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求医经历夏女士,女,68岁,两年前因直肠癌在当地医院实施了直肠切除术。术后因未进行正规的化放疗,夏女士术后1年进行复查时发现肝脏出现一个直径2cm的转移灶,先后在其他医院进行了化疗和介入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夏女士来到天津肿瘤医院后,经过肝胆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决定先行手术切除肝脏转移灶,再行标准的术后辅助化疗。在肝胆肿瘤科术前  相似文献   

2.
近日来,社会舆论对《重庆晨报》关于"患者夏女士在龙湖医院做无痛人流40天后,仍然很痛"的报道反响强烈,患者夏女士说:"如果龙湖医院坚持不认错,我们法庭上见。"该妇幼保健院到B超室对夏女士的B超进行调查。为夏女士做B超的张医生说,当时夏女士没有说她是人流不净,也没有说清过宫。他所看见的B超显示,患者子宫里确实没有东西。  相似文献   

3.
宋天强 《现代养生》2013,(10):14-15
求医经历夏女士,女,68岁,两年前因直肠癌在当地医院实施了直肠切除术。术后因未进行正规的化放疗,夏女士术后1年进行复查时发现肝脏出现一个直径2cm的转移灶,先后在其他医院进行了化疗和介入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夏女士来到天津肿瘤医院后,经过肝胆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决定先行手术切除肝脏转移灶,再行标准的术后辅助化疗。在肝胆肿瘤科术前检查中发现,除了肝脏的一处转移灶外,肺部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用药现状及趋势,为皮肤科临床筛选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中心2006~2010年皮肤病用药品种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变态反应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是皮肤病的主要口服用药,外用药是皮肤科的基本用药形式,皮肤病各亚类药物的用药结构相对固定,类维A酸等非激素类药物具有很大的利用空间。结论口服药和外用药是皮肤科临床医师治疗皮肤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正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皮肤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温度、湿度、花粉、细菌感染或风寒刺激等有密切关系。当皮肤的生理功能受到损害后,即可引起皮肤病,其种类繁多,如过敏性皮炎、真菌病、痤疮、鱼鳞病、白癜风、牛皮癣等。皮肤病大多比较轻,常不影响健康,但少数亦可能较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罹患皮肤病后应及时、合理的用药,为了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在用药时应牢记以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季楠 《药物与人》2007,20(12):22-22
皮肤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秋冬季易发皮肤瘙痒。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皮肤病的用药并不讲究,甚至认为为了这么一点小病花几十块钱去医院挂号看病不划算,往往是跑到一些平价药房简单询问一下,根据自己的表面症状选购一些药膏,回去涂抹在皮肤患处就算处理了,结果不但无济于事,而且还贻误病情,致使病情加剧、恶化。殊不知,发生瘙痒的部位不同,用药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7.
张乾 《保健医苑》2010,(8):22-23
夏天天气炎热、潮湿,人体多汗,加上花粉、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的外因刺激,病毒、细菌活跃,就会出现种种皮肤病,使夏季成为皮肤病的高发期。由于皮肤科的用药大部分为外用药,很多又都是非处方药,药店里很容易买到,而一般的皮肤病又不会危及生命,因此自行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引起的问题也很多,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我刚到门诊出诊,一位名叫夏冰的女士拿着号头和病历进来了。“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问。“我全身都不舒服!”夏女士开门见山地说。“你这一段时间看过并治疗了吗?”我接着问。“看过,只要一打封闭,身上就舒服了……”夏女士说得十分爽快。[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张乾 《家庭医学》2005,(8):42-43
夏天气候炎热、潮湿,人体多汗,加上花粉、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的外因刺激,病毒、细菌活跃,就会出现种种皮肤病,使夏季成为皮肤病的高发期.由于皮肤科的用药大部分为外用药,很多又都是非处方药,药店里很容易买到,而一般的皮肤病又不会危及生命,因此自行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引起的问题也很多,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足癣俗称“脚气”,是皮肤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在我国某些大城市和工厂成人发病率可达半数以上。很多人患有足癣,并不到医院看病,而是自己用点脚气水或脚气药膏,有时用药后反而加重。足癣是皮肤癣菌侵犯跖、趾间皮肤引起的浅部真菌感  相似文献   

