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在交通性脑积水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和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脑脊液检验及颅内压监测结果,采用低压分流阀门2例,中压分流阀门39例,高压分流阀门3例,可调压分流阀门3例;进而行内镜辅助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结果术后脑积水症状不同程度改善。随访1年,共发生并发症6例(12.8%),其中脑积水症状复发5例,颅内感染1例。头颅CT复查显示:脑室较术前不同程度缩小44例,无明显变化3例,脑室周围间质水肿消失,分流管位置正常。结论对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术前应用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颅内压监侧,合理选择分流阀门,并采用内镜辅助手术,可有效降低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01例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时间、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50例脑室周围无间质性水肿及无意识障碍者分别给予脑室外引流+终池置管,腰椎穿刺终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其中7例无效,9例病情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3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视颅内情况行颅骨修补术,或颅内软化灶、囊肿切除+修补术,11例有效,2例无效;对38例脑室周围有间质性水肿或意识障碍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7例脑室-腹腔分流术中,36例有效,11例无效。结论 对外伤性脑积水尽早明确诊断,按脑积水形成原因,具体分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骨成形术对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病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前瞻性收集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病人18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成形术。分流术使用成人可调压抗虹吸分流套装,分流阀放置于耳后。颅骨成形术前、术后7 d,将0.1 ml 5%葡萄糖注射液注入贮液囊,20 min后经储液囊取脑脊液0.1 ml,应用血糖仪检测残余葡萄糖浓度。结果 颅骨成形术后7 d储液囊葡萄糖残余浓度[(9.2±4.8)mmol/L]较术前[(6.1±3.6)mmol/L]明显上升(P<0.01)。术后CT复查显示11例脑室扩大,5例变化不明显;分流管压力阀档位下调3例,保持原档位13例。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病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行颅骨成形术,脑脊液分流量减少,部分病人需要将分流阀压力下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脑脊液引流对脑积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3例行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性SAH病人的临床资料和脑积水形成情况,本组均在急性期行栓塞治疗和腰大池持续引流。结果发生脑积水9例,其中急性脑积水7例,慢性脑积水2例,仅4例需行脑室一腹腔分流。结论动脉瘤性SAH后急性期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即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可以预防脑积水的发生,减少需行永久性脑室分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于脑脊液中含血量较多的急性脑积水、脑室内积血患者,分两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侧脑室置管外引流、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后脑积水不缓解,且两周后脑脊液中蛋白≥0.5 g/L的患者经先后两期脑室-腹腔分流术(一期金属管芯相连,二期置入分流阀)的手术治疗过程.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患者效果良好,1例腹腔段出现堵管后再次手术,另1例发生术后颅内少量出血,经处理后好转.结论 对于脑脊液内含血较多的慢性脑积水患者,行两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减少堵管及感染的发生,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脑室冲洗与常规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确诊为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90例。随机分成脑室冲洗组、脑室外引流组和腰大池外引流组,每组30例。脑室冲洗组行两侧脑室冲洗;脑室及腰大池外引流组行脑室和腰大池引流,3组病人脑脊液蛋白500 mg/L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术后7 d、14 d脑脊液蛋白含量、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颅内感染及堵管发生率。结果脑室冲洗组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1.87 d,明显短于两常规组(P0.01),术后7 d脑脊液蛋白含量523.45 mg/L,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5),14 d后无明显差异。脑室外引流组颅内感染发生率30%,明显高于脑室冲洗组(P0.05)。3组堵管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脑室冲洗能明显加快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的手术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腰大池引流对继发性脑积水分流术疗效预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前行腰大池引流对继发性脑积水患者预后的提前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继发性脑积水行腰大池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腰大池引流前后的临床表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影像学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脑外伤术后16例、脑出血术后10例、脑肿瘤术后2例、矢状窦血栓形成2例,均出现脑积水,均行腰大池引流。引流后减压窗凹陷者14例,患者引流前后GC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18例引流时间超过1周者额角指数下降,脑室周围水肿减轻。结论腰大池引流可作为继发性脑积水V-P分流疗效的一种提前预判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4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资料。19例进行颅骨成形术,脑积水未做处理;10例先行颅骨成形术、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同期行颅骨成形+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术后1、6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好转20例,稳定14例。只行颅骨成形术19例复查头颅CT示脑积水稳定,无脑积水相关症状。结论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部分病人的脑积水不需进一步处理,部分病人可根据病情同期或分期行颅骨成形+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室-Ommaya囊穿刺引流术在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168例,肿瘤切除前均采用脑室-Ommaya囊引流术处理,切除术后根据需要进行引流。结果168例引流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明显好转;肿瘤切除术后3周内脑积水消失160例,8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后随访6个月,160例无脑积水,8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效果稳定。结论在后颅窝肿瘤合并脑积水围手术期中应用脑室-Ommaya囊穿刺引流术,有助于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并能减少切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成形术治疗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7例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出现无菌性腹膜炎1例、分流过度1例、分流不足5例,无感染、死亡。术后31例临床症状改善。术后复查头颅CT,侧脑室额角水肿较前均改善或基本消失,31例脑室不同程度缩小,23例基本恢复正常大小。依据Salmon标准:+3级11例,+2级12例,+1级8例,0级6例。术后6个月GCS评分3~8分6例,9~12分20例,13~15分1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成形术治疗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效果良好,分流术中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并发脑积水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时机和条件。