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我院中医科2017年治疗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处方446张,利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446例患儿使用了148味中药,使用频数前6位的中药为桔梗、甘草、黄芩、苦杏仁、连翘、薄荷;中药类别频数前3位的为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关联规则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甘草和苦杏仁,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桔梗、薄荷和苦杏仁;聚类分析得到5个新组合。结论: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进行数据挖掘,体现了以解表为核心,辨证加入化痰、止咳、清热、健脾的用药及组方特点,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挖掘师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殿的处方用药规律,传承名医经验,为中医临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殿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盛丽先教授门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信息,共计248例,1020诊次,并将患儿就诊信息转化成有效数据表,对药物累计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及其功效归类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前29味高频数药物采用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并对全部药物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结果 共筛选出2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1020诊次共用中药167种,累积用药12724次,其中最多者为甘草,其后依次为玉米须、白茅根等。药性使用频数最多者为“寒”,药味使用频数最多者为“甘”,归经使用频数最多者为“肺”与“脾”,功效分类频数最多者为“补虚药”“清热药”。聚类分析将前29味高频药物分为6类,涉及四逆散、玉屏风散、二陈汤、六味地黄汤、小柴胡汤;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涉及方剂桔梗甘草汤、玉屏风散等;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所得核心方药。结论 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以过敏性紫殿以清热凉血为主,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殿喜用药物味甘、苦,性寒、平,药物归经为肺、脾经,常用药物为清热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肖和印教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的用药特点,探讨其用药规律,以期为儿童UACS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方法]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肖和印教授门诊诊治的UACS病案为数据来源,将病案资料录入Excel 2018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规范术语,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其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病案245则,纳入处方245首,涉及中药149味,排名前10的中药频次从高到低分别为桔梗、炙百部、蜜紫菀、甘草、玄参、射干、板蓝根、浙贝母、陈皮、蝉蜕,药性以寒性、微寒、平和温为主,五味偏苦、甘、辛和酸,主要归肺经、胃经和肝经。关联规则分析获得蜜紫菀-炙百部、炙百部-桔梗等多组核心中药组合。肖和印教授的核心处方为:蜜紫菀、炙百部、桔梗、甘草、玄参、射干、板蓝根、陈皮、蝉蜕、钩藤、浙贝母、荆芥、瓜蒌。[结论] 肖和印教授治疗儿童UACS,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利咽通窍为主,兼顾解表散邪、祛风解痉,具有寒温并用、宣降共施、肺胃同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邵征洋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邵征洋教授门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107首首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方药信息,对每首处方的最主要症状及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类别及性味频次进行频数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律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以探究深层次的中医用药规律。结果 所有处方共总结出7大类抽动表现,出现频率最高的3种表现依次为:眨眼、咽部发声、抽鼻。使用频次≥14的中药共有28味,其中甘草用药频数为最。药物类别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等。药性使用频数最多的为温性药,药味使用频数最多的是甘味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物组合主要有甘草→桔梗、荆芥→薄荷、甘草→玄参、荆芥→防风4组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7组常用聚类方,包括芍药甘草汤、六味汤及经验药对等。结论 邵教授认为“外风引动内风”乃儿童抽动障碍最为常见之病机,“肝风内动”为最核心之病机,提出以“内外风同治”的治疗原则,同时兼顾健脾、祛痰、疏肝之法。  相似文献   

5.
收集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有效处方,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用药的组合规律。对216首处方的分析结果显示,共计使用中药60味,用药频次居前且关联性较大的药物主要为甘草、白芷、路路通、藿香、辛夷、苍耳子、党参、黄芩、地龙、冬瓜子、皂角刺等,均以宣通鼻窍、健脾祛湿等药物为主。关联分析中关联最频繁的药物为白芷,为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核心药物。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得到2个新方组合,新方组合1的组成为白芷、藿香、路路通、陈皮、皂角刺、法半夏、紫菀;新方组合2的组成为白扁豆、鸡血藤、桑寄生、狗脊。分析结果显示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擅长运用通窍健脾祛湿药如白芷、藿香、党参、地龙、茯苓等中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内服复方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4个数据库中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内服复方文献,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至2016年7月,将文献整理得到符合要求的中药内服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信息,建立Excel表,应用开源软件包R i386 3.3.0对数据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311首方,208味中药进行分析,发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白术、甘草、防风、黄芪、太子参、茯苓、陈皮等;强关联规则提示以黄芪、白术、防风等核心药物组成的玉屏风散加减为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本方;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黄芪-龙骨-牡蛎、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党参等中药配伍.