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导管堵塞是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将美国BD公司生产的无针接头与肝素帽在肿瘤患者周期化疗中的使用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研究对象为我院肿瘤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120例肿瘤化疗患者,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38~76岁。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  相似文献   

2.
重症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在当前仍是一种常见极为凶险的外科危重急腹症 ,我院 1994年 9月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SAP患者 14 2例 ,短期或长期施行全胃肠外营养 (TPN)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 2例中 ,男性 90例 ,女性 5 2例 ;最大年龄 76岁 ,最小年龄 2 0岁 ,平均 4 8岁。手术 13 5例 ,非手术7例。TPN支持时间 12 10 4d ,平均 2 9d。 97例患者行外周静脉给药 (绝大多数放置留置针 ) ,4 5例行中心静脉插管留置术 ,治疗期间 ,7例次发生导管阻塞 ,2例次发生脱…  相似文献   

3.
骆春林 《西南军医》2015,(3):335-337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87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两组,PICC组(n=140例)经PICC化疗治疗,VAP组(n=147例)经VAP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留置时间、生活质量及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P组患者置管后第6、12个月导管置管率及留置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而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VAP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 VAP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等优点,可作为化疗理想的深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4.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 9例经病理学诊断的肺癌作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的资料。(1)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 (2 2 1例 ) :普通导管插至支气管动脉主干或肋间 支气管动脉干造影后 ,经导管注入顺铂 4 0~ 6 0mg或卡铂 2 0 0~ 30 0mg ,联合用丝裂霉素 10~ 2 0mg或鬼臼乙叉甙 10 0~ 2 0 0mg。间隔 2~ 4周再次灌注化疗 ,2 2 1例共行 5 4 9次。 (2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组(10 8例 ) :普通导管插管造影后 ,在路图成像指引下 ,将微导管超选择性插至供瘤动脉近瘤处 ,经微导管注入抗癌药 (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 )和栓塞剂。栓塞剂选用 0 5~ 1 5mm3 明胶海绵颗粒30~ 5 0颗和 (或 )超液态碘油 3~ 8ml。间隔 6~ 9周再次作栓塞化疗 ,10 8例共行 2 6 6次。结果  2组均未出现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2 2 1例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中 ,完全缓解 (CR) 2 8例 ,部分缓解 (PR) 79例 ,稳定 (S) 88例 ,进展 (P) 2 6例 ,有效率 (CR +PR)为 4 8 4 % ,1年生存率为 5 3 8% ,2年生存率为 4 4 8% ;10 8例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中 ,CR 16例 ,PR 5 3例 ,S 32例 ,P 7例 ,有效率为 6 3 9% ,1年生存率为 77 8% ,2年  相似文献   

