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剂量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246例,年龄42~71岁,体重45~80 kg,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S组,n=122)和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组(CP组,n=124).CP组切皮时开始中心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10g(溶于100ml生理盐水),输注时间60 min,NS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术后第1天和第5天采集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活性,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观察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发生情况及自动复跳情况,记录使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5 μg·kg-1·min-1)和肾上腺素的患者例数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与NS组比较,CP组术后第1天和第5天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降低,使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患者例数减少,术后心律失常和心肌梗塞的发生率降低,自动复跳率及左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结论 大剂量磷酸肌酸钠(10 g)预先给药可减轻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磷酸肌酸钠对活体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活体肝移植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Ⅱ~Ⅳ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或C级,年龄45~62岁,体重47~91 kg,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磷酸肌酸钠组(CP组),每组20例.CP组切皮时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30 mg/kg,继以4 m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切皮前即刻、无肝期5、30 min、新肝期5、30 min和术毕时,记录HR、MAP、CVP、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压、CO和SvO2.于切皮前即刻、无肝期30 min、新肝期30 min、术毕、术后4和24 h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记录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切皮前即刻比较,两组新肝期30 min至术后24 h时血清cTnI、CK-MB的浓度和LDH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CP组新肝期5 min至术毕时MAP和CO升高,新肝期30 min至术后24 h时血清cTnI、CK-MB的浓度和LDH活性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减轻活体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围术期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采用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门静脉阻断行肝部分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磷酸肌酸钠2.0 g在术前30 min开始输注,术后继续应用磷酸肌酸钠;Ⅱ组未用磷酸肌酸钠,给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围术期HR、CVP以及MAP变化.于麻醉前、术后1、3、5 d和7 d抽血测定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术后α-HBD浓度升高并持续到术后7 d(P<0.05),术后1 d和3 d Ⅰ组增高的幅度比Ⅱ组小(P<0.05).CK升高并持续到术后5 d(P<0.05),Ⅰ组增高的幅度均比Ⅱ组小(P<0.05).CK-MB和LDH分别于术后1 d和3 d升高(P<0.05),但术后1 d Ⅰ组增高的幅度比Ⅱ组小(P<0.05).ALT升高并持续剑术后7 d,Ⅰ组增高幅度均比Ⅱ组小(P<0.05).AST升高并持续到术后7 d(P<0.05),术后1 d和3 d <组增高的幅度比Ⅱ组小(P<0.05).结论 围术期给予磷酸肌酸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门静脉阻断所引起的心肌酶释放,对心肌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活体肝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活体肝移植术患者40例,年龄40~64岁,体重指数18 ~ 25 kg/m2,AHA心功能分级A或B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于麻醉诱导后30 min内静脉输注乌司他丁300 000 I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每4h重复静脉输注300000 IU,直至术毕.于切皮前即刻(T0)、无肝期30 min(T1)、新肝期30 min(T2)、术毕(T3)、术后4 h(T4)及24 h(T5)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计算T1-5时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浓度的变化率,记录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2-5时血清cTnI、CK-MB和NT-proBNP的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T2-5时血清cTnI、CK-MB和NT-pro BNP的浓度降低(P<0.05);C组cTnI、CK-MB和NT-proBNP浓度最大变化率为4.71±1.62、6.85±1.53、4.96±1.23,U组降低为3.26+ 1.51、4.56±1.62、3.67±1.02.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多巴胺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CO_2气腹致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下行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体重50~70 kg,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预先给药组(U组).U组气管插管后30 min内静脉输注乌司他丁1万U/kg,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维持CO_2气腹压力1.3~1.9 kPa.