结论 通过对药物频数、强关联规则、药物聚类的分析,可以揭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组方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含龙骨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含龙骨处方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使用该软件数据分析模块中嵌入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龙骨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含龙骨处方常用于治疗不寐、眩晕、胃痛等病证,高频次药物包括牡蛎、炒酸枣仁、首乌藤、丹参、赤芍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牡蛎,龙骨""牡蛎,炒酸枣仁""龙骨,炒酸枣仁"等,支持度≥35%、置信度≥0.98的关联规则包括"龙骨→牡蛎"、"茯苓,龙骨→牡蛎"、"牡蛎,茯苓→龙骨"、"龙骨,炒酸枣仁→牡蛎"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含龙骨处方所用药物多具有镇静安神活血之效,组方法度清晰严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分析章浩军教授从"结"论治便秘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不同的诊疗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章浩军教授门诊的379例便秘患者就诊信息及病历记录,录入Excel 2007表格,建立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采用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关联规则分析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Apriori算法。结果①379例便秘患者中医证型:阳明阳结脾约证1例(0.26%),阳明阳结腑实证51例(13.46%),少阳阳微结证192例(50.66%),太阴阴结证131例(34.56%),少阴阴结证4例(1.06%),以少阳阳微结证最为多见。②379例便秘患者共使用药物131味,其中出现频率前6味药物依次为炒枳实、炙甘草、生白术、大枣、生姜、生白芍。③在满足置信度≥30%,支持度≥10%,重要性≥0.1的参数设定下,379例便秘患者所用中药关联2项、2项药味时,规则"姜半夏,大枣→黄芩"置信度最高,规则"炙甘草→炒枳实"以及"炒枳实→炙甘草"支持度最高,规则"炒枳实→生白术"重要性最高。结论章浩军教授治疗便秘用药重在顾胃气,通腑气,调和阴阳。治疗便秘少阳阳微结证重在畅达气机,和解少阳;治疗便秘太阴阴结证重在益气健脾。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面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儿童CVA的相关文献,将相关中药处方导入Excel2018并建立标准化数据库,最后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进行频数分析、中药属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处理,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CVA的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190篇,录入方剂214首,合计中药203味。频数分析显示排名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苦杏仁、甘草、炙麻黄、半夏、地龙、蝉蜕、紫苏子、黄芩、桔梗、五味子,药性以温居多,药味以辛为首,归经以肺、脾、胃、肝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配伍规律26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组。[结论]现代中医药治疗儿童CVA多选用辛温之品,从肺、脾、胃出发,采用宣肺、祛痰、降气、平喘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国家专利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用药规律,并建立治疗该病的新方组合。方法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检索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方,规范药名后进行中药频数分析、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结果 共纳入91项专利中药组方,涉及264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单味中药为甘草。264味中药药气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肺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提示,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麦冬、人参→五味子,常用药对为人参-五味子、甘草-五味子等。新方聚类分析得出4首新方组合,分别为“葶苈子、茯苓、地龙、白术、灵芝”“陈皮、熟地黄、肉桂、蒲公英”“贝母、知母、冰片、石膏、天竺黄”及“三七、人参、五味子、灵芝”。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组方中多用补虚之品,辅以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之药,治疗中须时时顾护正气,以益气温阳为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东晋医家刘涓子所撰《刘涓子鬼遗方》中治疗外科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刘涓子鬼遗方》中治疗外科疾病的所有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通过整理得到158首方剂,涉及中药125味;使用频数≥10的有39味,频数居前8位的中药分别是当归、甘草、白芍、川芎、黄芩、生地黄、白芷、大黄;将支持度设为30,置信度设为0.7,得到出现频数≥30次的药物组合共20个,关联规则8个;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Ⅰ和Ⅱ各9个,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类得到9个新处方。结论《刘涓子鬼遗方》治疗外科疾病主要用经典方四物汤和当归+白芍、川芎+当归、甘草+当归3组药对临证加减,同时利用核心组合提取得到9个新处方,为临床治疗外科疾病的处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筛选古籍记载中医治疗痤疮的外用及内服方药,探讨治疗痤疮外用及内服方药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43首外用方剂及15首内服方剂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总结了治疗痤疮常用中药、常用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药对。结果治疗痤疮常用外用中药主要有白芷、苦杏仁、白及、白蔹、白附子等,可聚类为甘温、苦寒两大类,常见药对包括白附子与白芷、白及与白芷等;常用内服中药包括黄芩、甘草、川芎、栀子等,可聚类为苦寒、甘寒、辛温三大类,常见药对包括甘草与黄芩、川芎与黄芩等。结论经数据挖掘发现的痤疮用药规律总体上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相契合,可为临床治疗痤疮及中药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分析宋康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病的中医组方特色和用药规律,总结其临证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康教授门诊治疗的间质性肺病患者病案,提取所有患者处方药物,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中医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宋康教授辨治间质性肺病的学术经验及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1 114首,涉及药物203味。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单味药物为浙贝、桔梗、苏子,总结出核心药对3个、药组3组,并得出治疗间质性肺病的核心处方,由前胡、苏子、浙贝、桔梗、半枝莲、半边莲、虎杖、蛇舌草、鱼腥草、紫草、茜草、甘草组成。方中前胡、苏子、浙贝宣肺降气、化痰平喘,桔梗、半枝莲、半边莲、虎杖、蛇舌草、鱼腥草清热解毒散结,紫草、茜草走血分,有解毒祛瘀之功效,甘草调和诸药。[结论]宋康教授在治疗间质性肺病时以"痰""毒""瘀"为切入点,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瘀、化痰止咳平喘为主,重视固本祛邪、调畅气机,并擅用药对,精于配伍。  相似文献   

14.