5.
新鲜芦荟薄片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小兰 《西南军医》2009,11(3):464-465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薄片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方法将使用留置针静脉滴注蟾蜍的100例行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静脉化疗时用新鲜芦荟片在穿刺处外敷(避开针眼处),对照组:静脉化疗时穿刺处未用任何方法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新鲜芦荟片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 (PCS)置入术的中远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材料与方法  2 5 6例胸、腹部和盆腔等部位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PCS置入术。术后隔 3 0~ 40天行经PCS灌注化疗或碘油化疗乳剂栓塞术。随访 2个月~ 3年 ,平均 11.5个月。结果 使用时间为 1~ 3 6个月 ,平均为 10 .5个月。PCS置入术 3 0天后 ,5 3例发生与PCS有关的并发症 ,发生率为 2 0 .7%。主要包括 :除主动脉置管者外 ,留置管移位率为 7.8% ( 16/2 0 5 ) ,靶动脉闭塞占 7.4%( 19/2 5 6)。二者经原途径更换新的留置导管和调整到满意位置 16例 ,拔除PCS 8例 ,其余 11例未作处理。留置导管阻塞占 2 .0 %( 5 /2 5 6) ,经加压注入尿激酶溶液PCS再通 2例。药盒囊腔内积血占 2 .0 % ( 5 /2 5 6) ,经局部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治疗后痊愈。皮肤坏死占 3 .1% ( 8/2 5 6) ,均拔除PCS。结论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PCS置入术的中远期并发症 ,发生率较低 ,大多数经适当处理 ,不影响PCS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极大地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为重危病人的急救提供了重要保证。给临床护士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作为一项新技术 ,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应用套管针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作简要分析和探讨。1 研究对象自 1999- 0 1~ 2 0 0 0 - 0 4,我院心内科应用静脉留置针共896例次 ,其中男 6 76例次 ,女 2 2 0例次 ,年龄 9~ 76岁。2 材料与方法2 .1 套管针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 2 2~ 2 4G型静脉留置针 ,穿刺方法为常规套管针穿刺 ,12 5 0 0U肝素钠稀释于 2 0 0ml生理盐水中 ,配制成肝素钠稀释液 ,输液结束及 12h…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体外留置导管经支气管动脉大剂量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39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化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进行经体外留置导管支气管动脉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3次。结果 大剂量灌注免疫化疗组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90 %和 6 3%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7.6个月和 10 .3个月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无脊髓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体外留置导管行支气管动脉大剂量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是安全、可行的 ,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9.
乳腺X线检查漏诊乳腺癌的原因及避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并发现乳腺X线检查漏诊乳腺癌的原因,并找寻相关克服这些因素的方法,从而得到最适宜判读的乳腺X线片以及如何改进提高放射科医生的判读能力。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52例最初乳腺X线检查时漏诊而组织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的病例,这些病例均做过钼靶、辅助超声、磁共振检查,且所有的病例都有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针刺细切活检或切开活组织检查的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52例病理标本结果是36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小叶导管癌,4例粘液性癌、4例炎性乳癌及3例导管原位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和1例伴随乳头Paget病。分析这些癌误诊的原因,我们将其归为4类;患者、肿块,技术和读片者因素。肿块因素是是最常见的,占44.2%,而读片者因素是最少见的,占14.5%。32例癌是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重复读片发现的,11例被建议进行点压放大摄影。52例患者(100%)都进行了MRI检查,其发现病灶的敏感性高于钼靶检查,但这只是对42例有诊断价值,其他的10例,仍需要进一步的穿刺活组织检查。结论:乳腺X线摄片漏诊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种:①患者因素(先天或后天的致密型乳腺);②肿块因素(隐蔽性乳癌,多灶性或多中心性癌);③技术因素(较差的曝光因素,乳腺位置不正和较差的后处理过程);④读片者因素(感知力较差或误解)。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效果。方法  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者 ,其中单纯灌注化疗 14例 ,化疗栓塞 2 8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碘油药物乳剂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完全缓解 (CR) 2例 (4 .8% ) ,部分缓解 (PR) 2 0例 (4 7.6 % ) ,无变化 (NC) 18例(4 2 .9% ) ,进展 (PD) 2例 (4 .8% ) ,有效率 (CR PR) 5 2 .4% (2 2 / 42 )。平均生存期为 16 .4个月。 0 .5、1和 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0 .5 %、6 6 .7%和 2 3.8%。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临床未触及肿块乳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临床未触及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 0 0 3 -0 4~ 0 7门诊及体检 412例中遇到的 3 4例乳癌 ,其中临床触及肿块的 2 2例 ,未触及肿块的 12例。全部病例采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 ,并经病理证实 ,检查体位常规采用CC位 (头尾位 )、MLO位 (内外斜位 ) ,必要时加照侧位及局部点片。对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癌 ,均行术前定位。结果  2 2例临床触及肿块的乳癌中 ,髓样癌 4例 ,硬癌 2例 ,浸润性导管癌 16例。 12例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癌中 ,X线呈现微小钙化 6例 ,其中癌前病变 1例、导管原位癌 2例、导管浸润性癌 3例 ;呈现微小结节 2例 ,其中 1例导管原位癌、1例导管浸润癌 ;呈现微小结节半结节内微小钙化 2例 ,1例导管原位癌、1例导管浸润癌 ;呈现结构紊乱区 1例 ,为小叶原位癌 ,结构紊乱区伴微小钙化 1例 ,为浸润导管癌。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能清晰显示乳腺癌的直接及间接征象 ,尤其对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癌具有更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留置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留置导管引流术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大量心包积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非同期回顾性研究 ,将常规心包穿刺的 2 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用留置导管引流的 2 4例患者为试验组。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分别为 ( 1 7± 0 9)d及 ( 1 1± 0 3)d ;两组积液消失时间分别为 ( 9 5± 2 0 )d及 ( 5 7± 1 5 )d。结论 :留置导管引流可迅速消除心包堵塞症状 ,减少穿刺次数 ,能及时、彻底地引流心包积液 ,降低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外周静脉留置针与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化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4月60例首次化疗的肿瘤患者分为两组,4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为A组,20例PICC置管为B组,两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中观察记录留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A组留置针保留时间为1~5 d,中位时间3.7 d,B组PICC置管保留时间为15~280 d,中位时间157.5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主要并发症有局部渗出、静脉炎及管腔堵塞。A组发生局部渗血18例、静脉炎29例及管腔堵塞10例,B组发生局部渗血4例、静脉炎1例及管腔堵塞0例。A组日常生活需人照顾,B组日常生活无需人照顾。结论PICC置管安全、保留时间长,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在肿瘤病人的化疗中的临床价值显著高于外周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4.
腹腔化疗是卵巢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既往多采用导管腹腔化疗 ,易发生导管堵塞、脱出、继发感染等影响了治疗。我科自 1996 - 0 5~ 1999- 0 7收治卵巢癌 4 3例 ,采用气腹针穿剌行腹腔化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卵巢癌 4 3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年龄最大 6 3岁 ,最小 13岁 ,平均 4 7岁。Ⅰ期卵巢癌 2 0例 ,Ⅱ期卵巢癌 13例 ,Ⅲ期卵巢癌 8例 ,交界性上皮性肿瘤 3例。除交界性肿瘤预防性腹腔化疗 3个疗程外 ,余均手术后第 1年内采用腹腔化疗与静脉化疗交替治疗。1 2 方法 住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提高乳腺导管造影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66例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病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3例.其中A组采用传统的金属穿刺针;B组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摄取患乳腺头尾位(CC)、内外侧斜位(MLO)片,内外侧斜位角度为60°.评定乳腺导管造影质量,分为优、良和一般.优:乳腺导管1~3级分支充盈良好,乳腺导管内无气泡伪影,无对比剂进入间质;良:乳腺导管1~3级分支充盈良好,乳腺导管内少许气泡伪影,无对比剂进入间质;一般:乳腺导管1~3级分支充盈良好,乳腺导管内有较多气泡伪影和/或对比剂进入间质.结果 B组造影质量优良率高于A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7,P<0.01) .结论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能提高造影质量及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分别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于上腔静脉进行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结果分别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外周静脉置管患者为6、9、26例,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三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24.00±2.95)d、(27.17±5.42)d、(145.45±14.45)d,颈内静脉组发生1例置管感染,无一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留置时间短,平均费用低,长期使用需定期换管,适用于外周静脉插管困难患者,PICC置管保留时间长,通常一次置管可完成乳腺癌术后6次辅助化疗,定期导管护理可减少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核化疗的类赫氏反应是指结核病在应用强力抗结核药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恶化”,患者症状、体征有加重趋势,类似于驱梅疗法的赫氏反应,称为类赫氏反应,又称化疗中的矛盾反应、化疗中的“暂时恶化”、化疗反应性结核病,其发生常误导临床医生的正确判断。现将我院1 997年1月—2 0 0 3年1 0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出现类赫氏反应1 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 5例患者中,男1 2例,女3例,2 0岁以下1例,2 1~4 0岁8例,4 1~6 0岁4例,6 0岁以上2例。化疗方案:2HRZS(E) / 4HR。临床诊断:浸润型肺结核7例,肺门淋巴结结核1例,结核性…  相似文献   

