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7例。2组均予以七氟醚吸入全屏静脉麻醉,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加用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镇静效应显著优于对照组,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Rame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OA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有利于提高麻醉镇静效果,降低麻醉药物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小儿脑瘤切除术病儿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2例脑瘤切除术的病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右美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麻醉前10 min静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并以0.5 μg/(kg·h)的速率维持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3 min、切皮时、拔管前以及拔管后3 min,观察并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右美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诱导前(P<0.05),其他各点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大(P<0.05).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于插管后3 min、切皮时与拔管后3 min较右美组高(P<0.01).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提高小儿脑瘤切除术麻醉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0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0μg/kg(右美托咪啶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并记录给药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显露颈动脉即刻(T3)、拔除气管插管前(T4)、拔除气管插管后1 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恢复情况,以及围麻醉期血清TNF-α和IL-6表达变化。结果与T0时相比,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其余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降低(均P0.05),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明显减少(均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缩短(均P0.05),呛咳、躁动和术后寒战等不良反应轻微(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以对照组显著。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全身麻醉,围麻醉期可维持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麻醉复苏迅速且平稳,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并可抑制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合并Ⅰ~Ⅱ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以及等量生理盐水。手术期间,研究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实施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采取靶控输注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并以罗库溴铵作为肌肉松弛药,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于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min、手术切皮时以及拔出气管导管前和拔出气管导管后1min,对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进行统计,并记录乌拉地尔以及瑞芬太尼、丙泊酚的总用量,观察患者麻醉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气管插管后1min时,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气管插管前对比显著提升(P0.05);拔出气管导管后,两项指标与拔出气管导管前相比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麻醉诱导前患者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P0.05),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乌拉地尔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拔出气管导管时呛咳及拔管后躁动、术后寒战的发生情况明显较低(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啶,围麻醉期能够对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良好的维持,显著减少麻醉用药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在烟雾病颞肌贴敷术中的应用,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共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和术中分别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0.60μg/kg、0.40μg/(kg·h)]和等量生理盐水,并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射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记录给药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切开皮肤时(T3)、拔除气管插管前(T4)、拔除气管插管后1min(T5)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麻醉药物剂量,以及麻醉复苏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谷氨酰胺和丙二醛表达水平。结果与T0时相比,右美托咪啶组患者T2~4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减少(均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缩短(均P=0.000);且无一例出现躁动、呛咳和术后寒战等不良反应(均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谷氨酰胺和丙二醛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对照组高于右美托咪啶组(均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行颞肌贴敷术治疗烟雾病,术中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啶可维持围麻醉期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少麻醉药物剂量,术后麻醉复苏快、平稳,同时通过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2例。于臂丛神经阻滞10min后,治疗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对照组静脉泵入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2组麻醉前(T0)、臂丛神经阻滞10min后(T1)、静脉给药后10min(T2)、30min(T3)、60min(T4)及手术结束时(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T1时,2组MAP、H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治疗组MAP分别为(70.4±12.2)mmHg、(68.7±10.4)mmHg、(68.9±13.2)mmHg和(75.6±12.4)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2~T5时HR显著降低(65.2±13.1vs 82.4±11.6、62.3±11.6vs84.7±10.2、64.5±10.8vs83.2±13.5和74.2±15.6vs82.5±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5时,2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辅以右美托咪啶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和手术结束前30min单次静注舒芬太尼对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全麻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组、舒芬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全麻诱导及术中维持相同,其中右美组诱导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药。舒芬组手术结束前30min单次静注舒芬太尼0.15μg/kg。对照组诱导后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mL/h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药。记录不同时间点MAP、HR、SpO2及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min躁动程度、躁动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组和舒芬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的血压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术后躁动程度及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和舒芬太尼手术结束前30min单次静注均能稳定全麻苏醒期患者血压、心率,降低躁动发生率,且不延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全麻下介入治疗的66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组),33例未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记录拔除气管插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30 min(T4)和拔管后1 h(T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Minogue评分评价拔管时呛咳反应;应用镇静和躁动量表(SAS)评分评估躁动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情况。结果 T1,两组MAP、HR无统计学差异(P>0.05);T2~T5,观察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5,两组Sp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时Minogue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拔管后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全麻下介入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可维持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可有效抑制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术毕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对开颅手术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12—2013-12入院的120例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术前组、术中组和术后组,每组30例。给予相应的干预处理后,观察患者的心率、Ramsay镇静评分变化,并比较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拔管时及拔管后5、10、15、30和60min时间点,术后组患者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组和术中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平均为(48.7±4.5)min,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前组和术中组的(22.3±3.2)min、(14.9±2.8)min和(16.9±2.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啶镇静效果突出,可以防止气管拔管引起的HR加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4-02于我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50例,按入院顺序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在手术结束前30min,观察组微量泵注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静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10min后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异常情况,苏醒时间、清醒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0min后的Ramsay镇静评分为(2.7±0.6)分,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25.5±12.4)min、(30.4±5.6)min,显著好于对照组(t=5.269、4.735、4.381,P0.05)。