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CT、放射平片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于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共60例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放射平片和CT对脊椎进行检查,所有患者在诊断完成后,分析相关数据,记录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本次实验结果中显示CT检查到诊断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诊断符合率,相较于放射平片来说,诊断准确率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CT进行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出患者的脊椎受伤状况,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将放射平片联合CT检查,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这样能够保证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或误诊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法和CT法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平片、CT扫描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的病变检出率。结果 :CT扫描诊断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椎管狭窄和骨折片突入椎管例数均明显高于放射平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诊断的中柱和后柱骨折例数明显高于放射平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应用于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放射平片可用于检查轻微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放射平片与CT临床诊断脊柱骨折的效果,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确定其临床资料完备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CT检查与诊断;观察组患者采取放射平片与CT检查联合诊断方案。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后,经过手术确诊,并将其作为参照,来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对骨折具体类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对患者运用放射平片与CT检查联合检查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对骨折类型进行辨别,保证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40例,分别采取数字X线摄片检查、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比较患者骨折诊断、分型准确率。结果:和A组相比,B组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准确率、各分型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前者,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联合检查方式,具有骨折诊断和分型准确率高的优势,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患者均于三周后复查,骨折端有骨痂形成,符合骨折诊断。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X线平片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采取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不同诊断方式后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后的诊断准确率(98.0%)明显比对照组(8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的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应用价值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75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经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脊柱骨折部位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方式,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骨碎片、椎体骨折的脊柱损伤显示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方式,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脊柱骨折的诊断更加准确,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在四肢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65例四肢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 T诊断及放射平片诊断,分析患者诊断结果。结果:患者四肢骨折诊断结果无差异(P>0.05),肋骨骨折和脊柱骨折对比有差异(P<0.05),C T诊断的质量要明显好于放射平片,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对比差异显著,C T诊断的质量要明显好于放射平片(P<0.05)。结论:研究证实,四肢关节骨折患者诊断中,实施多排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的价值较高,可推广到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应用CT与X线片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片检查和CT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经X线片检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40例,其检出率为80.00%;CT检查共检出50例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其检出率为100.00%,与X线片检出率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粗隆间骨折、股骨头骨折、复合骨折、髋臼骨折以及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X线片诊断各骨折分型的准确率均低于CT检查,且CT与X线片对复合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X线片相比,CT在老年复杂性髋关节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脊柱骨折疾病患者采用CT与放射平片两种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过去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证实为单纯脊柱骨折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在手术前采用放射平片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手术前采用CT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术前检查操作时间、脊柱骨折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骨折疾病误诊和漏诊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术前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5);脊柱骨折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5. 3%,高于对照组的76. 7%(P 0. 05);误诊、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5)。结论:脊柱骨折疾病患者采用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减少检查所需时间,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平片技术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前柱骨折以及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和骨碎片等显示率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时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有效提升骨折检出率,改变脊椎骨折解剖学改变显示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13-3914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选取38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患者,依次行常规X线平片检测、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曲面重建,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的总检出率、完全线性骨折检出率、不完全性骨折检出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常规X线平片诊断出12例,其准确率为31.58%;多层螺旋CT检测出37例,其准确率为97.37%。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诊断肋骨微细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通过X线平片、CT诊断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此1年间影像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对比评价X线平片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52例颈椎病患者中呈脊髓型颈椎病占11.5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占9.62%;神经根型颈椎病占36.53%;椎动脉型颈椎病占13.46%;混合型颈椎病占28.85%;并且3种检查方法:MRI检查结果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CT(P<0.05);X线平片对颈椎曲度、椎间隙狭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P<0.05);CT对于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结论:X线平片、CT诊断和MRI诊断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减少颈椎病的误诊和漏诊情况,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脊柱外伤患者,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放射检查科治疗的脊柱外伤患者78例。该组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和常规的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和图像质量。结果: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图像质量优于X线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16排螺旋CT扫描用于脊柱外伤患者的检查,可以获得较好质量的图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手术结果,对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X线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各个部位骨折诊断准确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不同部位骨折检查中,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皆比X线检查高(P<0.05),且骨折总诊断准确率明显比X线检查高(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诊断方式中,CT检查有效率较高,而对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加以应用,可使盆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X线平片联合螺旋CT对脊椎骨折临床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脊椎骨折疑似患者18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脊椎骨折94例,187例疑似患者均行螺旋CT、X线平片检测,比较螺旋CT、X线平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脊椎骨折的效果。结果螺旋CT、X线平片联合检测脊椎骨折的灵敏度为91.49%(86/94)、特异度为97.85%(91/93)、准确度为94.65%(177/187)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X线平片联合检测脊椎骨折误诊率为2.15%(2/93)、漏诊率为8.51%(8/94)均低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X线平片联合检测脊椎骨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且误诊率、漏诊率较低,有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腹部X线平片和CT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肠梗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腹部X线平片、CT检查,对10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总诊断符合率:CT的诊断符合率为94.0%,腹部X线平片的诊断符合率为82.0%,经统计学分析,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肠梗阻类型的临床诊断结果:在绞窄型梗阻、动力型梗阻两种类型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上,CT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机械型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上的准确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肠梗阻原因的临床诊断结果:在肠粘连、肠麻痹病因、肿瘤、肠套叠诊断准确率方面,CT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像学优势:CT在图像清晰度评分和检查舒适度评分上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而腹部X线平片在操作简便度评分上明显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上,腹部X线平片和CT均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腹部X线平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简便,但相对而言,CT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可以确定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和具体类型,并且图像的清晰度和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均相对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X线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55髋)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入组对象的诊治资料,分析X线片与CT检查的正确率情况。结果:CT检查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和分型正确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片,可以作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有效诊断手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89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以磁共振成像、CT检查,对照手术或临床最后确诊结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从诊断准确率来看,经手术或临床最后确诊,89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80例确诊;经磁共振成像检查,76例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5.0%;经CT检查,68例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5.0%;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高于CT,P<0.05;从诊断价值来看,磁共振成像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高于CT,漏诊率低于CT,P<0.05;从特殊部位损伤检出情况来看,两种检查方式对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脑叶挫裂伤、脑深部挫伤、脑干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对部分特殊部位损伤检出率更高,特别弥漫轴索损伤,诊断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骨科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脊椎骨科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与MRI技术进行诊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检查后,螺旋CT三维成像在各种骨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诊断,且漏诊率建筑低于MRI(P0.05)。结论:在脊椎骨科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与漏诊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应用血管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予以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造影诊断,研究组患者给予血管超声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予以统计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6.47%、8.82%、14.71%,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4.12%、2.94%、2.94%,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诊断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应用血管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