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孤立肾、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盂内或双输尿管内复杂上皮癌患者多镜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例均以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入院,通过尿脱落细胞学、IVU、CT、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检查确诊为尿路上皮癌。例1为左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重复肾上肾盂内、双侧3个输尿管内均为上尿路癌,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联合行左侧重复肾上肾盂、双侧3条输尿管内肿物切除术;例2为肾功能不全、右肾萎缩,发生左侧肾盂、膀胱癌,行膀胱镜肿瘤电切及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联合左肾盂癌局部切除术;例3为左侧肾盂癌根治术后3年,右孤立肾再发肾盂癌,经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行右肾盂癌切除术。3例均成功保留肾脏。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尿路上皮癌。早期经肾造瘘灌注化疗1~2次,之后常规膀胱化疗,分别随访13、14、15个月,B超及CT检查无肿瘤复发及死亡。例3孤立肾患者术后2天、2周时经肾造瘘化疗,术后1个月拔出输尿管支架管,于第2日夹闭肾造瘘管,出现发热,输尿管镜检查考虑输尿管狭窄明显,留置支架管,以后定期更换,1周后拔除肾造瘘管。结论对于孤独肾、对侧肾无功能、肾功能不全、年龄大、伴有禁忌证的内科疾患的复杂上尿路癌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联合治疗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术后严格的随访和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现原肾肾盂癌和(或)输尿管癌一期行后腹腔镜双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1月对8例肾移植术后发现原肾肾盂癌和(或)输尿管癌行腹腔镜下双侧一期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先取左侧卧位,后腹腔镜下游离右侧肾及输尿管,输尿管远端用钛夹夹闭;改为右侧卧位后同法处理左侧肾及输尿管;然后取截石位,经尿道用电切镜袖状切除双侧输尿管膀胱膀胱壁内段;最后取下腹正中6 cm切口取出标本。结果 8例均行后腹腔镜双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经尿道膀胱袖状切除,其中1例因膀胱内发现肿物同时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46.9±105.4)min(230~574 min);术中出血量(162.5±102.6)ml(100~400 ml),均无输血;住院时间(18.3±5.7)d(12~49 d)。病理报告均为尿路上皮癌,其中2例为双侧病变,此2例中有1例合并膀胱癌。8例随访(22.6±14.2)月(6~49个月),其中1年6例,均存活,1例膀胱癌复发相继行电切、膀胱部分切除治疗。结论肾移植术后原肾肾盂癌或输尿管癌一期行后腹腔镜双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技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孤立肾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3例均为女性,1例输尿管癌,其对侧肾萎缩无功能;1例肾盂癌,曾因对侧输尿管癌接受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1例为移植肾肾盂癌。3例患者均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3例患者均存活,其中1例无复发,1例因对侧萎缩肾一侧发生输尿管癌而再次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术后无复发,1例因移植肾肾盂癌伴膀胱癌复发接受肾输尿管及膀胱切除术。结论对于解剖性或功能性孤立肾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技术是一种可选择方法,但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49~73岁,平均59岁.肾结石病史平均16年.患者均行B超检查,仅1例发现肾脏软组织占位病变.IVU检查8例,未发现肾脏软组织占位病变.CT检查7例,发现肾脏软组织占位4例.尿液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探针检查2例,均为阳性.6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发现肾盂黏膜病变,依据活检病理结果,4例行肾盂癌根治术,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PCNL术后仍反复肉眼血尿,经输尿管软镜检查及活检确诊为肾盂尿路上皮癌,行肾盂癌根治术.4例术前CT检查发现肾脏软组织占位者均行肾盂癌根治术.1例肉眼血尿患者因高龄并肾功能不全,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肾盂肿瘤钬激光汽化术.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肾盂尿路上皮癌7例,尿路上皮癌并鳞状细胞癌化生4例,鳞状细胞癌2例.8例行PCNL者术后结石成分分析结果为感染性结石6例,混合性含钙结石2例.3例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1~2年,未发现肿瘤复发;1例腔内肾盂肿瘤汽化术患者,术后10个月肿瘤复发,再次行腔内肿瘤汽化术;1例鳞癌并局部淋巴结转移者术后13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 结论年龄较大、结石病史长、合并感染且严重血尿或取石后仍血尿的患者,应考虑合并肾盂癌的可能.CT与尿液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探针检查对诊断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有一定价值.腔内结石手术中对可疑肾盂黏膜病变应常规活检.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50岁,因"膀胱癌术后20年,广泛转移2个月"就诊。患者20年前因膀胱癌于外院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4年前因膀胱癌复发于我院接受全膀胱切除+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2个月前出现尿道口滴血。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为73 g/L,CT提示阴茎及左侧腹直肌占位(图1A、1B)。腹直肌病灶穿刺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行DSA引导下介入栓塞治疗(图1C~1H),以微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分支,采用40 mg直径150~350 μm明胶海绵颗粒  相似文献   

6.
