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例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临床资料。结果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行肾切除1例,肾动脉栓塞后肾切除1例;保守治疗1例。鲒论B超和CT是诊断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的重要方法,肾动脉栓塞、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肾切除术为可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提高对肾错构瘤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例肾错构瘤患者先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然后行不阻断肾蒂的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LNSS)。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肾错构瘤。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肾功能正常。结论:对于单发、体积较大的肾错构瘤可行TAE术加LNSS术,术中可不阻断肾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例1男,37岁。乘坐火车时突然出现左侧腰腹剧痛11h,呈持续性针刺样痛及胀痛,无发热,有轻微恶心,未呕吐,未排尿。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脉搏110次/min。左侧腰腹部隆起,触及一巨大实质性包块,表面光滑,固定,腹肌紧张,压痛剧烈,包块下极平左髂前上棘。B超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错构瘤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及既往文献的回顾,寻求最佳处理方法。结果孕早中期检查十分重要,如孕前或孕早期发现,可延缓妊娠或择期手术提供机会,可保留患侧肾脏,减少自发出血,为获得足月活胎提供可能。原则上依据不同的妊娠时期及肿瘤出血的情况综合考虑。结论如诊断不明确,胎儿能存活时,应果断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腹膜后肾外错构瘤(AML)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并发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的腹膜后肾外AML,并结合文献复习就其诊疗问题予以讨论。结果:施行右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施行左侧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阵发性高血压及相关症状消失,生化检查结果正常。结论:腹膜后肾外AML是一种罕见的有潜在恶性的间叶瘤,结合CT及MRI可作出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但确诊有待于病理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应尽量采取保留肾脏的单纯性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巨大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大出血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大肾错构瘤(HK)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治疗的巨大HK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资料。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诊断为巨大HK破裂.并通过手术证实。结果:本组2例急诊手术,余2例症状平稳后择期手术,其中2例作肾切除,2例作病灶切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病变,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HK。结论:应提高对巨大HK自发性破裂的术前诊断水平,采取各种措施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十二指肠错构瘤(BGH)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中比较少见的类型,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导致术前诊断困难,往往易被漏诊或误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确诊。巨大BGH的病例临床更是罕见。本文报告1例巨大BGH致慢性贫血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既往文献对本病特点进行复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BG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前期文献资料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患者,女性,49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就诊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患者既往有慢性贫血病史,月经规律,偶有柏油样便。入院上腹部B超检查见胰头内侧十二指肠部包块;上腹部CT检查见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肠壁弥漫性增厚,结构不清;上腹部MRI+MRCP检查见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与邻近空肠分界不清,肠管明显扩张扭曲,肠壁分界不清,肠壁水肿明显,可见同心圆样改变。胃镜检查考虑十二指肠占位,并镜下活检提示符合胃黏膜异位。上消化道造影提示十二指肠降段与水平段移行区近圆形充盈缺损,考虑良性占位可能性大。最终考虑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并引起梗阻,剖腹探查术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最终诊断为BGH,免疫组化MUC5AC(+),术后恢复顺利出院。术后监测血常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逐渐恢复正常,随访12个月,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诉不适,复查各项指标正常,继续随访。结论 巨大BGH致慢性贫血临床罕见,术前影像学检查往往很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胃镜下活检有助于诊断,但阳性率低,最后确诊需依靠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变较大时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7岁。因突发右侧腰腹部疼痛1d急诊入院。无肉眼血尿。血红蛋白74g/L。血肌酐114μmol/L。CT示双侧肾巨大错构瘤,右肾约15cm×12cm,左肾约16cm×10cm,无明显正常肾实质.右肾错构瘤出血伴巨大血肿形成,左肾错构瘤小血肿(图1A)。患者呈重度贫血貌,双侧面部蝶形分布血管纤维瘤,腰部皮肤色素减退斑,甲周血管纤维瘤。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7岁。因突发右侧腰腹部疼痛1d急诊入院。无肉眼血尿。血红蛋白74g/L。血肌酐114μmol/L。CT示双侧肾巨大错构瘤,右肾约15cm×12cm,左肾约16cm×10cm,无明显正常肾实质,右肾错构瘤出血伴巨大血肿形成,左肾错构瘤小血肿(图1A)。患者呈重度贫血貌,双侧面部蝶形分布血管纤维瘤,腰部皮肤色素减退斑,甲周血管纤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合并肾错构瘤(RAM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TSC合并RAML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左肾于7年前因"错构瘤破裂"行切除术,右肾TSC合并RAML采取保守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出院,定期复查B超,随访至今,病情稳定。结论:结节硬化型肾错构瘤临床较为少见,对于影像学检查肿瘤无脂或少脂信号者,结合结节硬化症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助于和肾癌鉴别;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分布、发展情况及症状决定,对于短期肿瘤生长较快或者肿瘤内有坏死者,须考虑恶变的可能,应行肾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深化对其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MA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结果、鉴别诊断、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2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肾肿瘤,1例行肾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术后病理检查均为MA。