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45-2046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探查确诊为肛瘘的90例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和常规检查,并以手术治疗结果为标准,比较MRI与术前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MRI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常规诊断准确率57.78%(P<0.05);在肛瘘主管、肛瘘支管及脓腔诊断方面,MRI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诊断(P<0.05)。MRI检查对提高肛瘘手术成功率,避免肛门括约肌过度损伤具有积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08例作为研究主体,所有患者经初步诊断为恶性肿瘤后,先后采取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评价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肿瘤患者208例经过病理检查后均全部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检出恶性肿瘤患者为184例(88.46%),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检出恶性肿瘤患者为208例(100.00%),MRI弥散加权成像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患者手术后通过病理检查,检出病灶数量共286个,CT检查检出病灶数量249个(87.06%),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检出病灶数量为278个(97.20%),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病灶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的诊断中,采用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检出率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Excel表格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364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CT检测,给予研究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为97.80%,显著高于CT检测的86.26%(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测,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更高,能帮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并予以有效治疗,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ABVS)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焦作分院收治的80例乳腺结节患者(90个病灶)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获得手术病理的结果,对比分析ABVS与普通超声(U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US与病理诊断相符病灶有70个(恶性41个、良性29个),诊断符合率为77.79%(70/90);ABVS与病理诊断相符的病灶有78个(恶性46个、良性32个),诊断符合率为86.67%(78/90);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病灶有81个(恶性47个、良性34个),诊断符合率为90.00%(81/90)。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97.92%)高于ABVS(95.83%)、US(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特异性(80.95%)略高于ABVS(76.19%)、US(69.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90.00%)高于ABVS(86.67%)、US(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VS诊断乳腺癌可提供较为清晰的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体会。方法: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6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019年度,研究对象60例应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3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将两组的检出率、误诊率以及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率96.67%、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敏感度96.67%以及特异性90.00%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取得显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82-4683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入院后24h内分别进行CT和MRI两次检查,比较两组方法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发现异常部位的一致性。结果 MRI检查颅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T检查对比均显著提高,脑叶挫伤、脑深部挫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CT与MRI检查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两种方法检出颅骨骨折的一致性较差。MRI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较CT检查其诊断的准确性等到显著提高,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普及应用,其在显示心肌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优越性日益突出。对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诊断, MRI成为继超声后又一极具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本文探讨MRI对HCM的诊断价值,并与超声心动图的结果相对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MRI检查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0例拟行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于术前行MRI检查,分别采集三维快速稳态自由梯度(three 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三维时间飞跃(three dimensional-time of flight,3D-TOF)序列图像,判断神经血管接触压迫情况。以手术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3D-FIESTA、3D-TOF术前诊断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接触压迫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2种序列成像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计算和比较3D-FIESTA、3D-TOF对不同责任血管的显示率。结果: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有75例经手术诊断证实存在神经血管接触压迫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及邻近脑干组织的情况。以手术诊断结果为参照,3D-FIESTA、3D-TOF诊断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接触压迫的灵敏度(97.33%比94.67%)、特异度(92.00%比96.00%)、准确率(96.00%比9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分析显示,3D-FIESTA、3D-TOF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接触压迫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保持在良好水平(Kappa值均>0.7)。3D-FIESTA、3D-TOF对1级、2级、3级、4级、5级神经血管压迫程度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FIESTA、3D-TOF对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责任血管的显示率均为100.00%,二者对2支以上动脉、动脉+静脉的显示率未达到100.00%,3D-FIESTA分别为94.74%、75.00%,3D-TOF分别为89.47%、50.00% ,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行MRI检查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接触压迫情况予以清晰显示,尤其是采用3D-FIESTA、3D-TOF这2种序列成像 ,不仅可作为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诊断手段,还可作为三叉神经痛手术定位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自动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且经病理证实的139例乳腺癌患者(139个病灶),由两位医师各自独立检查,先行二维超声成像(two-dimensional ultrasonic imaging,2D-US)扫查,之后行ABVS。