正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浙江省名中医盛丽先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对中医药治疗HSP具有独到的见解,临床收效颇丰。本研究收集盛丽先教授的1020份医案进行药物频数、性味和聚类分析等,总结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HSP的用药规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选纳入2015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盛丽先教授诊治的HSP患儿248例,共计1020诊次。  相似文献   

15.
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庄礼兴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组方遣药特点。最终共纳入72例病例,处方150首,药物87味,用药频次>20次的高频次药物有21味。庄礼兴教授治疗帕金森病所使用的87味药中,药味以甘为主,药性以平为主,归经以肝、脾两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个常用药对,聚类分析得到3首常用聚类方。分析结果提示,庄礼兴教授临床上多选用平肝熄风、健脾益气的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根据证型不同选取四君子汤、芍药甘草汤、天麻钩藤饮等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常用药对有桑椹-山茱萸、鸡血藤-川芎、白芍-甘草、天麻-钩藤,善用五指毛桃、鸡血藤等岭南特色药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罗铨教授治疗心悸用药规律,为临床上防治心悸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 2021年12月期间罗铨教授治疗心悸的门诊处方,使用Excel 2019进行频数统计,运用 SPSS Modeler 18.0、SPSS 26.0 和Cytoscape 3.7.2软件分别进行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挖掘核心中药组合。结果 共筛选出198首处方,涉及130味中药,频次排名前3位中药分别是酸枣仁、甘草、丹参;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肺、胃、心经居多;中药关联规则中置信度排名前10的有琥珀-紫石英、酸枣仁-紫石英、酸枣仁-太子参等;通过对排名前30位的中药进行分析,共得到6组系统聚类组合。结论罗铨教授治疗心悸以气血为纲,灵活施用补、通、清、镇四法,临床上多选用补益类和安神类中药,并根据兼症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中症与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有关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应用关联规则寻找"症状与药对、症状与药组之间的关系。结果:来源于221种古籍的509首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符合支持度>0.08且置信度>0.4的"症-药"关联规则为与"发热"及"不欲饮食"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黄芩、半夏、人参;与"呕"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半夏、黄芩、生姜;与"胸满"关联的药物是柴胡、黄芩、陈皮、半夏;与"烦"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栀子;与"咽干"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白芍;与"胁痛"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白芍、陈皮;与"小便不利"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茯苓;与"发黄"关联的药物是柴胡、黄芩、栀子、大黄;与"经水适断"关联的药物是柴胡、当归、川芎;与"腹痛"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枳壳、白芍。结论:数据挖掘方法能够为小柴胡汤类方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析吕光荣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系统收集吕光荣教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名医门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处方,对处方中所涉及中药的频次、类别、性味及归经等进行规范化数据库管理并根据用药规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吕光荣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经验。结果 共筛选纳入相关方剂27首,涉及不同中药70味,其中频次≥14的有11味,白术、甘草、当归、黄芪、柴胡频次位列前5;用药以补虚药为主,性味多温,归经多为脾经;根据用药规律设定“支持度个数”为20、“置信度”为0.95,得出高频药物组合14个,其中支持度较高的常用药对是:白术-当归、白术-甘草、黄芪-白术、白术-柴胡、甘草-当归。基于以上设定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为1的组合为:当归->白术;柴胡->白术;柴胡->当归;甘草,当归->白术;白术,柴胡->当归。同时根据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治疗男性不育症的10首候选新处方。结论吕光荣教授基于“辨病而后再辨证论治”的中医诊疗体系治疗对男性不育症有独到见解,其主要基于“气血”论治,以调补脾胃、益气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关联规则挖掘治疗失眠中药的高频组合以及强关联关系,探讨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本文基于1685篇中医药临床文献,从临床治疗失眠的方剂出发,将Rapidminer 5.2作为数据挖掘软件,使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FP-growth,找到中药之间的高频组合以及强关联关系,并从中医机理的角度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解释。结果在1685篇临床文献中,治疗失眠的方剂共有768首,中药407味。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酸枣仁。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得到1234个中药组合,其中甘草和酸枣仁是支持度最高的中药组合,"地黄,桃仁→当归"是置信度最高的中药组合。结论临床上多采用滋阴降火、补脾益气、补脾益心等方法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盛丽先教授运用经典方治疗儿童咽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六味汤、半夏厚朴汤、养阴清肺汤等经典名方的组成、适应症、临床辨证运用及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盛丽先教授运用经典名方治疗儿童咽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经验。[结果]本病治疗以疏风、祛风为基本,根据临床辨证灵活运用六味汤等经典名方治疗儿童咽喉源性咳嗽,临床收效颇佳。[结论]盛丽先教授运用经典方辨证治疗儿童咽喉源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对儿科临床实践和教学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