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固定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2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行一期后路经骨折脱位间隙相邻上下椎弓根置钉、复位、植骨融合并椎弓根钉棒系统两节段内固定。X线检查了解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胸腰椎骨折脱位椎间隙、骨折椎体高度恢复及脱位畸形矫治情况;Frankel分级方法比较手术前后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23±5)个月。术后Frankel分级:A级9例中1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余7例双下肢瘫痪均未恢复;C级2例和D级1例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至E级。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提示:内固定物在位,12例矢状面脱位均完全纠正,复位率达100%。椎间隙及椎体高度恢复,末次随访时高度无明显丢失,均无钉棒断裂现象。3例出现明显邻近节段退变。结论 AO-B1型胸腰椎骨折脱位可选择4钉2棒短节段固定;术前CT检查对诊断与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10—2017-01间许昌市中心医院对4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前后疼痛指数VAS评分、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率、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随访12~18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患者的疼痛指数、椎管狭窄率、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患者的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固定牢固,恢复椎体高度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减压、植骨治疗21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结果 21例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基本恢复了正常椎体序列、Cobb角及椎体高度.结论 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植骨融合,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治疗3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ODI、Cobb角、椎体塌陷率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ODI、Cobb角、椎体塌陷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可用于治疗无明显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6月共收治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1例。按Denis分类均为严重的爆裂骨折,D型12例,E型9例。均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切除、椎管内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前后ASIA分级变化,手术前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容积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脊髓功能除1例A级无恢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平均96.82%)、Cobb角(平均-4°)、椎管容积(平均98.79%)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25.45%)、Cobb角(平均35°)、椎管容积(平均24.29%)分别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平均96.74%)、Cobb角(平均-4°)、椎管容积(平均98.96%)与术后即刻分别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末次随访时21例椎体间完全融合。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可以同时对椎管充分减压,椎体间融合和三柱固定,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达到前后联合入路一样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后路硬膜外复位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通过手术前后X线平片测量骨折椎体复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5个月,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42%(24%~66%)、66%(40%~73%)恢复到术后的91%(85%~100%)、96%(90%~100%),Cobb角由术前平均25.5°(15°~43°)矫正到术后平均2.6°(0°~8°)。随访期间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后平均丢失5%与8%。术前有完全神经损伤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有不完全神经损伤者24例,21例(87.5%)恢复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1级以上。断钉1例,针道松动1例,过牵复位致神经损伤加重1例。结论后路椎板减压复位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提供稳妥固定,有效恢复椎体高度,但也存在断钉、针道松动、矫正角度丢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在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01—2012—01应用伤椎过渡钉复位技术治疗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13例。术前影像学证实伤椎椎弓根均破坏,无法置钉,常规行后路手术.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后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果13例获得随访10个月~2.5年,平均1.5年,骨折脱位复位满意,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无破坏。结论对于复位困难的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当伤椎椎弓根破裂无法置钉时采用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联合后路钉棒系统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7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并经伤椎双侧椎弓根植入碎骨块X线片评价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后凸角按Frankel分级和腰背疼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患行均获随访,时间6~38(10±2)个月内固定无失效,脊柱生理弧度恢复满意,腰椎高度和后凸矫正度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痛均明显改善,腰椎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减少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的丢失,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间接减压内固定术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共25例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接受后路经皮间接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等级,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背部疼痛程度。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矢状位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楔形角、椎管占位率等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6~24(12.6±5.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椎管得到有效减压,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椎体骨折复位愈合,随访无明显丢失,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经皮间接减压内固定术可避免椎管内直接减压,保护脊柱后方结构,减少手术创伤,临床疗效满意,对于伴有不完全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多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手术方式与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选择性椎管减压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44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患者术前与随访时的ASIA分级、伤椎椎体高度矫正率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49.3%恢复至术后平均92.5%。ASIA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1.2级。结论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基础上选择性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0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伴全瘫及不全瘫患者.结果 20例平均随访14个月,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其中10例分别提高1~3级,10例A级无改善.椎体高度恢复且稳定,伤椎前后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胸腰椎严重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减压、植骨固定方法,可有效去除脊髓的骨性压迫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疗效。[方法]3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横突间或者侧后方植骨,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纠正胸腰椎序列,重建脊柱稳定。通过术前、术后2周、8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经过术后6~8个月的随访,平均11.4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前对比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8个月对比术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能够很好的对伤椎进行复位,恢复脊柱序列,增加固定椎的牢固性,也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脊柱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1诊治的胸腰椎肿瘤40例,按手术方法分为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脊柱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组及侧前路胸腰椎肿瘤切除钛板内固定术组。结果 2组VAS评分术后较同组术前明显降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较同组术前减少;2组伤椎上下椎体之间的高度较同组术前增大。结论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转移瘤,能较快缓解疼痛症状,并且止痛效果维持时间久等优点,并可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并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应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进行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并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7例;应用后路腰椎管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5例。结果随访9~39个月,平均26个月,腰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为8.7分,随访时为2.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为7.6分,随访时为2.3分。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58.2%,随访时为21.2%。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或者基本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无融合器移位或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Ⅰ期前后路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例胸腰椎严重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行前后路Ⅰ期手术,后路以Luque棒 撑开复位,侧前方减压后行椎间植骨并钢板内固定。结果 3例术前Frankel指数分别为A、B、B级,术后分别恢复到D、D、E级。结论 对于三柱同时受损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截瘫患者,早期施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椎体的正常序列,增加其稳定性,彻底解除神经的压迫,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常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而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易发生螺钉固定不牢靠,出现螺钉松动、退钉,造成固定失败。目的:探讨应用可注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6例,均采用可注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后路钉棒内固定术。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后凸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损伤发生,骨水泥无明显渗漏,骨折复位满意,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X线及CT检查示,椎体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未见螺钉松动、断钉。患者术后7 d、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后缘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患者末次随访上述指标与术后7 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提供坚实稳定性,有效恢复脊柱序列,维持椎体复位后高度,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形骨块复位器辅助减压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取后路切开L形骨块复位器辅助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治疗3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观察术后腰痛VAS评分、椎管中心矢状径占位率、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VAS评分由术前6.86分±0.30分降低到1.08分±0.24分,椎管占位率由术前53%±16%降低到9%±5%,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16.27°±9.66°降低到2.62°±7.57°,伤椎前缘相对高度由术前59%±13%增加到91%±6%,各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年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除A级中1例未恢复,20例A~D级患者获得了≥1级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 L形骨块复位器辅助减压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椎体高度及椎管重建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非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自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对4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椎板小开窗,通过足形椎体打平器将骨块复位并塌陷,短节段椎弓根钉非融合内固定,术后佩戴腰围支具活动,术后10~15个月取出钉棒内固定系统。结果:47例椎体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Cobb角、椎管占位率及神经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术后及1.5年后随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短节段椎弓根钉非融合内固定,既能最大程度保留后柱结构,又能直接对骨折复位,减少椎体内空隙,加强了椎体强度,从而减少伤椎高度的丢失,有效防止腰椎后突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应用Moss Miami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oss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施行后路手术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固定。结果27例随访6~24个月,无断棒断钉,伤椎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11例有脊髓损伤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10例分别提高2~3级,1例A级无变化。结论Moss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操作简单,复位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0—2016-04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VP或PKP治疗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椎体复位满意,椎体内骨水泥弥散良好,无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及肺栓塞发生。5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6~24)个月。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矢状位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合并不全瘫患者术后6个月时Frankel分级均达到E级。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VP或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能较好地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能避免因骨质疏松导致内固定失效,对严重椎管狭窄或合并神经损伤者可同时行椎管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