于麻醉诱导前即刻(基础状态)及术后8 h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C组术后8 h时血清CK和AST的活性升高(P<0.05),血清CK-MB和LDH的活性和U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U组术后8 h时血清CK和AST的活性下降(P<0.05),血清CK-MB和LDH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静脉输注乌司他丁1万U/kg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心肌可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后处理对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拟在全麻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41~65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Ⅱ或Ⅲ级,肝、肾功能正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后处理组(S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组于主动脉开放时经体外循环机给予2%七氟醚15 min; D组于手术开始时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SD组于手术开始时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于主动脉开放时经体外循环机给予2%七氟醚15 min; C组泵注等体积生理盐水且不使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T_0)和主动脉开放后6 h(T_1)、24 h(T_2)、48 h(T_3)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检测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肌钙蛋白I(TnI)、TNF-α、IL-6、NF-κB、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浓度,记录术中胰岛素使用、心脏起搏器置入、心脏自动复跳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3时四组血浆CK、CK-MB、LDH活性及cTnI、TNF-α、IL-6、NF-κB、HO-1浓度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和SD组T_1—T_3时血浆CK、CK-MB、LDH活性及cTnI、TNF-α、IL-6、NF-κB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HO-1浓度明升高(P0.05),胰岛素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升高(P0.05)。与D组比较,SD组T_1—T_3时血浆CK、CK-MB、LDH活性及cTnI、TNF-α、IL-6、NF-κB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HO-1浓度明升高(P0.05),心脏起搏器置入率明显降低(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升高(P0.05)。C组和S组T_1—T_3时血浆CK、CK-MB、LDH、SOD活性及cTnI、TNF-α、IL-6、NF-κB、HO-1浓度以及胰岛素使用率、心脏起搏器置入率、心脏自动复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恢复糖尿病患者的抗炎、抗氧化能力,复合七氧醚后处理可以进一步减轻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96例需手术切除胆囊的病例依据患者选择分为LC组(48例)和OC组(48例),LC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OC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术后1、3天心肌酶谱(CK,LDH,CK-MB,HBDH)的变化。结果除LC组CK-MB降低外,术后第1天两组心肌酶谱较本组术前升高,CK、LD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3天两组心肌酶谱均有明显恢复,但OC组CK仍高于术前(P 0. 05),HBDH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术后第1天两组心肌酶谱CK、CK-MB、LD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BDH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术后第3天两组心肌酶谱CK、LDH、HBD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KMB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 LC组与OC组手术均对心肌酶谱均有影响,OC组较LC组影响明显,且恢复慢,两组均对心肌没有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与周围静脉留置针途径输注阿霉素对兔心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留置针组、PICC组各6只。留置针组和PICC组分别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及PICC穿刺,于第1、3、5周各连续输注阿霉素3d,初次给药前12h及每次用药后24h抽取血标本,免疫比浊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对照组不给药,同期检测cTnI、CK-MB。结果三组不同时间点cTnI、CK-M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ICC组与留置针组比较,第3、第5周给药后,cTnI、CK-MB显著升高;PICC组与对照组比较,3次给药后cTnI、CK-MB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中心静脉及周围静脉途径输注阿霉素均可对兔心肌细胞产生刺激,影响心肌酶表达;随着化疗周期延长,中心静脉途径给药的损伤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对老年患者单侧全膝关节置换骨水泥植入术中循环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骨水泥植入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经口置入食道超声多普勒探头。CP组予磷酸肌酸钠2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在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滴注,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骨水泥植入前(T_0)、骨水泥植入后1min(T_1)、3min(T_2)、5min(T_3)、10min(T_4)的SBP、DBP、HR、SpO_2、PETCO_2、BIS,以及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及左心室舒末容积(LVEDV)。记录围术期Ⅱ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T_2、T_3时NS组SBP、DBP明显低于CP组,HR明显慢于CP组(P0.05);NS组CO、SV明显低于CP组,LVEDV明显高于CP组(P0.05)。CP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预先给药能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CIS)的发生率,对BCIS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儿心脏手术前补充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对围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3~12岁先心病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A组)和空白对照组(B组).A组于术前4 d至术前1 d每天按0.4 mg/kg口服甲状腺素片;B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分别于入院后、CPB前、CPB体温最低点、术后第1天、第2天、第4天取血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在手术结束前每组随机选6例患儿留取心房标本测定心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α、β mRNA的表达情况,在术后24 h取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阳性率.