18.
古明芳 《西南军医》2006,8(6):131-131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放疗等治疗方法结合,能使多种癌症得到缓解,延长病人生存期。但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正常细胞有严重的损伤,如化疗中的胃肠道反应,化疗药漏出血管引起组织坏死等,有部分化疗病人往往因化疗疗程长,毒副作用大而不能坚持按疗程化疗。我科从2004年以来采用ARROW国际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纯肝素留置导管可留置6个月(180)天。  相似文献   

19.
经动脉导管化疗对大肠癌组织学疗效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大肠癌术前经动脉导管化疗对大肠癌组织学疗效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 0例大肠癌术前经导管联合抗癌药物灌注治疗 ,介入化疗后 5~ 30d(平均 12d)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切除标本作组织学疗效观察和细胞凋亡测定 ,其中介入治疗前 2 2例肠镜活检标本和 2 5例正常肠黏膜 (标本正常肠切缘 )作对照。结果 肿瘤组织学疗效Ⅰ级 2 0例 ,Ⅱ级 2 1例 ,Ⅲ级 9例。肿瘤凋亡细胞密度介入化疗前为 (31 4 7± 5 5 8)个 /网格 ,介入化疗后为 (76 6 9± 17 12 )个 /网格 ,正常肠黏膜为 (8 0 1± 3 39)个 /网格。凋亡细胞密度介入治疗后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前 (t =13.70 1,P <0 0 0 1) ,腺癌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 (t=5 0 .978,P <0 0 0 1)。 5 0例中 5例失访 ,4 5例获得随访结果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5 1%、71 1%和 4 8 5 %。不同病理分期的组织学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6 96 ,P >0 30 )。组织学化疗反应和肿瘤细胞凋亡之间呈正相关 (F =7.73,P <0 0 1)。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细胞凋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0 .392 7,P >0 0 5 )。不同病理分期肿瘤的细胞凋亡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t=0 .0 0 1376 ,P >0 0 5 )。结论 大肠癌术前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肿瘤组织学疗效显著 ,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保留乳腺治疗乳癌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临床Ⅰ、Ⅱ期乳癌患者实施了乳癌区段切除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或抗雌激素(TAM)治疗.结果:13例获随访,2例失随访.4例患者随访10~14年,6例随访8~9年,3例随访5~7年.所有患者随访期内存活,其中1例于术后4年10个月患侧乳癌局部复发,行患乳单纯切除;术后6年7个月发现对侧腋淋巴结转移而行乳癌改良根治术,随访10年仍健在.全组患者无病生存率92.31%,复发率7.69%,治疗效果不低于乳癌改良根治术.结论:保留乳腺治疗临床Ⅰ、Ⅱ期乳癌可作为同期乳癌根治性手术的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