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治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妊娠并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24岁,因孕27周、阴道流血2 h入院。孕期未行规律产检,入院后阴道流血已停止,测血压187/132 mm Hg,无头痛、心悸、大汗等症状,按妊娠期高血压并重度子痫前期予相关治疗,血压下降不理想,进一步查血、尿儿茶酚胺明显增高;MRI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区巨大肿块影,考虑嗜铬细胞瘤,予酚妥拉明治疗后血压控制较好。入院20 d后因B超示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分娩1活女婴,Apgar评分7分。1个月后行腹腔镜下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者除考虑到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外,还应注意合并嗜铬细胞瘤的可能,尽早确诊能明显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26岁。妊娠27周,产前检查发现血压180/120mmHg,诊为妊娠高血压,1周后发生胎盘早剥,行剖宫取胎术,术中病人虽出血约800ml,血压却波动在140~160/100~110mmHg,心率110~130/min,在补足血容量及充分镇静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有发作性头痛,每次发作持续1~2分钟,考虑有嗜铬细胞瘤。术后1周B超检查报告为右肾上极囊肿,未进一步检查。出院后患者间断服用降压药,10个月后出现乏力,蛋白尿,再次入院。CT报告:右肾上腺肿物;尿儿茶酚胺测定:E393.03nmol/d,NE3893.63nmol/d。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遂转外科手术切除,恢…  相似文献   

3.
异位嗜铬细胞瘤漏误诊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位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外的嗜铬组织的肿瘤,漏误诊率较高。现就我院今年收治的3例异位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35岁。因头昏、头痛、心悸1个月入院。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180/100 mmHg。查心、肺、腹未见异常,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予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后因大便时反复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而行盆腔B超检查,发现直肠左后占位病变,遂转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处理该占位病变时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至145/m in,血压急剧升高达260/140 mmHg,经静脉推注酚妥拉明等积极处理后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中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3个MEN2A家系,共有8例MEN2A患者均患有嗜铬细胞瘤,分析这8例患者高血压特点、24 h尿VMA及肾上腺CT结果 、嗜铬细胞瘤患病情况及治疗方法 结果 8例MEN2A患者中7例有甲状腺髓样癌(87.5%),8例有嗜铬细胞瘤(100%),没有发现有HPT的发生,其中6例(75%)患者是以嗜铬细胞瘤起病,而且嗜铬细胞瘤中7例(87.5%)为双侧.8例患者中3例(37.5%)为持续性高血压,5例(62.5%)为阵发性发作高血压,6例(75%)24 h尿VMA升高,2例(25%)高血压发作时尿VMA/Cr比值明显升高.4例患者经腹腔镜切除肿瘤,4例经开腹手术切除肿瘤,随诊7例(87.5%)良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随诊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本研究结果 提示MEN2A中嗜铬细胞瘤常为双侧,临床可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也常有阵发性高血压者,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RET基因的突1变检测能使MEN2A中嗜铬细胞瘤得到早期诊治,腹腔镜下手术是MEN2A中嗜铬细胞瘤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儿童嗜铬细胞瘤的腹腔镜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12例儿童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5~14岁,平均10.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悸、视物模糊和多汗等;血压持续增高者9例,持续增高伴阵发性加剧者2例,发作性增高者1例.平均血压180/120 mmHg,最高达240/160mmHg.24h尿VMA增高者占91.7%(11/12),B超阳性者占91.7%(11/12),CT 12例均阳性,MRI 2例阳性.结果 在妥善围手术期处理下,12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切除肿瘤40~150 g.术后随访6个月~8年,11例血压维持正常,1例3年后肿瘤复发.结论 儿童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内分泌和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法,腹腔镜下手术适用于大部分患儿.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手术治疗。结果36例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5~130min,平均75min。术中血压波动≥20mmHg 11例。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2d。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全部病例获得随访6~72个月,患者术后血压正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多发转移性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9岁。因反复头痛、心悸3a入院。3a前开始出现头痛、心悸、胸闷、血压升高,血压最高时为170/110mmHg,2002—03到当地医院就诊,拟诊左肾上腺占位病变,行左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头痛、心悸、胸闷、血压高等症状消失。2.5a后又出现反复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BP140~170/90-100mmHg。为进一步治疗于2004—05一19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8.
