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OVA)激发和雾化吸入的方式建立哮喘模型,并予以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大鼠肺组织支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β-catenin和WISP-1表达情况,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WISP-1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ART干预哮喘组大鼠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干预哮喘组肺组织β-catenin、WISP-1蛋白和WISP-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干预哮喘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IL-6水平表达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T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及下调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药淫羊藿女贞子煎剂及提取物配伍对布地奈德气道雾化的哮喘大鼠肺组织JAKs/STAT4-5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7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煎剂组、布地奈德合煎剂组、提取物组、布地奈德合提取物组。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或)灌胃淫羊藿女贞子煎剂或提取物,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JAKs (包括JAK1、JAK2、JAK3、TYK2)及STAT4、STAT5蛋白的磷酸化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pJAK1、pJAK3、pTYK2和pSTAT5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1),pJAK2和pSTAT4显著下调(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5个给药组均能显著影响pJAKs各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上调pSTAT4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下调pSTAT5蛋白的阳性面积及积分光密度(IOD)(P<0.01或P<0.05)。与单用布地奈德比较,布地奈德合煎剂组或合提取物组对pJAKs蛋白表达和pSTAT4、pSTAT5蛋白表达的Area作用更优(P均<0.01)。结论 在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同时合用中药淫羊藿女贞子,可通过调节JAK/STAT4-5蛋白的磷酸化表达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烟草烟雾暴露对哮喘大鼠气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2以及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表达的影响,探讨HDAC2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T helper cell)Th1/Th2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烟雾暴露+哮喘组、布地奈德+哮喘组、布地奈德+烟雾暴露+哮喘组,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大鼠烟雾暴露模型以及布地奈德干预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HDAC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浆和BALF中Th1型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以及Th2型特征性细胞因子IL-4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烟雾暴露+哮喘组、哮喘组大鼠气道HDAC2蛋白表达降低,与哮喘组相比,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气道HDAC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布地奈德+哮喘组相比,布地奈德+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气道HDAC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和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血浆、BALF中IFN-γ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哮喘组相比,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血浆、BALF中IFN-γ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布地奈德+哮喘组相比,布地奈德+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血浆、BALF中IFN-γ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组织HDAC2蛋白的表达与血浆中IFN-γ表达呈正相关(r=0.533,P<0.01),与IL-4表达呈负相关(r=-0.642,P<0.01)。结论 烟草烟雾暴露可以下调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HDAC2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气道炎症,IFN-γ、IL-4的表达以及布地奈德的治疗效果,这可能是烟草烟雾恶化哮喘气道Th 1/Th2平衡的一个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和Th2免疫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32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葛根素组和布地奈德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白蛋白(ovabumin,OVA)致敏和激发,连续12周,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使用小鼠肺功能仪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组小鼠血清总 IgE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13)水平。Western blot观察肺组织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葛根素组、布地奈德组、 哮喘组气道阻力、气道炎症,血清总IgE,BALF中白介素-4、白介素-13以及肺组织TSLP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 < 0.05)。与哮喘组比较,葛根素组、布地奈德组各项观测指标均明显降低(P < 0.05)。葛根素组和布地奈德组气道PAS阳性上皮细胞数/支气管较哮喘组下降(P < 0.05)。