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原发性腹膜间皮瘤起源于腹膜间皮细胞,以恶性居多。由于此病缺乏特异表现,常易误诊。我院1952年~1993年收治4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天石棉接触史和结核病史。误诊疾病为结核性腹膜炎、小肠平滑肌瘤、急性阑尾炎、腹腔肿瘤。术后病理确诊为腹膜间发瘤。其中3例为腹膜间皮肉瘤,术后1年内死亡;1例为腹膜间皮瘤,部分细胞增生。2讨论自Wagner等’“首次提出间皮瘤与接触石棉粉尘有关以来,人们就认为其发病主要与石棉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接触石棉到门发癌发病约需ZO~40年潜伏期,发病年…  相似文献   

2.
病人,42岁,孕2产1,无服避孕药物史。2004年3月因子宫肌瘤于市某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探查子宫前壁直径6cm大小肌壁间肌瘤,余无明显异常,行肌瘤剔除术,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患者无不适,未复诊。2004年9月体检发现子宫增大,盆腔B超提示子宫多发性肌瘤。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相似文献   

3.
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作者总结16例腹膜间皮瘤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研究。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16/16,100%),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13/16,81%)和腹膜结节(5/16,31%),大网膜(10/16,63%)和肠系膜受累(11/16,69%),盆腔肿块(9/16,56%),胸膜受累(7/16,44%)。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它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使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目的。因其操作简单、实用,不必进行全身肝素化,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设备,且其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少,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自2010年5月以来,  相似文献   

5.
腹膜外直肠损伤1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膜外直肠损伤临床较少见,常合并邻近脏器损伤,诊治较困难,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我院1964~1991年共收治13例腹膜外直肠损伤。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12~62岁,以青少年为多。致伤原因:枪弹伤2例,高处跌落被木桩戳伤3例...  相似文献   

6.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一例孙国超刘洪霞李焕义患者女,43岁。发现左上腹包块11年,伴腹部胀痛2年。体检:左上腹部触及12cm×6cm包块,质韧不活动,表面光滑,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AFP阴性。B超检查:于肝左叶查及10.1cm×9....  相似文献   

7.
钝性创伤性腹膜后大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膜后血肿(下称血肿)的处理较复杂,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现就我院1976年至1989年收治并得到统计的73例腹膜后大血肿的诊治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临床资料73例中,男58例,女15例。年龄7~62岁。盆腔血肿29例,肾周血肿25例,胰、十二指肠周...  相似文献   

8.
食管瘘临床上并不少见,主要分食管气管瘘、食管纵膈瘘、食管胸膜瘘、食管吻合口瘘。病因分良性和恶性。良性病因有:手术后(食管或气管吻合术、肺区手术、纵膈手术等),外伤,异物和炎症。恶性病因主要有:食道癌、肺癌、纵膈肿瘤等。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封闭瘘口,恢复食管通畅。我院自1998年以来,批收治各种食管瘘10例并行内支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巨大腹膜后异物性肉芽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腹膜后异物性肉芽肿一例肖江喜,高玉洁,蒋学祥,李松年本院收治了1例腹膜后巨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实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是巨大异物性肉芽肿。复习病史及MR影像,有些体会,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60岁,因上腹触及肿物伴隐痛半年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1976年1月至1996年10月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肉瘤(以下简称腹膜后肉瘤)2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占同期全部恶性肿瘤0.34%,占软组织肉瘤9.4%。现结合文献就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讨伦如下。 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0年3月~1993年6月共收治骨盆骨折200例,其中并发腹膜后血肿(RetroperitonealHematoma,RH)24例(12%),我们通过24例分析,提出一种简单的骨盆骨折分类方法,以利于急诊评估RH的发生率,并就其特点及诊治做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0~63岁,平均30.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坠落伤2例,重物压伤2例。合并有颅脑损伤(Ⅰ~Ⅱ度)2例,四肢骨折5例,脊柱骨折(L1-2轻度压缩骨折)2例,肋骨骨折3例,后尿道损伤2例。1·2临床表现2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及轻度或不明显的腹胀,有腹痛表现14…  相似文献   

