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8年间收治的6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血沉增高,浅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表现为浅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肝肿大。此3例淋巴结活检后病理均为浆细胞型,多中心型。1例以肾上腺占位为主要表现,1例以肠系膜包块为主要表现,1例以盆腔包块为表现。此3例术后病理学报告为透明血管型,临床分型为局灶型。结论Castleman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为该病最主要诊断依据,其预后与病理学分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认识Castleman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一例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手术后病理证实该病的类型为局灶性透明血管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腔淋巴结肿大,经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结论 Castleman病为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和病理上均需与多种疾病鉴别,病理的鉴别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Castleman病(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错构瘤等。临床较为少见。我院曾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36岁,因体检时拍X线胸片发现右后下纵隔占位10余天于2000年6月入院。查体:体温、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不大,胸廓无畸形,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Hb 15.1 g/L,WBC 6.4×10~9/L,PLT 207×10~9/L,肝功能:转氨酶正常,白蛋白40.4 g/L,球蛋白29.2 g/L,碱性磷酸酶70U/L,红细胞沉降率15 mm/h。胸部X线片:纵隔多发占位伴钙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对Casfleman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近半年来收治的2例Casdeman病患者诊治方面的信息和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术后组织病理学报告均为透明血管型Casdeman病,在临床分类上均属于局限型。结论:Casd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前CT检查对诊断本病有一定帮助,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有益于早期诊断,最佳的治疗效果基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临床分类。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 ,55岁 ,农民。因全身乏力 6月余 ,发现颈部肿块 1月于 2 0 0 2年 1月 2 8日入院。入院查体 :T 37.0℃ ,BP1 2 0 70mmHg(1mmHg =0 .1 33kPa) ,发育营养状况尚可。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大小不等 ,最大直径约 2cm ,质地中等 ,活动度好 ,无压痛。睑结膜无苍白 ,巩膜无黄染 ,双肺呼吸音粗 ,心界无扩大 ,心率 90次 min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肋下 2cm ,质地中等 ,脾脏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 :Hb 1 1 7g L ,WBC 8.9× 1 0 9 L ,PLT 1 1 6× 1 0 9 L。白蛋白 32g L ,球蛋白 60g L ,白蛋白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9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通过病理诊断确诊局灶型(localized CD,LCD)患者5例,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D,MCD)患者4例.病理类型:透明血管型6例,浆细胞型3例.9例患者均出现淋巴结肿大,病程1~9个月.5例LCD患者中4例因无痛性包块就诊,1例CT示右肺可见一大小约3.5 cm ×4.0 cm占位.经手术切除,效果较好,随访未复发.4例MCD患者全身症状明显,如盗汗、发热(低热)、消瘦、乏力、贫血,肝脾大,并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全身多处骨质破坏,月经紊乱等.MCD患者经联合化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Castleman病主要依靠病理学确诊.LCD病变局限,病症较轻,手术治疗后长期生存.MCD病变广泛,常有多系统侵犯,需通过化疗控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分型:局限型12例,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大;多中心型1例,主要表现为全身多部位淋巴结大伴脾大、贫血、清蛋白降低等。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8例(8/13,61.5%),浆细胞型2例(2/13,15.4%),混合型3例(3/13,23.1%)。全部Castleman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患者术后情况良好。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术前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病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多中心型患者术后采用化疗等辅助治疗,可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2.
13.
华立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68-69
目的:分析与归纳肾周局灶型Castleman病的特征;方法:报告2例经病理证文的肾周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例患者经手术完整切除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肾周孤立性Castleman病的术前诊断较困难,影像学表现可有提示作用,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Castleman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以无痛性巨大淋巴结肿大为突出临床特点的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CD的命名、病理分型、临床特点、转归、预后、治疗原则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认识日趋统一.本文结合文献作一综述:1954年,Castleman报道13例类似胸腺瘤的“局灶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组织学特点为淋巴滤泡增生和血管玻璃样变.1972年,该作者发现组织学特征除血管玻璃样变的透明血管型(HV型)外,尚有以浆细胞增多为主的浆细胞型(PC型).本病命名颇多,其同义名有:巨大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血管瘤性淋巴样错构瘤,Castleman淋巴瘤等.1978年以来,欧美对具上述组织学特点(尤其是PC型)的全身淋巴结肿大者又称为多中心性或系统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滤泡性淋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认识,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报告1例Castleman病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机理和诊断方法。结果 肿瘤切除后PNP症状消失。结论 Castleman病嘱于良性病变,可伴发天疱疮,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病理分型提示透明血管型2例,浆细胞型12例,混合型1例。15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予以糖皮质激素或者化疗,病情均有缓解。结论 Castleman病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单中心型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较好,多中心型患者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含有利妥昔单抗的联合化疗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