膀胱壁囊肿临床罕见, 与膀胱癌同时发生更罕见, 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尿频、肉眼血尿入院, 术前B超、CT检查发现膀胱左侧壁和右前壁各一肿瘤。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左侧壁菜花样肿物, 膀胱右前壁隆起肿物;对左侧壁肿物取组织活检, 结果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剜除术+耻骨上小切口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左侧壁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并右侧壁囊肿。术后随访15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误诊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被误诊误治等3例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83岁、69岁和71岁,均以血尿住院.本组例1、例2首次均以膀胱移行细胞癌在外院多次行TURBt.例1曾在三个月前,在外院先后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和肾切除术、回肠膀胱术.例2在入院前,曾在外院行肾输尿管部分切除.例3以肾盂癌在外院行肾、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在本院行尿细胞学检查和B超、IVP、CTU或MRI检查及膀胱镜检查,例1诊断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肾切除术后右输尿管残段癌,左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全身多发性转移.例2为复发性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右输尿管下端癌,多脏器转移,多器官衰竭.例3为右肾盂癌肾切除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后,膀胱癌.例1给双“J”管置入内引流术.例2给营养支持、对症处理.例3行膀胱部分加输尿管残段切除术,BCG膀胱灌注局部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6年.例1、例2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3个月死于肿瘤全身转移、多脏器衰竭.例3无瘤生存6年健在.结论 提高对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认识,不能满足于单一器官肿瘤的诊断,不但要给予CT、MRI等检查,仍需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必须行膀胱镜检查,尤其是复发性膀胱癌要警惕上尿路上皮癌同时存在的可能,以免误诊,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软性输尿管镜术在诊断单侧上尿路来源肉眼血尿病因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间52例行软性输尿管镜检术诊断的上尿路来源血尿患者的资料及最终诊断结果. 结果 52例患者全部完成软性输尿管镜检术.其中37例输尿管全程镜检在半硬输尿管镜下完成,另15例半硬输尿管镜至髂血管平面受阻改用软性输尿管镜观察输尿管至肾盂输尿管交界处.52例中,肾集合系统软性输尿管镜检13例(25.0%)发现新生物,活检诊断为尿路上皮癌;此13例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61岁(45~83岁);肿瘤位于左侧7例、右侧6例;肾盂4例、上盏4例、下盏2例、中盏及下盏均侵犯3例;组织活检分级为高级别7例、低级别6例.微小静脉破裂18例(34.6%),血管瘤样病变9例(17.3%),静脉曲张出血1例(1.9%),11例未发现任何病变(21.2%).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中11例行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2例孤立肾患者行软性输尿管镜下肿瘤钬激光融蚀术.非肿瘤病变患者中,9例血管瘤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所有患者治疗后血尿均消失.13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细胞癌(高级别10例,低级别3例).平均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软性输尿管镜术对于上尿路来源血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应作为此类患者诊断的首选及必要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合并膀胱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8例单侧上尿路肿瘤并浸润性膀胱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56岁。术前经膀胱镜、输尿管镜、B超和CT等检查证实为单侧上尿路肿瘤并浸润性膀胱癌,其中4例左肾盂癌和2例右肾盂癌合并膀胱癌,2例为左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2例行腹腔镜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平均手术时间4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75ml,均无输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d,下床活动时间为4d。6例患者行开放肾输尿管膀胱全切除术,其中4例行回肠膀胱术,另2例行输尿管造口术,平均手术时间366min,平均出血量767ml,平均输血量485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6.7d。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 7例为尿路上皮癌,上尿路肿瘤分期分级为T2~4N0~1M0G2,膀胱癌为T2~3N0M0G3,另1例为左肾盂鳞癌T4N1M0合并膀胱鳞癌T3N0M0。术后平均随访24.6个月,鳞癌患者术后18个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余7例患者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单侧上尿路肿瘤合并膀胱癌可行Ⅰ期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腹腔镜下行该手术是可行及安全的,较开放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1984~1993年我院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尿路上皮癌共132例,其中9例属于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6.82%。