12.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假性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以粘液外分泌性细胞(良性或恶性)为主,在腹膜种植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粘液性腹水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少见^[1]。笔者搜集我院2000年3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MP7例,结合病理表现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特点,探讨超声对PMP的诊断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4岁、左下肢疼痛三年,加重半年,发现盆腔肿物一月,于1990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三年前无外伤等原因左下肢阵发性胀痛,与气候无关,咳嗽及增加腹压亦不加重,但屈曲左下肢使疼痛减轻,在某院检查摄腰椎片示L_5-S_1间隙狭窄,按腰椎间盘脱出症治疗无好转.近半年来,左下肢外侧麻木感,左大腿周径变细,有时大便变扁,夫妻同房时阴道触痛剧烈并向左下肢放射,再次去医院检查.腰椎CT扫描示L_5神经根周围脂肪稀少,L_5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寄生胎二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腹膜后寄生胎二例李建军王兆熊林述谋寄生胎罕见,笔者报告经CT扫描及手术证实者2例,并复习国内1980年以来文献报告的19例供参考。例1男,23岁,已婚。发现右上腹部肿块3个月入院。3个月前因患“肝炎”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上腹肿块,当时未予以注意。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索肿瘤不同组织学改变的意义。方法 对41例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1G0)标准,Ⅰ期33例,Ⅱ期3例,Ⅲ期5例。结果 41例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瘤占同期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22.5%,浆液性与粘液性交界瘤的比为1:1.4,10例生长于卵巢表面的浆液性交界瘤中,8例出现腹膜种植,2例为浸润性种植,6例为非浸润性种植。2例浆液性交界瘤和1例粘液性交界瘤分别于术后5、4和1年复发。29例交界瘤经2~10年随访,按Kaplan-Meier法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 卵巢浆液性交界瘤预后较好。卵巢表面生长的浆液性交界瘤常有腹膜种植。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所致急性肾衰10例体会沈保尔1988年~1993年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为主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所致急性肾衰患者1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if$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吕例,女2例。年龄1...  相似文献   

17.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原发于腹膜后间隙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居软组织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占人体全部软组织肉瘤的10-16%。我院近8年来经CT检查和手术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7例,作者就其CT征象及临床特点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我院收治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4例,现对有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8例,女26例。年龄2~73岁,平均49岁,其中40~60岁46例(占71.9%)。H、病理类型及分布见表1。三、临床表现从出现症状至人院1d~12年,平均13个月。首发症状:腹部肿块34例(53.1%),腹痛25例(39.1%),其它5例(7.8鞘)。具体表现详见表2。58例腹部可触及肿块者,其中肿块位于右上腹14例,左上腹15例,右下腹门例,左下腹10例,脐周4例,盆腔4例。肿瘤最小6cmXscmXscm,最大40cmX38cmX25cm,平均直径12cm。肿块除4…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易并发腹腔感染,严重时部分可因蛋白凝块而堵塞透析管腔,从而可能导致腹膜透析失败。我们于1987年5月~1992年2月分别采用去纤维蛋白原酶(去纤酶)和蝮蛇抗栓酶处理腹膜透析管被蛋白凝块严重堵塞的思者30例55人次,证明前者效果显著。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情况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6岁(平均35岁)。全部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尿毒症而行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腹腔感染,并皆于透出液中出现大量蛋白凝块,1~3d后,腹透管出现部分堵塞成完全性堵塞。其中有21人次透析校进不去也出不来,用注射器十分缓慢艰难地推进…  相似文献   

20.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结合病理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及其不同组织学亚型的CT表现特点,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28例次(原发11例次,复发17例次)原发于腹膜后区脂肪肉瘤的CT资料,术前CT表现与复核病理切片对照,分析不同组织类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与病理对照。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4例,黏液样脂肪肉瘤(MLS)1例,圆细胞性脂肪肉瘤(RCLS)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2例,混合性成分20例。CT图像上,LLS表现为脂肪密度肿块,不均质,有分隔;MIS平扫表现为均匀的水样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网状,片状或岛状强化;RCLS表现为无脂肪的软组织肿块。与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肿瘤难以鉴别;DDLS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常伴有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组织。结论 不同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CT表现有所不同,CT表现的差异取决于病7变内不同组织学亚型的比例。分布及混合的方式,本组中,腹膜后脂肪肉瘤多以混合形式存在,了解这些CT表现特点有助于脂肪肉瘤的术前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