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物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创建于 1990年,展陈面积2300平方米,下设中国医学史和中药两大展厅,共收藏历代医学文物 900余件,善本古医籍 200余部,中医书刊 6000余册,中药材标本 2100种,药用植物标本 23000余份,药用动物标本250余种及大量中药饮片,中成药标本,是目前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内容最系统的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始终把“继承、整理、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服务”作为办馆宗旨。这一宗旨既符合了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的三大功能,又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和侧重。通过对多年办馆实践的总结,笔者对博物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医院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中医院作为我国所特有的一种医院类型,对营造中医特色氛围、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展陈宣传,能更好地传播、弘扬中医药。中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展陈以图文展陈为主,结合实物展陈及数字化展陈,对中医基本知识、基本医疗常识、医院及科室文化等进行了系统的展示,传统中医氛围浓厚,体现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陈充分利用了可利用的空间,应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较好地突出了中医药文化特色。然而一些医院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仅少数医院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可以进行提升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日前成立。据悉,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药研究生和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其研究生教育经过3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表示,  相似文献   

4.
2014年1月10日讯:近日,基础教育阶段全国首个中医药协作体在北京市东城区宏志中学成立。该协作体覆盖全市25所中小学,协作专家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在内共27人。协作体成立后,高中生们可以走进高校学习中医药知识,高校教师也可走进本市中小学讲授中医药知识。协作体成员间将可进行课程、专家、活动共享,将中医药知识渗透进基础教育的每一个学段,形成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育链条。  相似文献   

5.
1 为什么选择网络教育可以摆脱时间、地域的限制,学习者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以节省交通、住宿、伙食等诸多费用,还可以圆您一个名校梦。提高自己,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2 为什么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高等的中医药学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唯一重点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医药网络教育的先行者,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31所试点高校中唯一的高等医药院校。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国家承认正式学历;国家教育部授权自主招生、独立…  相似文献   

6.
1 为什么选择网络教育可以摆脱时间、地域的限制 ,学习者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以节省交通、住宿、伙食等诸多费用 ,还可以圆您一个名校梦。提高自己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2 为什么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高等的中医药学府 ,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唯一重点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医药网络教育的先行者 ,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 31所试点高校中唯一的高等医药院校。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 ,国家承认正式学历 ;国家教育部授权自主招…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9月25日讯: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6所中医药院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6所中医药院校以及2所非中医药院校的11个中医药相关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中医药院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的中医药相关学科为:北京中医药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4月29日讯: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本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奖"中医类、中药类获奖者分别为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颁奖仪式上,路志正表示,临床疗效是中医立业之本,只有造就千百万熟练掌握中医临床知识的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1月24日,乘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的东风,《中医教育》第六届编委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顺利召开。会议宣布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担任新一届编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担任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振民教授、原《中医教育》主编乔旺忠教授以及来自各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编委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编委会委员王伟主持。  相似文献   

10.
《河南中医》2014,(2):183-183
<正>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唯一的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远程教育学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远程教育的具体实施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惟一的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远程教育学院(原网络教育学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远程教育的具体实施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北京中医药大学可"利用网络等  相似文献   

12.
《中医教育》2011,(3):12-12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央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主编为中国中医界学术权威王永炎院士。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惟一的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远程教育学院(原网络教育学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远程教育的具体实施机构。  相似文献   

14.
唐玉秀,1935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炙学院主任、中国国际针炙考试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及教材委员会委员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炙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5.
《家庭中医药》2009,(6):F0003-F0003
博物馆的“中药部”收藏各类中药标本2800多种,约5000余份。展陈包括“中药综合展厅”和“药用动物展览橱窗”两部分。“中药综合展厅”陈列常用中药近600种、1500多份中药标本,另有药用动物剥制与药用植物浸制标本近300种及数百幅药用植物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围绕"建设什么样的中医药大学,怎样建设中医药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中医药人才,怎样培养中医药人才"这两个根本性课题,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为培养服务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作出贡献。自2010年底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即开始着手建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一所中医药类“211工程”高等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定位发挥优势,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类型定位,分析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阐述了科学研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推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8月2日讯:"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联系两岸民众的健康纽带。我们非常欢迎大陆的中医药专家来做养生保健讲座。"2017年7月29~30日,第四届中医中药台湾行暨2017年两岸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交流活动在中国台湾南投县和嘉义市举办,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为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20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产业国际化主题的文献,共纳入549篇,采用Cite Space5.7.R2分析该领域发文情况、研究机构、发文期刊、研究热点及前沿。结果 2005-2009年和2015-2019年是2个科研高峰期;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等;发文期刊以中医药类期刊为主,经济管理类期刊为辅;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涉及中药产品国际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海外市场及产业发展战略四方面,研究前沿包括中药产品出口、中医药服务贸易和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结论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仍处于以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国际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建议相关研究应围绕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问题和困境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20.
范竹雯  李彦知  杨建宇 《光明中医》2013,(12):F0003-F0003
刘渡舟,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邀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名誉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名誉主编等职。现摘编刘老咳喘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