2003年2月~2008年12月,我们对16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在围术期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32~56岁,平均4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经过2~6周的术前准备,为患者行全身麻醉,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后7~10 d患者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高全科医生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首诊于我院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为44岁女性,因发热1.5 d、心悸0.5 d就诊我院,查血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因出现心悸伴头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恶心、呕吐等当日复诊,查血压不高,心电图提示ST-T轻度异常,考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转上级医院。入院后先后诊断为急性感染、ACS,给予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者症状较前好转,但仍持续发热。后再发心悸并伴血压异常升高等症状,经肾上腺CT检查及相关激素检查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转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术后随访1.5年类似症状未再发作。结论临床医生要加强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接诊有血压升高伴头痛、心悸、大汗、肢体麻木、发热等症状患者时应考虑到嗜铬细胞瘤的可能,详细问诊,及时行相关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硝普钠和乌拉地尔复合降压用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10例,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术中常规监测MAP,CVP,ECG,SPO2。收缩压>130mmHg时,用输液泵输注硝普钠0.1mg/(kg·h),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速度,收缩压>200mmHg时,间断注射乌拉地尔10~50mg。结果:术中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无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此两种药物联合降压用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降压迅速平稳、可控性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靶动脉栓塞治疗嗜铬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1999年因阵发性心悸、头痛在我 院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行手术治疗,术中未见转移,术后 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术后血压正常。2004年4月再 次出现阵发性心悸头痛,血压高达180/140 mmHg。入 院后血糖空腹10.1 mmol/L,餐后2 h 17.1 mmol/L, 腹部CT示右肾上腺占位5 cm×4 cm×3 cm,ECT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机器人腹腔镜手术治疗压迫大血管复杂嗜铬细胞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至2013年3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设备治疗3例压迫大血管复杂嗜铬细胞瘤患者。男1例,女2例。2例表现为阵发性头晕、心悸和血压升高,1例表现为心悸伴胸痛。CT、超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例为左侧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肿瘤位于左肾中下极水平腹主动脉旁,大小为4.8cm×3.8cm。2例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肿瘤紧贴肝叶、压迫下腔静脉,大小分别为6.5cm×4.6cm和4.9cmX4.7cm。3例均采用经腹腔途径,对于左侧副神经节瘤,置入4个Trocar(3个机械臂和1个辅助孔)完成手术,对于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置人5个Trocar(3个机械臂和2个辅助孔)完成手术。结果3例手术均成功完成,1例术中血压波动为50mmHg,2例术中血压波动≤30mmHg。达芬奇系统定位平均时间为10min,手术时间分别为120、60、8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100、200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7、4d。3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均无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2~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压迫腔静脉、腹主动脉等大血管的嗜铬细胞瘤情况复杂,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较为困难。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精细、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中病情突变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燕  苗京亚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7-788
嗜铬细胞瘤为功能性肿瘤 ,引起的症状错综复杂 ,是人体变化最大的一种肿瘤。[1]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但危险性大。[2 ]我院手术室自 1 991年 2月至2 0 0 0年 5月共为 1 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肿瘤摘除手术 ,其中 2例术中病情突变 :1例术中发生高血压危象 ,心跳骤停 ;另 1例术中大出血致重度休克 ,均经抢救脱险。现就 2例术中病情突变和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 患者男 ,2 9岁。因头痛、头晕、阵发性高血压 4个月入院。B超及CT检查诊断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入院时血压 2 5.3 / 1 3 .1kP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嗜铬细胞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左侧腹部肿物4年,伴头晕、头痛、心悸、血压升高1年,近日加重入院.结合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超声、CT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并巨大嗜铬细胞瘤.术前控制血压、心率,后成功实施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转入心内科行进一步治疗.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并嗜铬细胞瘤患者应尽早积极手术治疗,以阻断过量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同时,术前应使用保护心脏的药物,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总结、提高嗜铬细胞瘤诊治水平。方法:对91例散发性嗜铬细胞瘤及5个家族中19例家族性嗜铬细胞瘤进行临床观察及30年随访。结果:散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91例,其中单侧多发性嗜铬细胞瘤2例,双侧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4例,单侧嗜铬细胞瘤79例,拟诊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90例,恶性2例,良性88例,手术后对侧复发1例,局部复发1例。5个家族的长期系谱随访调查中发现有19人发病,其中单侧嗜铬细胞瘤6例,双侧多发性嗜铬细胞瘤8例,其中并发甲状腺癌3例,拟诊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1例均为良性,术后对侧复发肿瘤3例。结论:散发性与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相关生化检查、遗传学等方面仍具有一些差异,但在影像学及病理改变方面差别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是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一部分。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例中50%为双侧肿瘤。临床上多为良性,绝大多数为单侧,以青壮年患者居多,其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和基础代谢的改变。肾上腺是嗜铬细胞瘤的好发组织。以往认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只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10%左右,最新报道其比例上升,手术风险极大。在治疗上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由于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多巴胺导致血管收缩,使有效血容量减少,造成术中血压波动大,且瘤体血液供应丰富,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男,52岁。因头晕、恶心、呕吐1 d,意识模糊3 h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1 d散步时突然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3 h前出现意识模糊,急来我院就诊,门诊头颅CT示:脑干、双侧丘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查体:体温36.4℃,脉搏56/min,呼吸16/min,血压179/100 mmHg。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嗜铬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准备、手术麻醉及管理方法。结果 3例术前确诊嗜铬细胞瘤者术前降压有效,术中静脉泵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另1例术中诊断嗜铬细胞瘤者,及时给予控制性降压和输血、输液扩容治疗;4例术中肿瘤切除前收缩压均控制在100~160mm Hg,肿瘤切除后维持收缩压60~80mm Hg;麻醉期间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及体温正常;4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3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肾上腺外纵隔嗜铬细胞瘤。结论术前、术中控制性降压及扩充血容量是小儿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有助于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术前误诊的嗜铬细胞瘤,术中及时判断和麻醉正确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9年2月收治1例心脏嗜铬细胞瘤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2个月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44岁,13年前因间断左耳流血、听力下降就诊,发现左颈静脉孔区占位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染色发现嗜铬颗粒,考虑副神经节瘤.2007年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为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未予治疗.2008年9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发作性头胀伴心悸,无明显大汗、无手抖,测血压1.40/120mmHg.当地医院给予硝苯地平10mg,3次/d口服,阿替洛尔1片3次/d口服但效果差.改用酚苄明治疗后血压逐渐稳定,但有体位性低血压,立卧位血压差40 mm Hg.就诊于我院,经多科会诊后明确心脏嗜铬细胞瘤诊断.于2009年3月24日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2009年4月25日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1] 。此病较少见 ,在小儿更为罕见 ,多为良性 ,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 198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科共收治小儿嗜铬细胞瘤患者 9例 ,手术 8例 ,治愈 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6~ 12岁 ,平均年龄10 8岁。肿瘤位于肾上腺 7例 ,其中左侧 3例 ,右侧 3例 ,双侧 1例 ;腹膜后 1例 ;输尿管末端膀胱黏膜内 1例。本组病例均有明显高血压、心动过速、多汗等症状 ,血压172 .5 / 112 .5~ 187.5 / 14 2 .5mmHg ,持续高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