结果 A组患儿的T4浓度CPB体温最低点时降低(P<0.05),而B组患儿的T4浓度CPB体温最低点、术后第1天和第2天时均有下降(P<0.01).A组患儿T3和T4浓度在术后第1天、第2天高于B组(P<0.05);FT3在CPB体温最低点、术后第1天和第2天时高于B组(P<0.05);FT4在CPB前、术后第1天、第4天高于B组(P<0.05).A组患儿正性肌力药的使用率低于B组(P<0.05),CK-MB含量及cTnI阳性率也低于B组(P<0.05).A组MHCα mRNA的表达量增强而MHCβmRNA的表达量减弱(P<0.05).结论 心脏手术前补充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可明显纠正术后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并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释放规律.方法 30例年龄≥60岁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毕即刻、术后第1天和第2天测定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α-羟丁氨酸转氨酶(α-HBDH)、线粒体谷草转氨酶(m-AST)和cTnI的值,同时监测HR、BP和ECG.结果 cTnI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未发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病例中无显著变化,而心肌酶谱则在术毕和术后第1天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或超出参考值上限.结论 心肌酶谱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变化显著;cTnI受非心脏手术和麻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紫绀型(右向左分流)心脏病(猪)动物模型的心肺转流中探讨丙泊酚对心功酶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 42只健康白猪于第1次手术前(T0)抽血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酶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TnI。做成紫绀型动物模型35只,将35只紫绀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9)和丙泊酚组(P组,n=16)。分别于第2次手术前(T1)、心肺转流中主动脉开放后5min(T2)、30min(T3)抽血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两组T2、T3时点LDH、LDH1、CK、CK-MB、AST、cTnI比T1时点明显增高(P〈0.01)。丙泊酚组在T2、T3时点CK、CK-MB、AST、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在紫绀型心脏病心肺转流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中,丙泊酚能明显减少CK、CK-MB、AST、cTnI的释放,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给予脓毒症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后血清氮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时间的变化,探讨rhBNP对脓毒症诱导心功能障碍的干预效应。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资料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rhBNP组,两组患者除目标导向治疗(EGDT)外,rhBNP组静脉推注rhBNP 1.5μg/kg,后以0.075μg·kg-1·min-1持续泵入48h;对照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BP。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时采血行即时检验(point of care,POCT),检测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并同时于床旁行经胸心脏超声测定LVEF。结果治疗后第1、3天rhBNP组Nt-proBNP水平和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Nt-proBNP水平和cTnI明显高于第1天和第7天(P0.01)。治疗后第3、7天rhBNP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第3天两组LVEF明显低于治疗前和第7天(P0.05或P0.01)。结论 rhBNP能降低脓毒症患者Nt-proBNP及cTnI,提高LVEF,显著改善脓毒症诱导的心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对老年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体重40~80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NS组),每组30例。E组插管前3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3 mg/kg,并于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50μg·kg-1·min-1至气管拔管;NS组以生理盐水替代艾司洛尔。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建立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即刻(T4)及拔管后30 min(T5)的MAP、HR、SpO2、PETCO2、BIS,并计算RPP。检测麻醉诱导前、术后6h、术后30h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记录围术期和术后3个月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1、T2、T4时E组的HR明显慢于NS组,MAP、RPP明显低于NS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TnI、CK、CK-MB、LDH各时点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术期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一例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50μg·kg-1·min-1对术前无明显心肌损伤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浓度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减轻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cTnI)的释放规律。方法30例年龄≥60岁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毕即刻、术后第1天和第2天测定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α-羟丁氨酸转氨酶(α-HBDH)、线粒体谷草转氨酶(m-AST)和cTnI的值,同时监测HR、BP和ECG。结果cTnI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未发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病例中无显著变化,而心肌酶谱则在术毕和术后第1天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或超出参考值上限。结论心肌酶谱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变化显著;cTnI受非心脏手术和麻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纳洛酮拮抗剂组(NAL组)、瑞芬太尼5μg·kg~(-1)·min~(-1)后处理组(R1组)、瑞芬太尼10μg·kg~(-1)·min~(-1)后处理组(R2组)和瑞芬太尼20μg·kg~(-1)·min~(-1)后处理组(R3组),每组13只。