各部位发生多器官癌的机会:肾盂6/16(37.50%),输尿管3/4(75.00%),膀胱9/109(8.26%),尿道2/3(66.67%)。本组9例中有7例为同时发生肿瘤,其中6例于术前同时明确肿瘤部位,诊断准确率85.71%。非同时发生肿瘤的2例,分别于肾盂癌术后6、29个月再发生膀胱癌。本文强调对尿路上皮癌病人不满足于单一部位的诊断,常规行全泌尿系检查,以防多器官癌的漏诊;对肾输尿管上皮癌病人,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和定期膀胱镜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加体腔内金字塔型原位回肠新膀胱构建术的关键步骤及围术期结果。方法 患者男,49岁,3年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病理:高级别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伴原位癌。术后卡介苗灌注18次,规律复查,肿瘤复发2次,分别行TURBT术,术后病理为高级别非浸润型尿路上皮癌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伴原位癌。现肿瘤再次复发,PET-CT等检查提示肿瘤侵犯左输尿管口,左肾及输尿管继发积水,膀胱癌复发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膀胱癌(T3N1M0)。行新辅助化疗(吉西他滨+顺铂)联合PD-1免疫治疗2个疗程。实施腹腔镜下保留NVB网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及体腔内金字塔型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关键手术步骤:(1)保留NVB网络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游离双侧输尿管,保留输尿管鞘膜完整,以免影响其血运和蠕动功能;游离输精管、精囊,不打开狄氏筋膜,于筋膜内间隙向前列腺尖部分离,并向两侧扩展;游离膀胱前间隙,2-0V-Loc倒刺线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dorsal vein comp...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2岁。1997年6月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及回肠代膀胱术,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上皮细胞癌Ⅱ级。1999年3月因右肾盂癌行右肾、输尿管切除术,病理检查报告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2000年8月再次出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诊断上尿路的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评估FISH检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临床疑似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病例FISH检测结果,将各组FISH检测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比较,总结FISH检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病理诊断尿路上皮癌101例(肾盂癌49例、输尿管癌47例、肾盂合并输尿管癌5例)、尿路上皮良性病变33例,另有10例病理诊断为肾细胞癌。101例尿路上皮癌中,FISH阳性55例、阴性46例;FISH敏感性为54.5%。33例良性病例中,阴性31例、FISH阳性2例,特异性为93.9%。FISH检测高级别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敏感性为58.9%;低级别肿瘤敏感性28.6%;10例肾细胞癌中透明细胞癌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其中FISH阳性4例、阴性6例。结论:FISH对于检测上尿路的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是临床诊断上尿路的尿路上皮癌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主因尿痛2个月于2018年5月16日入我院。泌尿系CT示:膀胱左后壁憩室肿瘤(图1a、1b),未见淋巴结转移,双侧上尿路无肿瘤及积水,常规检查未见远处转移;电子膀胱镜检示:膀胱左后壁见一似火山口样隆起的憩室口,内可见烂肉样肿瘤组织(图1c);诊断性电切病理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浸润肌层。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期望于2018年6月7日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Studer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后病理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侵及外膜,前列腺、双侧精囊、输精管及输尿管断端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术治疗上尿路肿瘤术后通道种植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以及肿瘤种植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经皮肾镜术治疗上尿路肿瘤术后通道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2003年因左侧肾盂癌行左侧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状切除术。2014年因血尿复查,发现右侧肾盂内肿物,遂行经皮肾镜探查、肾盂内肿物电切术。2015年8月发现右侧腰背部皮下肿物及右肾背侧肿物,穿刺皮下肿物提示为尿路上皮肿瘤。