结论:葛根素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Th2免疫,这可能与抑制TSL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活性变化,以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方法将24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慢性哮喘模型,随机分为哮喘组(A组)和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干预组(W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C组,共12只),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气道炎症和细胞浸润情况,并测定气道壁厚度(Wat)、气道平滑肌层厚度(Wam)、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和肺组织中P-Akt、p-p70S6K、cyclinD1表达水平.结果 A组和W组大鼠Wat/Pbm、Wam/Pbm、肺组织P-Akt、p-p70S6K蛋白、cyclinD1 mRNA的含量均大于C组(均P<0.01);W组大鼠上述各指标的含量均小于A组(均P<0.01).肺组织P-Akt蛋白的含量与Wam/Pbm、p-p70S6K蛋白含量和cyclinD1 mRN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均P<0.01).结论 哮喘大鼠肺组织中P13K/AktJp709S6K途径激活,抑制该途径可减少哮喘大鼠ASMCs增殖,从而减轻哮喘气道重塑;同时CyclinD1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p-Akt及p-p70S6K表达趋势一致,提示P13K信号转导途径可能通过激活cyclinD1促进ASMCs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中药复方对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哮喘组、布地奈德(BUD)组及止喘汤组,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加激发法复制慢性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外周血(PB)、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对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测定支气管壁周围EOS个数及气道壁厚度。[结果]哮喘组与正常组比较:PB、BAL和气道壁周围EOS的计数水平明显升高,气道壁明显增厚(P<0.01)。药物干预后,干预组与哮喘组比较:PB、BAL和气道壁周围EOS的计数水平明显降低,气道壁明显变薄(P<0.01);且药物干预组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止喘汤不但能抑制哮喘气道炎症,而且还具有干预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观察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BALB/C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布地奈德治疗组(D组),每组8只.B,C,D组以卵蛋白致敏,后以卵蛋白反复激发,C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致敏和激发,解剖小鼠肺组织包埋、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然后分析HE染色下各组支气管壁总面积(Wat)和支气管壁平滑肌面积(Wam),分析Masson染色下基底膜下胶原沉积面积(Wcol).结果 B组小鼠支气管壁总面积(Wat)/基底膜周径(Pbm)、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基底膜周径(Pbm)、胶原沉积面积(Wcol)/基底膜周径(Pbm)均高于A组正常对照组的小鼠(P<0.05);C组和D组的(Wat)/(Pbm),(Wam)/(Pbm),(Wcol)/(Pbm)都低于B组(P<0.05);C组和D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小鼠哮喘形成过程中,气道重塑起着重要作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均能抑制气道重塑的形成,两者比较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姜黄素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测定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TGFβ1含量,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ASMC中TGFβ1m RNA表达,CCK-8分析ASMC增殖程度。结果姜黄素组与哮喘组相比,Wat及Wam厚度减少(P0.01),仍高于对照组(P0.01);IHC显示:姜黄素组肺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与哮喘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仍高于对照组(P0.01)。姜黄素组大鼠ASMC中TGFβ1和TGFβ1m RNA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组ASMC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姜黄素能抑制哮喘大鼠ASMC增殖,其机制与降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袁丽粉  乔建瓯  王健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8):132-134,138
目的 比较两种小鼠哮喘模型建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正常对照组、OVA组、OVA/RSV组分为3组:采用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予以卵白蛋白持续雾化以及RSV多次滴鼻激发分别建立OVA组及OVA/RSV组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采用无菌注射用水致敏和雾化激发。末次激发24h后,测定肺功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各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的哮喘症状,病理学结果显示气道壁增厚明显,管腔可见狭窄,管壁及其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且OVA/RSV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害较OVA组明显加重。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OVA/RSV组小鼠较OVA组小鼠明显升高(P<0.05),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OVA组(P<0.05)。结论 通过OVA致敏并予以RSV诱导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是一种更好地模拟人类哮喘发病机制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43-46+50+169
