产品批准号 :津药器监 (试 )字 99第2 0 1 0 36号。该仪器以计算机为显示和数据处理中心 ,具有完善的数据处理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 ,具有更宽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精度 ,能测量心、脑、肺、肝、肾、肢体等阻抗和导纳血流图 ,并同时给出心电、心音波形 ,其测量波形如双导阻抗和导纳图、双导阻抗及导纳微分图、心电图、阻抗—微分环、导纳—微分环等及参数分析结果都可屏幕上显示 ,或打印输出。…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生物阻抗测量原理的新型双导阻抗、导纳血流图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产品名称为 XL 2 0 0系列血流图仪 ,产品批准号 :津药器监 (试 )字 99第2 0 10 36号。该仪器以计算机为显示和数据处理中心 ,具有完善的数据处理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 ,具有更宽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精度 ,能测量心、脑、肺、肝、肾、肢体等阻抗和导纳血流图 ,并同时给出心电、心音波形 ,其测量波形如双导阻抗和导纳图、双导阻抗及导纳微分图、心电图、阻抗—微分环、导纳—微分环等及参数分析结果都可屏幕上显示 ,或打印输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点状电极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微型计算机检测控制技术,对反映每一心动周期中,胸腔内主动脉等大血管及心脏血液搏动性变化的心阻因流衅进行检测和处理。由临床实验采用五个点状电极获得心电信号,心阻抗血流信号和自适应处理阻抗参考信号。  相似文献   

8.
本电路是用于超短波理疗设备的人体阻抗自动调谐装置。为了判断能量发射电路与加载人体组织后的接收电路之间谐振参数是否达到最佳匹配状态,本文设计了针对高频信号的包络检波电路,配合接收电路中可变电容自动调节装置,完成阻抗匹配与调谐功能。研究通过采样线圈接收到的调幅波信号,将检波处理后的电压信号与能量发射电路中电流信号进行比对。实验显示,本电路检波处理后的电压信号波形稳定,可被低速模拟数字转换芯片(ADC)识别,且与能量发射电路电流信号正相关。检波处理后的电压值可真实表现电路谐振状态,实现人体阻抗信号采集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个心血管动物实验中对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综合性计算机程序,可在IBM-PC/XT/AT等兼容机上运行。整个系统由微型计算机加AD转换及其它支持模块构成,可以对8道心血管生理信号进行采样、量化、滤波及微分处理,并可对输入的瞬时及平均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和绘图输出。系统程序可以自动测量每一心动周期及平均心动周期信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了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胸外按压质量监测系统。方法:本系统主要由硬件电路部分与软件部分组成。硬件电路部分由双电源电路、信号发生电路、信号检测与放大电路、单片机与蓝牙传输模块等部分组成。通过在胸外按压过程中采集、无线传输、分析胸阻抗信号等参数的变化,实现对胸外按压质量的时监测。电源产生电压信号,通过电极片传至人体,由接收的电流信号的变化得到人体阻抗的变化。在胸外按压过程中,持续采集信号,信号被电极片接收通过各级电路放大、滤波、整形等得到稳定的信号,通过51单片机进行实时采样,经蓝牙传输至监测端,通过软件处理将结果最终反映在手机上,对胸外按压的效果进行评估。软件部分:数据处理是通过基于MATLAB的GUI界面,对信号处理并予以呈现。蓝牙通信部分采用C51编程,实现利用主机控制器接口HCI层建立点对点的蓝牙异步无链接数据传输通道。结果:设计了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胸外按压质量监测系统,整个系统可以实时稳定的对胸外按压效果进行有效监测。结论:通过对本系统硬件结构、软件功能及特点的介绍,指出了其在临床急救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一款基于体表心电、膈肌电和胸阻抗信号的呼吸功能监测仪原理样机,可在家庭、医疗急救等场合实现对呼吸功能的持续监测。方法:以STM32F411VET6单片机开发系统为平台,用一对Ag/AgCl电极作为高频激励信号的输出和心电、胸阻抗信号的检测电极,另一对Ag/AgCl电极作为膈肌电信号检测电极,两对电极同时检测心电、膈肌电和胸阻抗信号。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心电信号检测电路、胸阻抗信号检测电路、膈肌电信号检测电路、恒流源激励电路以及微控制器。系统采用12 V可充电锂电池供电,模拟信号通过单片机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SDIO接口存储于SD卡。在完成样机制作和性能测试之后,采集13例因呼吸功能障碍实施机械通气患者和13例健康成年人的信号,计算15个与呼吸功能相关的参数,比较机械通气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参数之间的差异,验证了呼吸功能监测仪的可靠性。结果:样机采集信号的信噪比>10 dB、共模抑制比>80 dB,样机漏电流<30μA。机械通气患者的吸气时间、呼气时间、潮气量、胸阻抗峰峰值、胸阻抗1 s变化量、膈肌电低频功率、膈肌电高频功率、高频比低频、膈肌放电面积、膈肌放电时...  相似文献   

12.