方法自2006年12月到2013年5月,有23例该病患者,在抗感染的同时进行深静脉导管腰大池外引流,抗炎有效后进行脑室一腹腔分流。结果术前连续三次脑脊液化验白细胞计数,在100-500×10^6/L者有5例,分流成功1例;在50-100×10^6/L者有6例,分流成功3例,在0-50×10^6/L者有12例,分流成功11例。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并发脑积水病例,在抗炎治疗的同时要进行腰大池外引流阻止脑积水的病理损害,在抗炎有效的情况下,如果连续三次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在0~50×10^6/L之间,将明显提高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脑室冲洗与常规脑脊液置换在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确诊为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90例。随机分成脑室冲洗组、脑室外引流组和腰大池外引流组,每组30例。脑室冲洗组行两侧脑室冲洗;脑室及腰大池外引流组行脑室和腰大池引流,3组病人脑脊液蛋白﹤500 mg/L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术后7 d、14 d脑脊液蛋白含量、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颅内感染及堵管发生率。结果 脑室冲洗组等待分流手术的时间1.87 d,明显短于两常规组(P<0.01),术后7 d脑脊液蛋白含量523.45 mg/L,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5),14 d后无明显差异。脑室外引流组颅内感染发生率30%,明显高于脑室冲洗组(P<0.05)。3组堵管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脑室冲洗能明显加快脑脊液蛋白增高脑积水病人的手术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脑积水倾向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出血术后出现的脑积水倾向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方法对16例术后有脑积水倾向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16例术后患者早期经过持续腰大池引流,12例脑积水倾向得到纠正,4例患者发展为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结论脑出血术后15d内动态观察头颅CT若发现脑室脑池、蛛网膜下腔呈进行性扩大,认为有脑积水倾向存在,行持续的腰大池引流,当出现脑脊液引流量突然减少时,即可拔除引流管,此时脑积水倾向已缓解,有效阻止了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对23例各种原因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病人行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评价此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优越性。结果随访3~18个月,23例病人治疗效果明显,经CT检查见脑室系统均恢复正常大小,无分流过度或不足表现,并发症少。结论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效果均优于固定阈值分流管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及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15.
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联合组)16例,采取单纯脑室外引流(单纯组)29例。对两组因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组腰大池引流时间5~25d,平均12d;脑室外引流时间4~18d,平均12d。单纯组引流时间8~24d,平均16d。术后并发颅内感染,联合组1例(6.3%),单纯组3例(10.3%);引流管堵塞或脱落,联合组和单纯组各2例。术后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组3例(18.7%),单纯组10例(3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评估在原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INPH患者26例,术前给予腰大池置管,均进行脑脊液引流试验(Tap试验);对Tap试验有效的患者,进行控制性脑脊液引流定压试验(通过腰大池置管调整颅内压高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从而确定分流管压力),决定是否手术及选择多少压力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26例患者中,20例术前评估有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不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19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3例分别于术后3、6、7个月再次出现不适症状,将可调压分流泵再调整后症状改善;1例因术后感染死亡。结论 对INPH通过腰大池置管进行Tap试验和定压试验的术前评估,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在INPH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分流管初压选择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6例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手术57例,第二次手术15例,第三次手术4例。均采用可调压分流管,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评估的方法选定初压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7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术前症状完全消失65例;遗留轻微头痛、头昏等症状11例,经进一步微调分流泵压力后症状缓解9例,仍遗留轻微头昏2例;无分流不足、分流过度导致严重并发症。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评估选定分流管初压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降低分流过度、分流不足等发生率,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处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254例,其中11例分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对颅内感染者在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前,通过腰椎穿刺置管鞘内注射可在鞘内应用的广谱抗生素,并持续引流感染的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选用敏感抗生素鞘内注射;10例病情严重者拔除分流装置,行脑室外引流。结果 11例患者,1例经腰椎穿刺置管鞘内注射抗生素后治愈,10例不断调整引流装置同时脑室内注入抗生素后治愈。结论脑脊液脑室外引流、鞘内或脑室内注射抗生素,以及必要时拔除分流装置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重度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对15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重度脑积水的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很快缓解,未发生并发症;5例术后出现分流管阻塞,其中1例死亡。分流管阻塞患者与未阻塞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及细胞数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作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重度脑积水的手段,是否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可根据脑脊液蛋白含量及细胞数而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颅压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9年收治的6例低颅压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4例,颅骨修补术后1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1例。6例腰穿初始压和侧脑室内初始压均70 mmH_2O,其中腰穿初始压最高60 mmH_2O,最低负压;侧脑室内初始压最高65 mmH_2O,最低为-20 mmH_2O,两者之间存在压力梯度差(5~20 mmH_2O)。6例均行额部钻孔Omaya囊置入侧脑室额角低压持续外引流,引流时间4~36周。结果临床症状消失4例,明显改善2例,CT平扫显示脑室系统恢复正常,脑沟脑回重现。无颅内感染、硬膜下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2~70个月,1例于出院6个月后因肝癌死亡;1例因脑肿瘤复发播散继发高压性脑积水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6个月因原发病进展而死亡;1例于出院后5个月因常压性脑积水复发在外院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另3例治愈,生活自理,无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低颅压性脑积水的蛛网膜下腔与侧脑室内压力存在压力梯度差;经右额Omaya囊多次穿刺行侧脑室持续长时间低压外引流是治疗低颅压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