目的 研究平喘I号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内表达变化及影响. 方法72只雌性BALB/C小鼠按数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布地奈德组、平喘I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复制支气管小鼠哮喘模型,然后分别予生理盐水、布地奈德药物及中药平喘I号低、中、高剂量干预.取小鼠肺组织,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小鼠肺组织中SDF-1 mRNA及CXCR4 mRNA的含量,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SDF-1及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技术测量了SDF-1与CXCR4的相关性. 结果SDF-1及CXCR4的表达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中较低,在模型对照组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平喘I号各剂量组和布地奈德组中SDF-1及CXCR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其中布地奈德组表达水平低于平喘I号低剂量和中剂量组(P<0.05或P<0.01),而中药高剂量组的表达水平低于布地奈德组(P<0.05). 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及其气道重塑过程中,SDF-1及其受体CXCR4两者相互作用,干预其重塑过程.平喘I号通过影响SDF-1及CXCR4在肺内的表达而干预哮喘气道重塑,达到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介素22(IL-22)在哮喘模型中的作用,研究布地奈德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2的调控作用。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布地奈德组3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小鼠以制备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进行HE及AB-PAS染色,进行气道炎症评分,ELISA法检测3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22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L-2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增加,BALF中IL-22水平增高,肺组织中IL-22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后,小鼠气道炎症评分及肺组织IL-22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哮喘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肺内IL-22的表达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Guan XJ  Zhang WX  Li CC  Zheng YM  Lin L  Ye LP  Chen XF  Luo YC  Cai XH  Dong L  Zhang HL  Zhou XC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67-1772
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探讨糖皮质激素对ERK、TGF—β1及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方法建立慢性哮喘动物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DM组)。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中磷酸化的ERK(P-ERK),ELISA测定血清中TGF—β1含量。体外培养大鼠气道上皮细胞,以BB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U0126、布地奈德(BUD)作为工具药干预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ERK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GF—β1含量。结果哮喘组P—ERK平均吸光度和TGF—β1含量[分别为(31.1±2.2)和(28.1±7.4)μg/L]均较对照组[(12.8±2.4)和(13.6±2.7)μg/L]高(P〈0.01),DM组[分别为(18.7±3.1)和(15.0±3.2)μg/L]较哮喘组低(P均〈0.01)。ERK的磷酸化与PDGF—BB存在浓度依赖关系,50μg/L时ERK磷酸化水平最高,高于对照组(P〈0.01);U0126和BUD均可抑制ERK的磷酸化;各处理组细胞上清TGF—β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K磷酸化、TGF—β1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PDGF—BB不能通过ERK磷酸化诱导正常大鼠气管上皮细胞产生释放TGF—β1;糖皮质激素能抑制ERK磷酸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中p-Akt、p-p70^s6k含量变化,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号转导途径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和wortmannin干预组(W组),每组12只。以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气道炎症和细胞浸润情况;以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Wat)及气道平滑肌层厚度(Wam);以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p-Akt及p-p70^s6k表达情况。结果:①A组大鼠War、Wam大于C组(P〈0.01);W组大鼠War、Wam小于A组(P〈0.01),大干C组(P〈0.01)。②A组p-Akt及p-p70^s6k。含量均高于C组(P〈0.01);W组低于A组(P〈0.01),但高于C组(P〈0.01)。③p-Akt蛋白含量与Wam/Pbm呈显著正相关(r=0.779,P〈0.01);p=Akt蛋白含量与P—p70^s6k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03,P〈0.01)。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中P13K/Akt/p70^s6k途径激活,抑制该途径可减轻哮喘大鼠ASMC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哮喘小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布地奈德控制哮喘的作用机 制与IL-17 表达的关系。方法 24 只4 周龄清洁级雌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及布地奈德组, 每组8 只。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制哮喘小鼠模型。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给予哮喘小鼠布地奈德 混悬液治疗。模型复制成功后,取其肺组织行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 应(qRT-PCR),测定肺组织中IL-17 mRNA 的表达。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IL-17 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哮喘组气道中炎症细胞浸润、BALF 中IL-17 表达、肺组织中 IL-17 mRNA 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哮喘组均增高。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干预后, 布地奈德组气道中炎症细胞、BALF 中IL-17 的表达、肺组织中IL-17 mRNA 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布地奈德组低于哮喘组。