心阻抗微分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血流图原理的基础上,将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同时输入到示波器X及Y轴上,获得了阻抗微分环(IDL),经临床与动物实验证实,各种影响心脏舒缩功能的诸因素均对IDL有明显的影响。IDL克服了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对判断心脏舒缩功能及病理改变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指标,对具有较好的灵敏性,是一种新的无创伤心功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点状电极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微型计算机检测控制技术,对反映每一心动周期中,胸腔内主动脉等大血管及心脏血液搏动性变化的心阻抗血流图进行检测和处理。由临床实验采用五个点状电极获得心电信号,心阻抗血流信号和自适应处理阻抗参考信号。自适应处理采用变步长LMS噪声抵消算法,消除阻抗血流图波形中反搏引起身体震动的干扰,获得波形稳定、特征点明显的心阻抗血流图波形,从而探索利用心阻抗血流图波形对反搏充排气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经济、快捷、全面地实现心功能的无创检测,基于胸阻抗法成功研发了一种心功能无创检测分析仪,可方便地实现胸阻抗信号、心电信号、心音信号的同步检测分析,从而实现对患者心功能的无创综合评价。该方法无毒无创,操作简单,完全可以实现家用化普及。方法本文首先描述了系统的硬件模块构成,说明了胸阻抗信号的采集过程。其次,使用FPGA芯片与DDS芯片构成系统的控制与信号发生核心,指出了恒流源的精度等性能指标。再次,指出了胸阻抗信号处理的要点,运用互感原理实现干扰信号的隔离。最后,介绍了仪器软件功能,并展示了仪器软件实测结果。结果通过临床试验,对胸阻抗法与超声多普勒法检测的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具有一致性。结论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特征点判别方法,该设备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精度和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可满足临床心功能无创检测和评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电极放大器中的50Hz滤波电路对心肌细胞自发动作电位波形及各项参数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自发动作电位经玻璃微电极、微电极放大器、微分器、A/D转换器输入微型计算机。在应用和不应用微电极放大器中50Hz滤波功能两种情况下,对心肌细胞自发动作电位波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使用微电极放大器中50Hz滤波功能情况下,动作电位波形在0相严重失真,时程延长,除极化最大速度减小;复极化50%、90%的时间延长;其它参数无显著变化。结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波形中含有50Hz信号成分,在研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信号时,不能使用50Hz滤波器。如果使用50Hz滤波器,会造成动作电位波形严重失真,影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手提式生理参数监护仪是一种采用混台式集成电路技术的小型化装置。它能显示体温、心率、呼吸率。通过外电路的处理还能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它的主要元件是液晶显示器,四道二端输入数字开关和六个新的混合电路,包括:体温监护器;心电放大器;阻抗呼吸描记器和呼吸率信号调节器;心率/呼吸率处理机;液晶显示激励器相同步脉冲电路。重新设计了通用电路,取消了大的电容器和电位计,并减少了定标调节的数量。提高了显示方式的适应性,各个电路都能独立应用于其他用途。从三个胸壁电极和一个温度监视热敏电阻引出信息输入到电路中去。胸壁电极信号同时馈送至心电放大器和呼吸信号调节器。在心电电路内的信号被放大、滤波并用来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二进小波在各个尺度上具有不同带宽和带通滤波的特性,提出了基于二进小波的心阻抗微分信号消噪处理以及特征提取方法。采用临床医学ICG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对C波的漏检率与采用传统的相干平均法相比明显降低,因此,小波变换是心阻抗微分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心阻抗微分图及心导纳微分图分别测定男性24~38岁年龄组飞行人员的快速射血指数(REI)正常值。对象与方法:测量对象为40名男性健康飞行人员,平均年龄27.7岁。按KubiceK法安放四电极。使用HB-ADM型阻抗导纳仪连接XD-30三导心电图机,纸速50mm/s,先同步记录dZ/dt.PCG.ECG,再同步记录dy/dt.PCG.ECG。心阻抗微分图法REI=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设计动物生命体征参数(体温、呼吸率和脉搏率)的监控系统。硬件电路采用MSP430F5438芯片作为微控制器,体温、呼吸和脉搏生理参数的信号采集使用了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和处理电路,主要由电信号转换电路、放大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脉冲转换电路、LCD显示电路、加热垫和蜂鸣器驱动电路等组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APPLE-Ⅱ微型电子计算机通过自制的A/D转换接口电路与RM-6000八道电生理仪联接,计算出了27个心血管参数。输入信息仅为左心室内压、主动脉血压及主动脉血流三个生理量。软件部分由BASIC语言与汇编语言组合写成,共研制了6个模块即:A/D转换模块,数字滤波模块,自动确定心动周期模块,参数计算模块,高分辩率图形显示与打印模块和八笔彩色绘图模块。该程序并已移植到IBM-PC微型计算机上。本文最后给出了一次动物实验10个心动周期平均心血管参数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