遂行输尿管肾盂软镜下钬激光肿瘤切除、右侧肾周肿物切除、右侧腰背部皮下肿物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回报:两处肿物均符合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术后配合辅助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随访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经皮肾镜术治疗上尿路肿瘤术后发生肿瘤通道种植主要反映肿瘤的侵袭性高和个体免疫力水平低下,需在治疗原发病灶的基础上行局部转移灶切除,同时联合全身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7年6月13例膀胱癌合并肾盂或输尿管病变的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55~82岁,平均71.5岁。术前均明确为膀胱癌,4例T1N0M0(膀胱多发肿物),8例T2N0M0,1例T2N1M0。考虑合并输尿管占位6例,膀胱肿物累及输尿管口引起肾积水5例,肾萎缩伴积水4例。长期透析3例,肾移植术后2例。ASA分级Ⅰ级1例,Ⅱ级8例,Ⅲ级4例。先行后腹腔镜患肾及输尿管切除(左侧8例,右侧4例,双侧1例),再经腹腔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女性同时切除子宫,男性切除前列腺,1例同时切除尿道。尿流改道方式:3例透析者未行尿流改道,2例肾移植术后者行Brick膀胱术,余8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结果手术顺利,其中1例切除肾脏时因粘连较重中转开放。中位手术时间466(337~587)min,出血量250(50~1000)ml,6例输血,中位输血量400(400~1200)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16(8~28)d。术后病理均为膀胱癌,其中11例尿路上皮癌(低级别1例,高级别10例,1例合并原位癌,1例合并前列腺癌),2例原位癌。除膀胱外,累及输尿管4例,肾盂1例,肾盂、输尿管1例,肾盂、输尿管及尿道1例,其中左侧5例,右侧1例,双侧1例。中位随访22(1~72)个月,2例死亡,11例存活。结论一期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膀胱癌合并肾盂或输尿管病变的有效方式,虽然肿瘤分级高、分期晚、手术时间长,但预后尚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伴肌层浸润膀胱癌男性患者1例,该患者70岁,主因“发现膀胱肿瘤复发两个月”入院。术前CTU及MRI检查提示膀胱癌累及左输尿管末端;双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在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流出道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膀胱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随访10个月肿瘤无进展,无吻合口相关及重复肾输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多重原发性癌少见, 而发生于泌尿系统的同时性多重原发性癌罕见, 本文报道1例同时性泌尿系多重癌。患者因左髋关节疼痛入院, 盆腔MRI检查发现前列腺左侧外周带及右肾占位, 行前列腺及右肾肿物穿刺, 病理分别提示前列腺腺癌和右肾透明细胞癌。因MRI检查提示膀胱占位,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 术后病理提示膀胱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予联合化疗7个月;术后16个月患者因肿瘤全身多发转移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方法 1130例肾移植受者中9例(0.8%,9/1130)发生自体上尿路上皮癌,其中右侧输尿管肿瘤2例,右侧肾盂肿瘤2例,左侧肾盂肿瘤2例,左侧输尿管上段肿瘤1例,双侧上尿路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2例(1例为双侧输尿管肿瘤,1例为右侧输尿管肿瘤合并左侧肾盂肿瘤).9例中,男性1例,女性8例.左侧肾盂和输尿管肿瘤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脏和输尿管全切联合经尿道电切的方法治疗.右侧上尿路肿瘤采用70°斜卧位经腹腔途径肾脏和输尿管切除并膀胱袖状切除.术后通过膀胱灌注化疗.将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转换为西罗莫司.结果 9例手术(包括2例双侧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证实为尿路上皮癌.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切口肿瘤种植转移.1例术后8个月死于尿路上皮癌肺转移,1例术后7个月发生乳腺癌,其他7例目前无瘤存活,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自体尿路上皮癌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左侧和右侧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窄带成像(NBI)技术结合电子膀胱软镜在复发性膀胱癌精准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术后定期随访患者474例,采用Olympus ExeraⅡ电子膀胱软镜系统,分别在普通白光成像(WLI)和NBI视野下检查,采用随机化法顺序,观察时间相同。分别对2种视野下膀胱内所见扁平状和乳头状可疑新生物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并记录肿瘤的数目和直径大小,比较2种检查方法膀胱肿瘤检出率。结果:474例术后随访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166例(35%),其中146例(88%)WLI和NBI均可发现,另20例只能通过NBI发现。NBI发现扁平状病变73例,病理学诊断尿路上皮癌54例,不典型增生11例,炎症反应8例;乳头状病变390例,病理学诊断尿路上皮癌359例,其中直径≤4mm肿瘤94例,直径4mm肿瘤265例。WLI发现扁平状病变75例,病理证实尿路上皮癌43例,不典型增生12例,炎症反应20例;乳头状病变385例,病理学诊断尿路上皮癌327例,其中直径≤4mm的63例,直径4mm肿瘤264例。NBI下共取活检463例,癌组织413例,阳性率89.2%;WLI下共取活检460例,癌组织370例,阳性率80.4%。NBI发现扁平癌较WLI多11例,NBI发现≤4mm乳头状癌较WLI多31例,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电子膀胱软镜能显著提高对膀胱内微小病变和扁平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在复发性膀胱癌精准活检和早期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