S组仅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处穿线,但不结扎;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45 min,再灌注24h;R1、R2和R3组在缺血35min时,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5、10和20μg·kg~(-1)·min~(-1),10min后再灌注24h;NAL组在心肌缺血25min时,静脉注射纳洛酮0.1mg·kg~(-1),10min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10min后再灌注24h。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病理学变化,同时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IR、NAL、R1、R2和R3组血清cTnI、LDH、CK-MB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大(P0.05),心肌细胞损伤增多;与IR组比较,R1、R2和R3组血清cTnI、LDH、CK-MB浓度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心肌细胞损伤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瑞芬太尼激活阿片受体有关,此作用具有量效"封顶"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30~280 g,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仅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恢复灌注12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脂肪乳剂组(L组)经股静脉输注30%脂肪乳剂4 ml·kg-1·h-1 30 min后制备模型;乳化异氟醚组(EI组)经股静脉输注乳化异氟醚4 ml·kg-1·h-130 min,洗脱15 min后制备模型.于再灌注120 min时采集股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IL-6浓度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NF-κB活性,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EI组和L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升高,血清IL-6、cTnI浓度及CK-MB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ET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降低,血清IL-6、cTnI浓度及CK-MB活性降低(P<0.05);电镜结果显示:EI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IR组和L组减轻.结论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可通过降低NF-κB活性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ASA 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TCI组(Ⅰ组)与丙泊酚TCI复合硬膜外麻醉组(Ⅱ组).记录麻醉前(T0)、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1)、术后6 h(T2)、24 h(T3)、48 h(T4)的BP、HR,并采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及cTnI的浓度.结果 与Ⅰ组比较,T2~T4时Ⅱ组SBP和DBP明显降低(P<0.01);与Ⅰ组比较,T1、T3时Ⅱ组cTnI.T2时CK-MB.T3、T4时CK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与单纯丙泊酚TCI麻醉比较,丙泊酚TCI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高糖环境下心肌细胞缺氧后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大鼠原代H9C2心肌细胞,构建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将这些心肌行实验分组:正常培养组(NC组)、高糖培养组(HG组)、高糖缺氧-复氧组(GR组),在高糖缺氧-复氧环境下,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2.5μmol/L(P12.5组)、25μmol/L(P25组)、50μmol/L(P50组)以及100μmol/L(P100组)的丙泊酚以及终浓度为100μmol/L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D100组)。检测各组的细胞活力、肌酸激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浓度以及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NC和HG组比较,其余组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LDH、MDA浓度、CK-MB和cTnI相对浓度明显升高,T-SOD、线粒体活性和ATP相对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GR组比较,P12.5组、P25组、P50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LDH、MDA浓度、CK-MB和cTnI相对浓度明显降低,T-SOD、线粒体活性和ATP相对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P25组比较,P50组、P100组以及D100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LDH、MDA浓度、CK-MB和cTnI相对浓度明显升高,T-SOD、线粒体活性和ATP相对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丙泊酚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减少线粒体的损伤从而减轻高糖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年龄18~51岁,体重45~73kg,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组(SH组).SH组于术前5 d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1.5 ml/kg,1次/d,连续5 d,麻醉诱导前30 min再次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1.5 ml/kg,参附注射液均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C组不输注参附注射液,余治疗同SH组.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_1)、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_2)、30 min(T_3)、2 h(T_4)、24 h(T_5)、48 h(T_6)时取右侧颈内静脉血样2 ml,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于T_(1~3)时取冠状静脉窦血样2 ml,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及开放后即刻取右心房全层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 与T_1时比较,两组T_(2,3)时血浆cTnI和MDA浓度升高,T_(2~6)时CK-MB及LDH活性升高,T_(2,3)时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C组比较,SH组T_(2,3)时血浆cTnI和MDA浓度降低,T_(2~6)时CK-MB和LDH活性降低,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T_(2,3)时血浆SOD活性及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升高(P<0.05或0.01).SH组心肌细胞线粒体病理损伤程度较C组明显减轻.结论 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