11.
皮肤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有人认为只要涂点外用药就行了,结果往往无济于事,贻误病情,致使病情加剧、恶化。其实治疗皮肤病不仅要对症选药,还要根据病变的病期、部位准确选用不同剂型的药物。据不同病期选剂型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粉剂、霜剂、洗剂、软膏、酊剂和乳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故应根据不同病期的临床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一般急性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消炎、散热作用;有渗液  相似文献   

12.
张乾 《家庭医学》2005,(16):42-43
夏天气候炎热.潮湿.人体多汗.加上花粉.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的外因刺激。病毒.细菌活跃.就会出现种种皮肤病.使夏季成为皮肤病的高发期。由于皮肤科的用药大部分为外用药。很多又都是非处方药.药店里很容易买到。而一般的皮肤病又不会危及生命。因此自行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引起的问题也很多。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王启 《健康人生》2011,(5):33-33
皮肤病的用药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并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随意.不同的皮肤病要选择不同的药剂,甚至同一种皮肤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也要选择不同的药剂或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含酒精的酊剂皮肤科临床常用的酊剂,是将治疗药物溶于酒精之中所制得的溶液,或者是中草药浸泡于酒精中所得的浸出液.酊剂含酒精成分,而酒精容易挥发,故酊剂涂在皮肤上可带走大量的热,有清凉止痒、消炎的作用;酒精溶液可溶解皮脂,吸收皮肤水分,使表皮角质层易于松解,扩张末梢血管,增强血管通透性,因而使药物易于透入皮肤,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夏女士去外地出差时着凉,咳黄色黏痰,不易咳出.同事将他携带的复方硫酸可待因糖浆给她服用.连服3天未见症状改善,只好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确诊是急性支气管炎,改用氨溴索和头孢克洛,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1例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用药原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持续治疗7~10d,临床治愈者76例,显效者44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99.17%。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而言,临床应根据其发病特点、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皮肤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与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体的保护屏障。然而,由于皮肤在人体的最表层,种种不良因素及刺激都可能直接损伤皮肤,影响皮肤的健康。因此,皮肤病成了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局部用药是皮肤病治疗中的主要方法。但是,病人常常为了省时省力,不经医生指导而自行购买用药。另外,有些皮肤病久治不愈,病程长,反复发作,病人求治心切以致用了不该用的药。所以,在皮肤病的治疗中滥用、误用药物的情况比较多见,往往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常被滥用的药物主要是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抗生素和维生素等三大  相似文献   

17.
求医经历夏女士,女,68岁,2年前因为直肠癌在当地医院实施了直肠切除术,术后并未进行正规的化放疗,因此术后1年进行复查时发现肝脏出现一个直径2厘米的转移灶,先后在其他医院进行了化疗和介入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就诊天津肿瘤医院后,  相似文献   

18.
《健康博览》2009,(2):11-11
杭州 夏女士 近段时间.空气十分干燥.尽管我一直使用比较贵的保湿护肤品.仍感到皮肤异常干燥.甚至皲裂。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我用错了保湿护肤品。  相似文献   

19.
春天是皮肤病的多发季节。多数皮肤病患者习惯到药店购药自疗。然而,皮肤病病因不同、症状不同、病变部位不同,所需外用药物也不同,合理选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分析病因对症选药细菌性皮肤病,如脓疱疮,应选用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0.1%依沙吖啶液等;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应选用联苯苄唑等抗真菌外用药等;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皮炎,应选用抗过敏外用药,如激素软膏等;病毒性皮肤病,应选用干扰素软膏等抗病毒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20.
夏女士今年36岁,几年前开始自己经营一家公司,工作压力较大,常常熬夜,近两年来发现自己的月经常常延后,甚至几个月不来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