结论 IL-17 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升高,抑制小鼠中IL-17 的表达, 是布地奈德控制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气道和肺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8(Galectin-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及布地奈德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建立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的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RT-PCR分别测定各组小鼠气道和肺组织中Galectin-8、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小鼠气道和肺组织中Galectin-8、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布地奈德干预组(P<0.05),Galectin-8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P<0.05)。结论:哮喘小鼠气道和肺组织中Galectin-8、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且两者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布地奈德干预后Galectin-8、MMP-9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中的表达及其对气道的影响。方法清洁级相同重量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组、Y-27632干预组,每组20只。分析各组大鼠的支气管壁厚度(War)和平滑肌厚度(Warn),以及RhoA,ROCKlI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大鼠RhoA,ROCK1ImRNA表达明显增高,wat、wam也明显增加(P〈0.05);与C()PD组相比,Y-27632干预组大鼠RhoA,ROCKII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Wat、wam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COPD组大鼠RhoA,ROCKⅡmRNA表达明显增高;应用ROCKⅡ特异性拈抗剂Y一27632能够明显控制RhoA,ROCKⅡ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气管壁增厚和平滑肌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微囊(caveolae)及微囊蛋白一1(caveolin一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罗红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数学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罗红霉素组(R组),每组8只。以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Wat/Pbm)及气道平滑肌层厚度(Wam/Pbm);透射电镜观察eaveolae超微结构;Westernblot法测定caveolin—l的表达变化。结果(1)A组大鼠Wat/Pbm、Wam/Pbm大于C组(P〈0.01);R组大鼠Wat/Pbm、Wam/Pbm小于A组(P〈0.01),大于C组(P〈0.01);(2)透射电镜显示c组ASMC胞膜及胞质eaveolae含量丰富、形态多样,A组caveolae含量少、结构单一,R组eaveolae含量明屁减少,但较A组多;(3)Westernblot法显示c组caveolin一1高表达,A组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1);R组caveolin-1表达显著高于A组(P〈0.01),但较c组表达减少;(4)caveolin-1表达与Wam/Pbm呈负相关(r=-0.928,P〈0.01)。结论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eaveolae结构明显减少,caveolin-1表达减少,提示caveolae缺乏与哮喘气道重塑有密切关系,罗红霉素可能通过caveolae的影响而抑制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celastrol)对肥胖型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肥胖组、肥胖型哮喘组和雷公藤红素干预的肥胖型哮喘组(简称干预组)共5组。肥胖型哮喘组和干预组予以高脂饲料(HFD)喂养16周,于第13周起第1天和第13天腹腔注射卵清蛋白/氢氧化铝[OVA/AL(OH)3]致敏,第25~31天连续7天雾化吸入OVA激发,干预组在每次雾化吸入前30min口服celastrol(10mg/kg)。哮喘组进行普通饲料喂养+OVA致敏激发。肥胖组进行高脂饲料喂养+生理盐水致敏激发。正常组进行普通饲料喂养+生理盐水致敏激发。运用小鼠肺功能仪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AHR)的指标呼吸气道阻力(Rn),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哮喘组和肥胖组Rn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肥胖型哮喘组Rn值高于其余各组,干预组Rn显著低于哮喘组和肥胖型哮喘组(P均<0.01),而干预组Rn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乙酰甲胆碱激发后,哮喘组和肥胖组小鼠Rn 值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肥胖型哮喘组Rn值上升幅度高于其余各组,干预组小鼠较哮喘组、肥胖组和肥胖型哮喘组小鼠比较,Rn值上升幅度显著降低(P均<0.01);而干预组小鼠Rn 值的上升幅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显著减轻肥胖型哮喘小鼠呼吸气道阻力,改善了其AHR。  相似文献   

19.
目的:磷酸化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哮喘气道重塑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布地奈德对其干预作用.方法: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以及布地奈德干预组,每组8只;以鸡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布地奈德干预组OVA激发前30 min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0 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抑制哮喘小鼠Th2优势应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4只6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每组8只?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作哮喘模型?小鼠末次雾化吸入激发24 h后,采用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对乙酰胆碱(Ach)的阻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浸润情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瑞氏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总IgE?BALF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3;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气道阻力?气道炎症?血清总IgE?BALF中Th2细胞因子(IL-4?IL-13)以及肺组织TSLP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 < 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组各项观测指标均明显降低(P < 0.05)?结论:布地奈德通过降低肺组织TSLP表达?抑制Th2细胞因子水平而降低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