采用美国放射学会制定并为国际化采用的乳腺影像及报告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别进行分级,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2D-US、ABVS在总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US、ABVS在边缘、形态、纵横比检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在微小钙化检出方面,ABVS检出率更高(P<0.05)。2D-US、ABVS在声衰减、毛刺征、后间隙及筋膜改变检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在导管征检出方面,2D-US检出率更高(P<0.05)。不同直径病灶仅在后间隙及筋膜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P<0.05).脑梗死患者的MRI影像表现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等为主.结论:脑梗死诊断中,MRI可清晰显示患者的梗死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于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17年7月到2019年11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中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这26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中一共发现了49处隐性骨折,在这些患者中单处骨折有19例,多处骨折有7例.结论:对于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有效的将患者的骨折情况检查出来,增加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 R 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经我院确诊的9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均通过入院首检CT筛查,其中48例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进行进一步检查,另48例患者则应用MRA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关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方法应用在肺部肿瘤诊断当中的效果探究。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经过临床病理确诊为肺部肿瘤的患者50例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进行病理确诊以前均采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方案进行检验,并分析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方法对患者诊断的效率和可行性。结果:不同病理类型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过程当中的b值为0~600的时候,所得的ADC的值明显高于不同病理类型的b值为0~800、0~1000的ADC值,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肺部肿瘤患者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方案进行诊断,能够提升患者肿瘤诊断的效率,可有效对于肺部肿瘤类型进行鉴别,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癌诊断和病理分级中多普勒超声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乳腺癌患者100例,其中50例为浸润性乳腺癌,设为A组;另外50例为非浸润性乳腺癌,设为B组。比较两组超声诊断准确性、超声影像特征、病灶血流状态。结果:诊断准确性显示,超声成像检查灵敏度为98.00%、特异度为98.00%、准确度为98.00%;超声特征比较,A组常见病灶不规则形态、内部微钙化、后方回声减弱、毛刺状边缘等超声表现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血流状态比较,A组血流速度峰值高于B组,A组血流阻力指数高于B组,A组内部穿入血流占比较高,B组周边血流和无血流病灶占比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诊断、病理分级中多普勒超声成像应用价值显著,诊断准确性较高,可对浸润和非浸润性乳腺癌进行有效区分,辅助医师诊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在广饶县丁庄中心卫生院广北分院进行两癌筛查的疑似乳腺癌患者126例,均采用BI-RADS分级、UE技术检查,以症状、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结果:126例患者中,116例患者为乳腺增生,10例为恶性肿瘤;乳腺癌组BI-RADS分级、UE评分高于乳腺增生组(P <0.05);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100.00%、98.28%、83.33%、100.00%、98.41%,均高于BI-RADS检查的60.00%、89.66%、33.33%、96.30%、87.30%及UE检查的50.00%、87.93%、26.32%、95.33%、84.92%,其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I-RADS分级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提高疾病诊出率、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隐性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来我院诊治的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70例,对其普放拍片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患者经普放拍片检查均未见异常,而后经核磁检查均呈阳性。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隐性骨折中不仅能够明确隐性骨折的诊断,还能明确骨折的类型、程度及部位,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乳腺癌彩色多普勒像图表现、血流状况,探讨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手术病理证实4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获取肿块的彩超血流分级(根据其丰富程度分成4个等级:0级、Ⅰ级、Ⅱ级、Ⅲ级)、阻力指数(RI)等多参数指标。结果:46例乳癌中大多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分布有血流显示42例,显示率为91老;0级4例,Ⅰ级8例,Ⅱ级20例,Ⅲ级14例。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应以二维超声图为基础,同时密切结合肿物的血流信号丰富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了解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20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良性乳腺病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乳腺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b值下ADC结果。结果 乳腺良性疾病的对照组患者在800 s/mm-2、1,000 s/mm-2、1,200 s/mm-2三种不同b值下ADC结果数据分别为(1.49±0.37)×10-3 mm2/s、(1.54±0.40)×10-3 mm2/s、(1.52±0.38)×10-3 mm2/s,乳腺恶性肿瘤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0.94±0.22)×10-3 mm2/s、(0.89±0.28)×10-3 mm2/s、(0.95±0.23)×10-3 m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蓝色比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最佳诊断界点.方法 对经过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278例338个乳腺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Adobe Photoshop 7.0彩色直方图计算病变的蓝色比例,用ROC曲线探讨其最佳诊断界点和诊断评估指标.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蓝色比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界点为44.59%,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5%、81.4%和95.27%.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蓝色比例可成为乳腺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癌的一项新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