观察组切口缝合时、术后1h、术后2h的脑氧摄取率及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样差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058,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是功能外科手术麻醉的较佳选择,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美好的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53例Hunt-Hess分级Ⅰ或Ⅱ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治疗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治疗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微量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持续泵入约20 min;对照组持续泵入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拔管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5 min(T3)、平均动脉压(MAP)、血压(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唤醒、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对比,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5 min、30 min、60 min、120 min躁动情况、躁动程度、镇痛、镇静状况,采取Riker sedation and agitation score (SAS)镇静、躁动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Sp O2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T2、T3两个时间点,治疗组患者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对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抑制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降低躁动程度,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开颅术后躁动及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开颅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曲马多,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躁动评分,记录2组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血压、心率控制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h、12h疼痛评分分别为(2.86±0.87)分、(3.04±0.9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唤醒时间和躁动评分分别为(2.11±1.65)min、(1.59±0.7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可有效预防开颅术后躁动、寒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0μg/kg(右美托咪啶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并记录给药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显露颈动脉即刻(T3)、拔除气管插管前(T4)、拔除气管插管后1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恢复情况,以及围麻醉期血清TNF-α和IL-6表达变化。结果与T。时相比,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其余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降低(均P〈0.05),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明显减少(均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缩短(均P〈0.05),呛咳、躁动和术后寒战等不良反应轻微(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以对照组显著。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全身麻醉,围麻醉期可维持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麻醉复苏迅速且平稳,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并可抑制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各30例,A、B、C组在麻醉诱导期和维持麻醉期均加入右美托咪定,剂量分别为0.3、0.4、0.5ug/(kg·h),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h内疼痛程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 C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B、C组患者在术后4h、8h、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同时期A组(P0.05);手术后1、3、7d,A、B、C组患者MoCA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A、B、C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全身麻醉时加入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POCD发生率,推荐剂量为0.4ug/(kg·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80例,根据滴鼻药物分为4组(n=20),即对照组(C组)和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手术结束前30 min,D1、D2、D3组用右美托咪定0.6、1.0、1.4 μg/kg滴鼻,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记录入室时(T0)、滴鼻前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患者苏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 min(T5)、5 min(T6)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记录术后恢复指标(包括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T3~T5、D2和D3组T2~T6 MAP、RPP、HR均明显降低(P<0.05);D2组和D3组拔管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Ramsay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D3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与D1组比较,D2和D3组T3~T6 MAP、RPP、HR均明显降低(P<0.05),D3组拔管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RamaSay评分明显增高(P<0.05),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与D2组比较,D3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D2和D3组HR、MAP、RPP、拔管质量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滴鼻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同时不影响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将93例ASAⅠ~Ⅱ级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1例,均给予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至4μg/mL静脉恒速泵入,3mL/min,A、B、C3组右美托咪定总剂量分别为0.3、0.5、1.0μg/mL。对比3组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3组T1~T3时点SAS评分均显著低于T0(P0.05),尤以B、C组显著;拔管时,3组血压、心率均上升,B、C组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0.5μg/kg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减少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I~Ⅱ级颅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D1组[于气管插管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嘧啶(1μg/kg/h)至手术结束前1h停药],D2组f于气管插管拔管前10min输注右美托嘧啶(1μg/kg)]和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三组患者应用丙泊酚(5.10mg/kg/h)、瑞芬太尼(10-20μg/kg/h)和顺式阿曲序铵(0.1~0.2mg/kg/h)维持有效麻醉深度。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以及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总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躁动评分和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结果D1、D2组拔管期间MAP和心率明昆低于C组(P〈0.05);D1组和D2组拔管质量评分、躁动评分以及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O.05);D1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短于D2组和C组(P〈0.05);D1组镇静和镇痛药物总量显著少于D2组和C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颅脑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呛咳、躁动的发生程度,降低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嘧啶不影响苏醒质量,且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脏术后谵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3例心脏术后谵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奥氮平口服治疗,观察组42例联合右美托咪啶静脉微量泵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睡眠质量、认知状态及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A、5-HT水平及ICU停留时间、治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RCSQ、AC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奥氮平能够有效降低心脏术后谵妄患者ICU停留时间,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其机制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及镇静深度,抑制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10—2016-11焦作市人民医院行颅脑手术98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0.8μg/kg右美托咪啶,后以0.4μg/(kg·h)速度维持,唤醒试验前30min将右美托咪啶输注速度调整至0.1μg/(kg·h),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记录2组术中不同时段[T1(唤醒前30min)、T2(唤醒即刻)、T3(唤醒后5min)、T4(试验结束后加深麻醉10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排血指数(CI)]水平及唤醒前瑞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用量与唤醒时间,并统计2组唤醒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躁动、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各个时段CVP及T1、T4时段MAP、C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时段HR及T2、T3时段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T3时段C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唤醒试验前顺阿曲库铵用量及唤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唤醒前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唤醒试验中高血压、心动过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颅脑手术中,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进而可有效降低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对血流动力学、术毕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以及脑保护作用。方法7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先天性脑积水患儿,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D组(37例)和对照组N组(37例)。观察组先给予1μg/kg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静脉泵入后再以0.5μg/(kg·h)速度维持给药,对照组使用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2组术中MAP和HR的变化,比较2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根据Ramsay评分和FLACC评分评价患儿术后躁动和镇痛情况。结果 D组术中、术后MAP和HR变化均小于对照组N组(P0.05);2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N组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在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D组(P0.05);D组Ramsay评分高于N组而FLACC评分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可较好地稳定术中患儿的生命体征,减少苏醒期躁动,提高苏醒质量,且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