例1随访12个月,例2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MA是一种罕见的肾脏上皮组织良性肿瘤,常误诊为肾癌,术前增强CT对诊断有帮助,最终诊断往往需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因MA的良性生物学行为,NSS为其理想的治疗选择,但术后需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巨大型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断率与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至2008年间收治的3例巨大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分期、治疗及预后。结果 3例患者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分期:Ⅱ期2例,Ⅲ期1例。3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2~3年,3例均生存。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和化疗等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肾多发错构瘤合并结节硬化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例双肾多发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合并结节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诊断明确,1例予以对症止血治疗,治疗效果确切;另1例就诊较晚,病情严重,经血液透析、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并对症止血,输血、保护肾脏功能等积极治疗,出血得到控制,病情稳定。结论:双肾多发错构瘤合并节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于其自发破裂出血的治疗,应尽可能的保持肾功能,减少肾损害,予以保守治疗;当患者出血无法控制,则应在支持治疗的同时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而肾部分切除或肿瘤剜除术,肾切除为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罕见膀胱巨大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云南边疆地区的2例膀胱巨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例1患者,女,34岁,以反复尿频、尿痛、血尿3年余为主要症状;例2患者,男,42岁,以反复尿频、尿痛、排尿困难10余年,加重2个月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肾功能轻度异常(血肌酐117μmol/L)。通过B超及KUB平片辅助诊断,均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取出完整结石,大小分别为11cm×9cm×8cm和13cm×10cm×9cm,重量分别为900g和1 000g。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膀胱巨大结石目前罕见,对于边疆地区的高危人群应该开展普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后应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脾动脉瘤破裂致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临床极为少见,当其破裂时常表现为间歇性出血,易被漏诊或误诊.笔者对1例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脾动脉瘤的临床和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肾合并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重复肾并肾肿瘤的认识并提供临床正确诊治此类疾病的参考。方法回顾分析3例重复肾并发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2~62岁。并发肾盂癌1例,肾乳头状细胞癌1例,肾肉瘤样癌并腔静脉瘤栓1例。结果 1例行经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随访2年1个月未见复发;1例行手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随访10个月未见复发;1例行肾癌根治术及下腔静脉取栓术,随访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B超可作为重复肾并肾肿瘤的早期筛查方法;CTU可用于了解泌尿系统的立体结构,大概明确肿瘤性质和肿瘤位置;逆行尿路造影可检查是否合并膀胱病变和进一步确定肿瘤位置。该类患者多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是否合并瘤栓选择术式,术后化疗则根据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7.
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10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0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的患者。均行B超检查,9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8例术前CT或MRI提示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1例MRI诊断为肾肿瘤破裂出血,1例B超诊断为肾占位病变并肾周血肿。所有患者肿瘤直径均大于6cm,9例行患侧肾切除术。结论:CT和MRI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方法,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以及确定出血的范围。对于肿瘤直径大于4cm,且靠近肾包膜生长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治疗,手术治疗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肾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肾血管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术前明确诊断,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切除术,手术后诊断明确;3例均治愈,疗效满意,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0个月~9年,未发现血管瘤复发。结论B超、CT对肾血管瘤术前明确诊断缺乏特异性,DSA有助于诊断;该病肾切除率较高,但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良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Page肾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Page肾3例,并结合文献就其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作一讨论,认为Page肾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周及肾包膜下积液(积血及积尿)伴高血压,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丧失;X线检查对Page肾的诊断有较大作用;对积液量少、高血压不很严重的Page肾可先行保守治疗,如积液仍未吸收,可试行经皮穿刺治疗,如抽液效果不佳而高血压持续存在者,可根据情况采用切除纤维包膜、清除血肿或肾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20.
肾血管瘤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肾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B超及CT对4例肾血管瘤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以手术切除治疗。结果:4例均治愈,疗效满意,无并发症,术后随访4个月 ̄6年,未发现血管瘤复发。结论:CT可对部分肾血管瘤术前确诊提供依据;手术切除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良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